很多人可能都會發現自己有這種症狀表現,例如重複洗手、關門、數臺階、咬指甲等等,長期下來,就感到很疑惑,明明知道這些想法和行為很荒唐,但是卻控制不住自己,有時候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或許你可能有強迫傾向,甚至是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高度致殘的心理疾病,被稱為「心理癌症」,與抑鬱症、焦慮症和精神分裂一起,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
據有效數據統計世界上大約每五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會經歷強迫症。
有些嚴重的強迫性患者會長期失眠,最後身體全部垮掉,甚至出現自殺傾向。
到底什麼是強迫症?強迫症都有哪些特徵?你到底是不是強迫症?快來自測一下吧!
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的英文名是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英文名比中文的翻譯「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更準確,是一種焦慮障礙。不同的強迫症會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方式:「強迫想法」和「強迫行為」。
強迫想法:突如其來的、沒有邏輯性的想法,或者是邏輯性很少的想法。比如:我碰觸了門把手,可能被傳染上了細菌/病毒,自己或家人會大病一場。
強迫行為:為了避免自己擔心的壞事件發生,我們會重複的去做一個行為,儘管這個行為並沒有什麼實際用處。比如強迫洗手、強迫整理等。
強迫症分類?
強迫症主要有以下四大類型,可以自測一下你是否有強迫症:
1、潔癖類:
怕髒水,怕碗裡有髒東西,怕菜沒有洗乾淨;
怕自己的東西被別人碰觸而不乾淨;
怕書落在地上,地上有痰等。
2、完美類:
購物時反覆挑選,不能決定;
購回來後,又去調換,調換後,又發現有缺陷;
有一點瑕疵,或者是想像中的瑕疵,對這件物品就會捨棄而不用。
3、擔心類:
反覆關門,反覆關電閘,煤氣閘等;
反覆檢查試題,浪費時間,痛苦不堪;
反覆放電話,怕電話沒有放好。
4、儀式類:用強迫意識,抵消內心恐懼與被懲罰感。
走路時,不能踩磚縫,或者只能踩磚縫;
擠牙膏,不能從中間擠,必須從尾巴擠;
進門時,只能向右轉等。
以上症狀只要滿足一條,就可以懷疑是強迫症。但要注意,並不能代替醫生診斷。
強迫症的病因是什麼?
遺憾的是,我們並不知道強迫症的確切病因。這一點和其他精神疾病是一樣的,科學研究沒有發達到可以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的程度。
總的來說,以下幾個因素和強迫症發病有相關性:
遺傳因素:有強迫症的家族病史,那麼更容易患上強迫症,可能和基因有關係。
生理因素:強迫症患者部分腦結構活躍度較高(特別是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同時血清素水平較低。
環境因素:顯著的生活事件(比如創傷經歷)也可能誘發強迫症。
性格因素:易焦慮、對自己要求高、完美主義、做事挑剔、責任心重,這些性格特徵也可能和強迫症有關。
強迫症應如何治療?
總的來說,國際公認的強迫症治療方案有兩種:
藥物治療:對於精神疾病患者來說,一定的藥物治療也是需要的,一般就是抑制劑和緩解焦慮情緒的藥物。但是精神類疾病相關的藥物是不可以自行進行購買的,如果有強迫症相關症狀的話,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治療,諮詢更加專業的醫生。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相對於藥物治療,這個治療是對身體沒有什麼傷害的。這個治療法的操作就是,可以通過和患者進行面對面進行交流,通過類似於日常聊天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改變他的認知理念。也可以選擇更加令患者舒適的場合進行。
還有一種方案也是最有效的方案即:藥物和心理治療同時進行。
有人說強迫症像「狗皮膏藥」一樣,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都擺脫不掉,在精神科醫生和心理醫生那裡強迫症也屬於「頑症」。因此治療強迫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才可以。
總之:如果懷疑自己有強迫症,請不要自我診斷,應該及早去醫院接受正規的診斷和治療。
溫馨提示:為保證就診質量,患者請在家屬陪同下來院就診!
溫馨提示:濟南遠大中醫腦康醫院,是山東省一家集專業性、科研性於一體的精神疾病診療醫院。醫院在治療頑固性失眠、抑鬱、精神分裂、癔症、疑病症、神經衰弱、強迫症、焦慮症、恐懼症等疾病,以及頑固性頭痛、癲癇、帕金森症候群、三叉神經痛、吞咽神經痛、面神經麻痺、腦血管後遺症等腦部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如果您或是身邊的朋友患有精神心理或神經疾病,千萬不要耽誤診斷隨意服藥,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