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帶你讀懂孩子們最喜歡的天文學,做孩子有趣有料的科普父母

2020-12-05 啊周聊教育

上文介紹完星辰系統後,5分鐘帶你讀懂孩子們最喜歡的天文學,秒變小朋友崇拜的科普父母

只能算是成為科普父母的入門,離進階版還有一段路,本文緊接著介紹第二部分內容-天界現象

01星辰圖

由於星辰之間相距遙遠,我們憑藉肉眼無法對宇宙大小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且難以想像我們距離這些天體究竟有多遠。如果我們能夠發現星辰之間的距離,如果我們能夠看見恆星和行星表面的特徵,那麼,宇宙的真實結構便會呈現在人們眼前。

無邊宇宙

只要思考一下就會明白,如果我們能夠與地球的距離相當遠(如地球直徑的一萬倍),那時我們無法看見地球的大小,只能看見一個小點,在太陽的照耀下,這個點一閃一閃的猶如天上的星星。古人沒有想像出這一點,他們認為天體就像看見的樣子,與地球截然不同。

即使是現在,當我們仰望天空時,同樣難以想像恆星要比行星遙遠千百萬倍。在天空中,它們好像以相同的距離分布著。只有邏輯和數學才能讓我們了解它們真實的分布情況。由於難以想像它們之間的遙遠距離,所以難以在心中形成一幅符合實際情況的圖畫。

螺旋星雲

02科學腦補星辰圖

在這裡,我們要集中注意力,以便我用簡單的方法表示出這些複雜的關係,將實際情況與我們見到的情況聯繫在一起。

假如將地球從我們腳下移開,我們在半空中懸浮著。那時候,我們會發現周圍環繞著各種天體(太陽、月球、恆星、行星等),遍布上下左右和東西南北。那時,我們不會看見其他東西。正如上述所說,這些東西在我們眼中的距離是相同的。

從中心點以相同的距離向周圍擴散的許多點都位於同一空洞球體內部表面。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天體在我們看來同樣位於一個球面上,而我們正好處於球的中心。由於天文學的研究對象是我們看見的天體方位,所以我們看見的大球好像存在於天文學中。這就是「天球」。

在我們的想像中,一旦失去了地球,天球上的所有天體都會停止運行。一天天過去了,一月月過去了,那些恆星停在那兒一動也不動。如果我們認真地觀察那些行星,便會發現它們在幾天內或者幾個星期內(由各自的情況決定)繞著太陽運行,但這種情況不是一下子就能發現的。

我們首先會考慮這個天球是由什麼構成的,為什麼那些天體可以固定在它的內部表面。古人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他們將其修正得更加貼近實際情況,他們想像出許多球形嵌套起來,以此表示天體之間的不同距離。

接下來,我們將地球搬回來。現在,請你想像一下:與天空的大小相比,地球僅僅是一個微點:但如果我們將地球放在合適的地方,它的表面便會擋住我們眼中的一半宇宙,猶如一個蘋果可以擋住趴在上面的個小蟲眼中的半個房間一樣。

地平線上能夠看見的一半天球叫做「可見半球」,地平線下無法看見的另一半天球叫做「不可見半球」。當然,我們在地球上的位置改變之後,便可以看見另一半球。

了解了這種情況之後,請你再次集中注意力。我們知道,地球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時時刻刻在繞著中心軸轉動,這樣使得整個天球看起來沿著相反的方向旋轉。

地球自傳

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轉動,所以天球好像是自東向西轉動。這種地球自轉和由此導致的星辰的視轉動就是「周日運動( diurnal motion),因為此種運動一日一周。

03星辰的每日視轉動

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地球自轉的簡單現象和由此引起的天體周日視轉動的複雜現象之間的聯繫。

如果觀察者在地球上所選擇的緯度不同,後者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我們首先討論一下北緯中部觀察到的現象。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我們先將天球想像成一個內部空心的大球。雖然這個大球可以無限大,但一個直徑10米的球已經足夠了。

現在,下圖表示大球的內部,這個球被固定在P和Q兩個點上,使其能夠傾斜轉動。在中心點O上放著一個平面盤子NS,我們坐在盤子中。星座位於大球內部,分布在整個表面上,但盤子遮住了下面一部分,所以我們無法看見。顯然,這個盤子可以表示地平線。

現在,我們讓這個大球繞著轉軸PQ轉動。此時,我們會見到什麼情況呢?我們發現,P點附近的星星會繞著P點旋轉。KN圈上的星星轉動到P點下面時會與盤子的邊緣相互摩擦。

距離P點更遠的星星會落在盤子下面,有近有遠,由它們到P點的距離決定。EF圈附近的星星處於PQ之間,它們的旋轉路程一半位於盤子上面,另一半位於盤子下面。ST圈內或者圈下的星星,無法轉動到盤子上面去,所以我們不能看見。

在我們眼中,天球就是這樣的球體,只是無限大而已。我們覺得,它也是將天上某兩個點的連線當成轉軸一直在旋轉,太陽及星辰隨著其轉動。

星辰之間的位置不變,好像固定在旋轉的天球上。這樣一來,如果我們在夜間的任意一個時刻為星辰拍攝一張照片,那麼,它們在其他時刻依然處於照片中的位置,只要我們能夠選擇準確的方位。

我們將轉軸的P點稱為「天球北極」( north celestial pole)北緯中部的居民看來,它位於北天上,幾乎是天頂與北方地平線的中心。越往南走,北極越接近地平線,它到地平線的高度恰好等於觀察者所在地的緯度。

距離北極很近的一顆星星是北極星,我們在後面會講述如何尋找它。對於平時的觀測來說,北極星幾乎不會移動。其實,它與北極的夾角只有度多,我們現在不討論這個差別。

與天球北極相對的是「天球南極」( south celestial pole),它位於地平線之下,與北極到地平線的距離相同。

顯然,我們所在的緯度上觀察到的周日運動是傾斜的。當太陽從東方升起時,看起來不是從地平線上一直升起,而是向著南方與地平線呈現個銳角。因此,當太陽降落時,它還是以傾斜路線向著地平線靠近。

04北天和北極星

現在,我們想像有一個非常大的圓規,它可以接近天界。我們將圓規的一隻腳固定在天球北極,然後將另一隻腳放在北極下面的地平線上,接著在天球上畫出一個大圓。

這個大圓的下面連接著地平面,而北緯地區的居民看來,它上面的最高點快要接近天頂了。大圓中的星星永遠不會下落,只是每天繞著北極轉動一圈。因此,這個大圓叫做「恆顯圈」

大圓外南部的星星有升有落,越靠南的星星每天在地平線上走過的路程越少,直到最南方的一顆星星,只在地平線上出現一下便消失了。更南方的星星,在北緯地區根本無法看見。那些星星位於一個「恆星圈」中。恆隱圈的中心是天球南極,與恆顯圈的中心是天球北極一樣。

下圖是在北方觀察到的恆星圈內北天的主要星座。將合適的月份轉到頂部,我們便會觀察到當月每日8點左右北天中的星座。圖中顯示了尋找北極星的方法,即將大熊星座(也就是北鬥七星)中的兩顆「指極星」( Pointers的連線延長,正好指向北極方向。

現在,我們改變一下所處的緯度,看看有何變化。

如果我們向著赤道方向前進,我們的地平方向將會隨之改變,而且發現北極星慢慢向下降落。我們快要到達赤道時,它也將要接近地平線;我們到達赤道,它也到達地平線。

當然,恆顯圈逐漸變小,我們到達赤道時,恆顯圈徹底消失,天球的兩極分別位於南北方向的地平線上。與我們觀察到的周日運動相比,那裡的周日運動完全不同。

太陽、月球、星辰升起時一直向上運動。假如有顆星星從正東方升起,一定會經過天頂;從偏南方向升起的星星,一定會經過天頂南邊;而從偏北方向升起的星星,一定會經過天頂北邊。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的天文學知識,給孩子科普更到位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正式開啟與孩子的宇宙探索之旅。

相關焦點

  • 有趣、有料的少兒科普書,孩子一看就停不下來!
    地球的年齡有多大?……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顆好奇的種子,聰明的父母懂得給孩子一個走近科學的機會。其實,這些問題分別涉及了天文學、哲學、邏輯學、生命科學、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如果有一套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書籍,那是不是就解決了所有的疑問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和智商無關
    孩子的成績永遠是父母最不釋懷的難題。孩子上小學後,父母的心與他們的成績密切相關;雖然有些父母知道成績也許沒那麼重要,但卻不能放鬆希望孩子讀好書的那種心情。所以,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成為家長圈最受歡迎的話題之一。
  • 探索星空奧秘,帶孩子們走進奇美的天文學殿堂
    宇宙很遙遠,漫無邊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去探究,我們為宇宙的廣袤、黑洞的神秘所震撼,但該如何給孩子講那些深奧的天文學理論呢?劉興詩爺爺,一位九十高齡、著作等身的科普作家,用一套《劉興詩爺爺講星空》為孩子揭秘。讓孩子看懂神秘的星空和宇宙,培養對天文學的基礎概念和興趣,是這套書出版的緣起,也是本套書最大的「野心」。
  • 《你問我答翻翻書:揭秘太空(低幼版)》:給孩子的太空啟蒙書
    而這樣的書首先就需要有趣,需要有盎然的童趣;有插畫最好,密密麻麻的文字並不適合作為幼兒啟蒙的書籍;同時也需要有活潑明亮的色彩,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時提升孩子的藝術審美力。這本《你問我答翻翻書:揭秘太空(低幼版)》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它選取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太空主題,內容科學有趣,深度揭秘了太空的奧秘,能夠積分孩子探索自然的興趣和欲望。
  • 給孩子送什麼?這5套書讓你不超200元,送出有料又有面兒的禮
    3、寶寶大學系列科普是一套很適合給孩子做科學啟蒙的書籍。整套書總共有17冊,分別是:1、給寶寶的量子計算2、給寶寶的機器人學3、給寶寶的有機化學4、給寶寶的核科學5、給寶寶的神經網絡6、給寶寶的生物進化7、給寶寶的區塊鏈8、給寶寶的天體物理學9、給寶寶的太空ABCs10、給寶寶的科學ABCs11、給寶寶的數學ABCs12、給寶寶的生物學ABCs13、給寶寶的工程學ABCs14、科學家,科學家,你看見了誰15、晚安實驗室16、8顆小星球17、
  • 有趣又有料的兒童科普書,偏偏是「重口味」
    如果家裡有個小朋友,那麼關於「屎尿屁」的問題,一定是繞不開的。據科學家觀察發現,孩子在三歲左右會熱衷於討論「屎尿屁」的問題,這是孩子生理及心理髮育的正常表現。其實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存在排洩問題,像貔貅一樣只進不出的動物,只能存在於神話之中。
  • 孩子暑假宅在家,看看這4部經典科普紀錄片,比看動畫片有趣多了
    馬上就要暑假了,很多的孩子到了假期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有的父母還會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報興趣班,其實,我們不妨給孩子看看科普記錄片,開拓孩子的視野,讓他們變得更聰明。對於小孩子來說,好的科普紀錄片能夠幫助他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讓他們了解更多的奇妙之處,比如人文自然、文化知識、宇宙奧秘等等,科普紀錄片是孩子認知、了解世界和地球最佳的方式。
  • 寫給孩子的病毒科普繪本
    「你可能會覺得,今年的春節和往年不太一樣。也許爸爸會說:『不要出去玩了!』也許媽媽取消了你期待已久的假期旅行。為什么爸媽要求你少出門?因為在外面,有很多人正在生病。」……1月24日除夕晚上,一篇名為《我寫給孩子們的「冠狀病毒」繪本,用它解釋正在發生的一切》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
  • 孩子們有更多機會接觸課本上沒有的有趣知識
    哪種花最小?  大自然總是那麼迷人,總有那麼多十萬個為什麼。  2018年4月,綠馬甲文明公益行動啟動,請來了植物界的科普達人,給杭州校園裡的孩子送去了一堂堂有趣的植物課。  今年9月,綠馬甲文明公益行動綠馬甲公益講師團正式成立,更多更優質的植物科普課將被帶進學校,孩子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有趣知識。
  • 「太空之年」,用獨特視角帶孩子讀懂宇宙航天——「給孩子的太空書...
    近日,由科普漫畫作家宋海東編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給孩子的太空書」科普漫畫系列出版上市,旨在以獨特的視角和專業有趣的方式,帶孩子讀懂宇宙航天。……作為一套以孩子的視角展開的科普漫畫,「給孩子的太空書」科普漫畫系列摒棄了傳統科普讀物大量堆砌數據以及知識點的做法,極富創意的將科普知識穿插於漫畫之中,讓孩子邊看故事,邊與奧克、奧林一起掌握宇宙、航空知識。
  • 給孩子的天文啟蒙課,這「三觀」得正
    當孩子們對動物園、自然博物館等地方有了概念後,父母可以啟發他們去閱讀相關的圖書,觀看專業的影片,通過這些活動了解更深層次的知識,讓他們理解科學的規律。  興趣的培養需要適宜的環境,在學前階段,家長除了帶領孩子去科普場館、動物園等場所學習,更應陪伴孩子去大自然中觀察,因為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室,這個階段的兒童,對大自然中的色彩、運動的事物有著本能的興趣。
  • 美國教育的「三大絕技」,閱讀排第一,有格局的父母教孩子愛讀書
    我家最小的孩子在美國出生,6個月大的時候,我帶他去做例行體檢,兒科醫生囑咐我說:「從現在開始,你要多對他唱歌,多給他讀書講故事。」我有點犯暈,多對嬰兒唱歌說話我還能理解,多給他讀書是什麼意思?半歲的孩子,你讀書他聽得懂嗎?
  • 推薦5個英文免費科普網站, 鍛鍊原版「非虛構類閱讀」, 拓寬知識面!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5個免費科普網站,個個靠譜。在升學壓力已經蔓延到小升初、幼升小甚至更早的今天,孩子們都早早地開始跟「語數外」較勁,「科普」這事有那麼重要嗎?優秀科普雜誌《少年時》的主創楊鳴鏑說過:我始終相信,兒時閱讀是一種積累,可能到了成年的時候,才顯示出一種力量。
  • 全球暢銷36萬冊,精選全球100+經典建築,10本書帶孩子讀懂世界
    ,專業、幽默、親切,拉近孩子們和建築的距離,帶他們看更多精彩的故事呢?有!首推這套重量級的《小小建築師》!書裡精選了全球100+精彩建築,有神秘而傳奇的秘魯馬丘比丘,有冷門而有趣的英國蘭花屋、冰島草皮屋頂,還有孩子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吉卜賽大篷車、樹屋、船屋、大磨坊……足不出戶,就能賞遍全球有趣的建築,領略豐富多彩的世界。
  • 認知改變生活:科普閱讀困難、無趣?這十本書有趣又有料
    科普,上至天文下到地理,但與人文有一定差距;它關於自然,側重於山川草木、飛禽走獸,在這些之後,二引發人們深思。我將選擇一些,有趣、有料的,與君共享。在下部,作者細緻地剖析時空真相,帶你領略神奇的四維時空奇境,了解整個宇宙的終極圖景。
  • 會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都善用「鳥籠效應」,別再強迫孩子學習了
    「陪孩子寫作業,內心是崩潰的。」這是不少父母內心的真實反應。而其中根本的原因,還是孩子不會主動去學習。很多孩子從幼兒園就讓父母們著急,看書做作業,每次都被逼著學習。 雖然嘗試過「快樂的教育」,但是孩子沒有任何變化,不知道怎麼讓孩子自主學習。
  • 還記得你小時候最喜歡的動畫嗎?極光TV帶你回到純真年代
    如果讓孩子們選一個最喜歡的季節,答案一定是夏天!西瓜、汽水和夏天獨有的熱鬧氣氛,構成了很多孩子和大人珍藏的美好回憶。漫長的暑假、清涼的泳池不僅讓孩子們搓手期待,更是讓大人們羨慕不已。之外,夏季到來,我們也迎來了一年裡孩子們的專屬節日:六一兒童節。
  • 為什麼孩子大都喜歡玩捉迷藏?心理原因很有趣,父母試試這樣處理
    3、和他人的一種互動小孩子們往往是喜歡和父母或者小夥伴們一起玩這個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會和他們產生非常多的互動,有益於感情的建立。每個小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陪伴,而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就是最好的陪伴之一。孩子的成長道路上也離不開朋友這一角色,在做遊戲的過程中收穫興趣相投的好朋友也是一種幸福。4、收穫成就感當孩子成功地藏起來並不被找到的時候,孩子就會收穫濃濃的成就感。這個遊戲完全滿足了小孩子喜歡的追逐和刺激,讓孩子完全沉陷在遊戲的快樂中。
  • 「十萬個為什麼」背後,父母真正需要教給孩子的是什麼?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對於熱愛自然的孩子,家長就堅持每個月帶他去露營或者野餐; 對於喜歡「拆家的孩子」,家長提供更多「可拆廢物」; 對於愛說話愛表達的孩子,家長就給他更多故事書的薰陶; 對於總愛問「為什麼」的孩子,家長給他更多課程和書籍,陪他一起「上課」 ……  而這樣的教育模式,其實是一種教育理念,叫做「通識教育」,英文解釋為
  • 如何從天馬行空的畫作裡,讀懂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繪畫是很好了解孩子的一個工具。幾根不明所以的線條,幾個「火柴人」,一幅看似簡單的畫,往往蘊含著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遺憾的是,很少有人能讀懂孩子的這些畫作,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同的畫代表著什麼意思?心理醫生嚴虎三招教你解讀兒童繪畫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