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喜歡的人,卻要刻意保持距離,你的親密關係裡,隱藏著什麼

2020-12-04 一隻慢流

明明是自己喜歡的人,卻刻意保持著很遠的距離。

明明自己一個人孤單寂寞,卻不願開始一段美妙的戀情。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他們會把別人拒之千裡之外,即便這個人,是他們喜歡的類型。

這在道理上講不通,但這種現象,卻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

1、 不願承擔麻煩,推遠了人與人的距離

很多人的潛意識裡,人際關係中,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是對自我的保護。

而這不只是表現在戀愛關係中,甚至還會出現在跟家人相處時,親情關係的疏遠與冷淡。

而電影《在雲端》的主人公瑞恩,就是這樣一個不願走進親密關係的男人。

人到中年的瑞恩,是一家公司的裁員專家。因為工作性質,一年365天,有322天他在全國各地出差,在雲端「飛翔」是他的日常。他的工作體面、薪資優渥,隨身帶著一大把VIP卡,不論是坐飛機、住酒店、租車出行,迎接他的都是滿滿的笑臉和五星級服務。

他有著精英人士的穿著,笑起來很溫暖。可就是這樣一個每天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在人群中談吐不凡、見解獨到的優秀男士,卻被他的親姐姐說成「與世隔絕」 。

因為瑞恩除了工作,就是住在自己公寓裡,跟自己的大姐、妹妹都很少聯繫。妹妹結婚的事,他很晚才知道,在妹妹結婚的前夜,才算他跟妹夫見的第一面,作為這個家裡唯一一個熱心的人——他的大姐,對此很有意見。

大姐拜託他拿著妹妹和妹夫的人形照片,在出差路過的景點為他們留影,他第一反應是拒絕,因為這會成為他的負擔,讓他覺得麻煩。

我們常說:互相麻煩,才有來有往。在親密關係裡的,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親近的人解決麻煩,是一種情感的付出,會拉近與對方的親密距離。

姐姐聯繫不到瑞恩,只能通過公司的電話,而瑞恩不跟姐姐、妹妹聯繫,慢慢地游離在自己的大家庭之外。親近的人,互相不麻煩,就缺少了這份人際互動,人和人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即便是父母和兄弟姐妹也難免。

2、 只看到消極的一面,把愛情和婚姻拒於「千裡之外」

瑞恩是一個不婚主義的人,他也不想生養小孩。

被問「從來沒想過和某個人,有未來嗎」?他說「你知道有多少穩定的婚姻」,讓問話者默然。

瑞恩的爺爺奶奶,在瑞恩12歲的時候,就搬到了養老院。他說,每個人都會獨自死去,我不知道這樣還有什麼意義。人的生命,終究抵不過時間,親情也戰勝不了生死,沒有人可以陪你一輩子,瑞恩可能是想到了這裡的。

如果問,這世上,有什麼不變的東西嗎?有!答案只有一個,它就是「變化」。

在瑞恩的意識裡,什麼都會變化,對於變化,他想得坦然,似乎看起來是通透的,卻少了人間的煙火氣。在他的心裏面,可能只是一句話,與其等待一個不好的結果,不如現在就不要開始。

後來,瑞恩豔遇了另外一個同樣優秀也在出差的女士,他們在酒店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之後關係越來越甜蜜。

助理問他,既然那麼喜歡這個女人,為什麼不跟她確立關係?

他回答了一句,「你是否跟一個多少年對望過,他可以看透你的靈魂,世界在那一秒靜止。」

「你這樣的生活方式,讓你不可能擁有任何形式的人際關係。」 助理甩下這一句狠話走人。

而瑞恩,似乎只看到了在人際關係中「什麼都不會長久」這種稍顯消極的觀點,卻忽視了,每一段親密關係裡,我們度過的每一天,都是內心真實的收穫,都會留下或美好或深刻的記憶。

3、 覺察自己的心理需求,是改變的開始

不知道電影主人公瑞恩,是怎樣的一個成長經歷,我們無從得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的行為方式,藏著他來時的路,受過的苦,熬過的夜。

瑞恩或多或少,都會承襲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做出自己對人對事的判斷,對感情對親情的選擇。

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克裡斯多福有這樣一句話:「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心碎,我們會採取非常手段,把沒有滿足我們需求的人,拒之千裡之外。」

而所有對於親密關係裡,遠近親疏的分別的言行,也都是我們內心需要,沒有被滿足的一種表現。而只有意識到了這些,才能對事件中的情緒和行為,有所察覺,從而覺醒、改變。

(文章原創,圖片來自網絡,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隱藏在親密關係裡的暴力
    原標題:隱藏在親密關係裡的暴力   現在,親密關係暴力比較多發,但有些在我國法律裡暫時還沒有明確的相關界定。如果你的親密關係裡已經有了暴力行為,要認清楚周圍的風險,保持謹慎和理性。   親密關係中常見的暴力   肢體暴力:有程度之分。我推你一下,推搡就不算肢體暴力。
  • 親密關係裡這5種隱藏暴力,請讓你身邊的人知道
    文:壹心理主筆團|藍莓小姐來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原文標題:犯罪心理揭秘:親密關係裡這5種隱藏暴力,請讓你身邊的人知道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你經歷過最危險的事情是什麼?底下近2000條評論,看得人毛骨悚然。
  • 王者榮耀:隱藏戰績是怕難看,隱藏親密關係的都是「海王」?
    隨著遊戲的發展王者榮耀推出了很多的功能,像戰績隱藏,還有親密度隱藏之類的還有地理位置隱藏,不過一般玩家都不會隱藏地理位置,畢竟英雄的標誌並不好獲得,而且放在主頁也很有面子,能夠彰顯自己的實力,不過戰績常用英雄和親密關係的隱藏是很常見的。
  • 男女親密關係的真相:婚姻裡,要臉還是要錢
    「你真的了解你的另一半嗎?」「你們之間隱藏著什麼樣的問題?」……這是《幸福實驗室》裡提出的問題。本是偶然在網上看到有人推薦這檔節目,只當作消遣來看,卻沒想到看著看著感觸頗深。節目裡沒有什麼明星大咖,也沒有多少煽情催淚,而是用理性的實驗方式,將那些男女親密關係裡的潛規則,一一揭示。/01/匹配原則,是愛情和婚姻的普遍原則。
  • 刺蝟效應:過分控制孩子並不好,善於保持距離,親子關係更親密
    最後,兩隻刺蝟開始尋找能溫暖身體、不傷害身體的最佳距離。也就是說,任何關係都要有「度」。親子關係也是如此。家長過於親密的操縱只會傷孩子的心,親密是最好的。那麼如果親子之間距離過近會有什麼後果呢?二、父母過度控制孩子會有什麼後果?
  • 無論下一刻如何,親密關係始終應該捍衛對流的權利
    不僅帶著自我強調;還忽略了,所有關係都是流動發展的;也沒有看到,舒適是結果,敢於質疑舒服才是過程,而關係一直是過程,不是結果。無論何如了解,渴望永久的人,一定有真面目是在時間裡慢慢流露的。所有關係開始的時候,大家本持著你舒服我也愉快的心情開始,前期的相處是非常愉快的。
  • 不要太快和喜歡的人產生關係,有一種愛情叫假性親密
    宮崎駿說:「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並不完美的人,因為愛你,只要你一個肯定,我就足夠勇敢。」在愛情關係裡存在著很多複雜的哲理,並不是表淺的用言語所能夠形容的,必定需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去感知和踐行。
  • 《與人親密》:從情侶到夫妻,每一種親密關係,都可以更藝術些
    ——《與人親密》試著想想以下場景中,你的心情會是如何。小王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明明是團隊整體的懶散,最後被領導罵得最厲害的,卻是小王。下班回到家,總算了擺脫了明明什麼都不懂的上司,累得不想換衣服了,癱坐在沙發上。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這些隱藏在親密關係裡的暴力需警惕
    隨著兩起案件的告破,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親密關係——我們與惡的距離,也許比我們想像的要更近。朱曉東於2016年10月17日在家中與妻子發生矛盾後,將其殺害並藏於家中陽臺冰櫃內;2020年6月初,日本一名25歲自衛官深夜將31歲妻子殺害,警方稱,此前曾接到該家庭3次關於家庭暴力的諮詢求助……女性更易受親密關系所害?
  • 互撕的婚姻裡,缺的是心智化的親密關係
    好吧,其實對於這樣的觀點不必當真,畢竟八卦裡也有很多是社會事件,是每個活生生的人在當下社會環境中的處境,是他們的人生鏡映出我們內在感受的部分。 言歸正傳吧。
  • 王者榮耀:隱藏戰績的都是菜鳥,隱藏親密關係都是渣男?
    王者榮耀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都隱藏了戰績,還有一小部分人甚至連親密關係都隱藏了,在這個保護個人隱私的網絡環境下,到底隱藏戰績的是不是都是菜鳥,隱藏親密關係的到底是不是渣男呢?隱藏戰績的真相:1、戰績太差這是很多人隱藏戰績的理由,畢竟如果戰績歷史看過去一片紅,而且還大部分都沒有MVP的話,戰績也不是很好看,那麼就會導致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就是菜!
  • 親密關係四象限:收穫幸福的前提
    例如,如果有一個你很欣賞的人,你們處處都能配合得很好,彼此默契度很高,但是完全不來電,沒有荷爾蒙,答應我,別渣人家好麼。左上角的區域,這種朋友就適合一起搞事業,明明是一個潛在的優質合伙人,如果因為自己拎不清非要往伴侶方向發展,最後多半是傷人傷己,一地雞毛。
  • 親密關係:是什麼讓你變成了一隻敏感的「刺蝟」?
    你有沒有那麼一段時間,會覺得自己總是心氣不順,見什麼都想懟,聽到什麼都覺得刺耳甚至想要辯駁,尤其是面對你愛的人的時候?我在有了孩子之後,曾做了六年的家庭主婦。在那段時間的前兩年裡,就是這樣一種狀態。那個時候的我特別敏感,常常為了先生不經意的一句話傷心難過甚至發生爭吵。也常常因為他一個中肯的建議而對他不滿,指責他幹涉我太多。
  • 王者榮耀親密關係怎麼隱藏和打開?
    在王者榮耀個人資料中會顯示自己的親密關係,那麼要如何才能隱藏起來呢?又要怎麼才能打開?
  • 有個星座極其考驗人的智商,關係越親密距離感越強|水瓶篇
    理論上來講,共情力強的人,包容心強的人,換位思考能力強的人,在走心深刻交流這個問題上,不會讓你怎麼犯難。這就好比:一個人特別喜歡你,那這種喜歡也會間接的、暫時的增強對方的包容力,共情力以及換位思考的能力。所以當你跟這樣的人在一起聊天交流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特別容易。
  • 夫妻之間一定要保持距離嗎?可別被「距離產生美」給誤導了
    而外界又無時不出現新的好奇和新鮮感,那麼,人的這種追求新鮮感的本性,就成為一種離間夫妻關係的力量(想去婚外追求新鮮感)。從這個意義上看,夫妻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和陌生,成了一種需求,能使夫妻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新鮮感。然而,如何保持這個距離呢?這個距離多大才合適呢?
  • 深度解讀《愛的博弈》:從「愛情實驗室」,獲得幸福的親密關係
    ——羅蘭·米勒 / 丹尼爾·珀爾曼《親密關係》愛情裡,小兩口吵架是遲早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喜歡爭個高低,一定要想方設法去說服對方,完全不管這件事情是誰對是錯,只是為了出一口氣而已。你會感到十分痛苦,是一種吃不下吐不出來的感受。3、 美的距離是終極愛的密碼要想完全破譯親密關係和愛的密碼,就需要對美的距離把控。俗話說得好,距離產生美。
  • 再親密的關係,也要注意「刺蝟效應」,不然容易造成情感霸凌
    要懂得適可而止,瘋狂的佔有欲造成的傷害讓人難以接受,想要掌控卻發現早已成為局外人。 喜歡就好好保護,看到對方平安,就可以放心相處。你在愛情中保持自己的態度,兩個人能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 生活中,我們不只有愛人,親人,朋友,還有無限的美好值得去發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好好享受才不會讓人生白活。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
    ,對方從來不會主動找你9、對方總是看起來很獨立,也從來不喜歡麻煩你,讓你很有距離感。第二、迴避型依戀人格有哪些具體的表現1、對於親密關係的需求程度極低,更需要自己獨立的時間和空間。無論是在面對伴侶,還是在面對朋友、家人、同事,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總是會刻意跟周圍的人保持不同程度的距離,別人在向他表示親密的時候,心理和行為都是一個拒絕的態度。迴避型依戀的人,更注重自我空間,這個空間相當於一個秘密基地,不希望有任何人的侵犯和打擾。
  • 心理學「刺蝟效應」:親子關係也需心理距離,家長要把握好「度」
    像小麗媽媽的例子數不勝數,其實父母為孩子好,想對孩子負責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管教太過嚴格,甚至已經侵犯到孩子的隱私時,就已經超過孩子和父母間的距離界限。孩子便會因此惱火,生父母的氣也是正常的。親子關係也需要保持心理距離,父母需要有個"度",不然給孩子帶去的傷害是巨大的,這在心理學叫做"刺蝟效應"。那麼什麼是"刺蝟效應",對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