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將建立保護區域「呵護」天山一號冰川

2020-11-25 中國氣象局

  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23日電(記者劉傑、曹檳)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了解到,為遏制天山一號冰川加速消融趨勢,自治區政府將建立一號冰川保護區域,全力保護一號冰川及區域內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

  據自治區環保廳自然生態保護處副處長趙志剛介紹,保護區域東西最長約56.5公裡,南北最長約43.5公裡,總面積約947.68平方公裡,地跨三個縣市。

  為加快保護區建設進程,自治區政府成立了領導小組,今後將加大執法力度,督促生產、礦產企業加強汙染源控制,三至五年內關停區域內所有礦點,對冰川附近的216國道限行,加強區域人員管理,嚴禁遊客進入,多舉措治理採挖雪蓮、紅景天、虎耳草等珍貴野生植物的行為。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是世界上離城市最近的冰川,是中國觀測時間最長、資料最為詳盡的冰川。以一號冰川為中心,其周圍分布著大大小小近百條現代冰川,是烏魯木齊市及周邊多個縣市的重要水源地。

  「每年5至9月是天山一號冰川消融的高峰期,一個月消退1米多,一年退縮4至8米。」中科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站長李忠勤說,受自然因素以及區域內人為因素影響,冰川加速消融。目前,冰川面積已由1962年的1.95平方公裡退縮至目前的1.62平方公裡,冰川末端厚度減薄40多米。

  被譽為「固體水庫」的冰川對河川徑流起著重要的補充和調節作用,是乾旱區名副其實的「生命之源」。新疆冰川融水佔地表徑流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天山南北廣袤綠洲最重要的水源保障。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天山一號冰川 期待升級保護
    ●近年來,相關保護措施已全面展開,包括取締冰川旅遊、關停礦點等。  4月27日—30日,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20多名科研人員,登上末端海拔3800米的天山一號冰川,測量冰川物質平衡、厚度、溫度、運動速度和冰川末端變化數據,並採集大量樣品。測量得出的相關數據,將被用於分析天山一號冰川半個多世紀的變化趨勢。  「形勢嚴峻。」
  •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又現伊犁鼠兔
    天山上伊犁鼠兔天山一號冰川又現伊犁鼠兔。3月底,李維東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在天山一號冰川科學考察中,通過採集放置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圖片與視頻,驚喜地發現伊犁鼠兔活動的身影。圖片來自網絡新疆生態學會副秘書長李維東是世界瀕危物種——伊犁鼠兔的發現者和命名者。1983年,李維東在北天山尼勒克縣吉裡馬拉勒山首次發現伊犁鼠兔。1988年,他在天山一號冰川科學考察時,在這一區域也首次發現伊犁鼠兔活動的蹤跡。隨後多年,儘管他多次赴天山一號冰川保護區域科學考察,但鮮見伊犁鼠兔的蹤影。
  • 1年退縮4米多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劇烈消融探秘(圖)
    (新華調查)一年退縮4米多——新疆天山一號冰川劇烈消融探秘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1983年拍攝的天山一號冰川一角(上圖)和2012年拍攝的天山一號冰川分離為東支與西支兩條獨立的冰川據中科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觀測數據顯示,隨著氣溫逐年升高,新疆天山一號冰川持續加速消融和退縮。 新華社發新華網烏魯木齊8月15日電(記者 劉傑)「每年5至9月是天山一號冰川消融的高峰階段,一個月後退約一米。總體來說,一年退縮4米多。從1959年至2010年,冰川共計減薄15米多。」
  • 新疆天山一號冰川消融「加速度」 50年後可能徹底消失
    中科院天山冰川觀測試驗站站長李忠勤面色凝重。 連日來,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20多名科研人員再次登上末端海拔3800米的一號冰川,測量冰川物質平衡、厚度、溫度、運動速度和冰川末端變化數據,並採集大量樣品。 經過初步測量,一號冰川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一年間,東、西支分別退縮約7.2米和6.3米。
  • 世界上離城市最近的冰川 一號冰川
    2016-08-25 14:29:31    華夏經緯網
  • 新疆之天山,崑崙,阿爾泰山脈
    天山山脈是新疆的象徵,由天山山脈發源的條條河流,養育著天山南北的各族兒女。豐富的寶藏,為1900多萬各族人民開發新疆、建設新疆,提供了眾多的資源。天山山脈是亞洲最大的山系之一。我國境內的天山山脈,西起位於帕米爾山結的烏恰縣克孜爾河谷,橫亙逶迤向東而行,直到哈密星星峽以東。
  • 新疆旅遊攻略(38)新疆景區景點關鍵字-新疆十大高山冰川
    新疆旅遊攻略(38)新疆景區景點關鍵字--新疆著名冰川 1、阿克陶奧依塔克冰川(克拉孜冰川緯度最低冰川)西域第一 奧依塔克風景區是以雪山、冰川、瀑布、森林、草原為景觀特色,其景色純淨、風光旖旎、集自然、人文、歷史、生態於一體,被國外地質專家譽為「西域第一自然生態景區
  • 世界自然遺產——新疆天山
    新疆天山新疆天山,指天山山脈分布在中國境內的部分,又稱中國天山或東天山,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因冬夏有雪,才有此名。山長1760公裡佔到了天山總長度的3/4以上,橫亙在新疆的全境,跨越了新疆南疆的喀什地區,克孜勒蘇克爾克孜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吐魯番市哈密市以及北疆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烏魯木齊市等多個地州市,新疆的天山擁有天山最高峰託木爾峰,海拔7443米,山體的平均寬度300公裡,是中溫帶的準格爾盆地和塔裡木盆地的天然分界線。
  • 大美新疆旅遊勝地「天山」——天山旅遊遊記!
    天山屬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溫帶乾旱地區最大的山脈鏈,也是全球最大的東西走向的獨立山脈。新疆天山,即天山山脈的東段,也是天山山脈的主體部分,世界自然遺產。突出代表了這一區域由暖溼植物區系逐步被現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區系所替代的生物進化過程。
  • 雪山之王:一號冰川上的權力更替
    圖片來自荒野新疆。然而,就在王朝交替的過程中,一場災難降臨了。瘟疫來襲雪豹最愛的食物是羊。在喜馬拉雅山脈區域,它們主要吃巖羊;在天山山脈,北山羊是它們的主食。2016年,一場羊瘟襲擊了南郊山區。瘟疫翻越了一座座不夠高的山梁,成群的掃滅了河谷中的野羊,留下皚皚白骨。
  • 新物種伊犁鼠兔:以草藥為食的天山萌物
    在2002 年,我們發現因為棲息地減少,伊犁鼠兔數量從當初的 3000 多隻,減少了一半以上,這時我們才開始做它的保護工作。2006 年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支持下,我們開始了天山一號冰川區伊犁鼠兔棲息地的保護工作,並在天山南北的 7 個縣市,對前期設置的 14 個定位觀測點,每隔四年進行一次伊犁鼠兔的種群變化全域調查。
  • 新疆首隻農區發現雪豹放歸天山 被譽「雪山之王」
    【解說】4月18日,記者從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獲悉,經過近一年的救助,新疆首隻在農區發現的雪豹活體身體已完全康復,於17日下午放歸天山。  17日下午五時左右,在距拜城縣城約80公裡的老虎臺鄉松樹林區域,這隻被精心呵護近一年的雪豹,在工作人員打開籠子的一剎那,縱身一躍,飛速離開,隨後消失在山林松樹間,不見了蹤影。
  • 新疆展園:「天山來客」帶遊人穿越時空
    原標題:新疆展園:「天山來客」帶遊人穿越時空 一顆紅彤彤的大石榴,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格外醒目。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現場,新疆展園標誌性的石榴雕塑,吸引著遊客不斷前來。展園門口的矽化木上,「天山來客」四個大字赫然映入眼帘。這時候很多遊客會興奮地呼朋喚友:「這是新疆展園,快,咱們進去轉轉!」
  • 新疆科學家再次拍到伊犁鼠兔 生活習性趨明朗
    李維東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8日電 (記者 朱景朝)近日,伊犁鼠兔發現第一人新疆科學家李維東和志願者團隊利用紅外攝像機在天山精河段再次發現了伊犁鼠兔的活動蹤跡。
  • 新疆:中天山草原生態監測有了「氣象眼」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志宏報導 8月26日,由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在烏魯木齊西白楊溝牧業氣象試驗站建立的中天山草原生態氣象監測野外基地通過專家驗收,全面投入觀測,將為草畜平衡有序發展提供服務保障。
  • 天山這個地方
    天山北脈有阿拉套山、科古琴山、博羅科努山、博格達山等;天山中脈(主幹)有阿拉喀爾山、那拉提山、艾爾溫根山、霍拉山等;天山南脈有科克沙爾山、哈爾克山、貼爾斯克山、喀拉鐵克山等。天山山脈把新疆大致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裡木盆地,北邊是準葛爾盆地。
  • 南山至一號冰川低空旅遊航線將開通
    新疆網訊(記者李凱報導)低空飛行俯瞰一號冰川和博格達峰是種怎樣的體驗?本月底您就有望體驗。  7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市旅遊局、烏魯木齊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暨浙江日發控股集團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獲悉,西亞直升機航空有限公司將有望在本月底開通南山至一號冰川、南山至博格達峰兩條低空旅遊航線。
  • 全球變暖成為影響新疆水資源命脈關鍵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十六日披露消息說,經過該所研究人員觀測研究表明,全球變暖成為影響新疆水資源命脈的關鍵。
  • 天山,不止於山脈
    仍保有大量水汽一條由西向東的水汽走廊就此形成(天山地區主要水汽來源,及冰川、水系分布示意圖,製圖@張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水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裡的環境天山面積僅佔新疆的16%年降水量卻接近全疆的一半
  • 天山北坡阜康市土壤侵蝕區域分異特徵及防治重點
    研究成果可為天山北坡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術支撐,為新疆區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土壤侵蝕; 區域分異特徵; 水土保持布局; 重點防治範圍建設美麗中國為"一帶一路"生態合作帶來良好契機,新疆作為" 一帶一路" 的核心區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