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年輕人站上科學「C位」

2020-09-07 廣州日報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於日前揭曉。4位獲獎者中,有一位科學家的年紀還刷新了未來科學大獎的紀錄,他就是現年96歲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得知自己獲獎的消息,王教授一方面為「科學得到重視」而高興,另一方面又對「為什麼不獎勵年紀輕的人」而感到「憂愁」。

其實,以王振義教授為白血病患者做出的貢獻,他獲得「生命科學獎」可謂實至名歸。而且,未來科學大獎也並非只偏愛年長者,而與年輕人無緣。遠的不說,就拿今年「物質科學獎」獲得者盧柯來說,就是科學界「年輕有為」的代表。今年55歲的他,16歲上大學,30歲當博導,38歲被增選為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兩年前當選為遼寧省副省長。此前,亦有不少處於「黃金年齡」的科學家受到未來科學大獎的青睞,2017年「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得主許晨陽就是一位80後。

王振義教授的「憂愁」更多的是一種期待,期待像未來科學大獎這樣的獎項能更好地發揮風向標的作用,期待各方能為年輕的科學家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未來中國科技創新激勵路徑正越發清晰,那就是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為主,以民間創設的國際級科學技術獎項為重要輔助,構築科研創新的雙軌支撐體系。有著中國「諾貝爾獎」之稱、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的未來科學大獎,就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為社會力量支持科研樹立了典範。而對於年輕科學家的支持,無論是來自官方,還是來自社會,還可以更猛烈一些,這樣不僅能為年輕科學家提供有力支撐,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於科學。實際上,為年輕科學家提供更多支持,已成為科學界的共識。未來科學大獎最年輕的獲獎者許晨陽就拿出自己的部分獎金,設立專門針對年輕人的獎。

為年輕的科學家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通過獎勵給予肯定、提供資金支持只是一個方面。正如王振義教授所指出的,還需要建立更加科學的評價體系。在王振義看來,現在的評價體系「不是鼓勵有理想的年輕人去刻苦工作幾十年,而是去看他的論文」,而要評價一個年輕的科學家,「要去看他有沒有創新性、有沒有鑽研性、有沒有刻苦地做好工作、有沒有耐心,因為成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年輕的科學家是中國科研的未來。只有不斷地改善其成長環境,讓更多年輕人站上科學「C位」(核心位置),才能「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看看我們的理想如何實現」,這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 (胡俊)

相關焦點

  • 讓更多年輕人站上創新舞臺「C位」
    這位老教授就是此次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的獲得者、現年96歲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得知自己獲獎的消息,他一方面為「科學得到重視」而高興,另一方面又因「為什麼這個獎沒有給到年輕人」而憂愁。
  • 什麼是c位?c位是什麼意思?c位的含義
    c位這個詞想必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哪怕不知道具體的含義,也多多少少聽過身邊的人說上那麼幾句。c位所以說,c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C位當中的「C」,一說為英文單詞center的縮寫,意為中央、中心;也有人說是Core,是核心的意思。但是不管怎麼樣,c所代表的就是最中心最重要的的意思。在最早期,「C位」一般指舞臺中央或藝人在宣傳海報的中間位置,一般來說,娛樂圈登臺時,只有資歷最老、本事最強的人才能站在c位。C位不僅是身份和本領的表現,更是讓觀眾第一眼就能看到與留意的最佳位置。
  • 評論:「讓年輕人站在我們的肩膀上攀登」
    從過程中講,我們就是他們的父輩……我們是要提供一個堅強的肩膀來使得他們站在我們的肩膀上成長、站在我們的肩膀上攀登、站在我們的肩膀上來實現他們的才華。」日前在接受「全國媒體七大聯盟看青奧」集中採訪時市領導如是說。  「讓年輕人站在我們的肩膀上攀登」,最能體現南京青奧會「激勵三代人」理念,即激勵青少年自身、青少年父母、青少年下一代。
  • C位是什麼意思 C位的含義
    最近一段時間不僅是娛樂圈或是其他場合都出現了站c位的說法,許多人都對這個站C位不是很了解。 那麼,C位是什麼意思呢?  C位,網絡流行語,即center,是中間位置的意思。C位一詞最早來源於遊戲領域,C位的C有許多種翻譯。
  • 這次盛會,讓青年科學家站在C位
    9月20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上的年輕人。圖為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北京電子工程總體研究所副主任設計師徐菁。宿東/攝9月20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上的年輕人。圖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李洪波。
  • 夸克初次登臺:視頻站上「C 位」
    視頻站到搜索結果「C 位」兩年來,夸克團隊把它們第一次正式的發布會獻給了「Z 視頻」,這是因為據團隊內部統計,目前夸克用戶 50% 以上的搜索需求都表現出了較強的視頻意圖。用戶需求涵蓋健康、教育、育兒、生活、娛樂等 50 餘個品類,其中美食、健身、旅遊、寵物等內容最受歡迎。
  • 「C位」是什麼意思,英文怎麼說?
    最近社交媒體上又流行了一個熱詞:「C位」「C位」原本起源於遊戲,「C」即「carry」,指一個隊伍的核心,在隊伍中承擔主要輸出的責任。隨著遊戲和網絡的科普,「C位」的說法逐漸應用於更多領域,且因為C也可以被解讀為center(中心,核心)的簡稱,既指照片最中心的位置,也暗指處於「C位」的人物的重要性是最強的。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科幻電影是站在科學懸崖上的飛翔
    在昨天下午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官方活動——「科學嘉年華」大師分享會現場,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中科院院士王建宇,科幻作家劉慈欣共話科學與藝術的跨界,並就電影中涉及到的科學概念進行了解讀。近年來,《星際穿越》《流浪地球》等科幻影片成為最受歡迎的類型電影之一,一部好的科幻片有何標準?
  • 50位科學家獲獎,「科學探索獎」將改變什麼?
    上個月,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鍾南山提到,世界上有數不清的年輕人會將此次參會的科學家視為偶像,他也是其中一員。成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的消除年輕人對偶像的盲從,通過偶像學到他們對問題的看法,更多地問為什麼。
  • 為什麼說楊振寧先生牢牢地站在了現代物理的C位?
    世界的楊振寧,中國的鄧稼先,這是這個年代中清醒的年輕人給楊先生的標籤下面的這張圖可以看出,楊振寧牢牢的站在了現代物理學家的C位。你們知道這張照片中都是誰嗎?都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大咖。由此可知,在世界上楊先生的名譽和聲望有多高。
  • 環保 健康 自然——更多中國年輕人擁抱素食生活
    (原標題:環保 健康 自然——更多中國年輕人擁抱素食生活) 新華社北京
  • 241名水文青年勇站「C位」戰高洪
    記者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獲悉,該局團委組建7支青年防汛突擊隊勇站一線,「C位」出擊,主動承擔防汛急、難、險、重任務。7支突擊隊241名青年隊員遍布大江上下,他們所參與的防汛工作包括洪水預報預警、高洪水文測驗、水位觀測、儀器設備維護、高洪水面清障、水質採樣、後勤保障、公共信息發布等多個方面。長江委水文下遊局防汛突擊隊隊員們在參加滁河搶險結束後乘皮划艇返回。
  • 丁真登跨年晚會,海報力壓多位一線站C位引爭議,網友:德不配位
    2020年11月,丁真因為舅舅拍攝的一段視頻在網絡上走紅,網友們覺得他不僅長相帥氣,笑容青澀,最吸引人的就是他那清澈又天真的眼神,像是一汪泉水;網友還為丁真造了一個新詞「甜野」,說他「野性與純真並存」,稱他為「甜野男孩」。
  • 107位主持齊聚央視!董卿任魯豫穩拿c位,新人梁田格外搶眼
    最近央視為了錄製《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中國人》,居然集齊了107位主持人,而且一個舞臺上站著107位主持人,場面是相當的壯觀和豪氣。一個個穿的都很正式,男士的就是各色的西裝,女士的正式裝就比較的多樣。董卿真的是坐穩c位了,她的旁邊是魯豫,這個魯豫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魯豫,而是任魯豫,很多人應該都看過他主持的節目。還有不少熟悉的面孔,董卿旁邊的康輝就很搶鏡頭。我們可以想像得到,能在最前排的位置留下來,可謂是身經百戰的主持人,不過汪涵旁邊的梁田卻是當紅小花旦,這位新人在一眾老人眼中格外的搶眼。
  • 木星妥妥地站C位,今晚,記得抬頭望月
    木星妥妥地站C位,今晚,記得抬頭望月文/舒放不知道大家有無想過一個貌似簡單的問題——太陽系八大行星,站在地球上,有幾顆是我們可以肉眼可見?所謂合,是指太陽系行星(包括地球的衛星月亮,理論上也包含其他行星的衛星,只是距離太遠,肉眼觀測不到)在運行中,其中的兩個(以上)天體在天空上的位置彼此非常靠近,黃道坐標系中的經度相同時,這種天象在天文上稱「合」。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揭曉!96歲老院士不願受獎:該給年輕人
    而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設置的三個獎項共獎勵了4位科學家。而在這4位獲獎科學獎中,有一位獲獎者的年紀還刷新了未來科學大獎的紀錄:未來科學獎創立以來年紀最大的獲獎者。這位科學家就是王振義教授。當得知自己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第一反應,王振義院士卻是「不願意接受」。這個獎應該多給年輕人,鼓勵他們做出更多貢獻,得獎的都是年紀大的,起不到鼓勵作用。我們要看將來,不要看現在。
  • 站在科學巨人的肩上攀登,青年的使命就是接力與超越
    科學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在這條賽道上起跑的青年,如星星之火,哪怕只有一點微光,也預示著希望。宏觀如天體的奧秘,微觀如細胞的世界……自然世界有多美妙,人類還有多少未知的謎團,頂尖科學家們特別希望在青少年群體的心中「種草」——點燃更多青年對科學的好奇心,讓科學的種子在更多孩子心裡萌芽,這樣,科學的人才梯隊裡就永遠有新鮮血液、源頭活水,有永無止境的創意,有澎湃向前的活力。
  • 被懟不適合做C位,張雨綺一句話讓評委啞口無言,寧靜:她好可愛
    舞臺上,30位姐姐們爭奇鬥豔,大放異彩,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絕活拿出來給觀眾表演,想要站到c位。而張雨綺作為人群中閃閃發光的一位,永遠都是那麼的自信。初舞臺時,張雨綺選了一首《粉紅色的回憶》,雖然唱功有待提高,全靠顏值在支撐,不過在臺上的張雨綺依然是非常的自信,最後一個結尾的pose也是相當的霸氣。
  • 讓學生站在巨人肩膀上學習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春這學期的第一節課講《工程科學概論》。78歲的他在臺上站著講了90分鐘,臺下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學生,把教室前三排坐得滿滿當當……「科教融合」是國科大獨具特色的育人模式。
  • 年輕人到海信科學探索中心,拍萌照堪比小朋友!
    新晉網紅打卡點——海信科學探索中心聽說這裡是親子遊的網紅打卡地點......那麼年輕人該如何打卡?讓我們一起掰頭掰頭來到海信科學探索中心小朋友和年輕人都玩嗨了小朋友 VS 年輕人一樓交通區域01小朋友可以坐在裡面開挖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