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031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在實際生活情境中,由實驗者創設或改變某些條件,以引起被試某些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方法稱作
A.實驗室實驗 B.觀察法
C.自然實驗 D.調查法
2.在催眠狀態下被針刺而感覺不到疼痛,這種心理特徵是
A.感覺麻痺 B.感覺扭曲
C.幻覺 D.解除抑制
3.某學生做事比較紮實,四平八穩,自制力也很強。該生的氣質類型是
A.粘液質 B.多血質
C.膽汁質 D.抑鬱質
4.指出「任何有機體都傾向於重複那些指向積極後果的行為,而不去重複那些指向消極後果的行為」的行為主義學者是
A.巴甫洛夫 B.華生
C.班杜拉 D.斯金納
5.下列用來解釋聽覺現象的理論或學說是
A.特質學說 B.意識分離理論
C.位置學說 D.拮抗理論
6.對事物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的知覺稱為
A.時間知覺 B.運動知覺
C.社會知覺 D.空間知覺
7.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社會交往需要屬於
A.生理與安全的需要 B.愛與歸屬的需要
C.求知與審美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8.關於夢,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睡眠中的外在刺激可以影響夢的內容
B.夢境受到夢者個人當前生活事件的影響
C.夢都帶有預見性
D.夢境主要與夢者個人有關
9.籃球愛好者小張頭腦中經常呈現麥可·喬丹在比賽的最後3秒投中兩分球的精彩鏡頭,這種記憶屬於
A.程序性記憶 B.陳述性記憶
C.語義記憶 D.情景記憶
10.有人在突如其來的外在作用下,會產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的情緒反應,這種情緒狀態屬於
A.心境 B.激情
C.應激 D.熱情
11.「性格決定命運」,說明人格是一個人生活成敗、喜怒哀恨的根源。這種人格特性是
A.穩定性 B.複雜性
C.功能性 D.獨特型
12.卡特爾認為,受人的生物因素影響、反映一般的學習和行為能力的智力是
A.晶體智力 B.流體智力
C.成功智力 D.特殊智力
13.當一個群體的所有成員都穿著同樣的制服時,個體是不容易被識別的。這是因為
A.同一性 B.一致性
C.匿名性 D.互補性
14.短時記憶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通常是
A.7±2個組塊 B.8±2個組塊
C.9±2個組塊 D.10±2個組塊
15.人們通常更喜歡與那些和自己的年齡、性別、社會背景、職業等方面接近的人交往,這是因為
A.互補性 B.一致性
C.熟悉性 D.相似性
16.人們根據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規則解決問題,這種思維方式是
A.直覺思維 B.聚合思維
C.抽象思維 D.發散思維
17.個體在早期發展過程中,某一反應或一組反應在特定時期中最容易獲得、形成,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就不容易再出現這樣的「好時機」,這一時期被稱作
A.發展期 B.重要期
C.特殊期 D.關鍵期
18.經歷過重大自然災害或交通事故的人會出現內疚感、抑鬱、不安和急躁等心理現象,這屬於
A.恐慌障礙 B.創傷後應激症
C.強迫症 D.恐懼症
19.人類的依戀行為始於
A.幼兒期 B.童年期
C.嬰兒期 D.少年期
20.某學生受到老師批評後,把怒氣和不滿情緒發洩到同學身上。這種自我防禦方式是
A.轉移 B.反向
C.文飾 D.投射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1.發現學習
22.認知
23.不隨意注意
24.道德感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25.簡述梅耶的學習過程模式。
26.簡述場獨立性人格與場依存性人格的差異。
27.簡述情緒與情感的區別。
28.簡述意識活動的主要內容。
29.簡述問題解決的特徵。
30.簡述兒童期社會性的發展。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32小題任選1題作答,2題均答者,以前1小題計分,8分。第33小題必答,10分。共18分)
31.什麼是知覺?請聯繫實際論述知覺與感覺的區別與聯繫。
32.影響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請聯繫實際論述青少年人格發展的保障條件。
33.某學校試圖挑選智力超常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實驗,特組織了本學校的任課老師自行編制了一套智力測驗題目,對學生進行測驗。你認為這種做法科學嗎?用這種自編測量工具測得的結果準確嗎?請運用心理測驗的技術指標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