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慢性病、富貴病,想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高血壓!高血壓的確是當今高發的疾病之一,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現有的高血壓患者有近3億人!
這是一種什麼概念,相當於平均每一個3-5人家庭中,就有1-2位是高血壓患者!所以,大家對高血壓疾病都不陌生,在確診之後患者每天離不開的就是「降壓藥」,大部分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服用降壓藥、測量血壓值。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患上高血壓就必須要長期、甚至是終身服用降壓藥物!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首先,大家應了解究竟什麼是高血壓疾病!
所謂的高血壓,指的就是以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症狀的慢性病,這包括了收縮壓和舒張壓。臨床上根據患者血壓值不同,高血壓的級別劃分也不相同。一般情況下,只要動脈血壓超過了140/90mmhg,就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無論是收縮或舒張壓哪個高於正常標準,都屬於高血壓疾病。而根據血壓升高的程度不同,又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個等級。通常情況下,當患者收縮壓高於160mmhg、舒張壓高於100mmhg時,就需要服用藥物進行降壓治療!
而如果患者收縮壓在160mmhg、舒張壓在100mmhg以下,一般建議先通過生活幹預來進行調理,比如低脂、低鹽飲食、增加運動量、積極減肥、規律作息等。通常情況下,輕度血壓升高,在經過調理後就會有所降低;如果輕度高血壓患者經過2個月以上的生活和飲食調整後,血壓一直都沒有恢復正常,符合原發性高血壓標準,患者也需考慮服用藥物進行治療。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徹底根治高血壓的辦法和手段,而降壓藥物的問世,也主要是針對了血壓控制,並不能將疾病徹底治癒。所以,患者往往需要長期、終身服用降壓藥物。不過,這也並不是絕對的。
如果患者屬於以下三種情況,就可在醫生建議下停止用藥:
1、初發高血壓、血壓長期穩定
一般情況下,原發性高血壓在初期,血壓並不會直接飆升到一定高度。且大部分輕度高血壓患者,都和長期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如果初發高血壓患者改變了飲食和生活方式,且血壓一直都處於穩定狀態,特別是穩定在140/99以下,可諮詢醫生,看是否能夠停止用藥。
2、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指的就是由其他疾病導致的血壓升高,高血壓只是其中一個症狀。常見誘發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主要有腎小球腎炎、嗜鉻細胞瘤、藥物性高血壓等,當明確了高血壓的病因,通過治療和調理後,血壓就可能會逐漸恢復正常。在經過醫生同意後,患者可停止服用降壓藥物。
3、併發症影響、血壓降低
高血壓最為可怕之處,就是它能誘發各種併發症,甚至是致命性的併發症。越是血壓升高,越容易導致血管損傷、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瘤,繼而為心腦血管病埋下隱患。同時,持續升高的血壓還會對腎臟造成傷害,逐漸發展為高血壓性腎病。當患者併發症發作、血壓迅速走低時,就不適合再次服用降壓藥物,甚至是需要停藥。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高血壓患者,高血壓開始用藥之後,需嚴格按照醫生建議使用。短暫血壓控制得當,只是降壓藥物效果的發揮。如果盲目減少、停止用藥,很可能會造成血壓再次升高,對病情控制不利,還會增加患其他併發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