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號稱「世界第一大果蔬作物」,
在黃瓜、甘藍和洋蔥中脫穎而出,
穩居4大健康蔬菜之首!
同樣是蔬菜,番茄為啥這麼突出?
△中華第一家常菜,南北男女老少通吃
△不僅是蔬菜,還能當水果吃|電影《芳華》截圖
△穿越到古代,最想吃的東西還是番茄炒蛋|電視劇《神話》截圖
當然,「開胃、百搭...」這些都是番茄優勢中的冰山一角,番茄的價值更在於其內涵!
一、番茄中的明星營養成分「番茄紅素」
番茄紅素是一種超級抗氧化劑,被譽為「植物中的黃金」,有著強大的保健作用:
1.可清除人體內導致衰老和疾病的自由基,有預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的作用;
2.多項研究表明,一些癌症的發病率與人體血液中番茄紅素的濃度成負相關:番茄紅素的濃度越高,患前列腺癌、肺癌、消化道癌、乳腺癌、宮頸癌等的風險越低。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團隊發表在《歐洲營養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男性攝入足量豐富的番茄紅素,可抑制精子氧化,從而幫助改善精子質量。
除了番茄紅素外,番茄裡還有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有機酸等多種有益成分。
常吃番茄,不僅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保護牙齦,美白養顏,還有助於糖尿病人維持血糖平衡。
如此優秀的番茄,
到底是生吃還是熟吃好?不同顏色營養價值有啥區別?聖女果、千禧果這些小番茄是轉基因嗎?......
弄清楚這些,你將吃到更美味、更營養的番茄。
二、番茄生吃還是熟吃好?不同顏色有啥區別?
★紅色VS橙色VS黃色
紅色番茄:番茄紅素含量最高,其功效就不贅述;
橙色番茄:富含維生素E的水解產物「生育酚」,有助於預防溼疹、牛皮癬等皮膚病,可降低皮膚癌發病風險;
黃色番茄:有大量多酚類化合物,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降低血壓、預防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等功效。
★生吃VS熟吃
有研究證明:
攝入經加熱的番茄製品,血漿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未加工的增加了3倍。
但生吃番茄可更好的保留除番茄紅素外的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等很多有益成分。
且直接生吃未額外加鹽、油、糖等調料,更有利於改善膳食中的鉀鈉比例,補水解渴。
從品種上講,紅色番茄的番茄紅素含量最高;從成熟度上講,越成熟的番茄,番茄紅素含量越高。
綜合來看,選擇更紅的番茄,做熟了吃更有助於獲得番茄紅素的保健作用,而生吃番茄更補水解渴,適合夏天。
注意:
1.沒熟的番茄千萬別吃!不成熟的番茄含龍葵鹼,嘗起來有苦味,多吃可致頭暈、噁心、嘔吐、全身疲乏等症狀,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2.酸會使番茄紅素不穩定,因此在烹飪番茄時應注意少放醋。
3.番茄紅素並不是攝入越多越好
我國人群番茄紅素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70毫克/天,超過範圍,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三、大番茄VS小番茄
聖女果、千禧果這些小番茄都是野生番茄品種通過常規雜交選育得來的,並非傳言中的「轉基因」。
在同等重量下,小番茄與大番茄相比,
葉酸含量:小番茄=10倍大番茄
維生素E、C含量:小番茄=2倍大番茄
熱量:大番茄<小番茄
聖女果的味道比大番茄更濃鬱,甜度一般為5-5.5度。
而千禧果是聖女果的優選品種,它的個頭短而圓潤,也更紅,比聖女果的甜度更高,可達8.5度,更適合作為水果食用。
綜合來看,小番茄不論是甜度還是營養價值都是優於大番茄的,但大番茄的熱量略低於小番茄,更適合減肥人群食用。
附:一個冷知識
番茄為什麼越來越沒番茄味兒了?
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低溫儲存,新鮮採摘的番茄中的細胞會繼續生產新的香氣物質,但在低溫冷藏時,細胞內的「香氣」產量會急劇下降。
雖然冷藏後的番茄成分含量並無明顯變化,但在嗅覺上卻少了幾分「番茄味兒」,於是在風味上打了折扣。
另一個原因在於基因,與傳統品種相比,現代品種在選育過程中共有13種風味相關的揮發性成分含量顯著降低。
那番茄該怎麼儲存呢?
1.最好是現買現吃,吃多少買多少
2.室溫乾燥保存,蒂頭朝下(可以有效防止水分從蒂頭裂痕處散發),這樣保存5—6天是沒問題的。
友情提示:天氣再熱,也別把番茄放進冰箱,否則它會變成下面這樣!
參考資料:
1.《難以抗拒的健康果實,番茄到底神奇在哪裡?》,人民網健康
2.《西紅柿生吃還是熟吃?原來大有講究,跟著營養專家吃,錯不了!》, BTV養生堂
3.《紅彤彤的大番茄,為啥沒有了過去的「番茄味兒」?》,果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