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2020-07-25 北京周報

北京時間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自此,中國正式邁出了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新華社記者 胡喆攝)

雖是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但「天問一號」一登場就挑戰了目前人類「探火」的最高難度: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一次發射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這是人類火星探測史上從未有過的。

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全球僅有7個國家和地區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其中成功18次,成功率不足40%,而在47次探測任務中,著陸任務有17次,成功8次,成功率同樣不足50%。「天問一號」若成功實施,我國將在深空探測能力上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火星著陸、第二個在火星巡視的國家。

如此高的起點,也讓本次火星探測任務吸引了海內外廣泛關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的消息一出,就收到了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歐洲航天局(ESA)以及前幾天剛剛也發射了一枚火星探測器的阿聯航天局發來的賀信,並祝願「天問一號」接下來的任務一切順利。

「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也發推祝賀:「今天,中國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令人驚嘆!」他還附上了美國太空網(Space.com)的專題報導。

「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這些祝賀在國外網友中引起了熱烈反響,雖然其中不乏一些諸如「中國的技術是偷來的」「中國要佔領火星」等「無腦黑」的聲音,但更多的是對人類探索太空成就的祝賀。

一名網友在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的推文下留言表示:

「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翻譯:太空總是令我著迷。它一直推動我進步,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我堅信,太空探索代表著人類的極致,激勵所有人為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太空探索將我們所有人團結在一起。

馬斯克推文下的一條高贊評論也代表了很多網友的心聲:

「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翻譯:我們需要加速推動多星球科技。任何積極的事情都至關重要。要傳播愛而不是更多的仇恨。

在美國不遺餘力拉攏歐洲盟友打壓中國的當下,能看到美國、歐洲各大機構和各界人士的理性討論和真誠祝賀,不得不讓人感慨: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

雖然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早在2018年8月9日就在國防部發表演講,宣布美國計劃在2020年前創建第六大軍種「太空軍」。「美軍不僅應存在於太空,更應控制太空。」彭斯說。

但中國從未將深空探測看作是與其他國家的軍備競賽。《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即指出,中國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反對外空武器化和外空軍備競賽,合理開發和利用空間資源,切實保護空間環境,維護一個和平、清潔的外層空間,使航天活動造福全人類。

不僅如此,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也開展了廣泛國際合作。據央視新聞報導,我國火星探測作為開放性的科學探索平臺,與歐洲航天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國家和組織開展了多項合作。

「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整流罩上的航天機構標誌分別是: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歐洲航天局(ESA)、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CNES)、阿根廷國家航天委員會(CONAE)、奧地利研究促進署(FFG)。(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不止一位航天員說過,在太空俯瞰人類美麗的地球家園,是完全看不到國界的。

兩千多年前,屈原寫下《天問》,連問蒼天172個問題,追尋宇宙的奧秘。

兩千多年後,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持續奮鬥,我國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如今,「天問一號」探測器承載著中國航天的光榮與夢想飛向火星,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著新的篇章。


(作者:趙飄 責編:拾貝)

相關焦點

  • 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已經在茫茫太空中漂泊了約46億年
    邢崇作為目前人類唯一的家園,我們的地球已經在茫茫太空中漂泊了約46億年之久,許多年前,當人們第一次把目光轉向浩瀚星空,便開始了生命與宇宙的無盡遐想……今天,小星就來帶領大家審閱一下我們對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的認識歷程。
  • 一杯太空茶,俯瞰人類的憂傷
    前兩年最當紅的美國科幻片,傳遞了兩種截然相反的人類太空感悟:《地心引力》最後將落點放在,地球母親無比安全、溫暖,我們無論走多遠,都是她的孩子,還是媽媽的懷抱最幸福。而《星際穿越》則在挑戰地球人的倫理,人類必須去尋找類似地球的家園,哪怕捨棄個別家庭的團聚,也要把人類的受精卵送到新的星球,培育出新的太空人類。我經常陷入這種糾纏,人類到底要不要探索浩淼神秘又兇險無常的宇宙?
  • 從太空看地球,美得窒息了
    太多影視劇的開頭,都會選擇從地球視角延展到外太空。但你曾俯瞰過地球嗎?由上至下,看清地球上的每一條紋理。,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家園。,想尋找別樣的世界,如今從太空回望時才發現,最獨特美妙的世界,正是我們的家園」從太空看地球,阿拉斯加州的育空河河水湧入到白令海中。
  • 超級地球.葛利斯,人類未來的家園
    當人類藉助更先進的儀器設備,認識超出銀河系時,終於,宇宙浩渺無際的神秘面紗揭開了。此時才知道,我們生活的家園,這顆藍色的星球,是多麼的滄海一粟!因為地球在銀河系是渺小的,銀河系在整個眾多宇宙星系中,也如地球一樣,塵埃得不值一提。
  • 人類逃離地球太空建新家園?蟲洞可望不可及
    但人類需要的適居性光有水是不夠的,還需要能夠外出活動和 定居。地球的大氣層和生態系統是地球獨特的進化史的結果,其他任何行星上出現同樣進化的可能性極低。儘管當前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地球仍舊是迄今為止我們能夠在銀河系找到的最適於人類生存的行星。氣候學家警告稱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不到10%便會給人類造成毀滅性影響。
  • 從太空看地球,中國亮了
    幾乎所有科幻作品想要給人震撼一刻時,都會開啟一個獨特的視角——當人類俯瞰地球。△ 《2001太空漫遊》《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和微信開機畫面但,很少有電影讓你看清。地球的每一條紋理中,發生著什麼故事。攝影機將分別從地面、空中到太空,層層抽離,藉助20顆不同衛星拍攝的300多張照片。以全新的角度講述地球生命的故事。看季節變幻,看城市發展,看滄海桑田。這會是你從未見識過的地球家園。
  • 在太空可以看到什麼?從太空看到地球上的十大巨物
    人們總是好奇地想知道地球上哪些的東西能在從太空中看到,人類登上太空已經從夢想變成現實,那麼究竟從太空俯瞰地球是哪種感受呢?接下來呢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揭秘從太空看到地球上的十大巨物,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 從太空看地球:審視我們前所未見的家園
    人類進入太空是為了發現新視角,但只有從太空回望地球時,我們才會意識到,人類家園多與眾不同,神奇又脆弱。這一次,英國BBC帶來了四集紀錄片《從太空看地球》,用衛星、無人機和攝像機追蹤到了美麗地球的感動瞬間。
  • 「川普寶寶」飛往太空,飛出大氣層俯瞰全人類還和地球合了影
    但這次「川普寶寶」真上天了,一家專門從事向大氣層外發射物體的公司,就把「川普寶寶」發射到了萬米高空,川普寶寶飄在大氣層邊緣俯瞰全人類,還和我們生活的地球合了個影。 據《每日郵報》12月5日報導,為了抗議川普這兩天來英國出席北約峰會,一家名叫「發射往太空」(sent into space)的公司日前把川普寶寶氣球送到了大氣層的邊緣。這家公司把川普寶寶形象的小雕像放在氣象探測氣球上,在英國的謝菲爾德把川普寶寶送上了天。
  • 《從太空看地球》探索人類生命的渺小與人生的厚度!
    人類的求知慾是無窮無盡的,從夢想著飛天到下海,從發明顯微鏡觀察細小的生物到發射衛星探索遙遠的外太空,全都是源於好奇。好奇是變有趣的第一要素,是保持年輕的關鍵選擇。一個小孩呱呱墜地,他首先會轉著黑溜溜的眼睛觀察著這個奇妙的世界。
  • 陽光所至·地球—萬靈的家園
    地球的外層,有著很厚的大氣層,當然與金星上的大氣層相比還是顯得比較薄的。因為有了大氣層,所以地球上可以長久的保持著恆溫狀態,不至於過冷或過熱,目前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維持在15攝氏度左右,不過近幾個世紀以來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溫室效應加劇,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有了上升的趨勢。所以在新時代,可持續發展成為大趨勢。
  • 大班科學教案:美麗的家園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美麗的家園   設計思路: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幼兒隨著年齡增長
  • 太空視角看地球,從令人嘆絕的美景中找尋屬於你的靜謐
    從地球表面有利的觀測位置來看,地球有時看起來不像地球,但我們的確生活在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華麗世界中。地球獨一無二。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在更廣闊的星系中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但沒有一顆與地球完全相同。遺憾的是,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探索地球以外的世界。但幸運的是,人類太空探索正不斷發展,可以讓我們脫離視野的局限,欣賞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瞧,它正在黑暗的太空中閃閃發光。
  • 《家園》資源汙染日益嚴重,人類及地球的明天將何去何從?
    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視角向世人展現地球的絕美以及日趨危急的現狀。明天並不遙遠,但我們該選擇怎樣的未來?地球不過是宇宙的一粒塵埃,有生就有滅,該毀滅就毀滅吧,死不過是生的另一種形式而已,到時候看看是那20%的人留戀還是80%的人留戀。廢土的世界,各種影視作品電子遊戲不是也呈現過了嗎?
  • 地球是圓的?人類被地圖給騙了幾百年,這才是地球的真實樣貌
    地球是圓的?人類被地圖給騙了幾百年,這才是地球的真實樣貌!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一些富有探索精神的人乘坐著先進的探測儀器飛離了地球,在這個過程中,也讓我們看到了地球的真實樣貌,但地球真的是圓的嗎?人類被地圖給騙了幾百年,這才是地球的真實樣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就和我看看吧。
  • 還原人類太空首飛全過程,趣事危險並存,成功太空俯瞰地球全貌
    升級版東方號火箭,上面加了太空船和動力艙。長度一下就拉長了,仿佛是個身材高挑的少女,這孩子已經長大了。到後面的聯盟號火箭,那就完全成熟了,特別的挺拔漂亮。反觀當時美國人的紅石火箭,那就像是個電線桿子,宇宙神火箭早期版本線條那叫一個難看啊,簡直就是個醬油瓶子。論起火箭的顏值,美國人是一直到土星五號才扳回一局。
  • 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組織開展「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共同家園」主題線...
    中國甘肅網4月26日訊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一項世界性的保護地球活動,活動宗旨在於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為了讓幼兒從小珍愛地球,樹立環保意識,在第51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在線上開展了以「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共同家園」為主題的線上系列雲陪伴活動。
  • 地球在太空的真實樣貌,猶如巨型垃圾場,美麗藍星都是騙人的!
    地球在太空的真實樣貌,猶如巨型垃圾場,美麗藍星都是騙人的!地球是宇宙當中的一顆行星之一。在目前的探索當中,地球所展示出來的特殊性就在於這裡存在生命,而且近些年來,我國也有不少人對地球以及整個宇宙進行過探究,那大家知道地球在太空當中的真實樣貌嗎?猶如巨型垃圾場,原來美麗藍星都是騙人的,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地球是人類美好的家園,愛護人類自己的家園
    愛護人類自己的家園人類從一個在自然界中走出來的自然生物,是如何邁進自己的文明,建築自己的家園的呢?人類的行為給自然界帶來了怎樣的後果呢?人類早已習慣以文明為家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的故鄉一大自然。大自然給了我們滋養生息的事物,但是人類忘記對自然母親感恩,無止境地向母親索取。
  • 地球「真實樣子」早已滿目瘡痍,現在的地球長什麼樣,你知道嗎?
    眾所周知,地球是美麗的,有很多的海洋和陸地,其中海洋佔了絕大部分,因此地球也被稱為水球,所以地球呈現出的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在我們的印象中,地球一直是一顆藍色的水球。但是在上世紀的時候,人類發射到太空中的一顆人造衛星拍攝到了地球的畫面,並傳回了地球,當人類接收到人造衛星傳回的照片時卻很吃驚,原來我們美麗的地球。經過了43年的歲月,已經變的傷痕累累了。現在很多地球的圖片也是經過了修理的,但其實我們的地球早已不是當初的模樣了。因為人類的肆意破壞,地球早已傷痕累累。43年前的地球還有70%的海洋,也有大部分的森林,呈現出給我們一片美麗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