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與中外記者見面,坦言實現CPI預定目標不容易
今年恐怕是經濟最難一年
昨天上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副總理李克強、回良玉、張德江、王岐山,與採訪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溫家寶總理首先向中外記者介紹了各位副總理。他說:「坐在我旁邊的是李克強,他是我們副總理中最年輕的,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回良玉是上屆政府的副總理,這次是連任。我們還有兩位新任副總理,一位是張德江,一位是王岐山,他們都曾經擔任過『地方大員』。」
推進公平正義是政府良心
目前最大困難是物價和通脹壓力
鳳凰衛視記者:5年前,新任總理的您經歷了「非典」。5年之後,突如其來的南方冰雪災害,人們又看到您走在抗擊雪災的前線,這場災害讓您感受到了什麼?未來5年您將還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溫家寶:5年已經過去了,「行事見於當時,是非公於後世」。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也是人民書寫的。一個領導者應該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現在,思考未來。我腦子裡在盤旋四件事情:
第一,目前最大的困難是物價過快上漲和通貨膨脹的壓力,隱藏的風險是經濟可能出現的波動,我們必須在這兩者之間走出一條光明的路子。
第二,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這就必須解放思想。解放思想需要勇氣、決心和獻身精神。5年前,我曾面對大家立過誓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今天我還想加上一句話,就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第三,要推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如同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如果說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職,那麼推進社會公平正義就是政府的良心。
第四,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如果我們的國家有比黃金還要貴重的誠信、有比大海還要寬廣的包容、有比愛自己還要寬宏的博愛,有比高山還要崇高的道德,那麼我們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國家。
中央電視臺記者:未來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是什麼?在目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的情況下,怎樣保證經濟增長的速度不出現大的波動?
溫家寶:我去年曾經說過,我這個人是一個充滿憂患意識的人。我認為「患生治」。我在想,在今後的5年,要使中國經濟有一個更大的發展,使人民生活有一個更大的提高,使社會公平正義有一個更大的推進,使改革開放邁出更大的步伐。首先,經濟要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抑制通貨膨脹。第二,要在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上有新的突破。重點抓好兩個環節:就是擴大內需和自主創新。第三,大力加強農業、繼續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實現「十一五」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第四,在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上,建立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體系、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以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為主的城市住房保障體系,以及包括失業、養老、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
讓人民的錢更好為民謀利
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將永不停止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是1982年以來的第六次政府機構改革,人代會已經批准了這個方案。請問總理,下一步政府將如何實施這個方案?
溫家寶:關於政府改革和機構改革,有三個方面的看法:
第一,要在繼續加強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第二,要使政府的工作在陽光下運行,這就需要公開、透明。我和我在座的同事們都懂得一個道理: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
第三,要推進財政體制改革,使公共財政更好地進行結構調整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更好地改善民生和改善生態環境。
其實,一個國家的財政史是驚心動魄的。如果你讀它,會從中看到不僅是經濟的發展,而且是社會的結構和公平正義的程度。在今後5年,我們要下決心推進財政體制改革,讓人民的錢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
新華社記者:繼續解放思想對於經濟、社會發展有什麼現實針對性?在您新的五年任期內有沒有其他改革開放的突破點?
溫家寶:我一直很欣賞兩句話:一句話來自《詩經》,一句話來自《詩品》,就是「周雖舊邦,其命惟新」;「如將不盡,與古為新」。中國是一個既老又新的國家,五千多年來,中國的前進是同它不斷的變革、維新分不開的。就是在30年前,鄧小平先生提出來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從而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有人可能會問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還要進行多久,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將永不停止,一直到中國現代化成功,到那時也還需要解放思想。新時期的解放思想要繼續破除迷信;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領導幹部要有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和創造能力。
【妙語摘錄 】
「患生治」
■我去年曾經說過,我這個人是一個充滿憂患意識的人。我認為「患生治」。
■5年已經過去了,「行事見於當時,是非公於後世」。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也是人民書寫的。一個領導者應該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現在,思考未來。
■5年前,我曾面對大家立過誓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今天我還想加上一句話,就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如果我們的國家有比黃金還要貴重的誠信、有比大海還要寬廣的包容、有比愛自己還要寬宏的博愛,有比高山還要崇高的道德,那麼我們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國家。
■我一邊看網,一邊腦子裡想起一段話,就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眾之所以用這麼大的精力來上網寫問題、提建議,是要政府解決問題。
■我相信,13億人民微笑著面對世界,全世界人民也會微笑著對待中國。
■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我腦子裡總是在想:「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們將繼續擴大同臺灣經貿交流的範圍,包括投資、貿易、旅遊、金融,提高合作的層次。
■我和我在座的同事們都懂得一個道理: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
■我一直很欣賞兩句話:一句話來自《詩經》,一句話來自《詩品》,就是「周雖舊邦,其命惟新」;「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古語釋義 】
「行事見於當時,是非公於後世」,出自《明太祖寶訓》朱元璋語。原文為「自古有天下國家者,行事見於當時,是非公於後世。故一代之興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載之」。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林則徐《赴戍登程口佔示家人》的名句。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語出《宋史·王安石列傳》,大意是天象的變化不必畏懼,祖宗的規矩不一定效法,人們的議論也不用擔心。
「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是宋代鄭思肖《德佑二年歲旦》中的兩句。原作全文是:「力不勝於膽,逢人空淚垂。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朝朝向南拜,願睹漢旌旗。」鄭思肖這首詩表達的就是對國家統一的希望。「下泉」典出《詩經·曹風》。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出自魯迅的《題三義塔》。
「周雖舊邦,其命惟新」,出自《詩經·大雅》,大意是「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的使命」。
「如將不盡,與古為新」,出自唐司空圖《詩品》,原文說的是文藝創作中的體會,說大自然美景難以窮盡,只要深入體察,就能不斷創新詩境。
實現CPI預定目標不容易
人們對物價的預期比物價上漲本身更可怕
人民日報記者:兩會期間,人民網和其他十多家網站都做了「兩會關注熱點」或者「我有問題問總理」的網上調查。參與網民達數千萬,提出的問題超過百萬。大家關注度最高的是物價問題。您在報告中提出,今年物價漲幅控制在4.8%左右,請問總理,新一屆政府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實現這個目標?
溫家寶:兩會期間我一直在上網。我一邊看網,一邊腦子裡想起一段話,就是「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眾之所以用這麼大的精力來上網寫問題、提建議,是要政府解決問題。在這裡我不可能一一回答大家的問題。確實,在眾多問題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物價問題。去年下半年以來,物價上漲過快,給群眾生活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難。如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抑制通貨膨脹,不僅是老百姓關注的問題,也是政府的重要任務。我們提出了今年CPI確定為4.8%左右的預測目標。說句老實話,實現這一目標是不容易的。但我們依然沒有改變這個目標,主要出於兩點考慮:第一,它表明政府的決心,要把控制物價和抑制通貨膨脹作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第二,它穩定老百姓對物價的預期。在物價上漲較快時,人們對物價的預期比物價上漲本身更可怕。我們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目標,也是有根據的。現在我們的糧食儲備還是在1.5億噸到2億噸之間,主要工業品供過於求的局面沒有改變。只要政策得當,措施有力,我們完全有信心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局面。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上一次中國面臨高的通貨膨脹壓力,差不多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中國採取的對策就是放緩經濟的增長。所以這次我們想請教總理,中國面臨同樣的壓力,是否也打算放緩經濟的增長?如果這樣做,意味著增加失業,使更多的人失去工作。
溫家寶:我們在確定今年的經濟政策時,提出「兩個防止」。第一個防止就是要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好地解決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問題。我們必須在經濟發展和抑制通貨膨脹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我深知這件事情的困難。我曾經講過,今年恐怕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難在什麼地方?難在國際、國內不可測的因素多,因而決策困難。我們必須密切關注經濟局勢的變化和走勢,及時、靈活地採取對策,並且把握宏觀調控的節奏、方向和力度,使經濟既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又能解決大約一千萬就業人口的問題,還能有效地抑制通貨膨脹。至於結果怎麼樣,要到明年的3月份我再給各位回答。但是我有一個信念,就是事不避難、勇於擔當、奮勇向前。
「滅絕西藏文化」是誣衊
凡是對臺灣同胞有利的事要做好
美國有線新聞網記者:我們知道最近在西藏發生了暴力事件,有人指責鎮壓了和平的示威遊行,達賴也指責中國在進行所謂的「文化滅絕」,甚至有些人呼籲要抵制北京的奧運會,您對這樣一些說法和指責有何評論?
溫家寶:最近在西藏拉薩發生了打、砸、搶、燒事件,嚴重破壞了拉薩正常的社會秩序,給拉薩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極大的損失。我們有足夠事實證明,這起事件是由達賴集團有組織、有預謀、精心策劃和煽動起來的。這就更加暴露了達賴集團一貫標榜的「不追求獨立」、「和平對話」是一派謊言。偽善的謊言掩蓋不了鐵的事實。從西藏和平解放、實行民主改革到現在,西藏在進步、發展。那種所謂「中國政府滅絕西藏文化」,完全是造謠誣衊。我們不僅有能力維護西藏的穩定和正常的社會秩序,而且要繼續支持西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護西藏的文化和生態環境。這個立場是不會動搖的。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如果達賴喇嘛不尋求西藏獨立的話,中國是否會邀請他到北京來進行直接對話?
溫家寶:我們多次鄭重地申明,如果達賴放棄獨立的主張,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停止一切分裂破壞活動,我們同他對話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這一條是我們提出的,至今也沒有改變。但是最近發生的事件,恰恰證明在這兩個關鍵性的問題上他的虛偽面目。即使這樣,我還想重申,我們原有的主張,說話是算數的,關鍵是要看他的行動。我們看待達賴,不僅要看他說什麼,而且要看他做什麼。
法新社記者:現在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去拉薩親眼看一看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想知道,中方為什麼不允許外國或者獨立人士前往西藏?
溫家寶:我們理解各國新聞媒體對拉薩局勢的關注。我可以向大家講,拉薩這起事件已經基本得到平息。拉薩必將是開放的。我們會考慮組織境外的媒體去實地考察那裡的情況。
臺灣工商時報記者:這兩年來,兩岸經貿關係的互動越來越頻繁。請問總理,3月22日之後,大陸方面有沒有可能和臺灣在經貿合作方面有進一步的往來?大陸是否會對臺灣實施更多的經貿優惠政策?
溫家寶:關於進一步發展兩岸經貿關係,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就是繼續推進兩岸經貿交流,特別是儘快實現直接「三通」。加強兩岸經貿關係,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加強合作、互利共贏」,這是一條根本原則。我們在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諾言,凡是對臺灣同胞有利的事,我們一定要努力去做,而且要把它做好。從2005年到現在,我們對臺灣同胞實施了大約60項優惠政策措施。為了臺灣同胞的利益,我們甚至願意作出必要的犧牲,比如說大陸與臺灣的貿易,臺灣保持著多年的巨額順差。至今臺灣還限制大陸的企業到臺灣投資,而臺灣進入大陸的企業已經多達7萬多家,投資金額460億美元,如果加上通過第三方進入中國大陸的投資超過700億美元。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我腦子裡總是在想:「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們將繼續擴大同臺灣經貿交流的範圍,包括投資、貿易、旅遊、金融,提高合作的層次。在這些問題上,我們都可以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來進行協商。這樣做,實際上是發揮了兩岸互補和互利的優勢。
辦好奧運的心是真誠的
奧運前抓捕異見人士純屬無中生有
德新社記者:在西方世界也有一些人對抵制奧運會提出了質疑。您對此有何評論?
溫家寶:在中國舉辦奧運會,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事。我們要秉承奧運會的宗旨,就是不能把奧運會政治化。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我們希望通過奧運會在中國舉辦,加強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合作。我們還是一個不發達的國家,我們難免在籌備奧運會的工作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中國人想把奧運會辦好這顆心是真誠的。我相信,13億人民微笑著面對世界,全世界人民也會微笑著對待中國。
路透社記者:今天有一個叫胡嘉的人正在北京接受審判,他的罪名是「顛覆國家政權」。我在此想請教的是,現在國際上有輿論批評中方在奧運會召開之前,進一步加大對一些持批評意見的人的逮捕力度。您有何評論?我想問一下,中方是否打算在北京奧運會召開之前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溫家寶:中國是法治國家,這些問題都會依法加以處理。所謂在奧運會之前抓捕異見人士,純屬無中生有,完全是不存在的。我們在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包括司法制度的改革。你提到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我們正在協調各方,努力地解決國內法與國際法相銜接的問題,儘快批准這個條約。
文據新華社 晨報記者 殷楠/攝
(責任編輯: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