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央行公布4季度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家信心指數上升,近半數銀行家認為宏觀經濟「正常」。
中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第四季度,由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城市進行的2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物價感受指數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四季度,居民物價滿意指數為22%,較上季回升1個百分點,高於去年同期5.5個百分點。儘管有58.5%的居民認為物價「高,難以接受」,但較上季下降2個百分點。41.7%的居民預期下季物價水平「上升」,較上季提高4.7個百分點;42.9%的居民預期下季物價水平「基本不變」;5.3%的居民預期下季物價水平「下降」。從調查結果來看,接下來,會不會帶來「穩物價」力度的改變?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林耘發表他的看法。
林耘:從數據來看還是反映出以前、當下和未來三個不同的判斷。當下的物價狀況應該說是相對比較滿意的,去年是處在一個物價的高位上面,所以去年的滿意度比今年要低一些。但同時又可以看到,居民對明年漲價的預期還是比較強烈。這也比較正常,因為現在物價處在一個數字上面的低位區,但是物價的上漲因素還是比較多。從目前來看,居民的感受還是比較敏感,比較準確地反映了當下的情況和未來的判斷。從穩物價的角度來講,明年物價上漲的壓力會比今年小一點,但是物價上漲的慣性還是會比較明顯的體現出來。
在當前物價、利率及收入水平下,與年初相比,居民消費意願增強,投資意願走低,儲蓄意願基本不變。19.4%的居民傾向於「更多消費」, 33.5%傾向於「更多投資」,47.1%傾向於「更多儲蓄」。居民偏愛的前三位投資方式依次為:「基金、理財產品」、「房地產投資」和「購買債券」。居民未來3個月購車意願為15.4%,是1999年有調查以來的最高值;居民未來3個月購買大件商品(電器、家具及高檔商品等)的消費意願為26.5%,是近3年以來同期值中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費、投資意願的變化情況應該怎麼分析?
林耘:消費意願的增強和投資意願的略有降低,主要是表現出來的是一個數據的變化。但是如果從排序來講,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是將近50%的居民首選還是儲蓄,1/3左右還是用來投資,接近1/5是把消費列在第一位的。
至於說買車和大件的家電創了歷史新高,我覺得這反映出居民消費的升級換代,越來越多的居民具備了置換大件和買車的條件。
從投資的角度來講,現在投資的途徑有了相當多的拓展,但是投資的成效、把握的難度還是比較大。
至於說買房方面,其實居民還是有一定的願望,但是受到購房的門檻和現在房價比較高的補漲,也很難成為居民一個夠得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