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持續肆虐,但除了地塞米松外,幾乎沒有被臨床試驗證明有效的治療藥物,特別是針對有更高病死風險的重症感染者。 (人民視覺/圖)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持續肆虐,但除了地塞米松外,幾乎沒有被臨床試驗證明有效的治療藥物,特別是針對有更高病死風險的重症感染者。
繼2020年10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稱瑞德西韋、羥氯喹、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幹擾素等四種曾被寄予希望的新冠療法對住院病人均收效甚微,甚至沒有效果之後,10月26日,另一種曾被寄予希望的新冠療法單克隆抗體療法的前景也開始令人擔憂。
當天,美國製藥公司禮來發布一項聲明,停止一項針對新冠住院病人的名為ACTIV-3的單克隆抗體療法臨床試驗,理由是基於試驗數據,該療法不能幫助試驗患者從新冠的晚期病程中恢復。更早些時候的10月14日,該公司就曾在獨立數據監測機構的建議下暫停過該試驗,而截至該試驗的停止,這一用抗體藥物治療重症新冠病人的嘗試可以說以效果不佳結束。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對輕症等狀態的感染者也無效。對於這個沒有療效的結果,禮來公司在暫停試驗的聲明中其實已經有所說明。該項試驗所針對的是已住院的重症新冠病人,會有更嚴重的症狀,被病毒感染的時間也更長,醫院通常會對他們進行抗病毒藥物的治療,而在接受抗體藥物治療時,這些病人可能已經在體內產生了抗體反應和炎症反應。這樣,作為對病人自身免疫系統的補充的抗體療法,對這些重症病人的幫助可能就不大。
與疫苗類似,康復血漿、單克隆抗體等抗體療法的關鍵都在能中和病毒的抗體,以阻止病毒進入人體細胞複製,作為人體自身免疫反應的補充,對人體起到保護效果。不同的是,康復血漿療法直接從那些已經康復的新冠病人身上獲取,除了抗體外,還有他人血液中的其他成分。而單克隆抗體療法所使用的藥物雖然也基於從康復者身上篩選出的抗體,但卻是工業製品。在禮來公司的抗體藥物中,用的是一種叫bamlanivimab (LY-CoV555)的單克隆抗體。該抗體是從美國早期新冠康復者的血液樣本中分離出來的。
而無論是康復血漿還是單克隆抗體藥物,其效果都是短期的,無法像疫苗那樣讓人產生更持久的免疫反應。抗體療法可能阻止病毒複製,但卻並不針對症狀的這一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症狀尚輕的人更可能從中受益。當病毒對人的傷害已經形成,人自身的免疫反應已經啟動,抗體藥物的作用可能就不大了。
因此,LY-CoV555針對已住院的重症新冠病人的效果不顯著,雖然讓人對其治療新冠的前景感到擔憂,但卻並不意味著其治療輕症患者的效果也不行。事實上,除了已經停止的ACTIV-3臨床試驗外,禮來公司針對新近診斷為輕症到中度症狀患者的ACTIV-2臨床試驗,以及針對醫護人員新冠預防的試驗BLAZE-2等多個臨床試驗,都仍在繼續。而且,已經基於一定的有效數據,針對新近診斷的輕中度新冠患者的治療,向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提交了緊急使用授權申請。
目前,禮來公司和再生元製藥公司在新冠抗體藥物研發中正處於較為領先的位置。研發中除了單一療法外,還有多種抗體混合的療法,以減少病毒耐藥性的可能。而無論哪種方式,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抗體藥物的生產難和價格貴。與疫苗相比,抗體藥物要擴大量產規模,讓更多窮人受益可能更難。因此,即便將來證實針對非重症患者療效不錯,但能對疫情防控起到怎樣的作用仍是一個未知數。
南方周末記者 王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