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區角材料投放,如何體現年齡特點

2020-11-25 中國教育..

  作為幼兒自主自發的遊戲形式,幼兒園區域活動已成為必不可少的活動形式。眾所周知,區域活動是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材料投放是否合理。究竟應該如何根據幼兒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呢?今天節選了《幼兒園室內區域活動整體方案》中關於材料投放的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以供學習借鑑。

  每個年齡段投放的材料必須是不同層次的,在材料投放的數量和種類上也應有所不同。

  我們發現,小班幼兒對材料的需求與其生活經驗密切相關,他們對材料的形狀、色彩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可為小班幼兒提供種類少但數量稍多,色彩亮麗、形象逼真的主題材料,供他們開展平行遊戲。如果投放的種類多了反而讓幼兒難以選擇,這個摸摸那個看看,在材料的選擇上徘徊不前,影響遊戲的進程。

  我們常看到的「一個幼兒玩什麼,另一個幼兒也要玩什麼」的現象,就是因為幼兒越小越不懂得分享和輪流等待,幼兒等待一分鐘和成人要等一個小時的感覺是一樣的,這就要求同一種材料的數量要充足,以免幼兒互相爭搶玩具。另外,低年齡段的幼兒也需要新材料的刺激來保持他們遊戲的持久性,教師應定期更換材料或採用平行班級交換材料的方式來滿足幼兒的需要。

  中班幼兒不僅喜歡各種主題材料,對多樣化的智力材料也感興趣,因此給中班幼兒選擇材料的範圍可擴大。大班幼兒對各類材料都感興趣,且在體力和智力上有更大的發展,因此教師可根據遊戲情節發展的需要有目的地選擇多樣化、複雜化、富有挑戰性的材料。

  下面再分別給一些具體的建議:

  角色區

  小班:根據幼兒生活經驗提供角色遊戲材料,如娃娃家、餐廳、超市。

  中大班:創設一些職業特點更強的角色,如醫院、美髮屋、照相館、銀行、旅行社、火車站、小吃街。

  注意:對於角色材料而言,一般來說,實物要比玩具模型好,因為實物材料更能激發幼兒的角色體驗和角色行為。比如,在娃娃家提供小勺、小碗、鍋灶等實物。當然,也不能全部提供實物玩具材料,特別是高年齡段的幼兒,隨著他們的表徵思維的發展,我們需要提供更多適合變化的材料充當遊戲的替代物。

  表演區

  歌舞類材料的投放

  小班:可提供一些容易敲擊的樂器,如手鈴、響板、木魚等。

  中大班:隨著幼兒打擊樂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漸出現三角鐵、雙響筒、雨聲筒等一些複雜的樂器。

  注意:彩帶、扇子、草裙套等歌舞道具是各年齡段幼兒都喜愛的,可以各年齡段都儘量多投放一些,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道具,唱跳結合,動靜交替。

  故事表演類材料的投放

  小班:在選取作品方面,儘量選擇故事線索單一、篇幅短小、場景和結構簡單,情節重複性較多的作品,如《小蘿蔔出土記》、《小兔乖乖》等。

  中班:可選擇故事情節簡單、篇幅中等、易於延伸的作品,如《小土坑》、《夏天的電話》等。

  大班:則選擇故事情節相對複雜、篇幅稍長、易於改編的作品,如《誰丟了尾巴》、《薔薇公主》等。

  注意:在材料投放方面,小班表演區可投放表演背景圖、CD、頭飾、服飾等,幼兒在音樂的感染下,結合圖片進行表演。中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故事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應提供能拓展故事情節,發揮幼兒想像和創造空間的主體性材料。如太空系列的面具,海洋系列的動物頭飾以及史前動物的恐龍手偶等。

  美工區

  小班:一些只需幼兒簡單操作的半成品;彩筆、油畫棒(顏色不宜過多,相同的顏色數量要充足),固體膠棒,水粉(搭配棉籤、排筆進行大面積塗色)。

  中大班:低結構原始材料;膠水、透明膠、雙面膠等,水粉(搭配毛筆進行精細塗色)。

  閱讀區

  小班:應投放不易撕破、較輕的、開本大小適中的圖畫書(圖畫書以畫面簡單,信息量較少,主題鮮明為宜)。

  中班:可以投放一些故事情節稍微複雜、畫面信息豐富,適當配有部分文字的圖畫書。

  大班:可投放有大段文字介紹的科普書籍。

  科學區

  小班:可以提供簡單的觀察類玩具和材料,如萬花筒、彈跳青蛙、不倒翁等,讓他們通過感官去感知事物,發展觀察力。

  中大班:可以利用操作工具開展更深層次的探索活動,如,幼兒想知道「磁鐵為什麼能將鐵釘吸起來」時,可投放各種磁鐵和鐵屑盒,使幼兒更大程度地發揮自主探索的潛能;幼兒想知道「脫毛衣的時候為什麼會有小火花」時,就可以通過操作橡膠棒和毛皮感受「靜電」。

  注意:科學區不僅是讓幼兒為花草澆水、替小動物添加飼料的地方,更是感受新奇的事物和現象,關注事物的聯繫、發展與變化的最佳地點。

  智力遊戲區

  小班:投放顏色、形狀較為單一的材料,以及簡單的匹配、對應類的材料(零件不易過小、過多); 適合能重複操作而不是變化過多的材料;能獨立完成而不是通過合作才能玩的材料。

  中大班:更適合投放合作性和競爭性強的材料。

  注意:不同的益智玩具擁有不同的功能,可以發展幼兒不同的能力。它們普遍具有有趣、好玩、具有挑戰性等特點,但是挑戰性是一把雙刃劍,挑戰性過低不能引發幼兒的興趣,挑戰性過高又容易讓幼兒失去信心。我們常說的適宜難度是「跳一跳,摘得到」,幼兒在經過努力後獲得成功帶來的成就感是最強的。

  建構區

  小班:積木(選擇大一些的,幼兒容易搬動壘高,不需要拼插,只需要堆積、圍合,自己也能整理、積塑(一定是體積較大,較容易拼插的種類)。

  中大班:可以再提供一些小型的積木或積塑,以及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建構材料。

  注意:一次投放的材料品種不要過多,一種一種地投放較好,讓幼兒熟悉這種材料的特點和搭建方法之後再投放新材料,每次投放的新材料數量都不宜太少,避免幼兒爭搶。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ceiea.com/cp30246

相關焦點

  • 小區域裡的大世界,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創設與組織指導
    那怎麼才算作「有準備的環境」,如何創設適宜不同年齡段孩子發展的區角活動呢?本文結合在幼兒園的工作經驗,將做拋磚引玉,供各位從事幼教事業的夥伴參考,歡迎大家參與評論完善。什麼叫區角活動?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以操作、擺弄、探索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幼兒園開展區角活動的意義有哪些?
  • 幼兒園觀察記錄:如何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真正動起來
    但傳統的區角活動中的目標定位、內容設置、材料投放和教師指導等做法,日趨受到挑戰和質疑,已成為當前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門話題。究竟如何能更加有效的開展區角活動,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真正動起來呢?我在幼兒園一線工作中,積累了許多實踐探索經驗。
  • 玩轉區角 體驗快樂——雨城三幼人民路園區開展區角遊戲觀摩研討活動
    幼兒可以在「玩中學」、「學中做」。使得幼兒能自然、自由、快樂、健康的成長。《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區角遊戲具有重要作用。為深入挖掘區角遊戲活動的內容,全面促進該園區角遊戲常態化的有效開展。雨城三幼人民路園區12月1日至12月4日開展了區角遊戲觀摩與研討活動。
  • 幼兒記憶特點解析,教你鍛鍊幼兒記憶,贏在幼兒成長起跑線
    可愛的幼兒那麼應該如何鍛鍊幼兒記憶呢?首先我們要談一談幼兒記憶發展的特點。1幼兒常把想像與記憶弄混。怎麼理解這個概念呢?舉一個例子就是小朋友特別喜歡一個玩具,但是媽媽沒有給他買。對於幼兒而言它的無益記憶效果要好於有一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意記憶會得到發展。記憶效果越來越好。6幼兒的記憶以機械記憶為主,不會使用記憶策略。幼兒的記憶大多以死記硬背多次重複來記憶。他們並不會使用一些理解或者是簡單的記憶方法。這是因為他們的記憶知識貧乏,理解能力較差。無法發掘知識之間的聯繫,缺乏理解新知識的舊經驗。只能進行機械的多次的記憶。
  • 幼兒的記憶發展特點
    1.無意識記為主,有意識記為輔,二者都在發展幼兒記憶具有很大的無意性,他們記憶的目的不明確。引起幼兒無意識記的因素有內部及外部兩種因素。內部因素指幼兒自身的愛好、興趣、情緒狀態、情感態度等,外部因素指材料的形象、反映出來的信息特點。
  • 創設魅力自然角 讓童心精彩綻放
    為了讓自然角更好地發揮教育價值,使之真正成為幼兒與自然互動對話的成長天地,促進教師在觀摩交流中對創設的合理化、科學化、個性化以及教育價值的體現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引導幼兒養成熱愛自然、關愛生命、勤勞篤行的行為習慣,合肥廬陽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四裡河畔園開展了班級自然角觀摩評比活動。
  • 3-6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特點
    孩子不喜歡數學,算術能力差,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對孩子的期望太高,恨不得孩子現學現用,卻忽視了孩子的年齡特徵。因此,家長有必要掌握3-6歲幼兒數學能力發展的特點,以期更好的指導幼兒學數學。1、對數的認識3~5歲的幼兒在點數實物後能說出總數,並能按成人說出的數取相應數量的物體。
  • 想知道如何配備建構區玩教具
    一、要注意材料的多樣性教師在建構區中應當投放多層次、多樣化的材料,以滿足幼兒不同的建構需求,例如。在配備有多種類型的積木、拼插玩具等建構類玩具的基礎上,還應當配置多種輔助材料(如小鏟、小桶、小錘等建造工具,人偶、動物、交通工具和建築工具玩具,花草、樹木等點綴玩具等)。
  • 溧陽實驗幼兒園清安園區「我是生活小主人」課程實施
    ●面對幼兒各種各樣的興趣點,教師感到無所適從,缺乏將幼兒的興趣、需要準確地轉化為合理課程的能力。● 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與實施時對課程資源的理解、篩選與整合力不從心,資源多種多樣但是不知如何利用。園區通過自學、專題學、分享學等方式研讀《幼兒園課程論》、《幼兒園生活化課程》、《早期教育的生成課程》、《幼兒園教育中的項目課程教學》等書籍,把握關於「教什麼」「為什麼教」「如何教」等課程本質的閘述,了解課程生發的基本原理。只有夯實課程理論素養,才能促進課程意識的覺醒,催生課程建設的自覺,真正實現專業成長。
  • 材料是促進小班幼兒玩色彩的奠基石
    指導幼兒進行水粉畫活動就是要促使他們「好之」、「樂之」。但是小班幼兒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如何來調動幼兒參與水粉畫活動的興趣呢?美國心理學家曾指出:「幼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可見,材料在小班幼兒的水粉畫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什麼是水粉畫材料呢?它包括水粉筆、調色盤、顏料等。
  • 安陸幼兒教師「曬」自製創意教玩具
    11月11日,安陸市教育局舉辦第四屆幼兒教師教玩具製作比賽,評選出極具匠心和創新的個人單項獎10名、二等獎30名、團體獎6名。此次教玩具比賽收到了109件原創作品,參賽教師利用廢舊物品、手工製作材料或生活中的資源,巧妙設計、精心製作,涵蓋運動、科學、益智、音樂、語言、社會、美工等7個類別。
  • 幼兒心理學複習題答案(王振宇)
    A.幼兒的情緒由生理需要引起 B.幼兒的情緒易衝動C.幼兒的情緒不穩定 D.幼兒的情緒易外露13.幼兒記憶的特點之一是( )。A.形象記憶佔優勢 B.語詞記憶佔優勢C.意義記憶用得多 D.機械記憶效果好14.中班幼兒愛告狀,體現的幼兒情感是( )。
  • 幼兒科學探究發現 注重從幼兒身邊的生活材料來挖掘
    ,巧妙實施 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是探索未知的基礎,因此要在科學活動中提供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感知過的或觸摸過的材料,引發和保持幼兒對材料的探索欲望.又如:科學活動「有趣的泡泡」通過吹一吹、看一看、摸一摸使幼兒知道泡泡的外形特徵,在教師的啟發下讓幼兒發揮想像,充分講述。
  • 戶外活動中,幼兒教師如何把握學核心經驗進行指導?都學起來!
    戶外活動中,幼兒教師如何把握學核心經驗進行指導?都學起來!本學期大班設立了跳躍、平衡、投擲、鑽爬、合作等5個戶外區域,在活動中我們發現,幼兒有身體局部運動負荷過大的現象,如在跳躍區活動的孩子下肢運動量較大,而上肢運動量少,而在投擲區的孩子則相反,上肢運動量大,以往我們研究過區域材料的投放,基於這個基礎,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在區域體育活動中充分運動遊戲材料,促進幼兒上下肢充分活動。
  • 小精靈科學發現室-幼兒科學認知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學認知的方法
    幼兒期是成長的重要時期,是幼兒學習能力發展的關鍵期。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需要,表現出了積極的求知慾望和獨特的認知方法。在促進幼兒科學認知的實踐活動中,以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與幼兒一起愉快、主動地進行參與遊戲,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尋找激發幼兒認知興趣的有效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動手動腦習慣,對幼兒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極大的幫助。遊戲教學法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幼兒喜歡遊戲,以遊戲的形式進行認讀活動中,能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滿足幼兒身心需要。
  • 2012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試題及答案二
    15.A【解析】比較研究發現,我國幼兒園對於兒童讀寫的要求就比較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要求幼兒園在兒童前書寫能力上下足功夫,不要求在學前階段教孩子寫字。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形式,運用多種材料如小班兒童穿珠,中班兒童學習使筷子,大班兒童用剪刀等,使得這些兒童不論從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都做好了書寫前的準備工作,這樣使兒童在上小學後很快就學會了寫字。因此,答案選A。
  • 獨角獸班、瞪羚班… 成都首個雙創園區幼兒園在高新區開園
    幼兒園內部環境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0日訊(記者 陳淋)獨角獸班、瞪羚班、雛鷹班……11月20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金融城幼兒園菁蓉匯辦園點近日在成都高新區開園,這也是成都首個產業園區嵌入式幼兒園。獨角獸、瞪羚和雛鷹,正是3個幼兒混齡班的班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