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證據證明安全科學早已成一個科學領域,管安全不靠科學不行

2020-10-08 傅貴安全科學

我曾經隨意寫過一篇「微頭條」,有少數評論不以為然,認為管安全不需要什麼科學,也沒什麼關於安全工作的科學,只要有權就說了算,膽大、心細、負責任,就能管好安全。其實,這和「玩火」沒多大區別,靠樸素思想,靠積累的老經驗,不能有效預防事故,這個也是沒辦法,就是這樣,信不信由自己了。下列證據證明,安全在國內外都早已經是一門科學、一門學問了,要好好學習並加以運用才可靠。而且,和其他科學一樣,科學無國界,中外互相借鑑完全可以。下面的證據證明安全這門學問很大很深,但是我想這就像讀書,讀一本厚厚的書,越讀越薄,我也在努力變薄ing。

勞動與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安全學原理》介紹,早在1974 年美國就出版了《安全科學文摘》雜誌,1981 年德國庫爾曼發表德文版《安全科學導論》(趙雲勝等於1991年將其翻譯為中文版並由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出版),1990 年 9 月在德國科隆市舉行了第一次世界安全科學大會,1991年英文期刊J.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s 改為Safety Science,穩定發展至今,目前的影響因子是4.0。目前安全科學safety science這個詞彙已經普遍使用,而且大學教育也有這個專業(安全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技術等類似專業名稱都視為與安全科學相同)。

這個月刊據說是1974年開始出版,但是在美國大學可能只能找到1981年以後的出版物了估計


1986年德國庫爾曼出版的英文版安全科學導論


1991年的中譯本

《安全科學》的影響因子已經4.1了


2018年在長春召開的第五屆行為安全國際會議

國內情況:1980 年 2 月,我國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開始實行學位制度;1982 年學位辦以 (82) 學位辦學 011 號文件公布了《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科、 專業目錄 (草案) (徵求意見稿) 》,其中「安全學科」 的名稱叫作「安全技術與工程學」,為二級學科;1990 年頒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 , 「安全學科」 的名稱改為 「安全技術及工程」;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中,安全科學的名字叫做《安全科學與工程》,為一級學科。

我國教育部1984年批准高等學校設立安全工程本科專業,開始招收和培養安全工程專業的本科生,也就是說安全科學領域1984年開始培養本科生,到目前為止,我國全國已有近200所大學招收安全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此前培養大中專學生的相關專業沒有帶「安全」字樣(應該是這樣,但最好核實一下)。

劉潛1985年5月在「全國勞動保護科學體系第二次學術討論會」上發表《從勞動保護工作到安全科學 (之一)—發展狀況和幾個基本概念問題》(交流資料編號19),第一次使用安全科學,1992年出版專著《從勞動保護到安全科學》,介紹了安全科學的基本理論、思想、 方法和內容,概括出了安全科學技術體系的結構。


我國第一本論述安全學科的書


1989年中國圖書分類法在第三版中,安全科學與環境科學並列為X類;1991年我國創辦了《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2年《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92)將安全科學技術列為一級學科。

上述的安全科學在國內外的發展,充分證明這門科學的形成並且得到非常大的發展。還能說安全科學不是科學?搞安全不靠科學?如果不靠科學,那培養本科生、研究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第一個發展戰略研究

相關焦點

  • 關於安全科學的基本規律
    安全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事故,因此事故原因的規律性現象就是安全科學的規律。來自於線性、非線性各自的事故(原因)規律都不能算是安全科學的基本規律。作者認為不依賴於特定事故致因模型,或者說對所有事故致因模型都適用的事故規律(原因)才能說是安全科學的基本規律。
  • 京師實務|淺談「科學證據」的科學性
    【珠海律師、珠海法律諮詢、珠海律師事務所、京師律所、京師珠海】摘要:將科學技術與司法證明活動相結合的產物——科學證據,其出現無疑是給訴訟領域添加了一雙有力的臂膀,不但促進了事實真相的查明,而且還提高了訴訟效率,促進了訴訟文明的發展。
  • 科學理性認知中國核能安全
    4月15日是我國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作為能源領域重要的安全話題,核能安全備受公眾關注。我國核電運行水平如何,如何科學理性地認知我國核能安全和核能發展,針對上述問題,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楊波回答了記者提問。
  • 如何證明科學是科學?
    如何證明科學是科學?這是我看到的一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於是自己思考了一下,在這裡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也就是不科學代表著錯誤,否定的意思在其中。相反科學就是代表著正確,好的意思在其中。於是這句話就可以這樣理解了:如何證明科學是正確的好的?但是科學本身是什麼呢?
  • 直接證據不是判定科學與偽科學的唯一標準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在一個舊的,密切相關的意思,「科學」還指可合理解釋,並可靠地應用型知識的主體本身。科學的真偽不是某個人能認定得了的,也不是某個時代的權威能最終認定的。日心說在中世紀被認定為科學,這個學說也有著充分的「證據」,但是在新的證據出來後,日心說就成了偽科學。
  • 為什麼人們相信科學證明是不真實的?
    這種想法可能在那些根本不相信科學的人身上是合理的——沒有導致疾病的細菌,沒有進化或基因密碼,不存在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化。但是在那些相信科學原理、科學方法和大多數結論的人身上,這是怎麼發生的呢?心理學家稱之為「信念固著」,這是一個被廣泛研究的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它的犧牲品,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它的侵害。什麼是「信念固著」?
  • 科學需要求實務實,人民不需要忽悠
    長期以來,我們對科學素養的教育重視不夠,國人最大的毛病是把科學與真理、正確、權威和高雅等名詞等同,什麼事兒都往科學上靠。市場經濟的今天,有些忽悠往往打著科學的旗號,今天填補了國際空白,明天又是諾貝爾獎級成果;水平不行就往政治正確上靠,往國家安全、民族利益上忽悠。老百姓不要迷信書本和專家,科研人員不要迷信權威。
  • 是不科學的?難道就該下崗?
    文明人都不應該懂中醫?懂中醫倒成了愚昧的表現? 王福重的中醫愚昧說! 中國著名經濟學博士王福重先生對於中醫曾這樣說道:中醫本身不是醫學,自己根本不需要懂,懂它成了愚昧的表現,不懂它是因為我們文明,文明人都不應該懂中醫的,我們都是要批判它?王福重認為:中醫到底能不能治好病,做了大量列舉,什麼人最相信中醫,王教授列舉都是老頭老太太年紀大的人。類似於「養生堂」也躺槍了。
  • 實現海洋生態安全調控,攻克可燃冰安全開採……地球科學如何助力...
    當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如火如荼,發展好「海洋經濟」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如何能夠利用發揮好區位優勢,同時兼顧海洋生態系統良性發展? 7月13日上午,由廣州市科技局、廣東科學中心等主辦的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2期,邀請到海洋科學研究領域權威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偲,通過線上講座的形式,為大家講述他對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安全研究的思考。
  • 科學能證明上帝不存在嗎?
    科學跟巫術有一個最大的區別是證明,所有有關科學的內容,都需要證明,證明過程就是用邏輯推理來完成。對於上帝是否存在這種問題,直接證明,也就是說,把上帝找出來,讓大家見一見,很顯然是辦不到的或者說至少現在還辦不到。如此,那些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就會說,你沒找到並不等於就沒有,我們說有就是有,反正你也證明不了沒有。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點「皇帝的新裝」的感覺?
  • 科學辯論解決不了科學問題,唯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獲得關鍵證據
    但一個世紀前,我們甚至不知道像這樣的物體是星系還是其他什麼,比如在形成過程中的原恆星。科學辯論並不能完全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你認為世界以某種方式運轉,而其他人不同意你,認為世界以另一種方式運轉。你們兩個都有自己的理由,為什麼你們確信自己的方法是對的,而另一個人是錯的,但由於某種原因,你們不能達成協議。
  • 量子力學的困境與精神力,念力,意念的科學證明之路!
    或者說念力,意念這個東西如何能被科學證明?俗話說,眼見為實!精神力這個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被科學證實的路如此漫漫無期。所以我經常把『精神作用力』嵌入量子力學中來解說,不是因為都是『難兄難弟』,而是因為量子力學的漏洞可以被『精神作用力』完美彌補。或許他們本就是關聯的。在無法被科學證明原理的『難兄難弟『中還有一個兄弟,就是中醫學!
  • 蔣士強:食品安全對檢驗、檢測科學儀器的需求
    原題目:構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中對檢驗、檢測科學儀器設備的需求  說明:此文在《食品安全導刊》2009年第4、5、6期上連載過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北京 100101,中國農業科學院 北京 100081,中國分析測試協會 北京100045)  眾多的公共安全問題中食品安全最令世人關注,我國也非常重視構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制訂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
  • 【中國科學報】輻射防護領域的科學大家
    中國輻射防護科研領域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輻射探測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委員,曾連續三屆擔任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主委會委員。  作為中國核工業先行者之一,李德平的科研工作有著時代的召喚,又有著國家需要有所擔當的情懷,最終成為輻射防護領域的科學大家。
  • 離心機在生命科學領域的作用
    離心機在生物科學上的應用已經不在是大驚小怪的事了,離心技術在生物科學,特別是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早已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分享了離心機在生命科學領域的作用。應注意離心管與旋轉軸中心的距離「r」不同,即沉降顆粒在離心管中所處位置不同,則所受離心力也不同。因此在報告超離心條件時,通常總是用地心引力的倍數「×g」代替每分鐘轉數「rpm」,因為它可以真實地反映顆粒在離心管內不同位置的離心力及其動態變化。科技文獻中離心力的數據通常是指其平均值(RCFav),即離心管中點的離心力。
  • 玩轉科學!安全教育也能「高大上」
    可別以為你誤入了「一站到底」的答題現場,其實,這是第二屆南京青少年博覽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叫「玩轉科學大講堂」。   跟刷刷姐姐一起「玩轉科學」,掌握安全常識   下午1:30,兒童文學作家刷刷姐姐的「玩轉科學大講堂」正式開課啦!這場活動由江蘇文藝廣播的王悅主持,來自南京市致遠外國語小學樂山路分校的數十名同學,參與了「科學大講堂闖關ABC」活動。
  • 人居科學:一個科學與人文融合的領域
    從學科建設的維度看,人居科學是自然科學、人文社科、思維科學的交織,是營造人類活動的場所中,與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等眾多學科緊密相關的知識系統、方法論和思維方式。由於人類聚居的多維性、複雜性和多價值觀,許多學科均可以從自身的理論出發,來研究「人居」這個領域。本文則從科學與人文的關係,對這一領域進行聚焦。
  • 科學三大領域——思維科學
    思維科學是從 心理學、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 生理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研究人思維過程的規律。其應用領域涉及科學包括 語言學、模式識別、人工智慧、 教育學、 情報學、 管理學、 文字學等學科。因此思維科學對新一代 智能計算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 科學證據審查範式:教條的科學主義與懷疑的理性主義
    2020-09-11 14:31:09 來源:人民法院報「祛魅」一詞是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思想中最常被提及的一個概念,他認為「世界祛除巫魅」是一個社會理性化的重要標誌,這意味著曾經崇高的價值逐步隱退。而在法庭科學領域,也存在著對科學證據「祛魅」的過程,通過揭開科學證據的神秘面紗,逐步確立起一種崇尚理性主義的科學證據審查範式。
  • 科學證據審查範式:教條的科學主義與懷疑的理性主義
    而在法庭科學領域,也存在著對科學證據「祛魅」的過程,通過揭開科學證據的神秘面紗,逐步確立起一種崇尚理性主義的科學證據審查範式。《科學證據的秘密與審查》正是對上述過程的深刻探討。該書收錄了美國愛德華·伊姆溫克裡德教授關於科學證據主題的部分學術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在理論與實踐中都頗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