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世界上最搖滾的水果、當代藝術天價明星、「智慧之果」。它營養豐富,能解除憂慮,同時,它又是無數月光族月底的續命食糧。而這種歷經百年爭霸全球的的「便宜」水果,搞不好就要被團滅了。
香蕉被譽為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在一些熱帶的發展中國家,比如烏幹達,它是人們最重要的澱粉來源,俗稱主食。
中國是香蕉種植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我國生產香蕉大多是華蕉。這個品種原產於中國和越南。地球人吃的95%以上都是華蕉。華蕉原本也是備胎,因為巴拿馬病團滅了它的前任才上位的。
一種名叫TR4的真菌通過土壤感染香蕉樹根,被感染的香蕉樹會的一種俗稱「巴拿馬病」的絕症。巴拿馬病從亞洲傳到非洲,又在2019年正式登陸了南美洲,像煙火一樣席捲了全世界的香蕉帝國。要阻止華蕉被團滅,幾乎是不可能的。
香蕉發跡於東南亞,從大約三千年起開始隨著人類貿易往來不斷擴散,從亞洲,經由中東到非洲,成為重要水果和主食。大航海時代來到了美洲。摘下後不久就會腐爛,所以在交通、保鮮技術不發達的時代,離香蕉產地遠的歐洲和北美洲一直吃不到香蕉。19世紀之前,住在歐美的人都沒怎麼見過香蕉。所以在當時歐洲的靜物畫裡也沒有香蕉的身影。
美國人民能吃上香蕉,得益於聯合水果公司,也就是現在世界香蕉巨頭金吉達公司的前身。香蕉也成了聯合水果公司的巨大搖錢樹。不過,聯合水果的搖錢樹上長的是一種叫做大麥克的品種。大麥克的樹更高、果子更皮實、肉更香。但是後來這個品種被巴拿馬病團滅,現在只有香蕉味的人工香精記錄了它的香味。
野生香蕉是有籽,且又多又大又黑又硬。為了得到我們現在吃的香蕉,科學家給商業香蕉做了絕育,每一顆香蕉樹基因都是一樣的。但是這個操作有一個大bug,那就是一株香蕉染上致命傳染病,全球的香蕉樹理論上都不能倖免。1903年,巴拿馬的香蕉樹發生真菌感染,接下來的57年裡,巴拿馬病摧毀了南美所有的香蕉種植園。
另一家香蕉巨頭——標準水果公司,在1953年找到了大麥克的替代品,也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華蕉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華蕉攜手都樂的王朝開始了。
可同時,巴拿馬病也完成了升級,在80年代捲土重來。可到現在人民還沒有找到新的替代品種。
如今,香蕉已經成為許多小國的重要經濟來源,所有挽救華蕉的意義就重要很多。想要雜交育種相當於開歷史倒車,不太現實,所以只能靠高科技轉基因了。2015年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教授James Dale成功研發了對TR4免疫的華蕉品種,得到了「加強版華蕉」。
如今你花幾塊錢就可以買一斤的香蕉,背後卻牽動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所以珍惜我們能吃到的每一根香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