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國旗護衛隊:訓練1天一個兩萬五千步 2年走一個新長徵

2020-12-05 環球網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員在駐地訓練。 澎湃新聞記者 李延兵 攝

9月30日清晨6時,天安門廣場。晨露微涼,數千名等著觀看升旗的群眾,密密擠了七八層,翹首以待國旗護衛隊將國旗升起的神聖時刻。

6時9分,國旗護衛隊雄姿英發,昂首闊步,走出天安門城樓,通過金水橋,穿過長安街,走向萬眾矚目的升旗區域。

激動人心的時刻即將來臨。為了看得更清楚,等待的人們踮起腳尖,伸長脖子,或是讓小朋友騎在肩頭,或是一直把老人抱起……

6時11分,國歌奏響,人們屏住呼吸、脫帽致敬,目光隨著上升的國旗緩緩上移,不少人熱淚盈眶。

這樣的情景,無論嚴寒酷暑,每天都在上演。國慶前夕(9月29日),澎湃新聞探訪天安門國旗護衛隊。

對國旗護衛隊員來說,成為「國旗衛士」那一刻,國旗就已融入他們的青春底色,三尺崗臺成為他們為國盡忠的陣地。他們挑戰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鍊,忍受生理難以忍受的極限,最終成為「國旗衛士」,成為每天伴隨國旗升起最靚麗的一抹綠。

「每過一關,都要流幾斤汗,脫幾身皮,掉幾斤肉」

在9月30日早上的升國旗過程中,黑龍江遊客閆先生一直鼓勁,從身後將80歲的老母親舉起來。看完升旗,老太太激動得兩眼淚花閃動,「看完心裡頭特敞亮,黨把國家建設得太好了」。

閆先生對澎湃新聞說:「現場看很激動,國旗護衛隊太帥了。」

國旗護衛隊的方陣,共36人,每一人都經過層層選拔、千錘百鍊。排在最前面的3名隊員,分別是擎旗手和左右護旗手,中間一名手持指揮刀的是執行隊長,後面緊跟著32名護衛隊員。

今年35歲的國旗護衛隊政治指導員彭凱,在國旗護衛隊已經15年,從一名護衛隊員做到指導員,他最清楚國旗護衛隊員的訓練艱辛和心理路程。

彭凱告訴澎湃新聞,國旗護衛隊的日常訓練,一是「站功」:一站就是一兩個小時或三四個小時,一動不動,貼著牆壁迎著太陽練,甚至故意抓來螞蟻放在臉上練面部表情不變形;二是「走功」: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步速,迎著風、頂著雨,踩著雪,全天候在各種天氣下完成任務,「訓練一天一個兩萬五千步,兩年走一個新長徵」;三是「持槍功」:護旗兵用的是鍍鉻禮賓槍重7.5斤,在手中靈活運用不容易,夏天手出汗容易滑落,冬天手都是凍瘡握不住槍,為達到操槍一個聲音、一條直線,隊員們在槍託上吊上磚頭練臂力,在腋窩下夾上石頭練定位,直到手掌拍腫了、虎口震裂了、右肩磕紫了,才闖過這道關。「每過一關,都要流幾斤汗,脫幾層皮,掉幾斤肉。」

這麼多年來,背十字架,衣領上別大條針,兩腿和腋窩間夾撲克牌的傳統訓練方式,依然保持著。而冬天穿厚了太臃腫,夏天穿短袖有失莊嚴,「冬不穿棉、夏不穿單」也一直是「戒律」。

彭凱回憶,國旗護衛隊員新兵訓練時,經常每天溼透三四身衣服,有時一天要喝6000毫升水。2001年5月,自己新兵訓練時,每次洗澡對著鏡子都會嚇一跳。半個月,他變得瘦骨嶙峋。原本身高1米85的他160斤,後來最瘦時120斤。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榮譽室。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 李超 供圖

天氣越惡劣,越加班訓練

「旗幟,就是方向。旗穩,人心才穩,方隊才穩」。居於方隊中心的擎旗手,被稱作「定海神針」。

這意味,擎旗手要吃更多苦。

25歲的張自軒是河北邢臺人,入伍7年,已經當了6年擎旗手。

手擎國旗杆正步向前時,僅靠食指和中指的力量夾住旗杆,必須掌握好旗杆的穩定性。新兵訓練時,除負重訓練外,每晚,張自軒會綁3個到5個盛滿水的軍用水壺,擎旗先繞操場跑步五六圈(每圈300米)。然後,用背包繩拴在旗杆上讓戰友拉著模擬風向,保持行進時上體平穩。直到練得手上血泡爛了又長,長了又爛,結成老繭。手臂僵直,拿不住筷子。肩頭,也磨起厚厚的老繭。

北京冬天風多,最高達到九級。天氣越惡劣,他越加班加點訓練。

按照標準,每步75釐米,前臂擺幅30釐米,後臂擺幅30釐米,正步擺臂距離身體10釐米。為達到準確,張自軒說,需要完成肌肉記憶法訓練。新兵訓練時,他反覆磨練,擺臂加6公斤沙袋一上午不動,踢腿保持長時間不動,直到肌肉酸痛僵硬,形成肌肉記憶。很多戰士訓練結束後,會出現小腿抽筋症狀,半夜醒來疼得叫起來,但是第二天還得繼續堅持,直到形成習慣。

和擎旗手一樣,展旗手也是國旗護衛隊裡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今年28歲的展旗手楊博,略黑的國字臉看上去有些冷俊。他穿著迷彩短袖訓練時,比左臂粗一圈兒的右臂和滿是老繭的雙手,很顯眼。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和閱兵式的升旗儀式,楊博也擔任展旗手。

楊博告訴澎湃新聞,剛被選進國旗護衛隊時,在四個月的強化訓練裡,他感冒過,腳腫過,整個人瘦了20斤,最終成功第一批進入方隊。一進方隊,他就申請當升旗手。老升旗手們的基本功:正步端腿支撐半小時紋絲不動,單臂連續舉7公斤重啞鈴300餘次面不改色,速度跳繩一分鐘230多個,大氣不喘……深深震撼了他。

為增強腰腹力量,多少個夜晚,戰友們睡熟了,楊博悄悄在床上練平板支撐,甚至癱睡在床鋪上。為提高臂力,他每天堅持拿3公斤的啞鈴練拋灑,一練就是上千次,有時胳膊都抬不起來。

楊博告訴澎湃新聞,2010年,他終於在方隊隊員的考核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展旗手。挑戰也隨即到來:因為升旗儀式要一氣呵成,把一面長5米、寬3.3米、重1.5公斤的巨大國旗拋在空中,並且保證國旗不能觸地,「有臂力和協調性遠遠不夠,如果把握不好風向和拋灑角度,很容易出現國旗繞杆、繞手,甚至是動作變形、站不住等問題。」

一有空,楊博就觀察老隊員展旗的動作視頻,越是大風大雨,越是強迫自己加強訓練。為練好基本功,他每年在模擬旗杆下練習幾千次,手上血泡長了又破、破了又長,白手套爛了一副又一副……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員升旗前整理衣冠。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 李超 供圖

護衛國旗,重於生命

指導員彭凱告訴澎湃新聞,以前,有戰士在國旗下站哨時,蜘蛛從旗杆邊草地中爬到戰士身上,兩個小時內在戰士臉上織了一個蜘蛛網。其間,戰士一動沒動,直到放哨後才清理。

曾經,還有一名戰士,有次冬天升旗回來,進到室內,比室外暖和很多,這名戰士就用帶手套的手去捂耳朵,輕輕搓了搓,結果耳朵就流血了,送到醫院縫了五針。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升旗。 展旗手 楊博 供圖

護衛國旗,重於生命。這8個字是護衛隊員宣誓時的誓詞,也是他們的信念。

展旗手楊博是2007年加入國旗護衛隊。剛開始,站不完的立正、打不完的敬禮、走不完的隊列,使他有些鬱悶。和他同期入伍的戰友,有的已經加入雪豹突擊隊執行任務了,而他卻天天在太陽底下站軍姿、練踢腿。時任老班長臧濤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帶到熙熙攘攘的天安門廣場,仰望那面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老班長說:「為了這面紅旗,僅在解放戰爭時期就有180多萬英雄為此拋灑熱血,全力以赴保護這面紅旗,是護旗兵神聖的責任。」

「三尺崗臺一樣是我們為國盡忠的陣地。」老班長的話打動了他。1987年出生的蘇憲偉,2009年入伍時,曾在國旗護衛隊做了兩年護衛隊員。他至今記著自己在方隊的位置:「方隊右一路排尾」。後來,服從組織安排,他擔任國旗護衛隊炊事班班長。

他對澎湃新聞說,自己內心對方隊充滿眷戀。不過,有時看到隊員們吃得很好,覺得在炊事班也是「護衛國旗」的一種方式。

擎旗手張自軒從入伍到現在,在軍營裡,哭過3次。剛到新兵連第二個星期,他因為不適應部隊的緊張節奏哭了;第二次,因為新排進行強化訓練時渾身脫水難以忍受,夜裡在被窩哭過;第三次哭,他最自豪,是經過一年訓練,如願進入國旗護衛隊方隊時。

張自軒告訴澎湃新聞,明年,是他服役的第8個年頭,面臨著復員。不過,他依然想留在國旗護衛隊守衛國旗,在他看來,「跟國旗在一起,是最自豪的兵,跟國旗在一起,是最大的榮譽。」

相關焦點

  • 2020年10月1號升國旗時間 十一北京天安門升旗幾點開始
    2020年10月1號升國旗時間 十一北京天安門升旗幾點開始  2020十一國慶期間放假時間是10月1日至10月8日  2020年10月1日升旗時間:06:10(僅供參考,有調整會及時更新)    升旗的話一定要早起!一定要早起!一定要早起!
  • 「長徵」到底有多長 六千公裡是兩萬五千裡(圖)
    引言:「長徵」到底有多長?  從2002年10月16日至2003年11月3日,兩個英國年輕人李愛德和馬普安用了384天重走了長徵路。並且出了一本書——《兩個人的長徵》。他們有一個觀點引起了爭論:他們說長徵沒有過去說的25000裡那麼長。他們走的時候用GPS做了精確測量。他們認為紅軍長徵走了不到6000公裡。
  • 天安門國旗為何只升到28.3米?作為中國人,這是必須知道的常識
    所以,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國旗是神聖的,升旗儀式也必須是莊嚴肅穆的。從建國伊始,中國的升旗儀式規範經過了多次調整,一直到1982年12月28日,整整用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我國才推出中國的第一套國旗的規範,以及升降儀式標準。 多年以來,我國的國旗護衛隊,每天都不畏風吹雨打,以最挺拔的軍姿和最威武的氣勢,護衛著國旗和祖國。
  • 中越邊境友誼關國旗護衛隊:守護國家尊嚴的國門衛士
    金黃綬帶宛若飛霞,長統軍靴潔淨鋥亮,伴著「咔咔咔」的正步聲,一支身著橄欖綠軍裝的國旗護衛隊邁著矯健而堅定的步伐,從中越邊境廣西友誼關城樓緩步邁出。    每周一的清晨,友誼關國旗護衛隊都會準時出現在城樓國旗廣場,將國旗冉冉升起,以莊嚴而樸實的形式,一次次完成守護國家尊嚴,守望南國邊疆的使命。
  • 迎面向你走來的是「中國第一天團」
    、走百步不差分秒  排面橫看一堵牆、側看一條線、縱看一個人    這張「中國名片」來之不易  練形體  頭型不正別針子  相當於一個兩萬五千裡長徵    檢閱臺前一分鐘 訓練場上十年功  海外閱兵同樣艱辛  調整步幅差距
  • 日砸4萬步,血泡摞血泡,中國最帥天團背後,他們經過風霜雕刻
    當時宋楊興奮極了,同時也對儀仗大隊的艱苦訓練有了思想準備,「但還是沒想到,這裡是這麼苦、這麼累。」對她來說,當時最大的難關是走功,「一天,有一個戰友帶了計步器,結果計步器上顯示她當天共計走了4萬多步。」這4萬步可不同於普通人的閒庭信步,每一步都是實打實「砸」出來的。韓捷告訴記者:「為了達到『踢腿生風、落地砸坑』的標準,戰士們都是綁著4公斤重的沙袋練。」
  • 2021年元旦幾點升國旗 1月1日北京天安門升旗時間
    2021年元旦幾點升國旗 1月1日北京天安門升旗時間  元旦來北京玩,去北京天安門看升國旗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一起來看看2021年元旦升國旗時間吧~  1月1日 07:36升旗17:00降旗  1月2日 07:36升旗17:01降旗  1月3日07:36升旗17:02降旗觀旗小貼士  1、天安門廣場夜間封閉,早上升旗前40分鐘才會開放,遊客可在升旗前一小時到廣場附近等候。
  • 普通工人為天安門升旗26年 死後身蓋國旗(組圖)
    他「又高興又害怕」地站在天安門廣場的旗杆下,花了兩分鐘時間升起了一面國旗。這面旗不但宣告1951年國慶節正式到來,也宣告一個普通人個體生命榮耀的開始。  時隔59年回顧胡其俊主持並完成的那場儀式,多少會讓人覺得有些寒酸。要知道,在當時現場既沒有嘹亮的音樂,也沒有整齊壯觀的儀仗隊,甚至也沒有人圍觀,更不會有人來合唱國歌。
  • 愛索佳為國旗護衛隊捐贈電視
    【本報北京訊】「八一」建軍節前夕,來自深圳的民營企業愛索佳有限公司負責人在北京武警十四支隊駐地,舉行了隆重的捐贈儀式,將自產的25萬元LED智能電視贈送給了北京國旗護衛隊。據了解,這些捐贈電視將安裝在中國國旗護衛隊宿舍,豐富戰士們的業餘文化生活。
  • 漫漫長徵路究竟有多長-光明日報-光明網
    漫漫長徵路,氣吞山河,可歌可泣。這場驚心動魄的遠徵,這一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是中華民族的永恆記憶,永遠流淌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在敵我力量懸殊、自然環境惡劣的條件下,紅軍的長徵路究竟有多長?兩萬五千裡長徵是哪支部隊的行軍裡程?我們可以看看以下三組數據。
  • 天安門廣場每天的升旗儀式時間是固定的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20日...
    天安門廣場每天的升旗儀式時間是固定的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20日答案 2020年10月20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的問題是關於升旗的,問題是「天安門廣場每天的升旗儀式時間是固定的嗎
  • 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後,中共險些又開始「第二次長徵」!
    1月的陝北大地,天寒地凍,但當年的毛澤東,心情應該是頗為舒暢的——長徵到達陝北後,之前艱難歲月,終於要告一段落了。很多人都以為,當年紅軍經過二萬五千裡長徵後「勝利到達延安」,其實不然,從長徵勝利到進駐延安的中間,中共中央和紅軍還經歷了一年多異常兇險的時光。幾近山窮水盡,最終柳暗花明。今天,讓我們重溫那段歷史。
  • 重溫紅色瞬間 銘記長徵精神 河北水上健兒「划船重走長徵路」
    國家體育總局賽艇、皮划艇協會近期隆重推出了「划船重走長徵路」全國體能大比武大型賽事,分專業組和社會組兩個組別。各省在8月3日至10月1日的60天時間裡,以團體賽的方式參加,根據歷史上中央紅軍的行軍路線:湘江段、遵義段、婁山關段、烏江段、金沙江段、大渡河段、夾金山段、若爾蓋段、臘子口段、吳起段,分設 10 個賽段,平均每個賽段兩千五百裡,累計完成兩萬五千裡的測功儀划行計劃。另外根據湘江、烏江、赤水河、金沙江、瀘定橋、臘子口六大戰役,加增六次30 分鐘或3X6km單場競速賽。
  • 天安門「紅飄帶」LED屏靈感來自圍巾 結構精細到毫米級
    10-06 02:49:59來源:中國之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澤華 2019年10月06日 02從上空的視角俯瞰,仿佛從廣場伸出的一雙大手,向天安門城樓的方向張開懷抱。無論是對於國慶慶典,還是這些天來到北京的遊客來說,這個「紅飄帶」都是這個國慶節最鮮明的地標之一。  「紅飄帶」創意設計團隊向中國之聲透露,正反面各印著中華山水畫和五十六個民族同胞的「紅飄帶」,不僅是廣場上最亮眼的風景之一,也兼具極強的功能性,六塊LED大屏幕嵌套其中,讓現場觀禮的觀眾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慶典氛圍。
  • 洋記者眼中的紅軍長徵和新長徵
    攝影:四川在線 華小峰中國日報網9月29日電(劉靜、金丹)在紅軍長徵勝利80年後的今天,這一悲壯史詩依然可以撥動全球數百萬人的心弦。對於紅軍長徵,一些外國友人依然有著如我們一樣特別的情懷,讓我們共同來感受他們眼中的紅軍長徵以及新時代扶貧攻堅的「新長徵」。
  • 小學語文教案:《長徵》
    小學語文教案:《長徵》     一、詞語積累     1.遠徵:指二萬五千裡長徵。如:為了北上抗日,紅軍從1934年10月開始了史無前例的遠徵。     2.萬水千山:無數的山、無數的水,實指在長徵中遇到的無數艱難困苦。如:紅軍跨越了萬水千山,終於勝利到達了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