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是世界公認的繪畫奇才,他生前所繪製的畫作有許多流傳至今,例如《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等。但實際上達文西除了是一位畫畫領域的曠世奇才之外,他精通許多領域的技能和知識,比如數學、天文、生物、機械等等。達文西生前繪製了許多手稿,這些手稿有一部分同樣流傳至今,成為證明他一生之卓越的證據。
在達文西流傳後世的眾多手稿中,有學者注意到了一幅繪製心臟結構的解剖圖,圖中還明顯地將心肌小梁給畫了出來。前段時間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心臟結構最新認知的論文,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和分析2.5萬張磁共振的心臟圖像,發現心肌小梁或許還有更多功能。
心肌小梁是人體心臟中一個比較細小的結構,近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它在心臟發育未成熟階段發揮較大的作用,心臟發育成熟後似乎不起作用了。研究發現,受精卵進入母親的子宮後會經過一個月的發育,然後胎兒體內的器官開始生長,最先生長的是心臟。由於心臟的發育需要氧氣和熱量,而那個時期心肌小梁已經形成了,因此它被認為負責了供氧和供熱。
簡而言之,心肌小梁這個機構在以往的醫學研究中並未得到重視,因此它的潛在功能也一直未被發現。直到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的2.5萬張心臟磁共振圖像進行研究,才進一步認識了心肌小梁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員發現,心肌小梁的存在使得血液在流動的時候受到更多的阻力。
這減緩了血液流動的速度,從而使得心臟得到更多的氧氣和熱量。如果缺少心肌小梁的話,血液流經心臟的速度會加快,這對心臟的正常工作是不利的。最早對心臟進行研究的是古希臘醫學家蓋倫,由於那時候的解剖學並未發展起來,因此他憑藉臨床實踐經歷提出了「心臟是一個硬塊」的說法。同時他還認為神經系統的起點是心臟。
在蓋倫之後,公元11世紀的歐洲出現了一位名為阿維森納的醫學家,他受到亞里斯多德思想的影響,對心臟有進一步的認識。之後解剖學在中世紀的歐洲興起,以達文西為代表的畫家對人體結構進行了繪製,這些繪製在當時是大膽且冒險的。這次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提出的發現讓世人再一次認識到,人體內還有許多奧秘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心臟對於人體的重要性就如同發動機對於汽車的重要性,只有心臟能夠正常跳動,體內的血液循環才會正常。現在心肌小梁的新作用被發現了,人類對心臟的了解又多了一點,這對未來的醫學治療應該是有幫助的。人體構造要比許多動物複雜得多,因此人體內還有許多未知的奧秘,希望我們都能儘早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