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吃魚,周末下館子的時候,點上一盤烤魚,大快朵頤地吃起來。說到魚啊,有海水魚和淡水魚,很多小夥伴就說海水魚比淡水魚好吃,這是真的嗎?
其實啊,這還是和魚的生長環境有關係。由於海洋面積廣闊,海魚的活動範圍也遠遠大於淡水魚,加上海洋的水流、風浪這麼大,那些魚兒想串個門走親戚之類的,隨隨便便也要遊幾十公裡啊,再加上是不是有鯊魚來這麼一口,遊得慢的早就進了大魚肚子裡了,長年累月的鍛鍊讓魚的肌肉彈性更好,鮮美緊實。吃起來確實鮮美很多。而淡水魚大多都是在池塘裡,每天混吃等死當個肥宅,又沒有天敵追趕,根本不用運動,這樣的小胖子都是肥肉怎麼會好吃呢?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呢,就是海魚肉裡肌間刺較少,容易吃;而淡水魚大多數肌間刺都比較多,比如草魚,鯽魚等,一口下去,哎呦魚刺卡到嗓子了。吃起來都需要細嚼慢咽,十分不盡興。現在的淡水魚,尤其是市面上賣的,基本上都是養殖的。所以如果你是農村人還好,如果是城裡人一般很少吃到野生淡水魚,而養殖的淡水魚本來就不比野生的好吃,就更比不上海鮮的鮮美了。
話又說回來,無論是海魚還是淡水魚,其身體內所含有的營養成分大致是相同的,主要是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各類礦物質、維生素等。就好比一個人,並不能因為天天運動,基因就發生變異吧。
但是我們也不能就因此就說淡水魚一定不如海水魚了。被譽為長江三鮮之首的長江鰣魚,一直都被認為是江南水中珍品,放到以前都是皇帝親自點名要吃的東西。每到端午節前後,長江下遊的鰣魚最為美味,那時鰣魚已經長成三、四斤重的成魚,肉質極其細嫩,脂肪肥厚,烹飪出來甚是香美。現在市面上很多貴重的海鮮大禮包裡面都包含這重鰣魚。但其產量較少、養殖難度較大,能吃到這種魚的機會是很渺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