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分類學研究利器: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由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建立的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http://gctype.wdcm.org/,是為分類學家進行基因組研究、新種鑑定的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平臺。平臺不僅集成了目前所有公共來源的模式微生物物種和基因組數據,還發布了大量自測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數據,是目前國內外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數據最為豐富的平臺。並且集合了數據搜索下載,新種鑑定,基因組拼接與注釋等在線分析工具,為全球各個保藏中心和廣大分類學家提供一個分類學研究的利器。

gcType資料庫主頁

16702個物種截止到2020年6月,所有有效發表的原核微生物物種信息及其對應的菌株信息

可以直接通過點擊主頁上的數字16702查詢這些物種名稱所對應的模式菌株編號(strain),測序狀態(sequencing status)和測序中心(sequencing center)。也可以通過點擊主頁左邊Data→Valid published species進入到相同的查詢頁面。

如果想查詢這16702個有效發表物種名稱的16s rDNA 基因序列,可以通過點擊主頁左側Data→16S rDNA sequences進行全部的查詢。資料庫還利用打分程序,對多條序列進行了質量評估,為研究人員推薦最佳質量序列。

67125個模式菌株所有有效發表的原核微生物物種,在全球微生物保藏中心共保藏有67125個模式菌株。

可以直接通過點擊主頁上的數字67125查詢這些模式菌株所對應的物種信息。

也可以按照保藏中心來查詢模式菌株的測序情況,通過點擊主頁左側Data→Type strains by Culture Collection,可以查詢得到86家不同保藏中心的全部模式菌株的數量(type strain (total)),已經測序的模式菌株的數量(type strain (sequenced)和未測序的模式菌株的數量(type strain (un-sequenced))。還可以近一步點擊或者搜索單個保藏中心了解該保藏中心模式菌株的測序情況。

12715個基因組所有已經完成測序的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數據

可以直接通過點擊主頁上的數字12715查詢這些基因組數據所對應的物種名稱(species)、模式菌株編號、測序狀態(project status)、基因組大小(genome size)、N50數值、Scaffold數值和GC含量(GC %)。也可以通過點擊主頁左側Data→Type strain genomes進入到相同的查詢頁面。還可以利用過濾工具,按照不同條件選擇目標基因組。

資料庫還利用打分程序,對基因組數據進行了質量評估,為研究人員推薦最佳質量基因組。基因組序列的fasta文件,還可以一鍵批量下載!

1726個自測基因組

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World data center for microorganisms,WDCM)在2018年啟動了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計劃(GCM2.0),目標是完成全世界所有模式微生物的基因組測序。已經吸引了來自14個國家超過20個保藏中心的加入。在這裡,有最新發布的自測基因組數據!

通過GCM測序平臺測序的基因組數據

搜索資料庫

通過物種名稱搜索

在搜索框中輸入待搜索的物種名稱,不僅能夠通過GCM資料庫搜索到與物種名稱相關的所有模式菌株編號,GCM項目編號,測序狀態和測序中心的信息。還可以通過點擊物種名稱下面的「LPSN」圖標跳轉到LPSN網站查詢其他相關信息。

以物種名稱Streptomyces rubiginosus 為例的搜索界面

通過菌株編號搜索

在搜索框中輸入待搜索的菌株編號,可以通過GCM資料庫搜索到菌株編號對應的物種名稱(species),GCM項目編號(project ID),測序狀態(sequencing status)和測序中心(sequencing center)的信息。

點擊GCM項目編號,查看對應的測序信息 (Sequencing information)和注釋結果(Annotation results)。也可以直接下載基因組fasta格式的文件

以GCM項目編號GCM60017754為例的搜索界面

如果需要通過一些關鍵字或者其他特定的篩選條件來搜索需要的信息,可以通過高級搜索來實現。

高級搜索頁面

可以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與生物信息資料庫中的16S rRNA基因序列進行比對,達到對該微生物分類鑑定的目的。將測序獲得的16S rRNA基因序列放在「Input sequence」框中,在「Job title」中填寫菌株編號或者其他名字,點擊「Blast」,就可以搜索出該基因序列所對應的物種名稱(species),一致性(Identities), 序列比對長度(Alignment Length),不匹配數(Mismatches), 缺失或插入(Gap Opens)等信息。

以物種名稱「Acanthopleuribacterpedis」的16S rRNA基因序列為例的搜索頁面

樹形結構瀏覽

點擊主頁左側Search→Tree browser進入樹形結構瀏覽搜索頁面,可以通過NCBI生物分類資料庫(NCBI taxonomy)樹形結構和基因組分類學資料庫(GTDB taxonomy)樹形結構兩種方法在古菌和細菌兩類中瀏覽已經測序過的物種。

以物種名稱「Acidilobussaccharovorans」為例的搜索界面

基因組拼接、注釋和物種鑑定

不知道用什麼工具分析?沒有足夠的計算資源?需要寫代碼太麻煩?在這個平臺裡都可以得到免費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點擊主頁左側Tools→Genome Analysis可以在線進行基因組分析(包括基因組拼接和注釋)。點擊主頁左側Tools→Species Identification可以在線進行物種鑑定,所有的操作都是圖形化界面,只需要選擇參數,上傳序列文件就可以。物種鑑定模塊可以計算ANI,直接用於IJSEM文章發表!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這兩個功能,請點擊主頁左側Tools→Manual閱讀流程說明手冊。

在線基因組分析界面

在線物種鑑定界面

免費的新種測序和分析

平臺還可以為用戶提供免費的潛在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和分析,詳情請看模式微生物基因組可以免費測序了~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一號院3號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電話:010-64807385

郵箱:nmdc@im.ac.cn

相關焦點

  • 微生物分類學研究利器: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
    由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建立的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http://gctype.wdcm.org/,是為分類學家進行基因組研究、新種鑑定的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平臺。
  • 《核酸研究》:高質量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及分析平臺
    )》在線發表了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團隊關於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的文章。模式菌株(type strains)是在給微生物定名、分類記載和發表時,以純菌狀態所保存的菌種,是微生物分類學的標準參考物質,也是理想的生物技術研究工具,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產業價值
  • 《核酸研究》:高質量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及分析平臺
    近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線發表了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團隊關於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的文章。gcType是由我國牽頭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的重要成果。
  •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組測序計劃獲進展
    》(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線發表了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關於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的論文。gcType是由我國牽頭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的重要成果。  模式菌株(type strains)是在給微生物定名、分類記載和發表時,以純菌狀態所保存的菌種,是微生物分類學的標準參考物質,也是理想的生物技術研究工具,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產業價值。模式菌株長期以來分散在全球100餘個保藏中心,是珍貴的資源。
  • 全球微生物模式基因組測序計劃取得重要進展
    10月29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線發表了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團隊關於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的文章。gcType是由我國牽頭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的重要成果。
  • 《核酸研究》發表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重要進展
    >在線發表了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團隊關於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的文章。模式菌株(type strains)是在給微生物定名、分類記載和發表時,以純菌狀態所保存的菌種,是微生物分類學的標準參考物質,也是理想的生物技術研究工具,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產業價值
  • 模式微生物基因組可以免費測序了
    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WFCC-MIRCEN World Data Centre for Microorganisms, WDCM)在2017年底啟動了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組測序計劃(GCM2.0),目前已經有16個國家的25家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的正式加入。
  • 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和微生物組測序合作計劃正式啟動
    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和微生物組測序合作計劃正式啟動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10-12   今日/總瀏覽:1/5866
  • NCBI微生物基因組批量下載
    1、ftp://ftp.ncbi.nlm.nih.gov/genomes/GENOME_REPORTS主要是在分類學水平上對物種基因組信息以文件夾的形式歸類,最終基因組整理統計的基本信息展示在Browse網站(第二部分詳述)(1) ftp://ftp.ncbi.nlm.nih.gov/genomes/all/ (2) ftp://ftp.ncbi.nlm.nih.gov
  • 微生物研究必知的6個知識點 | 16S專題
    原標題:微生物研究必知的6個知識點 | 16S專題 編者按 敲黑板,劃重點啦~今天起,我們將與大家一起徜徉在微生物研究的海洋,希望可以為大家的微生物研究添磚加瓦。
  • 手把手教你提交微生物基因組序列數據
    科學家們往NCBI/EMBL/DDBJ等資料庫提交的核酸序列數據,也可以提交到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NMDC)了!包括生物項目數據(BioProject),即生物學研究項目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的資料庫,可以根據所產生的數據類型來識別一個項目;生物樣本數據(BioSample)為一個中心位置,可與項目庫連結,也可獨立,用於收集病毒、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菌株及樣本、微生物環境樣本(元基因組)描述信息;核酸序列數據(NucleotideSeq)收集16S rRNA、rRNA-ITS等特徵基因片段以及其他微生物相關的核酸序列
  • 人類腸道微生物分離群資料庫建立
    人類腸道微生物分離群資料庫建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3 12:27:42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布羅德研究所E. J. Alm和R. J.
  • 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 打造全球微生物資源核心資料庫
    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主任、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主任馬俊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中心的數據內容完整覆蓋微生物資源、微生物及交叉技術方法、研究過程及工程、微生物組學、微生物技術,以及微生物文獻、專利、專家、成果等微生物研究的全生命周期。
  • EM:環境微生物領域一些實用網站
    BacDive databasehttps://bacdive.dsmz.de微生物多樣性的資料庫,2012年推出,目前包括超過50000種細菌和古菌的分類、形態學、生理學、培養、起源和自然棲息地的信息。可由下面介紹的DSMZ進入。
  • 簡單粗暴,微生物生態研究中常用資料庫簡介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之間及其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從生物角度,其研究對象主要有:➤真核微生物(Eukaryotes,如原生生物、真菌等)➤原核微生物(Prokaryotes,細菌和古菌)➤病毒(Viruses)[1]。
  • Nature 助力三代全長微生物多樣性「種」水平精準注釋
    進一步證明全長微生物多樣性測序技術可以準確的反映 16S 基因組內細微的核苷酸替換(除插入/缺失)。現在的分析方法應該考慮基因組內不同 16S 基因拷貝間的變異。特別是,適當處理全長 16S 基因組內拷貝的變異有可能在物種和菌株水平上提供細菌群落的分類學解析度。
  • 腸道微生物常用代謝資料庫簡介
    腸道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產物直接與宿主發生相互作用,調控宿主體內的穩態,影響宿主的各種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心臟病,甚至上升到神經系統中,與抑鬱密切相關
  • 文獻之聲丨HMPDACC—最新人體微生物多組學資料庫上線了
    人體微生物與疾病表型的基礎研究已經進入了成熟期,更加側重微生物與宿主的交互調控機制研究,由此人類微生物組計劃(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HMP)也邁入了第二階段人類微生物組整合計劃(Integrative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iHMP),並業已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果,為通過微生物開展臨床治療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數據支持。
  • 微生物多樣性PICRUSt2功能預測雲分析來了
    微生物多樣性測序數據主要基於物種層面進行微生物群落分析,而功能預測軟體,可以幫我們預測微生物的潛在功能,近年來,由於PICRUSt等預測軟體的加持,為我們文章增加了不少亮點,在高分文章中屢見不鮮。基於16S rRNA圖譜預測微生物群落功能組成的PICRUSt軟體推出了將近7年,谷歌學術引用2700餘次;儘管PICRUSt在剛推出時非常受歡迎,但由於其所依賴的GreenGene 16S物種注釋資料庫在2013年以後就不再更新,資料庫信息有限,越來越無法滿足研究者的需求。
  • 微生物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召開學術年會
    微生物所和華大基因基於雙方「造福人類、服務社會」共同價值追求,圍繞雙方共同的戰略需求,以微生物基因組、微生物組為基礎的高通量測序、關鍵基因研究、數據共享和數據標準建設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共同將微生物基因組和微生物組學研究技術應用到人體微生態健康、環境檢測、工農業應用、海洋開發等領域;聯合培養微生物基因組和微生物組學研究方向的專業人才;共建微生物綜合數據共享平臺,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