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物常用代謝資料庫簡介

2021-02-20 微生命

腸道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產物直接與宿主發生相互作用,調控宿主體內的穩態,影響宿主的各種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心臟病,甚至上升到神經系統中,與抑鬱密切相關。然而,建立微生物的代謝與宿主的健康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分子水平上的聯繫有3大核心挑戰。第一,解析這些代謝產物有哪些生物學活動,包括他們和人類疾病的聯繫;第二,弄清楚產生這些代謝產物的代謝途徑,並在基因水平上預測與代謝物的產出;第三,利用解析出來的結果進一步結合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學去重編程這些由腸道微生物生產出的代謝物。為此,我們匯總了目前腸道微生物代謝10大常用資料庫,為腸道微生物代謝與宿主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強有力的工具。

1. antiSMASH資料庫:

https://antismash.secondarymetabolites.org

2.KEGG代謝通路資料庫

https://www.genome.jp/kegg/pathway.html

3.MetaCyc資料庫

https://metacyc.org/

4.微生物生化與體外代謝資料庫(WoM)

http://www.webofmicrobes.org/

5.JGI資料庫

https://img.jgi.doe.gov/cgi-bin/abc-public/main.cgi

6.MicroScope資料庫

http://www.genoscope.cns.fr/agc/microscope/home/index.php

7.人類虛擬代謝資料庫(VMH)

https://www.vmh.life

8.Reactome資料庫

https://reactome.org/

9.Reactome資料庫

http://www.genmapp.org/

10.Metabolomics Workbench 代謝資料庫

https://www.metabolomicsworkbench.org/

相關焦點

  • LC-MS代謝組學對阿爾茨海默病腸道微生物資料庫全面研究
    腸道微生物在宿主健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與很多疾病(如癌症、糖尿病、肥胖、神經發育障礙等)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寄主和共生腸道微生物在食物和異物物質的代謝過程中共同產生大量的代謝物。腸道微生物的種類以及功能的不同會對存在於宿主的體液以及組織中的小分子代謝物的種類和數量產生重要的影響。
  • 簡單粗暴,微生物生態研究中常用資料庫簡介
    其實針對每一類生物的主要marker序列都有相應的資料庫以方便比對鑑定。今天盧瑟菌就和大家簡單聊一下微生物生態研究中那些個常用的marker基因序列資料庫。目前其資料庫最新版本為RDP Release 11.5,於2016年9月30日更新。更新後的資料庫包含3,356,809條比對、注釋的原核16S rRNA基因序列和125,525條真菌28S rRNA基因序列。RDP是目前較常用的rRNA基因高通量測序後作為比對、注釋的參考資料庫。
  • 人類腸道微生物分離群資料庫建立
    人類腸道微生物分離群資料庫建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3 12:27:42 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布羅德研究所E. J. Alm和R. J.
  • 愛米基因攜手華潤江中建立國人腸道微生物資料庫 推動疾病檢測和...
    原標題:愛米基因攜手華潤江中建立國人腸道微生物資料庫,推動疾病檢測和新藥研發   近日,愛米基因與華潤江中在深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腸道微生物基因組檢測領域開展密切合作
  • ​36氪首發 | 聚焦基因修飾的腸道微生物與代謝類疾病研究,「一...
    36氪獲悉,專注於提供腸道微生物領域解決方案的生物科技公司「一兮生物」已完成了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薪資通聯合創始人王鑫。接下來,「一兮生物」將聚焦於通過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機制的研究,腸道微生態與腸道免疫微環境互作機制及疾病幹預策略的研究,研發用於解決腸道微生物相關疾病的替代治療方案、合成生物菌株和藥物。
  • 腸道微生物在「作怪」
    最近,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系統的方法,用於評估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如何以影響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方式對口服藥物進行化學轉化或代謝的。新方法提供了腸道細菌如何代謝藥物的更完整的圖像,並且可以幫助開發更有效、副作用更少且針對個人微生物群個性化的藥物。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腸道菌群|微生物|益生菌|解密|長壽|疾病...
    02 長壽老人腸道微生物群特徵對長壽的研究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類是如何延緩衰老,如何戰勝與年齡相關的疾病。腸道微生物群被認為是監測和可能支持健康衰老的變量之一。事實上,宿主-腸道微生物體內平衡的破壞與炎症和腸道通透性以及骨骼和認知健康的普遍下降有關。
  • 腸道微生物對睡眠調節中的影響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柳澤正史教授說:「我們發現微生物的消耗消除了腸道中的血清素,我們知道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會影響睡眠-覺醒周期。」 「因此,通過改變飲食來改變腸道中的哪些微生物有可能幫助那些睡眠困難的人。」這項新的研究建立在先前工作的堅實基礎上,該工作建立了認知和大腦發育要素與腸道微生物健康和新陳代謝之間的緊密聯繫。該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上。
  • 微生物菌株的個體鑲嵌從母體轉移到嬰兒腸道
    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也稱為腸道微生物組-對人類的消化,代謝和對病原體定植的抵抗力至關重要。嬰兒和幼兒的腸道微生物組組成在生命的頭三年中會發生很大變化。但是這些微生物首先來自何處?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已經能夠分析500種至1000種主要有益影響的細菌種類的腸道微生物組。直到最近,他們才能夠使用強大的基因組工具和可分析大量遺傳數據的超級計算機來識別單個物種中的單個菌株。
  • 腸道菌群資料庫——gutMEGA分享
    不知從何時起,「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機制難尋,腸道菌群」這句話開始廣為流傳,根據近十年的研究文章結果來看,一直被人類忽視的腸道菌群的功能逐漸被大家認識到
  • Nature | 微生物膽酸代謝產物調節腸道RORγ + 調節性T細胞穩態
    其中,初級膽酸(BAs)是在肝細胞內合成並釋放到十二指腸用以促進脂質或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的生物活性分子,而一些膽酸能夠逃逸到結腸,然後腸道中共生的微生物可以將它們轉化為各種腸道膽酸,這些膽酸作為一種重要的激素信號,它們可以通過特定的核受體以及G蛋白偶聯受體調節宿主膽固醇新陳代謝和能量平衡。此外這些受體在塑造宿主固有的天然免疫反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 特殊的腸道菌群如何代謝膽固醇從而影響宿主機體的整體...
    ,其或能代謝足夠的膽固醇來潛在影響人類機體的代謝狀況。圖片來源:Susanna Hamilton, Broad Communications研究者Ramnik Xavier博士表示,本文研究或能提供一條路線圖來幫助我們利用微生物的基因和酶類操控機體代謝並影響人類健康
  • 腸道微生物與健康
    研究者們從腸道微生物方面找到了支持這一說法的新證據:飲食可以改變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與各種疾病的聯繫緊密。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操縱這些微生物群,來治療某些疾病。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一天之內,飲食可以改變腸道中的微生物群——特別是那些耐受膽汁的微生物,也會改變腸道細菌所表達的的基因類型。
  • 《科學》:腸道吸收脂肪的晝夜節律竟然是由腸道微生物設定
    這幾年,腸道微生物成為了奇點糕這裡的「常客」,每隔些日子就要被拉出來說一說,但也不是奇點糕非要這樣,實在是它們太神通廣大了,從方方面面影響我們的健康。 是的,今天還是腸道微生物的主場,這一次,我們要說說它是如何影響晝夜節律,調節代謝和肥胖的。
  • MNFR:啤酒花提取物有助於治療代謝症候群,但會降低腸道微生物多樣性
    2019年12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啤酒花中的化合物可以通過改變腸道微生物組和改變肝臟產生的酸的代謝來對抗代謝症候群。(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如果人們至少患有腹部肥胖,高血壓,高血糖,「良好」膽固醇水平低和甘油三酸酯水平高,那麼則被認為患有代謝綜合症: 高飽和脂肪和精製糖的飲食會引起慢性低度炎症,從而導致代謝症候群的發展。該症候群與認知功能障礙和痴呆症有關,並且是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 獨特的代謝生態位使菌株能夠植入腸道菌群
    通過獨特的營養代謝特徵使用稀有營養系統可實現控制菌種移植,並且不受原菌群結構影響。通過改造菌株,可以精準的通過營養系統來實現有效可控的定製對基於菌群的生物療法具有重要意義。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和 Novome Biotechnologies公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研究中指出,獨特的代謝生態位能使菌株植入腸道菌群,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
  • BioRxiv:單細胞水平檢測腸道微生物
    生活在我們腸道中的腸道微生物群在控制新陳代謝和減少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在我們的飲食中添加某些形式的纖維,例如菊粉,能夠促進有益微生物生長並調節其平衡以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
  • 藥物是否有療效,腸道微生物有發言權!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藥物是否有效,或許與我們的腸道微生物有關。小小的微生物真的有如此大的能耐?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神奇的腸道微生物。認識腸道微生物腸道微生物是指棲息寄居在人類腸道內的微生物群落的總稱。腸道是一個多元化的充滿活力的微生態系統,數以億計的微生物互相依存、互相制約,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是人體內最重要的一種外環境。
  • 微生物16S+代謝組學文章喜登微生物一區頂刊Microbiome
    作者還發現KO小鼠腸道菌群的代謝產物在C57BL/6J小鼠中誘發了部分社交缺陷(圖3j-m)。而KO小鼠中去除代謝產物的腸道菌群也會在C57BL/6J小鼠中引起部分社交缺陷。結果表明即使在成年小鼠中,腸道菌群也與自閉症樣行為相關,並且不同的腸道細菌可能參與調節不同的行為。
  • 關鍵還要看你的腸道微生物
    異源物質代謝的微生物學機制/通路腸道微生物群通過催化各種生物轉化直接與外源生物相互作用。反過來,許多外來生物抑制微生物生長或造成細胞損傷。除了天然藥物,膳食纖維還通過改變腸道來降低TMAO水平微生物組。研究表明,飼餵膳食纖維改變了小鼠腸道微生物生態,促進了阿克曼菌、雙歧桿菌等的生長,抑制了有害物種的生長,通過重塑腸道微生物群落結構降低了TMA和TMAO的代謝。此外,食物中的一些生物活性分子,如蒜素,也會影響TMA和TMAO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