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資料庫——gutMEGA分享

2021-02-15 英拜生物

    不知從何時起,「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機制難尋,腸道菌群」這句話開始廣為流傳,根據近十年的研究文章結果來看,一直被人類忽視的腸道菌群的功能逐漸被大家認識到,成為影響宿主生命健康的重要變量,比如腫瘤的發生、免疫治療的效果、抑鬱症的治療,都可以看到腸道菌群參與的身影。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腸道菌群資料庫——gutMEGA,該資料庫收集了迄今為止已發表的人類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數據。資料庫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研究團隊收集和建立,發表的文章題目為gutMEGA: a database of the human gut MEtaGenome Atlas,發表在牛津學術旗下的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期刊(影響因子8.99,中科院分區一區)。資料庫網址:http://gutmega.omicsbio.info/。

    論文的主要內容我就不介紹了,主要講一下資料庫使用。進入主頁後網頁是這個樣子。根據網站介紹,資料庫共收集了6457個分類單元的59132個定量事件,共有776個不同條件,涉及7個不同水平(界、門、綱、目、科、屬、種)。

    我們以克羅恩病為例進行(Condition)檢索。檢索結果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在Condition下面看到有24個詞條選項,例如克羅恩病及正常對照,克羅恩病及潰瘍性結腸炎等。可以在Log2Ratio裡選擇過濾條件。

    點擊Detail中的「+」會出現以下界面,可以查看詳細信息如下,包括這樣研究來源PMID,研究所在地(資料庫裡還有比較不同國家之間腸道菌群差異)、測序方法和平臺以及樣本數等等,右邊的世界地圖可以讓人直觀的感受。並且網頁中還有菌群在兩個組別中的相對豐度差異結果。

    也可以點擊Download下載數據,會得到輸入的搜索條件下所有的結果,也方便大家進行手動檢索。

    網站還有瀏覽模塊(Browse),提供了一個逐項展示的界面供大家瀏覽腸道微生物。當方塊為綠色時,點擊會展示其結果。當方塊為灰色時,表示其下還有子選項,會有新的下級選項。

    Condition這一欄,展示的是不同實驗條件下的比較,例如尋常痤瘡患者VS正常人。這個資料庫包含的數據可不只有腫瘤,只要是已經發表了的研究,就有收集整理。

    資料庫還可以針對樣本進行篩選。

    網站還有搜索模塊(SEARCH),與常見的網站一樣可以搜索自己感興趣的方向。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趕快自己挖掘想要的數據吧。

謝謝!     

課題整包|甲基化|高通量測序|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功能

相關焦點

  • 你莫愁,這個國自然大熱點又有重磅資料庫了!
    ,今天我們再來介紹一個研究熱點的資料庫,那就是腸道微生物菌群。有戲言「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機制難尋,腸道菌群」,但從最近幾年的研究來看,腸道菌群還真是一直被人類忽視了的重要變量,比如腫瘤的發生、免疫治療的效果、抑鬱症的治療,都可以看到腸道菌群在起作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資料庫,gutMEGA,收集了到目前為止已發表的人類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數據。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腸道菌群|微生物|益生菌|解密|長壽|疾病...
    慶幸的是,谷禾腸道菌群資料庫中也有比較長壽的老人腸道菌群數據。我們抽取其中一例相對較為健康的長壽老人的數據:編號:083*****97 ,98歲(谷禾腸道菌群資料庫)採集長壽村的百歲老人、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糞便樣本,以及來自韓國城市城鎮的老年人和年輕人的公共資料庫獲得腸道菌群數據。與城鎮化老年人相比,長壽村老人:
  • 腸道菌群與疾病
    本文對腸道菌群在種類、數量、比例、定位和疾病的關係以及調整腸道菌群失調的措施作了簡單的介紹。關鍵詞 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失調 微生態製劑1 腸道菌群一般介紹剛出生的嬰兒由於在子宮內是處於無菌的環境,所以腸道內是無菌的,出生後。
  • 腸道菌群——你所不知道的人體「第二基因組」
    生物谷前不久在世界腸道健康日之際,圍繞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常見疾病及菌群檢測服務等問題專訪了金唯智(GENEWIZ,Inc.) 副總裁胡光輝博士,以讓讀者更好地了解腸道健康知識及提高腸道健康意識。以下為本次專訪記錄。
  • 腸道裡的醫學未來:利用腸道菌群的治療前景
    通過調控體內菌群來促進健康、消除疾病,也成為了近些年的研究熱點。頂尖學術期刊《科學》近期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總結了目前來看富有治療前景的三種腸道微生物調控策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與大家分享其中的要點。
  • 腸道菌群——被遺忘的器官
    1腸道菌群的形成與分布有關腸道菌群的初始定植有兩種觀點:觀點一,大家普遍認為胎兒在母體子宮內時,腸道處於無菌狀態,分娩時胎兒經過母體產道,接觸母體糞便、醫院環境,形成了人類腸道菌群的初期定植。觀點二,胎兒在子宮內可以接受母體的菌群。2008年,西班牙的科學家Rodr ??
  • 腸道正常菌群與腸道免疫
    徐凱進 李蘭娟【摘 要】人體腸道內存在數量龐大、結構複雜的正常菌群,而腸壁內存在為數眾多、功能強大的淋巴細胞,以腸黏膜為界,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處於動態平衡狀態。正常腸道菌群在促進免疫系統發育,維持正常免疫功能,協同拮抗病原菌入侵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構建完整雙胞胎 腸道菌群基因集---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聞坤)記者昨日獲悉,由華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國家基因庫、澳門科技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完成了首個雙胞胎群體的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鳥槍法測序研究項目,為複雜疾病中腸道菌群的預測、早期診斷、有效幹預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數據。日前,這一最新成果發表於國際著名雜誌《Cell》旗下的子刊《Cell Systems》。
  • 腸道菌群與潰瘍性結腸炎
    本文重點介紹腸道菌群在UC的變化以及益生菌在UC中的應用。關於IBD發病機制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遺傳易感性、免疫異常、腸道菌群改變。近來愈來愈多的研究認為IBD可能主要由遺傳易感體質決定,免疫調節紊亂是關鍵的直接發病機制,腸道菌群是這種免疫損傷過程的重要激發因素,環境精神等因素可能是發病的誘因,這一觀點得到 大多數學者的支持。本文重點介紹腸道菌群在UC的變化以及益生菌在UC中的應用。
  • 腸道菌群有助於結腸癌篩查?
    ‍患有腺瘤或結腸癌的患者會大量消耗腸道正常菌群,細菌學試驗利用這一點將他們從正常結腸黏膜中區別開來,他們補充道。最近,大家對腸道菌群(自然存在的細菌)在結直腸癌中的作用非常感興趣。動物模型研究提示,腸道菌群通過與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生成癌症相關的代謝產物和因子(能夠改變外環境)來實現致癌作用。
  • 菌群:腸道裡的健康密碼
    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仲夏來了,天氣愈加炎熱,很多人選擇喝點兒冷飲來降暑,沒想到腸道菌群平衡被破壞,拉起了肚子。人和細菌是共生體。腸道菌群就是腸道裡的各種細菌,數量有10萬億個,約為人類體細胞的10倍。人體腸道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 腸道菌群是咋回事?營養師帶你了解,腸道菌群的5大生理作用?
    腸道菌群,最近這些年在生命科學領域研究中是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對腸道菌群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重視,那腸道菌群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什麼作用,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認識腸道菌群:說起「細菌、真菌」,很多人都知道,它們都是一種微生物,廣泛存在於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
  • Nature綜述:腸道菌群如何劃分腸型
    不幸的是,目前我們只有非常有限的腸道菌群幹擾數據,如抗生素、糞便移植和飲食幹預,並且許多數據都被排除在腸型定義的框架之外,所以很難得出哪個穩定狀態的模型是正確的結論。短期的抗生素治療對人類腸道菌群的影響太劇烈,可以導致整個群落的瓦解,不適合研究腸道菌群的恢復能力。事實上抗生素治療可產生嚴重的菌群破壞,導致病原的入侵(如艱難梭菌),並導致無法恢復至最初的菌群狀態。
  • 羊棲菜酵素:具有調節腸道菌群功能的作用
    腸道菌群作為胃腸道內環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機體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機體消化吸收的過程中,營養攝取可導致腸道微生物系統發生變化,研究表明,發酵食品對機體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會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帶來機體糖分解有關的菌群、產SCFAs(短鏈脂肪酸)的菌群的豐度減小以及蛋白質分解的菌群增多等變化。多項研究結果表明:酵素可能與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構成有關。
  • 腸道菌群在內臟痛中樞機制中的作用
    清楚了解腸道菌群在內臟痛中樞神經機制中的作用及其調控的信號通路,能為進一步研究其機制提供理論基礎,並為治療內臟痛提供新的靶點。本文擬從腸道菌群在腦-腸軸中的作用、腸道菌群及其分泌物在內臟痛中的作用、作為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參與內臟痛、通過影響迷走神經等方面闡述腸道菌群在內臟痛中樞機制中的作用。
  • 腸道菌群是乳腺癌轉移擴散的重要參與者
    人們對腸道菌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越來越感興趣,腸道菌群是指生活在腸道的數以萬億計的細菌、真菌、病毒、古細菌和原生生物的總稱。這些微生物與宿主互惠共生,對我們的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菌群紊亂和特定細菌物種豐度的改變會增加許多疾病的風險,比如炎症性腸病、胃癌和結腸癌。
  • 海棠酵素:具有改善腸道菌群等益生功能
    將測序結果提交至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的Gen Bank資料庫中進行基本局部比對搜索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選取同源性較高的模式菌株的16SrDNA或18SrDNA序列,採MEGA7.0.14軟體中的鄰接(neighbor-joining,NJ)法構建系統發育樹。
  • 腸道菌群是如何控制免疫系統的?
    我們的免疫系統也受我們腸道和腸道菌群的影響,因為人體70%的免疫系統位於腸道。那麼,腸道菌群是如何影響我們免疫系統的幾乎所有方面的呢? > 腸道菌群的這些重要作用將腸道與健康的各個方面聯繫在一起。
  • 糖皮質激素治療與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菌群的相關性
    腸道菌群是一類與IBD密切相關的環境因素。大量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表明,腸道菌群在UC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與非IBD人群相比,UC患者的腸道菌群生物多樣性減少,菌群組成存在顯著差異,並隨病變程度的不同而發生顯著變化。有研究發現,藥物治療會改變UC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而相同治療方案對具有不同腸道菌群患者的療效也不盡相同。
  • 簡要敘述 | 膿毒症患者的腸道微生態|腸道|膿毒症|生態|菌群|患者|...
    02、腸道微生態紊亂增加膿毒症風險腸道微生態由諸多細菌菌群共同組成,稱為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可以分為α-多樣性和β-多樣性。腸道菌群多樣性的破壞會引起機體的一些病變。新生兒出生之後的一段時間內,腸道就會出現一些菌群,包括厭氧菌群。這些菌群會保護機體,使其免受其他菌群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