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機制難尋,腸道菌群」這句話開始廣為流傳,根據近十年的研究文章結果來看,一直被人類忽視的腸道菌群的功能逐漸被大家認識到,成為影響宿主生命健康的重要變量,比如腫瘤的發生、免疫治療的效果、抑鬱症的治療,都可以看到腸道菌群參與的身影。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腸道菌群資料庫——gutMEGA,該資料庫收集了迄今為止已發表的人類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數據。資料庫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研究團隊收集和建立,發表的文章題目為gutMEGA: a database of the human gut MEtaGenome Atlas,發表在牛津學術旗下的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期刊(影響因子8.99,中科院分區一區)。資料庫網址:http://gutmega.omicsbio.info/。
論文的主要內容我就不介紹了,主要講一下資料庫使用。進入主頁後網頁是這個樣子。根據網站介紹,資料庫共收集了6457個分類單元的59132個定量事件,共有776個不同條件,涉及7個不同水平(界、門、綱、目、科、屬、種)。
我們以克羅恩病為例進行(Condition)檢索。檢索結果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在Condition下面看到有24個詞條選項,例如克羅恩病及正常對照,克羅恩病及潰瘍性結腸炎等。可以在Log2Ratio裡選擇過濾條件。
點擊Detail中的「+」會出現以下界面,可以查看詳細信息如下,包括這樣研究來源PMID,研究所在地(資料庫裡還有比較不同國家之間腸道菌群差異)、測序方法和平臺以及樣本數等等,右邊的世界地圖可以讓人直觀的感受。並且網頁中還有菌群在兩個組別中的相對豐度差異結果。
也可以點擊Download下載數據,會得到輸入的搜索條件下所有的結果,也方便大家進行手動檢索。
網站還有瀏覽模塊(Browse),提供了一個逐項展示的界面供大家瀏覽腸道微生物。當方塊為綠色時,點擊會展示其結果。當方塊為灰色時,表示其下還有子選項,會有新的下級選項。
Condition這一欄,展示的是不同實驗條件下的比較,例如尋常痤瘡患者VS正常人。這個資料庫包含的數據可不只有腫瘤,只要是已經發表了的研究,就有收集整理。
資料庫還可以針對樣本進行篩選。
網站還有搜索模塊(SEARCH),與常見的網站一樣可以搜索自己感興趣的方向。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趕快自己挖掘想要的數據吧。
謝謝!
課題整包|甲基化|高通量測序|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