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微生物膽酸代謝產物調節腸道RORγ + 調節性T細胞穩態

2021-02-23 王初課題組

    大家好,今天分享一篇nature上的文章:Microbial bile acid metabolites modulate gut RORγ+ regulatory T cell homeostasis,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來自哈佛醫學院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的Prof. Dennis Kasper,該課題組的研究重點是微生物群在免疫系統發育、成熟和調節中的調控作用。


    人體腸道微生物群編碼的代謝流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生物活性分子與宿主之間不斷產生相互作用。其中,初級膽酸(BAs)是在肝細胞內合成並釋放到十二指腸用以促進脂質或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的生物活性分子,而一些膽酸能夠逃逸到結腸,然後腸道中共生的微生物可以將它們轉化為各種腸道膽酸,這些膽酸作為一種重要的激素信號,它們可以通過特定的核受體以及G蛋白偶聯受體調節宿主膽固醇新陳代謝和能量平衡。此外這些受體在塑造宿主固有的天然免疫反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然而,上述這種宿主-微生物通過膽酸介導的相互作用網絡對後天的適應性免疫系統的影響仍然需要進一步闡明。因此,作者在本篇文章研究中發現飲食和微生物因素都能夠影響腸道BA池的組成,且可以調控結腸中的一類表達轉錄因子RoRγ的FOXP3+調節性T細胞(Treg)的群體水平。

    首先,作者驗證了飲食和腸道微生物這兩種因素對於維持結腸RORγ + T reg細胞穩態至關重要。在小鼠模型中,作者對比了無特定病原體動物(SPF)的豐富飲食和基本飲食、無菌動物(GF)的豐富飲食中RORγ + T reg細胞的含量,結果發現在各組小鼠的細胞量有明顯差異。

    隨後作者通過在基本飲食小鼠的飲水中補充單一初級膽酸和次級膽酸以及膽酸組合,發現了特定的膽酸組合(如CA/CDCA/UDCA)能夠影響RORγ + T reg細胞的含量。也就是說,飲食和膽酸是調節小鼠RORγ + T reg細胞含量的因素。

    多種人類胃腸道細菌可以誘導RoRγ+Treg細胞含量,並將其轉化為不同的BA衍生物。作者推測這些細菌中的BA代謝途徑參與了結腸RoRγ+Treg細胞的誘導。於是作者選擇了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和Bacteroides fragilis這兩種細菌作為模型,敲除膽酸代謝途徑相關的膽鹽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 和7α-羥基類固醇脫氫酶(7α-HSDH)後,發現RORγ + T reg細胞含量有明顯改變。然後,作者進一步證明了膽酸代謝物主要是通過膽酸受體(BAR) 來調節結腸RORγ +  T reg細胞含量的,並且還可以改善改善腸道炎症。

    作者的研究表明,主要的腸道初級膽酸(CA/DCA/UDCA)以及某些次級膽酸(lithocholic/3-oxo-lithocholic acids)可以通過調節膽酸受體RORγ +  T reg細胞含量,以這種宿主和細菌共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網絡及其產生的代謝物來調控宿主的免疫動態平衡。

本文作者:MB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865-0

文章引用:doi.org/10.1038/s41586-019-1865-0

相關焦點

  • 微生物膽汁酸代謝物調節腸道RORγ+調節性T細胞穩態
    微生物膽汁酸代謝物調節腸道RORγ+調節性T細胞穩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6 14:22:30 美國哈佛醫學院Dennis L.
  • Nature:膽汁酸的腸道細菌代謝產物竟能調節Treg細胞分布!
    導讀:腸道「強壯」的免疫功能與效應T細胞及調節性T細胞(Treg)在體內的平衡有關。Treg細胞的主要特徵是細胞內Foxp3分子的表達。丁酸鹽在內的微生物發酵產物可在胸腺外誘導Foxp3的表達,促進CD4+T細胞向外周Treg(pTreg)細胞分化,且該過程由非編碼序列1(CNS1)增強子協助進行。
  • Nature|膽汁酸次級代謝產物促進結腸組織T細胞產生
    撰文 | 雪月腸道免疫平衡依賴於CD4 +調節性T(Treg)細胞的免疫抑制活性。轉錄因子Foxp3的表達是這類細胞的標誌。包括丁酸鹽在內的微生物發酵產物可促進外周誘導的Treg(pTreg)細胞的生成,這些研究也表明代謝產物可塑造結腸免疫細胞群的構成【1】。除了飲食成分外,細菌還修飾宿主來源的多種分子【2】。膽汁酸的細菌轉化體現了這一點,膽汁酸細菌轉化產生了一系列具有多種生理功能的類固醇。
  • Nature:星形膠質細胞誘導的中樞神經系統炎症與腸道微生物有關!
    星形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豐富細胞,在神經元代謝相關的發育和體內穩態中具有調節神經活動、突觸形成、限制膠質細胞維護血腦屏障等作用,這些穩態機制的失調是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的重要發病機制。小鼠實驗證明,LAMP1+TRAIL+星形膠質細胞通過誘導T細胞凋亡來限制中樞神經系統(CNS)炎症,該途徑由腦膜IFNγ+ NK細胞維持,並受到腸道微生物的調節。DOI: 10.1038/s41586-020-03116-4為了鑑定新的星形膠質細胞亞群,研究人員使用流式細胞術檢測了266個抗體與小鼠星形膠質細胞的結合。
  • 丙酸能增加腸道調節性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
    腸道微生物組不僅對健康機體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對慢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MS)也很重要。在腸道內,食物、微生物組和它們的代謝產物與免疫系統發生相互作用,甚至可以影響到遙遠的人體結構,比如大腦。腸道微生物群就像一個與環境相互作用並自給自足的內分泌器官。
  • 微生物群和肺癌:改善免疫治療療效的機遇與挑戰|微生物|肺癌|免疫...
    微生物群可調節宿主免疫和組織穩態。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對人類健康有益的相同微生物可以促進疾病和癌症的發展。生態系統受多種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可能會擾亂微生物群的平衡(微生物失衡)。較好情況下,有害刺激移除後這種平衡可以恢復。在某些情況下,持續的微生物群失衡會改變組織內環境穩定並導致癌症等疾病。已經發現,微生物成分對細胞轉化的直接作用或與炎症免疫反應失調相關的間接作用都與癌症發生有關。
  • 肺癌最新研究進展,與腸肺微生物息息相關|微生物群|腸道菌群|肺癌|...
    腸道菌群已被證實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進展以及急性肺損傷的惡化。腸道和肺中特定微生物代謝產物通過循環的聯繫和調節作用。例如,與健康對照相比,觀察到支氣管哮喘患者糞便中的微生物代謝產物(包括脂肪酸,乙酸鹽,丁酸和丙酸以及異酸)顯著減少。
  • Nature Immunology:調節性T細胞可限制效應T細胞的功能
    2015年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調節性T細胞(Treg, regulatory T cells)是一群具有負調節機體免疫反應的淋巴細胞,通常起著維持自身耐受和避免免疫反應過渡損傷機體的重要作用,但也參與腫瘤細胞逃避機體免疫監視和慢性感染。
  • 腸道微生物常用代謝資料庫簡介
    腸道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產物直接與宿主發生相互作用,調控宿主體內的穩態,影響宿主的各種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心臟病,甚至上升到神經系統中,與抑鬱密切相關
  • ...微生物群|腸道菌群|過敏性|益生菌|細胞|丁酸|嬰兒|-健康界
    微生物群誘導的Treg細胞表達核激素受體RORγt,並沿著一條通向Th17細胞的途徑分化。相反,在Treg細胞中不存在RORγt的情況下,表達GATA-3的Treg細胞和常規Th2細胞會擴增,並且與Th2相關的病理會加劇。
  • 最新研究進展 | 行為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腸道微生物分子
    本文描述了已知或疑似神經調節活性的細菌代謝產物,定義了從腸道菌群到大腦的信號傳導機制,並討論了腸道細菌分子可能對特定腦細胞發揮的直接作用。 許多發現是最近才發現的,本「觀點」中描述的發現在很大程度上是新穎的,尚待廣泛驗證。
  • 最新研究進展 | 行為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腸道微生物分子|微生物...
    動物模型研究確定了從腸道細菌傳播到大腦的分子線索,這些線索可能影響神經功能和/或神經發育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本文描述了已知或疑似神經調節活性的細菌代謝產物,定義了從腸道菌群到大腦的信號傳導機制,並討論了腸道細菌分子可能對特定腦細胞發揮的直接作用。
  • 研究揭示豬膽酸改善葡萄糖穩態的機制
    研究揭示豬膽酸改善葡萄糖穩態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18:16 上海交通大學Wei Jia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豬膽酸通過不同的TGR5和FXR信號機制來改善葡萄糖穩態。
  • J immunol:RORγt泛素化抑制Th17活性
    然而,對於RORrt的轉錄後調節機制,目前研究的卻不夠充分。由於Th17細胞能夠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包括IL-17A,IL-17F,IL-22以及GM-CSF,從而介導炎症反應,因此,Th17細胞一直被認為是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潛在靶點。學術界與製藥界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用於治療Th-17相關自體免疫疾病的RORgt抑制劑。
  • 最新研究進展|腸道微生物組在改善抗癌治療效果方面的強大作用
    最近的研究已指出人類共生腸道微生物群參與調節化學療法和免疫療法的結果。 它主要是通過調節藥物的代謝和宿主免疫反應來實現的。腸道微生物群除了影響脂類和蛋白質的穩態以及必需營養維生素的合成外,還有助於維持能量平衡。此外,腸道體液和細胞黏膜免疫系統的正常發育是由腸道菌群分泌的代謝物和信號分子介導的。
  • 丁酸梭菌可調控腸道菌群並抑制腸道腫瘤的發展
    研究結果表明,丁酸梭菌可以通過調節Wnt信號轉導通路和腸道菌群來抑制腸道腫瘤的發展,為CRC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5 丁酸梭菌改變特定細菌類群 5、丁酸梭菌改變了微生物衍生代謝產物的水平
  • 穀胱甘肽限制絲氨酸代謝從而維持調節性T細胞功能
    穀胱甘肽限制絲氨酸代謝從而維持調節性T細胞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6 15:15:37 盧森堡衛生研究所Dirk Brenner研究團隊的最新工作發現,穀胱甘肽限制絲氨酸代謝從而維持調節性T細胞功能。
  • Cell:Piezo1分子調節腸道與骨骼穩態
    2020年7月8日訊/生物谷BIOON/---此前研究表明,腸嗜鉻細胞通過分泌血清素(5-羥色胺)來調節腸道和骨骼的穩態。腸道微生物可調節血清素水平,但其潛在的分子機制尚未得到揭示。根據最近一項研究, Piezo1對腸道產生血清素至關重要。
  • Cell Rep:細胞代謝或能調節病理性和調節性T細胞之間的命運決策
    細胞或Treg細胞轉變是由相同的信號開始的,隨後決定命運的時候到來了,這就好像一個岔路口一樣,其會癮大CD4 細胞要麼轉變成為炎性T細胞,要麼轉變成為調節性T細胞。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研究人員進行臨床前研究揭示了細胞代謝在調節細胞命運決定上扮演的關鍵角色
  • 【學術前沿】Nature綜述 | 腸道菌群與結直腸癌的研究進展
    因此,破譯驅動CRC的特定致病菌群或代謝產物並表徵其潛在機制十分必要。如果微生物或其產物破壞了上皮屏障防線,那麼免疫細胞和間充質細胞將通過啟動一系列支持上皮完整性的信號網絡來充當第二道防禦線。例如,NF-κB和STAT3通過的激活可以觸發支持體內穩態組織修復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的產生。儘管間充質細胞是動態的,並且對於維持體內平衡至關重要,但是需要進一步的工作來確認它們是否與微生物群存在直接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