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主義」:單邊多邊都是手段 實用主義才是根本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2018年伊始,川普的對外政策是否變了調門?對朝韓之間的對話由此前的反對轉向支持,並承諾朝韓對話期間美國不會採取軍事行動。雖然此前川普總統三番五次揚言要對朝動武,但近日卻再度拋出橄欖枝,願意視「合適時機和條件」與朝鮮對話。在全球性多邊議題上,川普在孤立主義的道路上也有所倒車,無論是表態美國可以有條件重返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還是確定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川普都更多表現出擁抱世界而非孤立世界的姿態。不過是否就能因此判斷川普政府要回歸多邊主義,其對外政策改弦更張?

資料圖:美國總統川普 (圖源:第一財經網)

單邊主義還是多邊主義,歸根結底是實用主義。對於美國對外政策而言,無論是採用單邊主義還是多邊主義,這些都是基於功利性的工具態度,歸根結底還是源自美國功利主義極強的實行主義的價值觀導向。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不過是美國對外政策光譜的兩端,現實的美國對外政策往往是游離於兩者之間,根據美國利益的需要時而呈現多邊主義更強一些,或者單邊主義更為明顯一些。就最近20年美國歷屆總統的對外政策基調來看,以民主黨為代表的柯林頓總統、歐巴馬總統更多體現為多邊主義偏好的特點,而共和黨的小布希總統和川普總統則體現更強的單邊主義的特點。這與兩黨在對外政策上的偏好差異有很大的關係。相對而言,共和黨對政治、安全與戰略等宏大的全球秩序和國際格局興趣更為強烈,而這些議題所面臨的國家間利益衝突相對更多一些,為了實現戰略目標,單邊主義或少邊主義比較顯著。而民主黨往往偏向經濟、價值觀等領域的全球拓展,國家之間的物質利益衝突較少,國際合作的障礙較少,多邊主義也更容易實現。

對於川普總統而言,推行「美國優先」的對外政策導向,更加關注美國利益,在美國利益與他國利益關係中顯得更加自私,甚至以維護美國利益為由「一言不合就退群」,TPP、《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系列重要的國際協議或組織都和美國分道揚鑣,川普總統也被認為是比較典型的單邊主義、孤立主義的代表。在川普總統看來,美國的全球領導有點虛無縹緲,切實增進美國的物質利益才至關重要。對於可能損害美國利益的國際協議或國際組織,如何不能在短時期內通過修改協議等予以改進以實現利益止損,美國就會採取退群策略。不過因此斷定川普就是單邊主義總統,將其完全定位於多邊主義的對立面也並不合理。應該看到,川普對於多邊主義或單邊主義只是一種工具性的態度而非價值傾向,只有符合美國利益需要,川普也並不拒絕多邊主義的合作方式。

從近日川普的言行舉止來看,川普雖然是我行我素為主,但畢竟經歷一年總統崗位的歷練,在政治上相對成熟一些。出席世界經濟論壇不過展示了其對論壇的興趣,未必就是要重返多邊主義或支持全球化。有條件的重返《巴黎協定》與退出《巴黎協定》的言行幾乎一致,即堅持美國利益至上,川普沒有半點悔意。對朝鮮拋出對話的橄欖枝不過是美國對朝政策或戰或談的兩手交替施壓。實際上,在對朝政策上,川普的多邊主義手段非常明顯,不論是屢次三番要求中國對朝鮮施壓,而是要求東南亞甚至拉美國家對朝鮮開展斷交活動,都是通過國際社會多邊合作的體現。

展望未來,川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導向不會改變,美國也不會放棄其全球領導地位。如何在美國物質利益和全球領導地位之間實現平衡,儘可能減少美國領導的成本,這些都會促使美國不得不尋求國際合作,採取多邊主義的態度,而一旦合作難以奏效,為了規避或減少美國利益的損害,其退回單邊主義或孤立主義也是常態。

(凌勝利,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秘書長、副教授,海外網專欄作者)

相關焦點

  • 滕建群:論美國川普主義的興起與影響
    川普主義敏銳地捕捉到這種社會變化,提出了迎合中下層民眾的反全球化政治訴求和主張。 入主白宮後,基於以下四個原因,川普政府退出一系列國際組織或安排。 一是美國逐漸失去國際話語權。隨著國際政治力量多極化趨勢的加快,美國在國際多邊舞臺上的聲音被廣泛地削弱。
  • 中美競合|當拜登面對「川普主義」
    過去幾年,川普政府利用美國相較於其他大國仍然極為強大的國家經濟、技術、安全實力,並以雙邊主義方式放大這種實力優勢,通過「貿易戰」等訛詐性、霸凌性手段,逼迫對手做出較大讓步。川普在對待美國同盟關係方面體現出「交易主義」理念,將美國提供的安全保障承諾視為商品,要求美國的盟友和安全夥伴增加「付費」並切實承擔自身責任。
  • 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揚亮相 打破國外產品壟斷
    亞威的多邊折彎機  中國江蘇網7月2日訊 昨日,國內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我市的亞威工具機亮相其中的一大難度在於,生產電梯時需要用到折彎機,目前國產的設備只能做到單邊折彎,在遇到多邊折彎時,需要人工輔助。  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揚亮相  很多人想不到,生活中我們經常要乘坐的電梯,生產它的工具機有不少是進口的。  以電梯門為例,我們看到的電梯門似乎是一個平面,其實是一個「方盒子」。「電梯外側有門板,裡面也有門板,從中間看是鏤空的。」
  • 實用主義絕對化的危害
    藍方用了很多心理幹擾的手段,層層加碼,最終達成了效果。面對紅軍的質疑。藍方問是不是給你們造成影響了?紅方答是的,可你們用的是什麼手段?藍方得意洋洋地宣稱打贏才是硬道理,達成了效果,就是好的。這是一個實用主義絕對化的問題。必然會走向不講過程,只講結果。為了結果,不擇手段。就好像電視劇裡的人身攻擊,嘲笑,挖苦,詐騙,綁架……完全不設底線。
  • 一周三場多邊峰會,習近平回應「時代之問」
    一周三場多邊峰會,習近平回應「時代之問」 2020-11-24 19:18:00   來源:人民日報
  • 文揚:東北亞多邊格局中的納什均衡
    例如,最近幾年的東北亞戰略形勢,即表現出幾個大國之間相互牽制又相互利用的多邊互動,其中也反映出一些的理性算計。如中俄之間的「準聯盟」動向、美日對防衛指針的重新修訂、中美在南海的緊張對峙,以及最近一個月中日關係的小幅度回調等等,都是「多方博弈」的典型體現。
  • 中國的實用主義
    美國是以重實用出名的國度,哲學上的實用主義,美國很有幾個大家,美國的教育全重實用。中國人的實用狂,程度現在美國以上了! 中國民族的重實利由來已久,一切學問、宗教、文學、思想、藝術等等,都以實用實利為根據。一、學問。
  • 分析的實用主義研究
    這種分析的實用主義批判了早期分析哲學中的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沿著後期維根斯坦的語用學路徑,遵循塞拉斯「理由空間」的規範性進路,將理性主義、實用主義和表達主義融為一體,賦予分析哲學以實踐的生命力,賦予實用主義以概念的清晰性。
  • 川普、拜登競爭諾貝爾和平獎 「川普主義」橫空出世
    澳大利亞法學教授弗林特(David Flynt)上周末在英國《天空新聞》上露面,稱「川普主義」(Trump Doctrine)「非同尋常」。 弗林特指出,「川普使用他的川普主義,不再讓美國陷入無休止的戰爭,這場戰爭除了殺死成千上萬的年輕美國人和給美國帶來巨額債務外,什麼都沒有實現。也未能給進行戰爭的國家帶來任何改善。
  • 實用主義的危害有哪些?
    哪怕是初中生都知道「自由落體」只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不能去考慮其他的阻力,作為博士不可能沒有這個常識,倒是寫這個段子的作者完美的暴露了智商下限。那麼,這個一滴水砸死人的故事到底反映了什麼問題呢?其實背後蘊含實用主義思維習慣,當然大家都淋過雨,我們之所以沒有被天上掉下的雨給砸傷,那是因為空氣阻力幫了忙。
  • 被實用主義綁架的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
    而之前市面上大量的弱鹼水,價格都比普通水貴上幾倍、甚至幾十倍。類似這種披著科學外衣的營銷不勝枚舉,那天逛超市,隨手拿了一瓶飲料,上面寫著「富含多種電解質」。何為電解質?所有溶液中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電解質,簡單地說,我往水裡撒一把鹽,這盆鹽水就富含電解質。還有某些食品宣稱可以補充碳水化合物,糖類的學名就是碳水化合物,那麼吃一個饅頭、吃一勺糖都可以補充。
  • 李光耀的「實用主義」及其啟示
    他的自畫像叫做「實用主義」,論者也普遍認同其「實用主義」。當然,再深究,則不必。實用主義作為哲學大宗,流派紛紜,名目繁多。但管他詹姆斯、杜威、劉易斯,李光耀不會去選邊站。如果想給他劃定師門,認祖歸宗,只怕「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李光耀志不在此,他是政治家。無非顧名思義,從最樸素的角度、用最易被公眾理解的話語,推出「實用主義」以標示治國理念罷了。
  • 當今社會盛行實用主義價值觀,你知道這種價值觀是怎麼來的嗎?
    西方的哲學起源於古希臘,而哲學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探討最根本、最普遍的問題,比如世界是有什麼構成的?世界存在的本質是什麼?世界有沒有什麼根本的目的?人類是如何獲得真理的?等等。而在這些哲學研究的背後,有一種潛在的思維邏輯,那就是,認為這個現象的世界背後,存在一個更加本質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存在一套簡單而有序的規律。
  • 拉普拉斯變換4:單邊拉普拉斯變換
    單邊拉普拉斯變換在分析具有非零初始條件的因果系統時,有很大的價值。單邊拉普拉斯變換定義:
  • 第一報導 | 習主席的「多邊外交月」,有這樣3個意涵豐富的「新...
    >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繼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之後,中國元首外交再次迎來繁忙的「多邊時間11月10日至22日,不到兩周時間,習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4場多邊會議、一場國際論壇,發表8場重要講話、主旨演講和致辭,外交日程異常密集。
  • 論當代科學哲學動態先驗論路徑的實用主義闡釋及其超越的可能性
    在實用主義闡釋的支持者看來,弗裡德曼正是在將理論框架更迭置於交往合理性的過程中,才確保了科學理論中「先驗陳述和哲學爭論層次」具有連續性,「哲學具有調節不同範式的使命,它可以通過交往理性或交往合理性的空間,使得只在狹隘的純粹科學推理範圍無法實現統一的不同範式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