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川普的對外政策是否變了調門?對朝韓之間的對話由此前的反對轉向支持,並承諾朝韓對話期間美國不會採取軍事行動。雖然此前川普總統三番五次揚言要對朝動武,但近日卻再度拋出橄欖枝,願意視「合適時機和條件」與朝鮮對話。在全球性多邊議題上,川普在孤立主義的道路上也有所倒車,無論是表態美國可以有條件重返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還是確定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川普都更多表現出擁抱世界而非孤立世界的姿態。不過是否就能因此判斷川普政府要回歸多邊主義,其對外政策改弦更張?
資料圖:美國總統川普 (圖源:第一財經網)
單邊主義還是多邊主義,歸根結底是實用主義。對於美國對外政策而言,無論是採用單邊主義還是多邊主義,這些都是基於功利性的工具態度,歸根結底還是源自美國功利主義極強的實行主義的價值觀導向。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不過是美國對外政策光譜的兩端,現實的美國對外政策往往是游離於兩者之間,根據美國利益的需要時而呈現多邊主義更強一些,或者單邊主義更為明顯一些。就最近20年美國歷屆總統的對外政策基調來看,以民主黨為代表的柯林頓總統、歐巴馬總統更多體現為多邊主義偏好的特點,而共和黨的小布希總統和川普總統則體現更強的單邊主義的特點。這與兩黨在對外政策上的偏好差異有很大的關係。相對而言,共和黨對政治、安全與戰略等宏大的全球秩序和國際格局興趣更為強烈,而這些議題所面臨的國家間利益衝突相對更多一些,為了實現戰略目標,單邊主義或少邊主義比較顯著。而民主黨往往偏向經濟、價值觀等領域的全球拓展,國家之間的物質利益衝突較少,國際合作的障礙較少,多邊主義也更容易實現。
對於川普總統而言,推行「美國優先」的對外政策導向,更加關注美國利益,在美國利益與他國利益關係中顯得更加自私,甚至以維護美國利益為由「一言不合就退群」,TPP、《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系列重要的國際協議或組織都和美國分道揚鑣,川普總統也被認為是比較典型的單邊主義、孤立主義的代表。在川普總統看來,美國的全球領導有點虛無縹緲,切實增進美國的物質利益才至關重要。對於可能損害美國利益的國際協議或國際組織,如何不能在短時期內通過修改協議等予以改進以實現利益止損,美國就會採取退群策略。不過因此斷定川普就是單邊主義總統,將其完全定位於多邊主義的對立面也並不合理。應該看到,川普對於多邊主義或單邊主義只是一種工具性的態度而非價值傾向,只有符合美國利益需要,川普也並不拒絕多邊主義的合作方式。
從近日川普的言行舉止來看,川普雖然是我行我素為主,但畢竟經歷一年總統崗位的歷練,在政治上相對成熟一些。出席世界經濟論壇不過展示了其對論壇的興趣,未必就是要重返多邊主義或支持全球化。有條件的重返《巴黎協定》與退出《巴黎協定》的言行幾乎一致,即堅持美國利益至上,川普沒有半點悔意。對朝鮮拋出對話的橄欖枝不過是美國對朝政策或戰或談的兩手交替施壓。實際上,在對朝政策上,川普的多邊主義手段非常明顯,不論是屢次三番要求中國對朝鮮施壓,而是要求東南亞甚至拉美國家對朝鮮開展斷交活動,都是通過國際社會多邊合作的體現。
展望未來,川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導向不會改變,美國也不會放棄其全球領導地位。如何在美國物質利益和全球領導地位之間實現平衡,儘可能減少美國領導的成本,這些都會促使美國不得不尋求國際合作,採取多邊主義的態度,而一旦合作難以奏效,為了規避或減少美國利益的損害,其退回單邊主義或孤立主義也是常態。
(凌勝利,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秘書長、副教授,海外網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