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5日 08:5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紅
字號內容摘要:分析哲學以語言分析特別是語言的邏輯分析為特色,實用主義以實踐為要旨。美國哲學家羅伯特·布蘭頓自《清晰闡釋》開始,通過《闡明理由》《言行之際》等一系列著作,力圖以「分析的實用主義」為綱領推進分析哲學與實用主義的融會,以規範語用學和推理主義語義學打造語言哲學的「地基」。這種分析的實用主義批判了早期分析哲學中的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沿著後期維根斯坦的語用學路徑,遵循塞拉斯「理由空間」的規範性進路,將理性主義、實用主義和表達主義融為一體,賦予分析哲學以實踐的生命力,賦予實用主義以概念的清晰性。
關鍵詞:實用主義;分析;推理;語言;塞拉斯;哲學;布蘭頓;經驗主義;批判;實踐
作者簡介:
分析哲學以語言分析特別是語言的邏輯分析為特色,實用主義以實踐為要旨。美國哲學家羅伯特·布蘭頓自《清晰闡釋》開始,通過《闡明理由》《言行之際》等一系列著作,力圖以「分析的實用主義」為綱領推進分析哲學與實用主義的融會,以規範語用學和推理主義語義學打造語言哲學的「地基」。布蘭頓認為,語言意義的確定性和思想推論的可能性,均來自語言使用者就相互之間的推理承諾和資格所進行的「道義計分」活動。這種分析的實用主義批判了早期分析哲學中的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沿著後期維根斯坦的語用學路徑,遵循塞拉斯「理由空間」的規範性進路,將理性主義、實用主義和表達主義融為一體,賦予分析哲學以實踐的生命力,賦予實用主義以概念的清晰性。
分析哲學和實用主義的結合始於20世紀40—50年代,在這一時期,產生了莫裡斯的科學經驗主義、劉易斯的概念論實用主義以及布裡奇曼的操作主義。第二次結合始於20世紀60年代,這個結合的產物通常被冠以「新實用主義」。可以稱為「新實用主義」的不僅有蒯因、塞拉斯、古德曼、戴維森、普特南等人的哲學,羅蒂由後現代主義和實用主義結合而來的教化哲學也在其中。單就分析哲學和實用主義的結合而言,這一融合結出了豐碩成果:蒯因在致力於分析哲學的實用主義化的過程中,提出了本體論的承諾、自然主義的認識論、行為主義理論;塞拉斯對「明顯影像」和「科學影像」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在批判「所予神話」的基礎上開啟了分析哲學中的「推理主義」轉向;戴維森提出了「戴維森綱領」;古德曼和普特南兩人也各有建樹。美國學者斯坦利·羅森曾在總結20世紀語言哲學的發展之後,預測其中一些爭論將在元層次上繼續推進,而以塞拉斯、麥克道威爾和布蘭頓為代表的匹茲堡學派就代表了分析哲學的這一發展趨向。
「匹茲堡學派」的說法由梅爾(Chauncey Maher) 提出,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都長期在匹茲堡大學任教,更重要的是其共同的哲學關注點:一是拒斥「所予神話」,以此為基礎批判傳統分析哲學中的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二是「概念」或「推理」都是「語言性」的,要進入「理由空間」,我們必須進入自然語言的空間,對感官感知和意向性行動的理解都離不開對語言的掌握。三是對規範的強調,談論推理的正確性就是在談論語言使用中的規範,而推理是語言使用者所做的事情,規範就隱含於其中。除此之外,匹茲堡學派摒棄英美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的對峙和成見,從歐陸哲學那裡汲取靈感和養料,其中借鑑最多的歐陸哲學家是康德與黑格爾。按照羅蒂的說法,塞拉斯把分析哲學從休謨階段推進到康德階段,而布蘭頓則拓展了塞拉斯的工作,將分析哲學從康德推進到黑格爾階段。
國外學界對分析的實用主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分析的實用主義的理論主旨。分析的實用主義贊同理性主義而反對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贊同推理主義而反對表象主義,贊同整體論而反對語義學原子主義,贊同對邏輯的表達主義的解釋而反對形式主義解釋。而位於其思想核心的乃是推理主義,而推理主義與整體論密不可分,因為如果傳遞意義的是推理,那麼具有特定的意義就預設了在特定推理構造中的特定位置;就此而言,這一整體論會導致功能主義;如果我們把實用主義理解為實踐對理論具有優先性,那麼,這又與實用主義密切聯繫起來,因為推理就是做事。因此,分析的實用主義強調語義學和語用學的結合,為拓展分析的語義事業提供了特別的資源,也就是單一關注對意義之間關係的分析擴展到包括意義和用法之間的關係分析。此外,分析的實用主義是以規範性為主題的實踐哲學。在此意義上,分析的實用主義不是一種自然主義、經驗主義、行為主義層面的實用主義思想,而是以實踐為基地的方法論層面的實用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