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6月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11時30分,高考語文科目考試剛一結束,上海市教育考試院便第一時間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上海高考作文題。大家發現,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依然是一道材料作文:思考「更重要的事」。仔細一算,這已經是上海高考作文連續第五年採用材料作文題。
對這道作文題,滬上多位語文名師表示,「出得不錯」。名師普遍認為,這道作文題同時具有人文情懷和思辨意識,能讓每位考生都有話可說。
由於與去年「微光」作文題形式類似,今年的作文材料用的也只是一段提示語。老師們反映,雖然這道題與一些區縣「一模」、「二模」的作文題有相似之處,但還是成功避免了「撞題」情況。
多區模擬考題類似高考題
上海高考作文命題青睞材料題。從2009年的「鄭板橋題」、2010年的「丹麥人釣魚」、2011年的「戒指上的銘文」、2012年的「心靈的微光」,一直到今年的「更重要的事」,上海已連續五年出材料作文題。
作文命題一般有三種形式: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滬上語文名師指出,命題作文容易猜題、「撞車」;話題作文寬泛、容易套題;材料作文更穩妥,不容易「撞車」,也可以儘量避免反猜題,避免宿構、套題情況。這些原因可能是為什麼上海多年來作文連續採用材料題的原因。「人人都能寫,人人猜不到。」育才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強指出,這也正是高考作文命題的「遊戲規則」。
「不過今年這道題和去年類似,嚴格說給的是一段提示語,而非材料,放寬說,它依然算是一道材料題。」華師大一附中語文特級教師李支舜說。
也正因為今年的作文題給的是一段提示語,市八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沈紅旗認為,這道題並沒有給人「出人意料之感」,而且也因為材料限制少,比較容易出現套題情況。「比如高考前各區縣的一模、二模考試中,諸如『有用和無用』、『近看和遠看』、『是否要現實一點』等一些講究辨證關係的題目,和此題就有異曲同工之處,很多內容可以套用進去。」
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也反映,「生命的輕與重」、「局部與整體」的關係等這些「二模」考中出現過的作文題和此題有類似之處。
專題:我們的青春夢——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