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遠離這類人,《流浪地球》這本書你才算沒白看

2020-12-05 憑欄優讀

聽說《流浪地球》的電影會在今年上映,雖然今年已經過了大半,但我還是很期待,最近更是又讀了一遍劉大大的這本《流浪地球》,再一次的進入到了那個科幻的世界,那個科幻的年代。

流浪地球

太陽要死了,但是人類探查到了,人類只有離開太陽系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而要離開太陽系,唯一的選擇便是將整個地球改裝成飛船,把整個地球飛走,而這一旅程,將會是幾千年的旅程,全人類都投入到了這次瘋狂的努力之中。

太陽將亡

只是,經過四十代人的時間後,疑惑和猜忌佔據了上風,人類當中爆發了叛亂,就在叛亂成功,最後守護理智和信念的五千人被處死時,太陽也死了,何其的諷刺。小說裡面沒有說這些叛亂者是怎麼樣的心情,也沒有交代煽動叛亂的人的結果,但是我個人以為,這些無知的人會後悔,會自責,甚至會互相推卸責任,互相指責,那場面肯定不好看,所以劉慈欣很明智的選擇了跳過。

中國科幻界大神劉慈欣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再次讀完《流浪地球》,我的腦海中冒出的便是孔聖人的這句話,孔夫子的意思是對於空手搏虎,赤足過河,即使是死了都不會悔悟的人,我是不會找他共事的。我以為,這樣的易衝動的無知莽夫,何止是共事,見到這種人,有多遠避開多遠。

科幻的世界

《流浪地球》裡,無知的叛亂者,根據自己幼稚可笑的測量,認定自己被欺騙了,發動了叛亂,把守護真理的人趕盡殺絕,最後卻發現一切都源自自己的無知。小說的意思,有的人死了,可地球還活著,有的人還活著,活著,就還有希望。

流浪地球或者說是旅行的地球

我以為,科幻小說除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之外,更具有其現實意義。生活中,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代表著正確思想觀念的人比比皆是。更可怕的是,這些人還要來毒害你的思想,信誓旦旦的聲稱自己的思想才是真理,要求你們和他保持相同的想法,然後在行為上給予他們各種支持。

面對這樣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個人以為,若是可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這樣的人,你不可能對每個人都仔細的分析問題,為他講解清楚,為他指導正確的思想,更不用說有些人在你不同意他的觀點時,是會衝動,是會激動的,這樣的人,就好像《流浪地球》裡面那些個無知又自以為是的叛亂者,對付他們最好的辦法,便是讓真理去打他們的臉。

像日心說這樣的真理終究會被證實

關於這一點,我認為做的最好的代表便是哥白尼了,他提出了日心說,他知道自己是對的,但他沒有去和堅持「地心說」的羅馬天主教廷正面對抗,是到了自己古稀之年才將這個學說拋出來,果然是被教廷以違背《聖經》所打壓,可哥白尼死後60年後,在鐵證如山的證據面前,教廷自己打了自己的臉。

哥白尼畫像

對於無知,還信誓旦旦自以為是的人,能有多遠,我們就避開多遠吧。不要被他們拉低了自己的認知,也別和他們爭論,因為不值得,因為這些人不夠格。

相關焦點

  • 關於《流浪地球》最強揭秘,原來這電影白看了!
    不只是地球,整個太陽系裡所有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全都會被炸毀。想活命,只有一條路——放棄太陽。更具體點說,地球將飛離太陽系,錯開這次爆炸,在外太空重新找一顆恆星當爸爸。這就是所謂的「流浪地球」計劃。當時表姐聽說要拍大劉這部《流浪地球》,第一反應就是——這誰家導演啊?瘋了吧?大劉的書迷應該都了解,他的視角,永遠是很宏大的,尤其是這一部,幾乎全是設定,沒有多少故事。拍它,怕是找死喲?
  • 《流浪地球》熱映引爭議?原來是這幫人在搞鬼!
    五千餘人剛被凍死,氦閃如期爆發,水星、金星和火星被燒成了灰。地球已經遷徙,故倖免於難。你難道不覺得,無論是現在對《流浪地球》的圍攻,還是小說裡叛軍對聯合政府的迫害,都很像那場延續十年的動亂嗎? 近兩年,優秀的國產電影越來越多了。《戰狼2》重新定義了國產動作片,《紅海行動》重新定義了國產重工業戰爭片,剛上映沒幾天的《流浪地球》則開了國產硬科幻的先河。
  • 《流浪地球》為什麼沒鄭州?
    2  所以你看,《流浪地球》裡沒鄭州,顯然不科學嘛!拯救人類這件大事兒,怎少得了大鄭州?  不過,不科學的事也不止這一件。  電影裡,救援小分隊從北京出發救援杭州,按理說走最短路線本不用經過上海。但偏偏就繞道而去了,還差點搞得全軍覆沒,提前game over。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地球變成了一架巨大的機器,以保證在危險降臨之前,能夠帶著人類逃出生天。此時,大氣層已經失去了它的保護作用,人類無法再在地面上生活。他們只能依靠深厚的土壤和巖層的庇護,龜縮在地底下。2地球流浪分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以及「流浪時代」。「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 《流浪地球》: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東方電影!
    如果讓我來評價《流浪地球》,就是兩個字:雄心。電影結束後我沒走,也沒摘3D眼鏡,像傻子一樣一直聽完了劉歡唱的主題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我感覺,這裡的「其」,指的就是《流浪地球》。對於國人而言,《流浪地球》是一部胸懷廣大而野心——啊不——雄心勃勃之作!它沒幹其它事,它是在搞文化輸出。
  • 看完《流浪地球》 用這幾本書開啟太空旅行
    看完《流浪地球》 用這幾本書開啟太空旅行 2019-02-18 10:27
  • 《流浪地球》最強揭秘,多少人白看了?(附刪減片段)
    這就是所謂的「流浪地球」計劃。於是,中國人想出一辦法,把地球上安裝上上萬個發動機。把地球推走,這就是行星發動機。人類建造了1萬個行星發動機,遍布世界各地。因為它的核,其實就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家」的概念。雖說,救的是地球,更是救自己的家人;硬核與槽點,你真的看懂了麼?而上面提到的,還僅僅是大多數人所能看到的。
  • 《流浪地球》:電影裡沒說明的,小說中都給了回答
    無論看沒看過電影,應該都知道,這部電影雖然是在末日大背景下,但整體基調熱血又充滿希望。太陽急速膨脹,地球選擇流浪,人類傾盡全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推動地球尋找新家園的旅途,故事就發生在木星作為「引力彈弓」加速地球脫離太陽系的關鍵點。引力激增導致地木相撞危機,而電影中的每一個人都為了化解危機奮不顧身。
  • 推薦你看這幾本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鐵木君,ID:tetem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別做正常的傻瓜》主題:「思維&決策」人不可能永遠不會犯錯,這也意味著,我們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一些思維誤區。類似的書籍看了很多,唯獨這本比較特別。
  • 看完《流浪地球》,立馬想到這本小說,網友:比電影好看!
    今年春節檔的口碑之王非《流浪地球》莫屬,在小編觀看之前,便受到朋友圈好友的安利,對該部電影的評論那是讚不絕口。從先前的預告片看著非常不錯,於是便進電影院看了這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科幻大片」。看完之後還是非常的震撼,比預期的還要恢弘磅礴。
  • 看完流浪地球不過癮?下面這些科幻類災難小說值得一看
    本期為大家推薦的小說都是以科幻災難為主題的,相信大家都還記得今年的賀歲電影《流浪地球》吧,這可是給我們這群科幻迷們大飽眼福了,而《流浪地球》其實是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樣類型的小說會給人帶來非常強烈的內心震撼,在災難面前,人是那麼的微不足道,那我們究竟能做些什麼呢?
  • 認真讀一本書|流浪地球|原著和電影
    在2018.12.19號知道了由大劉(劉慈欣)的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馬上要在大年初一上映的時候,就趕緊在微信讀書裡下載這部小說,看完小說再看電影,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果然在觀影后就暗暗慶幸自己提前看了原著,電影本身不錯,但不得不說電影和原著講的是兩個故事,傳達的是兩種思想,看完是兩種感受。流浪地球原著:太陽即將爆炸,人類傾盡了所有能源實施了史上最大的逃亡計劃: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飛向比鄰星,建立新的太陽系。在逃亡的過程中有兩個高潮點,一次是近日點,一次是認為流浪地球計劃是聯合政府的騙局。
  • 地球還在的人沒了?別讓流浪地球的算術漏洞成真
    文:梁建章、黃文政最近,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引起了熱議。很多科學家指出了原著中一些有悖物理規律的漏洞,而我們則發現原著有個算術漏洞,導致小說中的一個基本政策犯了方向性錯誤。有漏洞並不奇怪,因為科幻小說畢竟是對未來的社會和經濟問題進行大膽地想像和推演,其演繹路逕往往遠離日常經驗。
  • 《流浪地球》這麼火,為什麼《三體》沒人拍?劉慈欣終於說出原因
    在去年,一部《流浪地球》成為了國產電影中的爆款,原著作者劉慈欣的想像力,再一次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是劉慈欣還有一部比《流浪地球》更受追捧的作品,它就是《三體》。看過《流浪地球》的朋友,一定都被其中壯闊的場景所震撼,但是你知道嗎?如果《三體》拍成電影,那麼它的震撼程度,將會是《流浪地球》的數十倍不止。所以國內目前還找不出哪個人敢站出來拍《三體》,主要還是因為怕被罵。
  • 流浪地球:0.17%的光速,2500年100代人,開著地球去流浪的結局
    孩子,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值得你為之拼命和流血,除了土地。」——《飄》。如果《流浪地球》真的成為現實,那絕對是人類為了土地拼命和流血最多的一次。因為複雜的技術原因,以及現實的政治考慮,促使人類最終放棄飛船方案,選擇開著地球去流浪。
  •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電影?流浪地球最火的一段差評,你怎麼看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電影。對這部不及格電影的普遍吹捧,那些看了提前點映紛紛較好的寫手和大V,只能讓我懷疑他們的人品與審美。一、科學設定不及格作為一部科幻片,一部被吹得很厲害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在科學設定上完全沒有能過及格線。全片最大的危機,來自於利用木星彈弓效應時,發動機受木星引力影響停止工作。這是對整個地球科學界和工程技術界的無情藐視。
  • 有人說《星際穿越》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漏洞百出,你怎麼看?
    實話說,我不是槓精,雖然我承認《流浪地球》比起《星際穿越》是有一些不足,比如說特效、情節設置啥的,但是《流浪地球》也沒有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漏洞百出啊。如果說非要抱著找漏洞的心情去看《流浪地球》,那我就覺得太沒有必要了,因為畢竟《流浪地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視覺上的震撼以及關於未來中國科幻電影該走向何方的一種思考。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標杆毫不為過,畢竟比起以往的一些電影,《流浪地球》的進步的確是很大的。
  • 你被《流浪地球》這句話洗腦了嗎?
    春節期間,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有一句臺詞火了:「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昨天(9日)下午五時許,@電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借用這句臺詞,提醒初六返程的人們注意安全,還艾特了@平安北京和@北京交警。沒想到,這條微博把一眾官微段子手都炸出來了!
  • 《流浪地球》播出後,已經好久沒見到太陽了,送你幾個「小太陽」
    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大獲成功,人們沉浸在故事之中的同時,也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在茫茫星辰大海之中,我們是多麼的不起眼。電影中,地球遠離太陽去「流浪」,而現實中,江浙滬地區卻在上演著「流浪太陽」,或者說不只有江浙滬,南方好多地方,都已經好久沒出太陽了。
  • 看了《流浪地球》後,卡梅隆導演把劉慈欣的《三體》連續看了2遍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爆,劉慈欣(大劉)的另一部巨作《三體》的影視化議題再次被從頭提起。相比《流浪地球》而言,《三體》是實打實的一個超級大IP。僅僅是90萬字左右的文本,就讓許多軟科幻小說黯然失色。如果把三體的國際架構單個拆開,能衍生出100多個番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