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天葬師到底有多特殊,延續了千年,人們對他們既尊重又害怕

2021-01-15 多邊形的歷史

提起西藏,很多人對這個地方比較嚮往。有種說法就是平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這些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前往西藏旅遊,西藏也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旅遊勝地。不過,去西藏旅遊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因為大家的文化不一樣。西藏基本上都是信仰佛教的,有很多虔誠的佛教徒。有很多人的行為大家理解不了。這也許就是文化的差異導致的。要說西藏最特殊的職業,絕對是這種職業。這種職業持續了近千年的時間,大家對從事這種職業的人是既尊重又害怕。這種職業就是天葬師。

天葬師是支持天葬的人,天葬是西藏對死者祭奠的一種方式,通過天葬表達自己的哀悼。天葬在西藏由來已久,人們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獲得輪迴。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是不一樣的,這只是文化之間的差異,大家都應當尊重。天葬和火葬、土葬一樣,都是表達哀悼的方式。在整個天葬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天葬師了。

天葬師把人的屍體放在天葬臺上之後開始舉行儀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屍體肢解四肢,割成小塊,取出內臟。處理完這些之後,天葬師就向周圍的鷹示意。這時,鷹鷲紛紛上前,不多時,所有的肌肉和內臟都被吃得乾乾淨淨。做完這一切,天葬師就到山下去洗手和刀具,整個天葬過程宣告結束。整個過程中非常的嚴肅,據說天葬師在做這些時,頭上罩有神聖的光環。所以人們對天葬師非常尊重。

不過,大家對天葬師不僅是尊重這麼簡單,同時在生活中也是害怕這群人。因為大家認為這些人很神秘,而且經常和屍體打交道,和幽靈一樣。所以大家在平時非常畏懼這些人。不過,天葬師一般都是僧人比較多,也有些是俗人。還有些是專門支持天葬的,這些人都是專業的天葬師。不管是哪一種,都需要遵守天葬師的規定。比如,天葬禮儀結束後,天葬師是不能問死者家屬要錢財的。這是他們的古訓:「人家給了不能不要;不給不能向人家要;有錢無錢給多給少都一樣。」

新中國成立之後,西藏地區對天葬有很多規定,可以說讓天葬更加規範。而天葬師也更受大家尊重。

相關焦點

  • 西藏目前共有1075座天葬臺 有近百名天葬師
    新華網拉薩1月11日電(記者拉巴次仁、裴闖)10日,西藏自治區民政廳向記者透露,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日前發布了關於《天葬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這是我國地方政府自1985年以來第三次專門發布關於保護西藏天葬臺的公告和通知,這為天葬這種藏民族擁有上千年歷史的喪葬習俗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保護。
  • 微電影《天葬師》
    人們對天葬師這個職業的評價是十分複雜的。一方面,他們直接把人從人間度入天堂或轉生之途,具有常人所沒有的力量。「多不丹」藏語意為「具力者」,他們所從事工作的神聖性和具有的特殊法力令人稱奇和敬畏。另一方面,天葬師職業的特殊性又常使人對他們抱有偏見,人們平時對他們敬而遠之,視若幽靈。過去天葬師的社會地位較低,其子女在戀愛婚姻時多受影響,人們不願同其聯姻。天葬師是西藏社會中奇特的人群,當他們施行天葬度人升天時,他們頭上罩有神聖的光環,深得人們的尊重。而當他們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勞作時,人們又嫌棄他們整天同死屍打交道。在人們的心目中,天葬師兼有天使與幽靈的雙重身份。
  • 光榮隨鷹背飛翔 西藏的神秘天葬師(圖)
    「刀登」———天葬師並不是人人都能夠做的,若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天葬師,既要有足夠的勇氣處理無常的生命,還要有平衡世俗偏見的能力,更要有一顆悲憫的心。  仁青跟其他的「刀登」不一樣。  天葬師,這個似乎獨獨屬於西藏專利的一種行業,往往容易引起介於不規範的解剖學與神秘巫術之間的聯想。在網絡上有一套流傳甚廣的照片(我估計是上個世紀80年代,在拉薩色拉寺附近那個著名的天葬場拍攝的),神情嚴肅的天葬師如同一位在露天實施手術的大夫。即便是照片,也足以令其他文明的人們受到驚嚇。
  • 西藏的天葬文化是怎麼樣的?禁止任何人拍照攝影,遊客:太震撼!
    西藏的天葬文化是怎麼樣的?禁止任何人拍照攝影,遊客:太震撼!西藏,是大多數驢友心中的夢,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去了西藏可能會後悔一陣子,但不去西藏肯定會後悔一輩子!」西藏的美,只有真正踩上這片土地的人才能領略到。
  • 天葬師與空行母
    在一世敦珠法王時期,法王的一位弟子是屍陀林的天葬師,這位天葬師和空行禿鷲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在一次天葬過程中,屍體還並未處理好,卻因禿鷲過多並且來勢急促,天葬的場面顯得擁擠與混亂,天葬師不得不用手裡的刀揮舞著,示意禿鷲們退讓,但此時因意外的疏忽,手中的刀刺進了其中一隻禿鷲的背上,隨後這隻禿鷲便帶著天葬師的刀,飛離了天葬臺。
  • 黃河撈屍人,湘西趕屍人,西藏天葬師
    黃河撈屍人,是獨屬於遍布黃河流域的一門特殊職業手藝人,他們的工作就是在黃河裡撈屍體。中國古代一直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說法,而黃河撈屍人就屬於後者。因為黃河水域面積龐大,所以每天都會有人在黃河遭遇各種危險。當然,除了船毀人亡、失足墜河之外,還有很多想不開的人,在黃河尋短見。中國人講究的是「入土為安」,怎麼會忍心家人朋友葬身魚腹?這時便產生了撈屍人這一特殊的職業。
  • 在色達觀看天葬,攝影「老法師」把藏區習俗當成動物園來拍攝!
    藏區喪葬習俗很多,水葬、火葬、土葬、天葬、樹葬以及只有活佛才有資格的塔葬。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天葬,藏區的天葬習俗在很多人眼裡是不可思議的,人故去以後只有德高望重之輩才可以實行天葬儀式,藏區對天葬的理解為生於自然回歸自然,人故去後由拉瑪誦經做法後拉去天葬臺由天葬師進行分割然後餵食禿鷲。
  • 去色達看天葬真的能洗禮內心嗎?
    我一下子就燃起了希望,自來熟的和他們搭訕,在一番懇求之下,他們終於同意讓我搭車去色達。 Yeah!心懷感激之情,和他們共同踏上了色達的旅途。經過了一整天路上的顛簸(期間有稍微暈車,路上很多風景都不記得了),終於抵達了心心念念的色達。有些地方,只要心之所念,必能抵達!
  • 色達天葬臺,在佛學院至色達縣城之間,是進行天葬的地方
    色達天葬臺,在佛學院至色達縣城之間。色達天葬臺建造在地勢相對平坦的半山緩坡上,一座小小的白塔旁,用鐵欄半圍出一塊籃球場一樣大的平地,那便是進行天葬的地方。在色達看天葬要有一定的膽量和承受力,說實話,真的是有些恐怖,而且現場的氣味很難讓人接受。天葬就是將死者的屍體餵鷲鷹。
  • 色達天葬——藏族人心中的天道輪迴
    色達天葬臺建造在地勢相對平坦的半山緩坡上,用鐵欄半圍出一塊籃球場一樣大的平地,那便是進行天葬的地方。天葬,就是將死者的屍體供養給鷲鷹,鷲鷹食後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西藏天葬條例規定不得組織遊客觀看天葬,所以這裡沒有門票也沒有講解,觀看天葬完全是個人行為,大家心照不宣。藏族如果做了壞事,就躺到這塊石板上懺悔,漢族遊客就不要隨便躺了,有點晦氣。這裡的大嘴人可以爬進去,裡面是由無數個骷髏頭組成的屋頂,僧人在這裡念經超度死者,然後把死者大卸八塊等待禿鷲來啄食,只有死者家屬可以進入葬臺觀看全過程。
  • 藏區紀實·天葬(上)一場盛大的演出
    聲明:本文無任何血腥、刺激性圖片及細節描述性文字,照片只包括遠景、觀眾和禿鷲,不會出現天葬師及其相關的操作等。如您仍感到有可能產生不適,請勿閱讀。說明:由於《問道》系列涉及到較多西藏歷史部分,只好轉而攻讀《藏族簡史》等書籍,故文章難以持續。
  • 色達:天葬師邱彭的禿鷲
    紅色經幡在山巔蕩漾,有一種大醉的淋漓,圈圈層層波浪而上,在山坡迎風的埡口呼嘯獵獵,逆風相激,如此盤旋升望高天,響成滿世界的梵聲。天葬,藏語稱為「杜垂傑哇」,意為「送屍到葬場」,也稱「恰多」,意為「餵鷲鷹」。色達之紅是如此強烈、鮮明,就像醫生翻找一個傷口裡的寶石,深深淺淺、濃濃淡淡的紅色在漸次展開,然後,凝聚最深的紅突然以黑金的內斂,神光熄滅。
  • 色達:唯一允許參觀的天葬臺,禿鷲在天空盤旋,氣味很難讓人接受
    很多人把西藏當做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想要體會西藏的美景,感受藏民們對信仰的忠誠,想看一下藏民們淳樸的生活,但是除了西藏,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區的色達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去出,這裡居住著許多的藏民,有著名的色達佛學院,而且還有唯一允許參觀的天葬臺,你甚至還可以親眼看一下藏族非常有特色的天葬。
  • 走進甘南天葬:軀體四散,禿鷲吞食,嚮往的卻是重生與超脫
    大家都知道如今人們若是去世一般都是火化後骨灰盒入土,而藏族的葬禮卻有很多種形式並且舉辦的葬禮也分等級,你該辦怎樣的葬禮就要用對應的方式去辦理。甘南藏族的葬禮主要有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土葬五種。其中塔葬是藏族的最高葬儀。舉辦塔葬的只能是達賴、班禪或其他大活佛。
  • 古老的喪葬方式有哪些?為何只有火葬和土葬成為了主流?
    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每個省份或者不同民族的喪葬方式都有很大的區別。有些喪葬方式是古代傳下來的,比如說天葬;有些則是順應時代的需求而成為主流方式的,比如說火葬。有的喪葬方式光聽著都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所以也就沒有流傳到如今了。
  • 西藏的殭屍――起屍[圖]
    在藏區,尤其在城鎮,不管什麼人死,並不馬上送往天葬臺去餵鷹,而是先在其家中安放幾天請僧人誦經祈禱,超度亡靈,送往生等一系列葬禮活動,屍體在家至少停放三至七天後才就葬。若發生起屍,一般都有在這期間。  二、起屍的預兆  許多老者和天葬師都說,他們曾經見過起屍,並且見過多次。但起屍都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事先皆有預兆。
  • 探秘色達神秘的天葬臺
    言歸正傳,,午餐後前往天葬臺進行觀禮,天葬是在一定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中形成的喪葬習俗,我還記得當時熙熙攘攘的下著小雨,我們一路踩著泥濘的道路前往天葬臺的觀禮平臺,由於時間還早,舉行天葬儀式都是由高僧決定的,在等待的時間段可以去周圍的草原逗弄下土拔鼠,可愛的土拔鼠一點也不怕人,拿著那些遊客丟的餅乾,雪餅噗呲噗呲的就吃了起來,非常可愛!
  • 藏民不惜死後以肉身供養禿鷲到底為何,天葬傳統源自印度還是波斯
    第一次對藏族「天葬」有直觀的感受是在電影《可可西裡》之中,當時就有一個疑惑:藏族人全民信佛,為何不實行佛教的推崇的火化,最高規格的葬禮為什麼不是塔葬,而不是天葬。波斯摩尼教在中國的又被稱為「拜火教」「襖教」等,他們對中原漢人王朝影響並不不是特別大,然而卻在青藏高原上成就了一個強盛的大帝國,那就是吐蕃。在拜火教傳入之前,青藏高原上遍布著許多互不統屬的部落政權,每一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原始信仰,根本無法結合成一個強大的政權。拜火教傳入後,與當地原始宗教不斷融合,形成了一個叫「苯教」的宗教。
  • 西藏的一個古老傳說,起屍的神秘習俗是否確有其事?
    古式的矮門房屋  在藏區,尤其在城鎮,不管什麼人死,並不馬上送往天葬臺去餵鷹,而是先在其家中安放幾天請僧人誦經祈禱,超度亡靈,送往生等一系列葬禮活動,屍體在家至少停放三至七天後才就葬。若發生起屍,一般都有在這期間。   許多老者和天葬師都說,他們曾經見過起屍,並且見過多次。
  • 色達天葬臺,感悟生命的意義,讓你更加珍惜生活
    通常如果人特別悲傷的時候,都喜歡去西藏,因為那裡的環境特別的好。碰巧有朋友在成都,於是他邀請我們去色達,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但是他告訴我們那裡有天葬臺,從那裡可以感悟到生命的意義,我們倆沒有猶豫,收拾好行李,就直奔成都。到成都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我們就出發,因為看到朋友特別的悲傷,所以我們還是決定早點出去旅遊,轉移她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