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話題: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遠古海洋...
科技話題: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遠古海洋生物、新中微子探測法、「新氣候」、新算法 2020-09-1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新研製!商業中型液體火箭亮相工博會 預計「十四五」期間首飛
東方網記者解敏9月16日報導: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火箭亮相本屆上海工博會。火箭主要面向國內外商業衛星和有效載荷發射市場,將提供更加經濟、高效、方便快捷的發射服務支持,計劃於「十四五」期間擇機首飛。
-
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系列運載火箭集體亮相 首款民營中型液體運載火箭...
另外,來自天津市濱海新區、西安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渭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湖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代表一起出席了發布會,並表達了對商業航天產業的關注。發布會上,藍箭航天CEO張昌武表示,朱雀二號液體運載火箭將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領域第一款中型火箭,對標世界民營火箭公司研發的產品,朱雀二號的運載能力將達到世界第三,全國第一。
-
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飛天:未來瞄準重複利用
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任務,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介紹稱:「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
-
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飛天:未來瞄準重複利用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箭五星」,首飛告捷。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任務,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介紹稱:「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
-
今日科技話題:量子熱力學、液體運載火箭、遠古海洋生物、新中微子探測法、「新氣候」、新算法
1我國科學家建立並驗證絕熱開放系統的量子熱力學一般公式——中國科技網2火箭上新了!我國新研製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首次亮相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首次亮相,引起廣泛關注。
-
新一代運載火箭全體亮相 我國探索宇宙的腳步將邁得更遠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員。這五年,火箭院負責研製的運載火箭持續高密度發射,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年度發射次數突破14次,由火箭院負責研製的火箭發射次數突破200次,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發射次數突破100次。「十三五」期間 新一代運載火箭全體亮相立足未來國際航天發展趨勢,為保持航天運輸系統先進水平,我國規劃了新一代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型譜。
-
長徵系列火箭又添新成員,比胖五還高兩米,未來將成主力運載火箭
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一款新式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模型首次亮相,並引起廣泛關注。中型運載火箭是如今世界航天發射市場中的主力軍,一半以上的航天任務都由其完成,這款新式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如何
-
我國又一重磅新研火箭亮相工博會,「十四五」期間擇機首飛
而正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工博會上,也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一款商業中型液體火箭全新亮相。據透露,這款火箭計劃「十四五」期間擇機首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展臺前,這枚新型火箭模型筆直矗立,引得不少觀眾駐足。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 推進我國中型運載火箭重複使用技術驗證
中國網楊佳 攝影 中國網海南文昌22日訊(記者 楊佳)12月22日12時37分,由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導語: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首次亮相,引起廣泛關注。這是一款全新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新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全長約59米,起飛推力約500噸,起飛重量約430噸。
-
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導語: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首次亮相,引起廣泛關注。這是一款全新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新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全長約59米,起飛推力約500噸,起飛重量約430噸。
-
藍箭航天自主研發中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研發完成
另外,來自天津市濱海新區、西安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渭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湖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代表一起出席了發布會,並表達了對商業航天產業的關注。發布會上,藍箭航天CEO張昌武表示,朱雀二號液體運載火箭已於今年六月完成詳細設計,與之配套的百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100%完成詳細設計出圖,推力室、渦輪泵、閥門等核心零組件已全面鋪開生產。
-
我國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取得新進展
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曾發布消息,未來我國重型運載火箭二級擬採用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據悉,大推力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性能指標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更好地滿足我國未來火箭和重大航天任務對動力的需求。該型發動機的研製可填補我國氫氧發動機型譜和技術空白,對諸多基礎學科和工業領域有巨大的牽引帶動作用。與此同時,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多型火箭發動機都取得了新進展。
-
中國航天新突破!最強固體火箭發動機熱試車成功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消息,7月2日,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固體助推發動機與伺服系統首次地面聯合熱試車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又邁出關鍵一步。該型發動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研製,直徑2米,採用分段對接技術,是我國目前裝藥量最大、推力最大、工作時間最長的固體火箭發動機。
-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用什麼運載火箭發射的?
5個用自己研製的運載火箭發射自己研製的人造衛星的國家。這一數字表明,當時我國的運載火箭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用的火箭是我國研製的「長徵」系列火箭中的第一個型號——長徵一號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