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銅器數量多,種類複雜。據不完全統計,在近幾十年來,中國光正規出土的青銅器,已經超過了十萬件。若加上無銘文的青銅器,而且黑市上,還有更多的青銅器在流傳,所以在數量上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正因為數量大,中國青銅器的品種也極其豐富。
若按用途大致可分為:
食器:裝飯和煮飯的器具
鼎(dǐng):煮食器與盛食器。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土於夏晚期的二里頭遺址,青銅鼎流行於整個青銅器時期。
朋友們映像當中鼎都是方的是吧,其實不然這種圓形的也是當時很多的。
是的,就是方的,後來有的演化為禮器之類。
大家可記住了這些是鼎,商早期的 。煮食器與盛食器。
也有朋友一看到這個,咦這不是香爐嗎,我上周才淘了一個呢
鬲(lì):煮食器與盛食器,用來烹煮肉食(據說還用來煮粥)。流行於商代至東周時期。
盨(xǔ):盛食器 ,是飯碗,器蓋兩部分均可作為容器使用。大致出現於西周中期,到了春秋初期就基本消失了。
這個要記住了吃飯的傢伙。
簋(guǐ):盛食器,和盨一樣相當於現在的碗,用來盛放煮熟的飯食,多與鼎搭配使用。簋流行的時間也很長,從商到東周。
甗(yǎn):蒸炊器,相當於現在的蒸鍋,青銅甗在商代早期已經開始使用,到了兩周之際,甗是絕大多數殉葬銅器的墓中必有之器。
敦(duì):是古代盛黍稷的器具銅敦的專有讀音。盛食器,敦產生於春秋中期,大致在秦代以後消失。
豆:盛食器,用來盛放醃菜、醬料等調味品,相當於現在的菜碗。
哈哈,這個在我們這都用罈子或是缸來醃製。看來古人比我們先進啊。
簠(fǔ):盛食器。流行於西周晚期至戰國晚期。
哎呀編輯的我都餓了 可以想像裡面的好吃的。
同學們下次見。
酒器:溫酒和裝酒的器具(待續);
樂器:彈奏和演奏的器具 (待續);
武器:防衛和攻擊的器具 (待續);水器:祭拜時洗手的器具 (待續);
禮器:祭拜或是結盟等使用的器具(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