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比90%
河南鄭州,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畢業生在微博實名舉報,其導師剽竊她的畢業論文,未經允許發表到期刊上去,學生檢查發表的文章發現,整篇文章內老師僅更改了一個段落,其餘直接複製粘貼,複製比達到了90%。
目前根據學生的回覆,她的老師已經向她道歉,並且主動向期刊要求撤稿,中原工學院的領導,也正在研究如何處理此事。導師直接佔有學生論文,以導師的名義直接發到期刊,也是難得一見的事情。
掛名很常見
對讀研和讀博的同學們來說,寫完一篇論文,或者做出一些成果之後,導師掛名乃是基本操作。根絕學校的不同要求,有的是導師一作、學生掛二作,或者是導師掛通訊作者,學生掛論文一作。如果在校園內評獎,一般視為學生一作。
這種現象長期存在,如果說研究生發論文的項目,是接受自己導師的項目,在導師的指引下發表論文,且論文的智慧財產權是屬於學校的,掛名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導師才是論文實質創新的提出者。
況且現在搞科研的太多,而能發的期刊實在是太少,如果以學生自己的名義投遞,期刊編輯估計看都不看,直接就扔到垃圾堆了。掛上導師的名義,發表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這也是無奈的現實。
完全錯誤
可導師掛共同作者,是建立在導師有指導的前提下,為論文的發表做了貢獻。可像這位導師的做法,那肯定是完全錯誤的,屬於學術不端的現象,佔有了學生做出來的成果。希望工學院的領導,不要又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夠做到秉公處理,風波一過這位導師又是安安穩穩帶學生。
研究生太難了
讀個研究生真是太難了,尤其理工科的研究生,理工科由於實驗的特殊性,有大量的簡單重複操作,導師本人不可能去做這樣的事情,就只能交給學生來做。學生就經常被當成「廉價勞動力」,碰上實驗到關鍵時刻,或者是申請項目的時候,每天吃住在實驗室都是很正常的。
對論文的作者,掛名本身應該是看貢獻度,實質創新的提出者,論文實驗的具體操作者,以及論文具體由誰完成,誰貢獻大掛誰的名字,這也是受大眾認可的樸素的價值觀。可現在實際操作中,亂掛名、必掛名,都是成為了一種「潛規則」。
現在導師和學生之間,很多已經不是純粹的師生關係,從學生稱呼老師為「老闆」,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學生與導師並不是平等的關係。導師侵佔學生的成果是很常見的,甚至有要求一作掛師母、二作掛老師,三作才能掛自己的名字。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導師都是如此,不同的實驗室和不同的學校,都有不同的規定,我覺得比較合理的是導師掛通訊作者,誰寫論文誰一作。研究生階段老師提供想法,博士自己獨立做成果,老師為學生提供經費、器材等物資。
今年研究生又是大擴招,一次性就擴招了獎金二十萬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障教學質量,減少學術不端現象,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希望能在這方面出臺措施,減少這樣的「學術不端」現象,還科研界一個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