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大氣95%被二氧化碳佔據,卻可以冷到零下133度?為什麼?

2020-11-22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為什麼火星這麼冷?火星大氣95%被二氧化碳佔據,卻可以冷到零下133度?到底是什麼導致了火星「寒冷的體質」?

我們知道,地球的二氧化碳導致了嚴重的溫室效應,使得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造成惡劣的影響,但是地球的二氧化碳也僅僅佔大氣的0.03%。但是火星大氣幾乎全是二氧化碳,為什麼它的溫度反而比地球冷?如果二氧化碳的微小濃度能夠儲存足夠的熱量,對地球造成全球變暖的影響,為什麼火星反而會更冷呢?難道是因為地球的公轉軌道比火星靠前,額,或許這是一個原因,但是這個原因明顯也不足以影響如此多二氧化碳的威力,那麼原因就在火星上了。

雖然火星大氣大部分是二氧化碳,但是火星的大氣層稀薄而乾燥。而行星表面溫度的計算方法有四種主要成分:大氣成分、大氣密度、含水量(來自海洋、河流和空氣溼度)以及與太陽的距離。當然還有其他成分,包括季節效應或磁氣圈的存在,不過這些影響相對較小。

當我們觀察地球時,這些成分之間的平衡使得我們的星球適合生命居住。這種平衡的變化會導致在整個地球範圍內都能感受到的影響,這正是我們星球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的原因。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六氟化硫和其他氣體濃度的增加使地球表面溫度逐漸升高,冰雪覆蓋的地方開始融化,極端天氣事件變得更加頻繁,並將在今後許多年繼續惡化。

也就是說二氧化碳的濃度(CO)和其他溫室氣體改變導致這種轉變我們的氣候。自1950年代以來,我們已僅僅只是提高了二氧化碳水平大氣中百分之一的一小部分,但這已經導致我們的氣候的變化。但是火星大氣稀薄,也就是說它的濃度並不高,所以這種溫室效應的效果遠遠達不到地球上的效果,再加上火星較遠,因此火星的溫度偏低。

地球的二氧化碳

而在地球上就不同了,雖然二氧化碳僅代表地球大氣的一小部分。它的濃度只有0.041%,但即使是很小的百分比變化也會造成地球二氧化碳濃度的大變化。

通過分析困在冰裡的古代氣泡,我們可以知道很久以前地球的大氣和氣候是什麼樣的。在地球冰河時代,二氧化碳的濃度大約是200ppm。在更溫暖的間冰期,二氧化碳濃度徘徊在280ppm左右,但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二氧化碳濃度持續無情地上升。到2013年,二氧化碳水平記錄歷史上首次超過400 ppm。

這張圖表是根據冰芯的氣泡樣本和二氧化碳的直接測量得出的,它顯示了自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這種上升意味著濃度幾乎增加了一倍,很明顯,在地球表面溫度的成因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起到了關鍵作用。

水的作用

水是地球表面的一種重要成分,水可以使溫度變化緩慢。這就是為什麼熱帶雨林的溫度變化不大,而撒哈拉沙漠晚上很冷,全是因為地球上有豐富的水。

我們再看看我們的固體行星,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但它的大氣層非常稀薄,卻不是最熱的行星。而金星則非常熱,它的大氣層二氧化碳含量超過96%,而且密度非常大。雖然火星的大氣也富含二氧化碳,但它非常稀薄,非常乾燥,而且離太陽更遠,水的缺乏使火星上的溫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火星探測車晚上的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上幾度到零下80度之間。這些原因使得火星成為一個非常寒冷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火星大氣主要是二氧化碳,為何卻沒和地球一樣「全球變暖」呢?
    近些年來,溫室效應這個詞語已經變得人人皆知了,由於人類的工業活動向地球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吸熱性強,大氣的溫室效應隨即加強,造成了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所以很多人認為二氧化碳就是溫室效應增強的罪魁禍首,在遙遠的火星,那裡的大氣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組成,平均溫度也在零下幾十度,那為什麼火星上卻沒有和地球一樣形成「溫室效應」而全球變暖呢?
  • 網友問:能否在火星上種樹,把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
    火星的大氣壓強只有地球的1%,地表缺乏水分,表面平均溫度在零下五十度左右;火星的大氣成分,由95.3%的二氧化碳、2.7%的氮氣、1.6%的氬氣,以及少量氧氣組成。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植物,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吸收二氧化碳,然後釋放氧氣;這樣一想,如果在火星上種樹,豈不是把火星的二氧化碳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氧氣。
  • 耐零下133度折騰的潤滑油,你見過嗎?
    最近的地球不太平,新冠病毒、經貿壁壘、民粹動亂……,套句星爺說的:「地球是很危險滴,你還是回火星吧!」還好,人類飛往火星的探險任務倒是進展順利,給人以未來會更好的希望。相信大家都知道,火星表面環境非常惡劣,大氣稀薄,溫度最冷可低到零下133攝氏度,最熱達零上27攝氏度,如果沒有太空服人類是肯定無法生存,就算機器登上火星也得面臨嚴酷的環境考驗。
  • 如果在火星上栽樹,能否增加火星大氣的氧氣含量?讓火星變得宜居
    荒涼的火星雖然現實的火星和人類原先想像的火星大相逕庭,但是人類對火星的探索的熱情絲毫沒有減弱。這又是為什麼呢?火星探測器告訴我們現在的火星非常的荒涼,比地球上的最荒涼的沙漠還要荒涼得多,沒有一絲生命存在的跡象。目前火星上也存著這水,但是火星上的水都是固體冰的形式存在於火星地表以下。火星的大氣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氣的含量極低可以說跟沒有沒有什麼區別。
  • 火星有大氣,但主要是二氧化碳,能用植物光合作用給它製造氧氣嗎
    火星是太陽系中自然條件和地球最為相似的星球之一,火星上有空氣,不過大都是二氧化碳,而且赤道地區的白天有著20多攝氏度的溫度,而且科學家們也已經在火星上多次發現了水和冰的存在,那麼將來人類要開發火星,可不可以用種樹的方式改造火星的大氣成分,增加氧氣含量,使得火星成為一顆宜居星球呢?
  • 地球上,有一種生物,可以在火星上生存
    現在我們也在一直「挖空心思」尋找可以讓人類移居的星球,卻不重視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按著八大行星由近到遠的距離排行(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火星可以叫成「四弟」,地球就是「三哥」了!四弟與三哥,長得比較像相似度53%!
  • 如果可以的話,你會去火星居住嗎?「讓我們一起來改造火星吧」
    而我們做飯的時候,即使是做一個爆炒腰花,這個爆炒的溫度呢也在300度以內。到了水星這一面,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啊大家都熟了。水星背對太陽的另一面則是低至零下170度的極寒地帶。在冥王星降級成為矮行星之後,水星就成為了八顆行星中最小的行星,它的質量太小,引力不足以維持任何大氣,是一片完全的真空地帶。水星的內部地質活動幾乎為零,所以也不會產生足夠強的磁場。它僅有地球1.1%的強度磁場。
  • 為什麼火星是人類移住的不二之選?人類為什麼要移住火星?
    火星的重力是地球的三分之一,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但是大氣非常的稀薄,氣壓只有地球的1%都不到,幾乎沒有氧氣但是植物可以,因為他們吸收二氧化碳。由於火星的大氣十分的稀薄,所以紫外線特別的強,晝夜溫差也特別的大,赤道附近白天能達到零上20度,晚上能到零下
  • 火星上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可不可以種植樹木產生氧氣?
    火星上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可不可以種植樹木來產生氧氣?火星上的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那麼救人,提出一個疑問,我們可以在火星上種樹來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嗎?其實這個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前提得是火星上可以種植樹木與地球的環境相比,火星上的環境簡直就是地獄,一片荒蕪,沒有任何生物能夠生存。
  • 人類探索火星幾近痴迷,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想在火星安家太難了
    火星是地球軌道外側的行星,它到太陽的距離要比地球遠很多,因而火星上面的溫度要比地球寒冷很多。火星的年平均氣溫零下55℃,最低氣溫又零下133℃。和地球比較一下,地球的年平均氣溫是15℃,它要比火星的平均溫度高了70℃。南極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平均氣溫也只有零下25℃。寒冷的南極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更何況是比南極更寒冷的火星呢?
  • 人類探索火星幾近痴迷,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想在火星安家太難了
    火星的年平均氣溫零下55℃,最低氣溫又零下133℃。和地球比較一下,地球的年平均氣溫是15℃,它要比火星的平均溫度高了70℃。南極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平均氣溫也只有零下25℃。寒冷的南極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更何況是比南極更寒冷的火星呢?
  • 為什麼火星的大氣是由二氧化碳組成?這可能與恐龍滅絕充滿聯繫!
    為什麼火星的大氣是由二氧化碳組成?原因可能不止一個!火星上的氣層是由二氧化碳為主,為什麼會以這種氣體作為氣層的主要成分,其中隱含著怎麼樣的真理呢?火星上的氣層能夠揭秘出什麼東西呢?如果這些科學家說的話屬實的話,那麼極有可能是外星文明所搞的鬼,火星在幾億年前,可能有大量的植被覆蓋的,有可能是外星文明的崛起,使得火星的植被大量消失。從而通過生物體製造如今火星上的大氣成分?如果這條結論是正確的話,那麼,也驗證了史前時期,恐龍滅絕是外星人的殘忍屠殺而絕望的。
  • 零下90攝氏度、稀薄二氧化碳,地球上的「火星研究站」
    失重飛機還有一個更著名的名字叫「ZeroG飛機」,通過精心設計飛行路線,它也可以模擬火星表面的0.38g重力。2016年,滑板高手託尼·霍克就坐上ZeroG飛機,在模擬火星的低重力環境下玩滑板,雖然他的身手和技巧非常出色,但在低重力下還是變成了「運動低能」的樣子,看來適應低重力環境並不容易。
  • 30年內,我們人類有可能移民到火星嗎?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內,金星,火星與地球一樣處於宜居帶中,其中金星與地球的相似度更高,但由於金星上的惡劣環境影響,我們人類就把目標移到了火星上。火星雖然對比於金星與地球的相似度差一點,但火星上的條件要比金星上好的多。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為什麼大家對火星情有獨鍾
    首先行星可以分為巖質行星和氣態行星。太陽系內除了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其他行星都是氣態行星,人類無法生存。那麼氣態行星為什麼不適合生存呢?因為沒有巖質表面。巖質行星中有金星、水星和火星、那為什麼前兩個很少有國家願意去探索呢?
  • 6個簡單有趣的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人類還無法搬到火星上去住
    原標題:6個簡單有趣的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人類還無法搬到火星上去住 一直以來,火星都因為和地球有許多相似的特徵,而被推測有外星生物存在的可能,先前甚至傳出人類有移民火星的計劃,不過隨著相關研究越來越深入,卻更加證明人類要在火星上存活的可能性幾乎是零;最近一名記者Stephen
  • 【常識積累】人類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溫度——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火星溫度最接近地球。地球表面溫度為最低零下89.2攝氏度,最高58.6攝氏度。火星的溫度則是零下133—零上27攝氏度。四季——與地球相似,火星上也有著四季更替。如果在火星上過日子的話,時間跟地球差不多,火星的一天是24小時39分35秒。
  • 火星上有水有空氣又在太陽系宜居帶,人類能移民去火星生活嗎?
    今年在天文學上一個重大的發現就是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形成的湖泊,雖然是在地下,不是在地表,但是足以讓大家興奮很久了。人們嚮往已久的火星既然有了水,又有空氣,火星又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那我們可以移民火星了嗎?
  • 火星大氣為什麼神秘消失?
    然而現在的火星,大氣稀薄程度令人咂舌,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一嚴重的後果呢?  現在的火星大氣非常稀薄,大約含有95%的二氧化碳,蘇格蘭大學環境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蒂姆·湯姆金森在對火星隕石進行研究時認為遠古火星上發生了全球性的極端事件,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極度降低,失去大部分大氣的火星開始冷卻下來。
  • 為什麼有人認為金星是地球的過去,火星是地球的將來?
    為什麼有人認為金星是地球的過去,火星是地球的將來?金星和火星的公轉軌道和地球相鄰,從這來說可以說是地球的鄰居,不過由於公轉的周期不同,也只能算是周期性的鄰居。2、太陽會不斷膨脹金星是緊鄰太陽的第二個行星,半徑和地球極為相近,表面有著濃密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佔到了96%以上,表面溫度常年為465℃~485℃,現在看來簡直是水深火熱,地球上的生物根本無法生存。但實際上地球形成之初和這個環境相比也好不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