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飲下此湯,前塵盡忘」。
01
傳說,人死後若想轉世投胎需喝下「孟婆湯」,將前世的一切恩怨忘盡。
但是有些孩子天生有奇怪的舉動,父母打趣說是孟婆湯喝少了或摻水了,醫生卻不贊同這種說法。
鄰居小孫剛生了龍鳳胎,沒過幾天發現姐姐總是嘴裡嗚哩哇啦的,而弟弟很安靜,於是去問婆婆「媽,孩子怎麼嘟嘟囔囔地」。
婆婆迷信的說道「孟婆湯喝少了,前世的記憶還在卻又說不出來,著急呢」!
小孫認為婆婆的說法太過迷信,兩個孩子是雙胞胎卻差距這麼大,弟弟會不會不會說話?還是姐姐多動症呢?疑問之下去看了醫生。
經過檢查,得出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姐姐張嘴學說話是智商高的表現,壞消息是姐弟兩個智商發育不同,弟弟比較慢,但是屬於正常速度。
得知兩個孩子沒有問題的媽媽樂開了花,其實生活中很多寶寶表現出異常的舉動都是智商高的表現。
02
義大利的兒童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調查發現:寶寶在出生到3歲的這三年發展水平,是一生當中最快的階段。
3歲前稱為嬰兒期,研究發現一般孩子嬰兒期就已經獲得了50%的智商,也是寶寶智力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很多孩子智商就從這個階段就開始拉開距離。
如果你的寶寶有以下這幾種早期跡象,說明孩子正在發育智力,爸爸媽媽一定要關注,看看你家孩子有嗎?
第一種:腿腳不老實,喜歡抬腿砸床
很多寶媽反映,孩子睡覺時不老實,總是伸胳膊蹬腿,嚴重的腿上留下淤青。
父母遇到這種情況懷疑孩子有多動症,其實是孩子腦部發育的反應,寶寶的大腦發育不健全,不能有效地支配四肢活動,只能通過簡單的抖動做出反應。
第二種:嘴巴喜歡模仿,吐舌、發音等
很多寶寶喜歡模仿,比如電視劇、手機的聲音、爸爸媽媽的動作等,也是大腦發育的表現。
科學家通過研究猴子的行為發現,猴子在模仿人的動作時,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細胞」在逐步完善。人的一生都在模仿,小時候模仿父母是大腦成長,長大了模仿優秀的人是行為成長。
第三種:寶寶喜歡微笑,大人一逗就笑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專家得出,愛笑的孩子都比較聰明。
微笑時人的大腦細胞在高速運轉,提高思維的敏捷度。
微笑是大腦與精神高度結合的表現,能體現寶寶的智商和情商發育。剛出生的寶寶只會哭不會笑,一般寶寶滿月後就學會笑了,而且笑得越早智力發展越快。
第四種:2歲前的寶寶,總是愛吃手
寶寶手上有細菌,很多媽媽看到寶寶吃手都很頭疼。其實,2歲前的寶寶吃手是在發育智力。
2歲前的寶寶正在經歷「口欲期」,隨著手部動作的完善,不僅愛吃手,能抓到的一切都吃。寶寶通過這種方式探索世界,也是智力發展的標誌。
第五種:拳頭很早就打開,學會抓握
寶寶剛出生時手握成拳頭,爸爸媽媽想要打開卻打不開,不用擔心,通常在3個月後可以自己掌握抓取動作。
當然也有寶寶剛出生沒幾天就學會打開拳頭了,這樣的寶寶通常神經系統發育比較快,因為手部動作的掌握是受大腦神經控制的,越早打開的寶寶神經系統越完善,智商更高。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寶寶小時候的表現可能是智商在發育,爸爸媽媽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不要因為無知扼殺了寶寶的智商。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