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熬夜,爸爸媽媽態度必須堅決!

2020-12-05 陽陽侃娛樂

脫離熬夜狀態

現在的孩子,可能已經不再喜歡早點入睡,他們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熬夜。比如說,有的孩子為了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或者動畫片而熬夜,有的孩子則是為了完成作業而熬夜,有了孩子因為和朋友在聊天而聊到了深夜,有的孩子在外玩耍直到很晚才回來。孩子們,再熬夜的同時,並沒有意識到熬夜其實損害了他們的健康。因為孩子總是沒有自我管理的意思,在他們的頭腦中有時候開心是最重要的,至於其他都放在了後面。如果孩子沒有不能熬夜的這種意識,家長一定要適時幫助孩子樹立這種意識,讓孩子儘快從熬夜的這種狀態中脫離。

熬夜的一個原因

事實上,孩子喜歡熬夜可能跟現在的生活環境有關係。一方面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特別的快,人們對於熬夜的定義也很模糊,到底是幾點之後入睡才算是熬夜呢?有些人提出了一種說法,他們認為只有你想睡但是沒有睡的時候才算是熬夜,如果你沒有想睡的想法無論到幾點鐘都不算是熬夜。有的孩子可能就是被這種言論影響了,在他們心裡自己可能根本就沒有熬夜,自己只不過是比平常晚睡了一段時間而已。事實上我們成年人明白,科學定義的是晚上10:00之後入睡其實就已經可以算作是熬夜。一個人作息時間最好是在晚上10:00之前入睡,早上8:00左右醒來。這樣既可以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也可以避免過長的睡眠時間使頭腦昏沉。

家長的幫助

所以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戒掉熬夜的這種不良習慣,家長可以選擇什麼方法呢?戒斷法是很有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其實類似系統脫敏,讓孩子的入睡時間在這個階段中逐步接近正常規律的生物鐘時間。畢竟孩子如果長期在網上1:00左右才入睡,家長很難讓他們立刻恢復到正常的入睡時間,家長可以制定階段性的入睡時間表,讓孩子按計劃表進行。孩子可以在這個階段中逐漸形成正常的生物鐘。

普及知識

另一方面,家長應該及時給孩子普及熬夜的危害方面的知識,讓孩子深刻地明白,熬夜對她們是有弊無利的,熬夜會影響他們的身體成長,熬夜會讓他們的頭腦意識不夠清醒,熬夜會降低他們的學習效率,熬夜還會讓他們形成黑眼圈。總的來說,熬夜對他們的各個方面都沒有好處。

必要手段

同時,家長還需要採取必要的強制手段。如果孩子熬夜是因為玩手機,家長就一定需要在孩子入睡之前就將手機保管起來,如果孩子熬夜是因為完成作業,那麼家長就一定要提前監督孩子在入睡之前就將作業完成。也就是說,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熬夜的原因,然後採取相應的手段將這個熬夜的源頭給去除。

孩子熬夜是非常不可取的一件事,家長一定要時刻注意讓孩子形成正確的生物鐘。

相關焦點

  • 爸爸是孩子走向世界的燈塔,這7件事必須由爸爸來做,媽媽請走開
    01.愛妻子爸爸如何對待妻子,就意味著兒子結婚後如何對待自己的妻子。如果和妻子發生矛盾,爸爸打罵妻子,兒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這種處理方式,從而形成錯誤的價值觀。相對的,如果爸爸疼愛妻子,兒子長大後也會成為一個有修養、對妻子溫柔的人。如果女兒發現爸爸打罵媽媽,潛意識裡就會認為男尊女卑是合理的,就算以後被自己的丈夫打罵,也會覺得是正常的,不會有任何怨言。
  • 孩子經常熬夜玩手機不上學怎麼辦?父母忽略這2點,再努力也白費
    經常熬夜玩手機遊戲,逃課威脅父母小冬媽媽無奈地說道:「我家孩子(小冬)整天玩手機遊戲,經常玩到凌晨一兩點,我們要求他晚上把手機上交,他堅決不同意,說是必須得由自己管理,當時我們沒答應,結果他居然逃課,說不給他手機他就不去上學,甚至尋死覓活,無奈之下我們只能把手機給他,結果一玩就收不了手。
  • 女兒寫作文歌頌媽媽的愛,爸爸嫉妒成狂:你必須強行寫出爸爸的愛
    女兒寫作文歌頌媽媽的愛,爸爸嫉妒成狂:你必須強行寫出爸爸的愛在哪裡?原來這位爸爸看到女兒在作文中,無比深情的歌頌媽媽對自己的愛與付出,卻隻字未提爸爸的愛與付出,因此氣到語無倫次。話到最後,竟然直接下達命令:你必須強行寫出來爸爸的愛在哪裡!
  • 孩子喜歡熬夜學習,你怎麼看?
    秦江晚的媽媽又發飆了。星期天,中午12點了,江晚還沒起床,媽媽在他的屋子裡走來走去好幾遍,終於還是忍不住掀開他的被子,叫他起床。馬上就要進行考試了,江晚這幾日都在突擊熬夜學習中,他總是有理由說,夜深人靜便於思考問題,思維開闊,記憶力也深刻,比白天學習容易吸收。可媽媽卻不是這樣認為的,在這個問題上他們之間有衝突。
  • 孩子成了「夜貓子」,總是愛熬夜,孩子晚上不睡覺怎麼辦?
    好不容易躺下來,吵著要和爸爸開視頻,我的姐姐也是已經沒轍了。我相信不止是我大姐家面臨這樣的"夜貓子"難題。因為在我上班的學校很多孩子的黑眼圈,還有那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告訴我很多孩子都是這樣的。但是熬夜危害是很大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孩子熬夜的危害。
  • 孩子的基因,哪些來自於爸爸,哪些來自於媽媽?
    俗話說女孩像爸,男孩像媽,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基因是由父母雙方決定的,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既像爸爸,又像媽媽的。當然,孩子所受到的父母基因的影響也是體現在不同方面的,在一個孩子身上,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他媽媽的眼睛、嘴巴,也能看到他爸爸的鼻子、耳朵。
  • 女兒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的愛,爸爸氣到變形:嫉妒使爸爸面目全非
    但是女兒還是堅持覺得爸爸不愛自己,因為東西是媽媽給她買的,錢也是媽媽給她花的,最後爸爸硬是要求女兒,必須在作文中寫出爸爸的愛才算過關。網友熱評:@嘻嘻哈哈:「貼心小棉襖」搖身一變成了「漏風小棉襖」,哈哈哈哈~@喜歡符號:爸爸在線演繹:嫉妒使我面目全非!
  • 孩子總是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知道為什麼嗎?原因主要有三
    周末聚會,聊天中王倩說姐姐的孩子偷偷向她哭訴,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王倩感到很詫異,因為她知道姐姐兩口子對孩子疼愛有加,平時是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王倩問孩子為什麼這麼想?孩子說爸爸媽媽總是說為他好,有時候為了一件事爸爸叫他這麼做,媽媽叫他那麼做,為此爸爸媽媽還會爭吵不休,弄得孩子左右為難,也不知道到底按照誰說的去做。孩子說爸爸媽媽都說愛他,他卻一點都感受不到爸爸媽媽的愛意。其實,王倩說的這種情況,大部分家長都經歷過,如果仔細想想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
  • 爸爸媽媽之中,誰的基因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顏值,真的很準
    家長在生活中都很喜歡討論孩子像誰的問題,孩子的很多特徵都是由基因決定的,那麼孩子的智商和顏值都會遺傳誰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顏值問題。這是非常現實的一個問題,皮膚白是很重要的,孩子的膚色是遵循父母膚色平均的原則。如果爸爸和媽媽兩個人都很白的話,那麼孩子就會很白,如果爸爸媽媽之中有一個是黑的,那麼孩子一般是不算太白也不算太黑的膚色。所以如果家長兩個人都很白的話就不用擔心寶寶以後會黑了。
  • 女兒寫作文只寫「媽媽的愛」,爸爸氣到失去理智:必須強行寫出來
    原來這位爸爸的女兒剛上小學,老師給孩子布置了一篇作文:寫出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這位爸爸知道之後,有一份小小的期待,他想知道女兒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模樣的。可當看到孩子的作文,他驚呆了,孩子四百多字的作文,隻字未提"爸爸",全都在讚揚媽媽。寶爸看到之後對孩子進行了一連串的靈魂拷問:"房子媽媽一個人買的?媽媽一個人養的這個家?所有的錢都是媽媽賺的?
  • 暴雨中爸爸媽媽奮不顧身護著孩子,順著臉頰流下來的是感恩的淚水
    ,而且傾盆大雨讓他呼吸都困難,因為他是爸爸,他必須堅強,他就是孩子的傘,他就是孩子的天,這位媽媽騎著電動車,孩子坐在後面,穿著雨衣躲避著風雨,媽媽頂風冒雨,利用公交車,給遮擋一下澆過來的大雨,這樣的大雨,不僅讓人視線模糊,甚至呼吸都困難,因為有孩子坐在後面,此時的媽媽就像一個女漢子,在暴雨中她時而用腳點地支撐著電動車的平衡,還得控制著速度,別跟公交車撞上。
  •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在你小的時候,或者你的孩子,有問過你這樣的問題嗎?「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你當時收到的回答,或者你對孩子的回答還記得嗎?
  • 「你不再犯錯,孩子就會變好」,了解「蝴蝶效應」,孩子越來越好
    文|小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七歲的小美這是第三次把家裡的枕頭給剪壞了,媽媽氣急敗壞地掏出「家規」,幸好爸爸在家看見及時制止了。其實也難怪媽媽會那麼生氣,家裡的那個記憶枕,買的時候是700多元,是個非常貴的枕頭了。然而,小美今天又犯了個錯誤,她把六千多的矯正眼鏡不知道丟在哪裡了,學校裡沒找著,家裡沒找著。
  • 爸爸媽媽身高矮,孩子就真的就長不高嗎?
    爸爸媽媽,我不想遺傳你們的身高,長大我要當空姐,每天都在天上飛...診室裡,一名8歲女孩兒說著。
  • 孩子憤怒尖叫說「我不要」?拯救耳膜,先搞清孩子為啥喜歡尖叫
    文丨橘媽育兒不知道你家有沒有這樣的寶寶:和別的小朋友吵架打架,吵不過打不贏就開始尖叫;爸爸媽媽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開始尖叫;公共場合想讓媽媽聽自己說話,尖叫……家裡有個愛尖叫的熊孩子,一家人的耳朵都備受摧殘。
  • 爸爸屬龍媽媽屬虎,孩子屬什麼好?生這個屬相的能夠讓家庭和諧!
    屬蛇  屬蛇寶寶在家裡像個活寶  如果在爸爸屬龍媽媽屬牛的家庭裡有一個屬蛇寶寶的話,他們一家子也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的。畢竟屬蛇寶寶在外面看起來高冷,但在家裡卻像個活寶,喜歡唱唱跳跳,能夠逗得屬龍爸爸和屬牛媽媽整天開懷大笑。
  • 同時聽到寶寶哭,媽媽比爸爸反應快?人類學家赫裡蒂埃:母愛本能
    最近有一個研究結果在父母圈掀起了一陣風波:「跟其他人相比,媽媽更愛孩子,這是因為她們具有母愛本能」。看到這個結果以後,爸爸們紛紛表示不服氣,明明自己也愛孩子,為什麼卻比不過媽媽呢?原來是母愛本能的驅使。母愛本能,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詞彙,它曾經在人類學界和育兒領域產生過一些廣泛的討論,如今,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媽媽更愛孩子的原因就是母愛本能的存在。
  • 戰「疫」繪本 | 《等爸爸回家》、《媽媽的秘密》
    這麼短暫的時間裡,他們甚至都不能好好與孩子告別,更無法向孩子解釋,他們為何又一次要失言。而這種分別,也許不止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更在醫務工作者的年年歲歲中。在孩子的眼中,身為醫務工作者的爸爸媽媽到底去做什麼了?他們現在還好嗎?自疫情暴發起,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結作者、插畫師、編輯,為小朋友們火線創作出了呈現醫護人員愛的傳遞的原創繪本。
  • 兒子情商不高,多半跟爸爸身上這三個特徵有關,媽媽可別瞎埋怨
    我們不能說情商高就一定有較大的成就,但是一個有高情商的孩子一定能更快適應社會,這是我們立足社會並且為自己創造未來的基礎。然而,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爸爸有這3個特徵,那麼孩子的情商一般高不了。1、生活中,爸爸很少尊重媽媽孩子第一次對於情感的認知,就是爸爸和媽媽之間的相處態度,特別是對於男孩子來說,家裡爸爸怎麼對待媽媽,長大以後就很可能用相同的方式對待其他女性。如果生活中,爸爸很愛媽媽,尊重媽媽,那麼在潛移默化中孩子也會形成這樣的方式。
  • 小學生作文《換爸爸》走紅,老師:媽媽同意嗎?
    爸爸育兒一直是被大眾吐槽的熱門話題,畢竟在很多家庭,媽媽承擔了育兒的主要任務,爸爸一般不需要操太多心,久而久之,對家庭和孩子有所忽略。作文素材全面,能看得出小作者想換爸爸的「急切」心情。老師的評語亮了:媽媽同意嗎?哈哈!同時老師也提醒家長:該反思一下自己的「玩商」了,尤其是爸爸同學。由於分工的不同,爸爸們作為孩子的「大玩具」,還是應該多花點心思,具體該如何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