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道路駕駛「左右並行」,在高速邁向現代化的蒙古社會中,也經常出現「左右並行」的狀況。例如:免繳學費的公立學校,卻優先讓「願意繳費」的學生入學;同一項業務,因政府承辦人不同,而衍生截然不同的辦理方法;今天還合規的稅務申報,到了明天就告訴你法規變動需要補稅。
初來乍到蒙古國的朋友,一走出成吉思汗國際機場大廳之後,通常會先驚呼:「原來蒙古國路上車子這麼多!」
只見寬闊的馬路上,車陣塞得水洩不通,竟還有牛跟馬站在分隔島上覓食!接著你可能會發現,路上絕大多數的「國民車」,是豐田的油電車(Toyota Prius),再細看下去又發現,怎麼路上的車子左駕、右駕都有到最後你可能會忍不住問,到底當地人是怎麼開車的?其實,即使來了蒙古許久,很多人也經常因為隔壁車道和對向車道的駕駛都在旁邊,而忽然開始懷疑自己的方向感是否崩壞。從蒙古國的日常生活小事中,就可以發現中國和蒙古之間的差異──在中國我們習慣遵守一定的規範,做事有一定的流程、時間、計劃;但在蒙古國,則需要有計劃一日數次變化的準備,永遠都有你意想不到的「蒙古國邏輯」發生:
「徵服蒙古」的日本原裝進口油電車
我們先來談談,為何右駕的日本油電車,會「佔領」道路設計以左駕為主的蒙古首都,在各大街小巷到處穿行吧!
在蒙古國,各大車廠直營店不多,且蒙古進口關稅較低──蒙古汽車進口稅費合計約 15% 左右,再加上當地二手車的價錢常不到新車的一半,所以一般民眾都以購買二手車為主。
以「徵服蒙古國」,路上常見的 Toyota Prius 為例,五年左右的車,在當地售價大約「只要」12,000,000 蒙圖──別看後面這麼多 0,其實它只相當於2.7萬元人民幣──而單單在 2019年,蒙古就從日本進口了19,494 輛「各種不同年份」的中古 Prius,超過蒙古國全年度進口車總量的整整一半!
接著你可能要問:那為什麼偏偏是日本豐田的 Prius?
答案是,蒙古實行「低空汙降稅」,油電車或電動車的每年稅負(如牌照、燃料稅等)均遠較一般車輛為低,加上日本接近蒙古國,運費成本相對低廉──這也反映在車價上,因此便宜又造型新穎的中古 Prius,近年來快速成為蒙古國都市一般居民,購買「國民車」的首選。
左右駕齊上路──交警睜一眼閉一眼
蒙古國二手車市發達,除了日本車外,韓國車和德國雙 B 名車,在路上也不少。而因為進口地不同,自然呈現左駕、右駕都有,幾乎各半的現象──雖然道路設計是「左駕導向」(雙向道靠右行駛),但蒙古國政府對此沒有特別的處罰規定,警察在交通取締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造就了烏蘭巴託道路駕駛「左右齊發」的特殊景象。
既然日本二手車在蒙古這麼便宜,那現在誰開左駕的車?答案是「有錢人」居多:
其實從蒙古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明顯感受到貧富落差──從住宅區、餐廳和購物的區別,就能看到明顯的差異。加上蒙古人普遍重視「面子」,所以商人、政治人物或是接待外國旅客的旅行社,就會選擇豐田陸地巡洋艦(美規)、雷克薩斯570(美規)、奔馳(歐規)的休旅車,或其他的 SUV 車款「彰顯身份」。
當然,左駕車並非只是有錢人的專利,許多由歐洲銷售來得便宜國民車款,也在中古車市場流通。
日系、韓系、歐系甚至美系車種,加上早期蒙古國普遍使用的「俄羅斯麵包車」,以及多款不同造型的公交車,在烏蘭巴託的道路上,真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畫面。近期在機場附近開了德國名廠保時捷的4S店,更不禁讓人好奇,「嬌貴」又底盤低的 911,要如何在蒙古國崎嶇的柏油路上行駛?
「左右駕並行」的邏輯,在蒙古國隨處可見
左右駕並行,其實存在著很多潛在危機──在原本就塞車的道路上,因為右駕的視線差,經常會導致擦撞事件的發生。再加上冬季下雪路面溼滑、以及習慣「在狹縫中走出自己康莊大道」的蒙古國駕駛習慣等因素,在蒙古國看到保險槓掉落的車子,也是一種「常態」。
而正如同道路駕駛「左右並行」,在高速邁向現代化的蒙古國社會中,也經常出現「左右並行」的狀況。
例如:免繳學費的公立學校,卻優先讓「願意繳費」的學生入學;同一項業務,因政府承辦人不同,而衍生截然不同的辦理方法;今天還合規的稅務申報,到了明天就告訴你法規變動需要補稅 這些現象,對許多外國人來說,常常讓人完全抓不著頭腦,但又需要小心翼翼地配合,因為在蒙古國,對於外資企業,往往都以較嚴格的法令規範執行作業。一個不小心,除了賠償金外,還可能導致公司的營運中斷。所以對有意投資當地的商人來說,如何和政府人員(不只官員,更包括所有事務人員)打交道,也成了一門大學問。
「以不變應萬變」:入境隨俗,在當地留下「對中國的好印象」
在發展中的國家,許多制度和規範總是一直在變動,但礙於信息傳遞的關係,許多時候連政府承辦人員,都不一定知悉最新的規範。
不論是企業或是個人來到蒙古國,我們要如何在語言不通的狀態下,獲得最正確最新的信息?答案依舊只有仰賴當地人的協助。所以與當地人發展互信的夥伴關係,也變得格外重要。
「千萬不要因為你一個人的違法行為或惡劣行徑,打壞了大家長久經營的關係和友誼。」
經常可以在不同的海外華人社團中,看到前輩們苦口婆心地道出這句話。這是每個海外工作者,需要放在心中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