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為何新冠患者康復後也不能大意
    新華社華盛頓10月11日電(記者譚晶晶)一些國家前段時間報告了新冠患者經治療康復後症狀消失,但體內仍能檢測到病毒的案例。那麼幾個問題隨之引發關注:感染新冠病毒後,傳染性會持續多長時間?患者康復後是否還會傳播病毒?康復者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能持續多久?
-
聽到胸腔「嘶嘶聲」,英美新冠患者出現可怕的新症狀
專家認為,該症狀可能是人體抗擊疾病時,「抗體幹擾神經運作」所產生的感覺。據《紐約郵報》新聞網4月10日的報導,美國多名新冠患者開始出現新的症狀,其中包括身體中產生奇怪的嘶嘶聲,以及皮膚被電擊的灼傷感。
-
福奇預言成真!美國疫情徹底失控,新增確診患者直接打破世界紀錄
25小時新增確診患者超過10萬人,這個數據不只是打破了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新增確診患者的最高紀錄,更打破了疫情在世界範圍內暴發之後,所有國家的最高紀錄,顯然幾個月前福奇的預言終究還是應驗了,而這同時預示著所有人最擔心的情況已經出現。
-
Moderna新冠疫苗有效率達94.5% 福奇:令人興奮
頂級傳染病學家福奇(Anthony Fauci)說,「94.5%的有效率的確十分突出。」Moderna公司與獨立數據監控委員會的成員在上周日(15日)下午的電話會議上聽取了試驗結果,該委員會負責分析Moderna的臨床試驗數據。Moderna首席醫學官塔爾·扎克斯(Tal Zacks)表示:「這是我一生和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時刻。
-
47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身體出現18種病毒變異
癌症患者是在新冠疫情下影響比較大的群體,不只是治療、購藥等受阻,還有患者經過長期治療後免疫系統功能的下降。而免疫系統是人體對抗病毒的主要武器。一次感染,出現了18種病毒變異如果被確診為新冠患者,患者只能被隔離治療。無非只有兩種治療結果:患者打敗病毒康復出院,或者病毒打敗患者。
-
英國患者出現奇怪症狀,世衛組織警告:將發現更多變異新冠病毒
雖然,美國目前仍佔據全球新冠疫情確診數據的榜首,但自從英國發現已變異的新冠病毒後,其國內的疫情數據也在不斷地增長。世衛組織已經多次發出警示,新冠病毒可能出現更多的變異,全球民眾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英國新冠患者發生「嗅覺倒錯」 目前,英國國內的新冠疫情形勢十分嚴峻。
-
新冠輕症患者隨訪:有人出現嗅覺失靈、視力下降等怪異症狀
新冠患者嗅覺失靈在武漢並非孤例。新冠疫情期間,也有年輕輕症患者主要表現為嗅覺和味覺消失。武漢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李華(化名)稱,判斷一些新冠康復患者的症狀,是否屬於新冠後遺症,應該看它是否具有可復性,如果症狀在後期逐漸恢復了,叫做可復性;如果後期一直沒有好,才叫後遺症。
-
紐約時報:一些新冠患者出現嚴重精神疾病症狀(雙語)
在南橡樹醫院,有一個針對新冠患者精神疾病的入院治療項目,古利博士還不確定新冠病毒是否與這名女性的心理症狀有關。「也許這與新冠有關,也許無關,」他回憶自己當時是這麼想的。少數從未出現過精神健康問題的新冠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數周后,出現了嚴重的精神病症狀。
-
又跟川普唱反調 福奇否認新冠病毒來自中國實驗室 循環論證不值
雖然秉持醫學與公共衛生知識的福奇,總是跟口無遮攔的總統川普意見相左,媒體上也不時傳出川普想要換掉福奇的消息,但川普也不敢真的炒掉這位深獲民眾信賴的抗疫功臣。川普最近忙著宣傳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的觀點,並且宣稱自己握有關鍵證據,不過福奇再次逆風發言,在《國家地理雜誌》的專訪中否定了川普最近最堅持的「武漢實驗室外洩論」。
-
英國一位年輕患者二次感染COVID-19後病情更重
據外媒報導,雖然並不常見,但一些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可能在幾個月後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上個月,醫生證實,美國一名在4月份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在短短兩個月後又再次感染。這名患者的故事最初發表在一本傳染病雜誌上,轉述了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要嚴重得多。
-
新冠症狀新發現:「快樂缺氧」或致患者突然死亡
當世界各國的醫護人員都在忙著治療新冠感染者時,一種被稱為「隱形缺氧」的新症狀逐漸引起了他們的關注。這種症狀的出現讓醫生們甚至開始質疑生物學的基本原理:儘管這些新冠肺炎患者的氧氣水平已低至足以失去意識甚至死亡,但他們卻沒有絲毫不適感。
-
失去嗅覺的人:新冠康復患者何時能完全回歸正常生活
一些新冠輕症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有人嗅覺失靈,有人視力下降,出現種種複雜症狀,他們不知道這些症狀能否恢復正常。張慧(化名)是在大年初一,失去嗅覺的。那天,她開始發燒,燒得昏天黑地。老公為她煨雞湯,說蠻香的湯,她卻一點也聞不到味道。
-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冠患者康復,公眾開始擔憂新冠肺炎會不會給這些倖存者帶來嚴重的後遺症。為此,知名科技網站ScienceAlert邀請了UVA傳染病和國際衛生部門的主管William Petri博士進行介紹。Petri博士專門研究成人傳染病。他不僅治療過感染細菌、寄生蟲和病毒的患者(包括COVID-19),還積極教授和研究傳染性病原體引起的疾病。
-
通流感】美國防疫首席專家福奇的防疫主張多次與總統川普相反,令...
白宮新防疫專家:新冠病毒對兒童的危害遠小於普通流感】美國防疫首席專家福奇的防疫主張多次與總統川普相反,令外界關注川普是否會開除這位頗受美國民眾愛戴的專家。不過,川普12日已新聘防疫顧問、胡佛研究院研究員的神經放射學專家阿特拉斯。這位顧問反對封閉和學校停課,並且希望加快群體免疫的進程。 他對聽眾們說:「我們都知道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非常低,甚至比季節性流感還要少很多。
-
5種症狀可用於推測新冠長期病例,年齡、體重、性別都有關係
在另外一項英國400萬人的追蹤報告中,通過新冠症狀追蹤器應用程式發現,12%的人30天後仍然有症狀。感染新冠病毒90天後,50人中就有1人(2%)患有新冠長期症狀。研究人員將這種情況成為「長期新冠肺炎」(longCOVID)。
-
研究稱一系列鼻腔問題可能是感染新冠的早期跡象
據外媒BGR報導,巴塞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系列鼻腔問題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早期跡象。參與研究的一些新冠患者出現了鼻腔乾燥的現象,而另一些患者則感覺到鼻腔內有一種奇怪的感覺。研究發現,鼻腔乾燥等症狀實際上可能是新冠患者失去味覺和嗅覺能力的前兆。
-
《柳葉刀》:76%新冠患者半年後出現不良症狀,部分肺功能障礙
來源:果殼新冠患者出院之後,仍有 76% 的人在隨後半年出現了不良症狀,主要包括疲勞或肌無力、失眠、焦慮或抑鬱等。這是上周六刊發於《柳葉刀》的一篇論文,研究者追蹤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1733 名新冠患者的健康情況。
-
耶魯突破性的發現可能會揭示導致Long COVID症狀出現的原因
據外媒BGR報導,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可能已經發現了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會發展為COVID-19重症的原因。他們發現,COVID-19重症患者會產生自身抗體,這些抗體會代替病毒攻擊健康細胞,包括幹擾素和B細胞和T細胞,從而阻礙了對感染的免疫反應。
-
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為認識新冠的作用機制、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參考。根據報導,不同個體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後的症狀有較大差異,約80-85%的感染者表現為無症狀或者輕症,15-20%的患者則罹患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除年齡、性別、併發症等已知的高風險因素外,患者自身的遺傳背景也是影響其症狀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
Cell:無症狀新冠患者陽性持續105天
研究團隊報導了一例特殊的新冠病例: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感染新冠病毒至少105天,至少70天排毒都有潛在傳染性,而且始終保持無症狀。該研究題為「Case Study: Prolonged infectious SARS-CoV-2 shedding from an asymptomatic immunocompromised cancer 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