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鰱鱅的手感是絕對過癮的,特別是海竿搏殺大鰱鱅那叫一個刺激。到了這個時段,隨著氣溫的升高,是越來越適合釣鰱鱅了。浮釣是擒獲鰱鱅的主要釣法,浮釣鰱鱅適用於手竿、海竿這兩種用竿從垂釣手法上又有很大的區別。
相比手竿,拋竿釣法更加輕鬆一些,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也算一種不錯的釣法。釣具就是常見的拋竿,長短均可,根據垂釣水域大小適當選擇適合的魚竿。鰱鱅線組是由定位墜+太空豆+活動海豆(海釣太空豆)+大肚漂+鰱鱅水怪釣籠組成。其中太空豆是定位水層用的,比如你想釣一米水深就把太空豆至水怪的距離拉到一米即可。
太空豆個人喜歡裝兩個,間隔5公分,因為拋投出線時海竿的導線環會與太空豆摩擦使太空豆移動,造成定位水深不準,所以我會裝上兩顆,但記得兩顆太空豆要有間隔,不然容易損傷釣線。使用水怪釣籠海竿釣鰱鱅我喜歡使用10號鉤以上,魚越大用鉤越大!
釣位的選擇:鰱鱅生性膽小,喜歡在深水區,特別是個體大的鰱鱅會覺得在淺水區不安全。鰱鱅特別喜歡在背風向陽的深水,鰱鱅喜歡群居,所以只要釣到一條你就準備連杆吧!想要釣到鰱鱅一定要選擇深水,越深越好。
浮釣鰱鱅的水域深度根據垂釣的天氣和魚情來,天氣悶、氣壓低是釣鰱鱅的大忌,如果下午有雨,上午很難釣到鰱鱅;如果上午下雨,雨後效果不錯。風對釣鰱鱅的影響較大,風小魚肯上浮水面吃食,水面可見魚翻花,風大魚下沉,釣浮效果差。但在早晨、傍晚即使風稍大浜魚也肯上鉤, 下午3點鐘以後是釣鰱魚的黃金時間。
裝餌拋竿之後,浮波在水面一般會剩下1/3左右,這個高度將會隨著餌料的霧化而逐漸上升。將我們看到浮波被外力拉著到處跑,或是沉到水底之時,肯定有魚中鉤,可以收線遛魚了。當我們看到浮波已經完全浮出水面,並且無任何動靜,那則表示籠鉤餌料已經霧化完,應該收竿重新裝餌了。
打拋竿時每支釣竿相離五米左右最好,距離過近容易纏線,距離過遠霧化帶不集中,釣點的分布呈一個扇形,優勢是遠近水域都能照顧到,為了更有效地搜索到魚層,每支釣竿作釣的水深也有所區別。一般來中間的釣竿作釣中下層,而兩邊的釣竿作釣水域的中上層,這樣做餌料入水之後經過霧化、下沉,形成的霧化帶橫截面更大、誘魚範圍更廣,是一種十分高效的誘魚方法。
鰱鱅在吃餌的時候是在上下嘴的張合間把鉤餌吸入口中的,但它們並不像鯽鯉那樣吃餌後掉頭就走,它們更多的時候是停留在原地,還由於鰱鱅的口大,唇薄,肉少的 嘴部特點,我們在鰱鱅中鉤後不要急於揚臂,這樣防止拉豁魚嘴,跑魚炸窩,中魚後不能松線,不能急躁,要謹慎遛魚,在魚徹底的乏力後再抄魚入護。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