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人人可長壽,長壽有2把鑰匙,不是飲食和運動

2020-12-05 肝病科郭朋

很少有人不希望自己活得久一點,所以就有了各種養生的方法。在被大眾認可的長壽方式中,永遠有飲食和運動這兩方面,很多人都會為了讓自己更加長壽而選擇控制飲食,加強鍛鍊。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想要更加長壽,飲食和運動雖重要,但它倆卻不是諾貝爾得主認為的對長壽最重要的因素。

美國曾經公布決定人類壽命的各大因素,分別是:人際關係、性格特徵、職業生涯、生活細節、改正壞習慣、和健康的人相處。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給出了人們長壽的2把「鑰匙」,並不是飲食和運動,而是心理平衡。

第一把鑰匙、心態積極樂觀

如果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那麼就掌握了長壽的鑰匙。可能有人不明白長壽和心態有什麼關係,但情緒的變化也關係到身體的健康。人無論是產生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都很正常,但是研究表明,負面情緒多的人,出現疾病的可能性也會更高。如果長期被不好的情緒影響,身體的健康也會出現問題。

很多負面情緒的產生都和壓力過大有關,學者們認為,如何處理自身受到的壓力和因此產生的負面情緒,是長壽的關鍵因素。當人長期處於焦躁不安的負面情緒時,體內的壓力激素增加,會導致身體的免疫功能受到影響,對身體造成損害。如果能保持樂觀的心態,大腦就會分泌出益性激素,讓身體中的各項功能得到協調,也因此能更加健康長壽。

第二把鑰匙、生活有目標

有目標的人和沒有目標的人對比起來,差異是很鮮明的。當一個人心裡懷揣著目標時,就有拼搏的方向和動力。大腦會為了自己的目標而運轉,身體也會為了達成目標做出行動。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目標,那麼他連自己要做什麼都不知道,每天渾渾噩噩,失去對很多事物的興趣,將自己的生活變成了活著。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目標的人會因為沒有追求,更容易放棄對事物的追求,產生各種不好的生活習慣。久而久之,大腦會開始「生鏽」,身體的健康狀態也隨之下降。英國的一個研究組織曾經對特定的人群進行了長達7年的跟蹤調查,最終報告結果顯示,生活沒有目標的人死亡率比生活有目標的人高一倍。由此可見一個人的生活是否有目標,對自身的健康長壽有多大的影響。

很多人隨著年齡漸漸增長,就開始出現了平靜的度過下面的日子的想法。這樣的想法不能說不對,但是這樣毫無目的,只是為了繼續生活而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呢?哪怕到了老年,也依舊可以擁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可以和認識的人出去散心,可以看年輕時來不及看完的書,至少讓自己的大腦處在轉動的狀態,這樣對自己的身體也更有好處。

以上就是真正能讓我們更加長壽的秘訣,不是飲食和運動,而是心理平衡的狀態。

相關焦點

  • 長壽秘訣終於被諾貝爾獎得主破解,主因無關運動,竟然是這個……
    諾貝爾獎得者的長壽金鑰匙: 樂觀、生活有目標 如果你想活到100歲,也許還可以從諾貝爾獎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諾貝爾獎得主普遍長壽,平均壽命高達77.2歲,比僅獲得提名的科學家平均壽命高1.4歲。
  • 健康長壽秘密,不是飲食和運動,而是這個,簡單很多人卻做不到
    在人們心中長壽的決定因素是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當然這確實讓你能獲得健康的身體,有利增壽,不過還隱藏著一個「終極武器」。通過對一些長壽老人的調查後發現,能活到100多歲的長壽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心態平和、笑口常開。
  • 輕斷食能減肥,還利長壽?諾貝爾獲得者,給出明確答案
    吃飯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只有攝入足夠的營養才能夠維持同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而有些人身體肥胖,一心想要減肥。有一種減肥的方法是輕斷食,斷食和輕斷食是兩種不一樣的概念。輕斷食是間歇性的斷食,是在生活中偶爾的少吃,而斷食是什麼都不吃。
  • 十大長壽習慣排行榜 多喝水、金字塔飲食上榜
    2.金字塔的飲食習慣。 你的飲食結構必須像一個金字塔:以充足的早餐為基礎,接下來是吃好午餐,晚餐絕對要少,就像金字塔的塔尖。切記大餐後不要立即上床睡覺。確保多吃堅果和乾果,少吃薯條和油炸零食。每天都必須遵循這些飲食規則才能保持健康。   3.消除壓力。 歡笑是壓力的剋星。別再為小事憂慮,讓你的生活更輕鬆些。不要讓自己背上不必要的工作負擔,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 老年朋友注意:容易長壽的好方法,可能不是7分飽飲食,而是這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發病率也逐年增長,多跟大家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有關,因此很多人開始在運動和飲食上下功夫,比如每頓飯吃"7分飽"或者進行輕斷食、辟穀等等,覺得對飲食限制能夠延長自己的壽命。
  • 長壽的男人身上有哪些表現
    長壽的男人與先天的遺傳基因有一定的關係,飲食合理、生活有規律,保持良好的心態、合理的鍛鍊身體,一樣可以延長壽命。長壽的男人一般會有以下幾種外在特徵。1皮膚面色紅潤有光澤長壽的男人外在表現皮膚紅潤有光澤,皮膚有彈性。
  • 日本人不愛運動,為何又瘦又長壽?其實答案就是2個字
    日本人不愛運動,為何又瘦又長壽?其實答案就是2個字其實導致日本人長壽的原因就是兩個字會吃。這時候很多人都會反駁,誰在生活中不會吃,但是這裡的意思是如何吃得更健康,並不是所有的食物來者不拒,那麼日本人是如何吃飯的,以下幾點方式可以值得我們去學習:1、吃的食物種類非常豐富如果你在日本生活,你會看到日本人在吃飯的時候,一頓飯會有二三十種食物,比如豆類,蔬菜,魚肉,
  • 烏龜很少運動卻最長壽,人是不是也應該少運動?科學研究告訴你
    從烏龜的種類來看,烏龜有很多品種而它們的壽命和品種有一定關係。據相關治療顯示,最長壽的烏龜是加拉帕戈斯象龜可以達到200多歲的壽命。如果是玩物類的烏龜,養得好的話也可以至少活20歲。還有的研究發現,心率越慢的動物壽命越長,比如大象的平均壽命是在70年左右,它分鐘的心率次數是在30次左右。
  • 101歲老人分享長壽秘訣:擁有4種性格特徵的人更長壽
    張奶奶有一個女兒,她告訴孫女,如果她想長壽,就得少生氣。張奶奶說生氣對健康和壽命都有害。她說,性格與長壽有很大關係,並補充說,心情好可能也是長壽的秘訣。 長壽是老年人的美好願望。那麼,如何保持健康呢?如何預防身體疾病?如何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成為我們目前最關心的話題。
  • 揭秘天價「長壽藥」:60粒賣2.2萬元 連保健品都不是
    60粒售價2.2萬元其實連保健品都算不上  揭開天價「長壽藥」的真面目  年終「雙11」「雙12」電商大促銷中,號稱抗衰逆齡的「長壽藥」又被熱炒,不僅進入叮噹快藥等醫藥電商平臺銷售,還在今日頭條等平臺大舉投放廣告。「哈佛教授研發」「李嘉誠天天吃」「突破生命極限」等極具誘惑力的宣傳語讓不少人深信不疑。
  • 人類是否能長壽?研究指出:小龍蝦身上蘊含著長壽密碼
    不管是我們的古代還是現代,長壽是所有人類的願望。現代經濟和醫療的發展就是為了讓我們活得時間更長,也更加健康。目前我們的健康意識也是得到了加強,對很多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也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現在人類的壽命比之前會長上很多。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有哪些呢?
  • 華人科學家和大師學者長壽的秘密
    也得到眾多師友的轉發、點讚和鼓勵以及各種點評和關注,再次感謝大家的鼎力支持和寶貴時間!!!《華人科學家和大師學者長壽的秘密》是在校對《為什麼?》原文並修改和增補十多位已故年壽90歲以上的華人科學家和大師學者的相關信息後再次發布(刪除年壽難以考證、年齡有爭議的古近代大師學者的信息)。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盤點近10年得主及成就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截圖  【「數」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了110次,累計219人獲獎。  該獎項的得主中,12人為女性。其中,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於2015年獲獎。  最年輕的得主是加拿大醫生弗雷德·班廷,他因發現胰島素於1923年獲獎,當時才32歲。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要在未來應對長壽問題,現在就應在...
    該論壇由四位科學家共同參與,他們分別是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2008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約翰·皮克特、2014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雷夫·安德森和2013年世界糧食獎得主馬克·范·蒙塔古。他們共同對糧食生產以及科學未來發展前景展開了討論。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腸道菌群|微生物|益生菌|解密|長壽|疾病...
    科學家將那裡長壽的機會與空氣,水,社區精神,飲食習慣和遺傳傾向等因素相關聯。長壽者產短鏈脂肪酸菌增多結合義大利和中國的數據集,發現儘管腸道微生物群結構存在顯著差異(可能是由於飲食、基因和環境的差異),但區分長壽個體和年輕群體的前50種細菌特徵中,有11種特徵是相同的。
  • 一份來自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價值740萬的建議?謠言
    網傳消息截圖近年來,網上傳播著這類文章《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告訴你一份價值740萬元的健康》《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這
  • 一份來自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價值740萬的建議?謠言!
    網傳消息截圖 近年來,網上傳播著這類文章《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告訴你一份價值740萬元的健康》《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這4個字的健康建議,價值740萬!》
  • 血型和壽命有關?O型血的人最健康、最長壽?這5點對長壽很重要
    隨著現在的醫療條件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都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一些。對於長壽的追求,已經不再是中老年的專利了,好多年輕人都已經開始了養生。我們知道血型和人的性格有關,那麼,血型與人的壽命有沒有關係呢?A型血的人性情熱血、衝動,容易患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同時,他們的腸胃功能比較弱,對現代人愛吃的肉類不能很好地吸收,容易患腸胃方面的疾病。
  • 這是一份來自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價值740萬的建議?
    網傳消息截圖  近年來,網上傳播著這類文章《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告訴你一份價值740萬元的健康》《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這4個字的健康建議,價值740萬!》
  • 70歲老人,該如何養生長壽?院士相繼說出的長壽經,值得細品
    運動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如果說偶爾工作忙,不能天天運動,至少每周保證3-5的運動,至少每次運動堅持半小時,只有通過長期有效的堅持,加強鍛鍊,才能保證我們肌肉不萎縮,使人的骨頭變硬,預防骨質疏鬆,而且在運動的基礎上還要做到飲食規律。對於老年人,運動可以預防多種疾病,不僅可以延緩衰老,預防骨質疏鬆,預防心血管疾病。多運動可以消耗我們體內的脂肪,加快血液流通,預防血管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