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MYB轉錄因子調控擬南芥維管束鞘特異性基因表達

2020-12-04 BioArt生物藝術

多細胞真核生物的基本特徵是不同組織的功能特異性,其中一個突出例子是C4光合作用。在該過程中,碳最初被固定在葉肉細胞,然後釋放到維管束鞘細胞再固定,這種組織區分特徵是C4植物光合效率顯著提高的原因,因此對葉肉細胞或維管束鞘細胞特異表達的機制研究至關重要【1】。C4植物是從C3植物進化而來, C3模式植物擬南芥是揭示這種細胞功能特異性機制的優異材料。之前研究表明,擬南芥的維管束鞘細胞除了與水力傳導、代謝產物運輸以及物質存儲中發揮作用,還與硫代謝和硫代葡萄糖苷的生物合成有關【2】。此外,參與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的MYB76及其他MYB結構域轉錄因子的轉錄本也優先與維管束鞘核糖體相關聯【3】。但是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特異性基因表達模式的調控機制。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Julian M. Hibberd課題組在Nature Plants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A bipartite transcription factor module controlling expression in the bundle sheath of Arabidopsis thaliana的研究論文,結合DNaseI-Seq數據與功能分析,揭示了MYB76基因在維管束鞘細胞特異性表達的調控模塊。

該研究通過對公開數據的GO分析發現,參與硫代葡萄糖苷合成的基因大多在維管束鞘中高表達。MYB和MYC轉錄因子在控制硫代葡萄糖苷合成相關基因表達中發揮作用,該研究發現,MYB28、MYB29和MYB76的基因在維管束鞘高表達。進一步的功能分析結果顯示,MYB28和MYB29的上調可能是外部順式元件介導的,而MYB76啟動子在翻譯起始位點上遊的核苷酸-1264和-796之間區域是介導維管束鞘細胞特異性表達的關鍵。此外,對資料庫中DHS(DNase I hypersensitive sites)的分析發現了葉片MYB76上遊的DHS,而將MYB76啟動子的核苷酸-909和-654之間的DHS去除會抑制MYB76的表達,但是通過DHS與啟動子結合可以驅動MYB76的表達,表明該DHS序列是優先激活維管束鞘中MYB76表達的必要充分條件。綜上,MYB76在維管束鞘表達的正調控因子應該是位於啟動子翻譯起始位點上遊的核苷酸-909(DHS的起始)和-796之間區域。

A DHS in the MYB76 promoter is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expression in the bundle sheath

該研究進一步預測和篩選了調控MYB76表達的候選轉錄因子,並選擇測試了MYC2、MYC3、MYC4、DREB2A、DREB26、DF1和MYB73的功能。結果發現,MYC2,MYC3和MYC4在控制MYB76表達中起主要作用,而DREB2A的作用較小。同時,該研究還發現MYB28和MYB29在束鞘中強烈優先表達,並且myb28 / 29突變體中MYB76表達顯著降低。在此基礎上,該研究進一步對myc2 / 3/4和myb28 / 29的公開轉錄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在myc2 /3/4和myb28 / 29中均下調的基因大多強烈在維管束鞘優先表達,這表明MYC-MYB模塊在控制擬南芥維管束鞘基因表達中發揮關鍵作用。

MYC and MYB transcription factors control MYB76 expression from the DHS

總之,該研究表明MYC–MYB模塊是擬南芥維管束鞘中基因特異表達的關鍵驅動因子。該研究結果為C4光合作用進化相關的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

參考文獻

【1】Hibberd, J. M., Sheehy, J. E. & Langdale, J. A. Using C4 photosynthesis to increase the yield of rice—rationale and feasibility. Curr. Opin. Plant Biol. 11, 228–231 (2008).

【2】Griffiths, H., Weller, G., Toy, L. F . M. & Dennis, R. J. Y ou’re so vein: bundle sheath physiology,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in C3 and C4 plants. Plant Cell Environ. 36, 249–261 (2013).

【3】Aubry, S., Smith-Unna, R. D., Boursnell, C. M., Kopriva, S. & Hibberd, J. M. Transcript residency on ribosomes reveals a key role for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bundle sheath in sulphur and glucosinolate metabolism. Plant J. 78, 659–673 (2014).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0-00805-w

相關焦點

  • Nat Plants| 發現C3植物中可控制基因在維管束鞘細胞特異表達的調控模塊,加速C4水稻的構建
    發現C3植物中MYC-MYB模塊至少控制了47個基因在維管束鞘細胞中優先表達,是C3植物基因在維管束鞘細胞中優先表達的驅動因子。因此,不同酶的在維管束鞘細胞和葉肉細胞的特異性分布是C4光合作用的一個重要特徵,但調控細胞特異性分布的調控因子,目前還知之甚少!近日,C4水稻項目的參與人員英國劍橋大學Julian M.
  • 「擬南芥轉錄因子基因BP在調控植物種子萌發中的應用」獲發明專利
    擬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拉丁文名為Arabidopsis thaliala (L.) Heynh。擬南芥作為一種草本植物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和非洲西北部。在我國的內蒙、新疆、陝西、甘肅、西藏、山東、江蘇、安徽、湖北、四川、雲南等省區均有生長。
  • Science | 植物維管特異性轉錄因子調控根毛響應低磷環境的機制
    植物根系中維管細胞的增殖受到轉錄因子TMO5 (MONOPTEROS 5) /LHW (LONESOME HIGHWAY) 形成的異源二聚體複合體的調控【1,2】。TMO5/LHW複合體通過調控它的直接下遊靶標LOG4 (LONELY GUY4) 和LOG3的表達以控制細胞增殖【3】 。 LOG4 和LOG3編碼細胞分裂素合成途徑的限速酶【4】。
  • 南京農業大學揭示一種MYB轉錄因子調控杜梨耐寒性的作用機制
    之前的研究發現了與AtDHAR(脫氫抗壞血酸還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相關的應激反應基因,AtDHAR2參與提高鹽和低溫脅迫的抗性,而進一步鑑定其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及其對相關基因表達和蛋白水平變化的作用非常重要。  植物體內含有多種不同的TF,其中MYB是最大的TF家族之一,佔TF總數的約9%。
  • 基因轉錄調控:共激活因子的多樣性及調控機制
    Roeder教授首先發現了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I、III,從而開創了真核生物轉錄調控領域。隨後Roeder實驗室採用生物化學方法建立了體外轉錄系統,並利用該系統分離和鑑定了眾多關鍵轉錄調控因子,其中包括第一個真核轉錄因子TFIIIA、中介體複合物(mediator)以及多種通用轉錄因子(GTFs),並且揭示了染色質結構(包括組蛋白修飾)在表觀遺傳水平對基因轉錄的影響。
  • 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
    在基因轉錄過程中,轉錄中介體分別與基因特異的轉錄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廣泛參與二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激素特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但對於轉錄中介體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所知甚少。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實驗室最近的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轉錄中介體複合物在茉莉酸信號途徑中的功能及作用機理。
  • Nature | 生長素響應的轉錄抑制調控網絡
    擬南芥中共有23種ARF,其中ARF5、ARF6、ARF7、ARF8和ARF19屬於A型ARFs,這些保守的A型ARFs是生長素響應基因的轉錄激活因子,因而在植物的生長素信號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此外,A型ARFs具有組織特異性表達模式,這可能是導致多樣化生長素響應的關鍵【3】,但是目前尚不清楚A型ARFs表達的調控機制。
  • Nature Plants|多組學數據系統分析擬南芥茉莉酸信號通路
    MYC2和MYC3靶向調控大量JA響應相關基因MYC2作為主調控轉錄因子,協同MYC3和MYC4等次級調控轉錄因子參與JA響應基因的激活表達。作者採用myc2擬南芥突變體作為對比,對生長了3天的幼苗進行不同時間點的JA處理,綜合轉錄組、蛋白質組、磷酸化修飾組和組蛋白修飾的多組學分析策略來揭示擬南芥JA響應的複雜網絡。
  • 揭示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分子機理
    植物開花的過程受到內外源因素、各種信號網絡及眾多基因的綜合調控。此前研究表明,除了傳統的開花誘導途徑之外,植物激素茉莉酸信號途徑也參與了開花誘導過程;然而,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的分子機理仍不清楚。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組和植物環境適應性研究組聯合研究發現,茉莉酸激活的轉錄調控因子MYC2, MYC3和MYC4(MYC2/3/4)協同調控了擬南芥的開花誘導。表型分析表明,myc2/3/4三突變植物的開花時間明顯比野生型提前。
  • 上海生科院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修飾與mRNA轉錄起始及加工的相互依存關係,兩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成熟mRNA及基因表達的水平。  生物體內編碼基因要正確執行其功能,需要經歷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過程,即基因表達過程。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轉錄前水平調節是基因表達調控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mRNA前體的轉錄起始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受到多種轉錄因子以及染色質修飾與重塑的調控。
  • NF-κB p50亞基調控組織因子轉錄表達
    2月13日,《生物化學雜誌》(J Biol Chem)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耿建國研究組關於NF-κB轉錄因子p50亞基調控組織因子(Tissue Factor)的表達與功能的研究新進展。
  • 在擬南芥中超表達bHLH類轉錄因子VvCeb1基因變多肉,既節水又抗鹽
    該研究在擬南芥中超表達來源葡萄中密碼子優化版的bHLH類轉錄因子VvCeb1基因(該基因參與葡萄漿果發育的細胞擴增階段過程)後,轉基因擬南芥的葉片更厚,肉質顯著增加,表現為提高了用水效率,增加了耐鹽度並減少了乾旱的影響。因此,對植物進行組織多肉植物工程方法也可用於其他植物,如農作物和生物能源作物,以改善乾旱和鹽分耐受性。
  • 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新機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課題組發現,染色質修飾與mRNA轉錄起始及加工有著相互依存關係,兩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成熟mRNA及基因表達的水平。
  • 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日照長度由葉片感知後誘導成花素基因FT在維管束的表達,FT編碼的成花素由葉片轉移至莖頂端分生組織,促進植物開花。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
  • 遺傳發育所發現轉錄中介體調控幹細胞不對稱分裂和根形態建成的機理
    因此,核心轉錄因子如何與RNA聚合酶II通用轉錄機器「密切溝通」從而實現對靶標基因時空特異性表達的精確控制是發育生物學領域的一個重大問題。然而,人們尚不清楚SHR-SCR如何與通用轉錄機器密切溝通,從而精確控制靶標基因的時空特異性表達。
  • 植物所在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日照長度由葉片感知後誘導成花素基因FT在維管束的表達,FT編碼的成花素由葉片轉移至莖頂端分生組織,促進植物開花。長日照下,FT被光周期輸出因子CO在韌皮部於黃昏時(dusk)特異激活,CO-FT調控單元是光周期途徑的核心調控模式,CO結合在FT靠近轉錄起始位點的近端啟動子區從而激活其表達。  從植物到人類的多細胞真核生物中,PcG因子在關鍵發育基因的轉錄抑制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新機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課題組發現,染色質修飾與mRNA轉錄起始及加工有著相互依存關係,兩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成熟mRNA及基因表達的水平。相關成果2月2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植物學》雜誌。  據了解,mRNA前體的轉錄起始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受到多種轉錄因子以及染色質修飾與重塑的調控。
  • Nestin基因表達調控研究進展
    Nestin是一種中等纖維蛋白,它在哺乳動物神經前體細胞中高表達,已被廣泛用作神經前體細胞的標誌分子。研究Nestin基因的表達調控規律,將有助於人們認識神經前體細胞的生物特性。Nestin基因的第二內含子具有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組織特異性增強子活性,然而調控該基因在神經發育過程中表達的轉錄因子尚不明確。
  • Plant Cell:李傳友等發現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新機制
    轉錄中介體 (Mediator)是由多個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物。在基因轉錄過程中,轉錄中介體分別與基因特異的轉錄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 廣泛參與二者之間的信息傳遞,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激素特異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但對於轉錄中介體的功能及作用機理所知甚少。
  • 胃癌細胞增殖與相關基因的表達
    癌基因編碼的蛋白主要包括生長因子、生長因子受體、信號轉導通路中的分子、基因轉錄調節因子核細胞周期調控蛋白等幾大類型。細胞信號轉導是細胞增殖分化的基本調解方式,而信號轉導通路中蛋白因子的突變是細胞癌變的主要原因。已知與胃癌相關的癌基因有:c-myc、ras、hst、c-erbb-2、k-sam、n-myc、m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