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揭示一種MYB轉錄因子調控杜梨耐寒性的作用機制

2021-01-09 網易

2018-06-24 21:02:21 來源: BioArt植物

舉報

  點擊上方「BioArt植物」↑關注我們!

  

  非生物脅迫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植物自身形成了一套複雜的信號感知和生理生化機制以應對環境脅迫。研究表明,在逆境條件下,植物會重編程大量應激反應基因,因此,對應激反應基因的鑑定和功能研究是提高作物抗逆性的重要前提。之前的研究發現了與AtDHAR(脫氫抗壞血酸還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相關的應激反應基因,AtDHAR2參與提高鹽和低溫脅迫的抗性,而進一步鑑定其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及其對相關基因表達和蛋白水平變化的作用非常重要。

  植物體內含有多種不同的TF,其中MYB是最大的TF家族之一,佔TF總數的約9%。植物MYBs是脅迫耐受性的重要調控子,通過調控大量應激反應基因的表達在非生物脅迫耐受中起作用。研究表明,TFs通過與其靶基因的啟動子區域中的相關順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而作為信號網絡和功能的關鍵調節因子。在許多植物中已經鑑定了參與非生物脅迫應答的TF,調控諸多基因的表達,如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AsA)生物合成基因。AsA作為許多酶的輔助因子,通過清除過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參與非生物脅迫應答;並且在AsA-GSH循環過程中,涉及到間接參與ROS清除的脫氫抗壞血酸還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雖然DHAR基因已經從幾種植物中分離出來,但是這些基因的調控因子卻知之甚少。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黃小三課題組在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A novel 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regulates AsA synthesis and effects cold tolerance的研究論文,鑑定了一種MYB轉錄因子PbrMYB5,並揭示了其在杜梨(Pyrus betulaefolia)耐寒中的作用機制。

  

  該研究通過序列分析表明,PbrDHAR2的啟動子區域含有MYB識別位點,並通過電泳遷移率變動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證明PbrMYB5蛋白可以與PbrDHAR2的啟動子特異性結合,表明了PbrMYB5對pTRV-PbrMYB5(基因沉默)植物中PbrDHAR2表達的調控作用。

  該研究發現PbrMYB5的過表達提高了植株的耐寒性,並且增加了轉基因植株中的NtDHAR2轉錄水平,而PbrMYB5沉默後對低溫更加敏感,表明PbrMYB5是杜梨耐寒性的正向調節因子。該研究還發現,與野生型相比,低溫脅迫後,PbrMYB5過表達菸草中的ROS積累明顯減少,而基因沉默植株中ROS顯著增加,表明PbrMYB5的過表達伴隨著較少的氧化應激,並指出沉默植株中AsA水平的降低促進了ROS積累,AsA介導的ROS清除在調節植物耐冷性方面起主要作用。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PbrMYB5的調控功能並從分子水平上解釋AsA水平與ROS積累之間的關係,該研究在冷處理後監測了AsA-GSH再循環途徑基因的轉錄水平。發現在冷脅迫下,轉基因株系中AsA-GSH循環基因的表達水平顯著上調,而當PbrMYB5被敲除時,結果相反;表明PbrMYB5通過調節轉基因植物中的AsA介導的ROS清除而賦予耐寒性。該研究還測定了不同株系中抗氧化劑水平和細胞膜傷害水平,結果表明PbrMYB5會通過植物體內的酶和非酶清除系統影響耐寒性。

  

  PbrMYB5沉默後杜梨的耐冷性測定

  總之,這項研究在杜梨中鑑定了正向調控耐冷性的R2R3型MYB 轉錄因子PbrMYB5。PbrMYB5在調節耐寒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可以通過AsA介導的ROS清除系統及其他酶活清除系統提高耐寒性。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查看論文原文連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南京農業大學揭示梨果實石細胞形成轉錄調控機制
    近日,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線發表了南京農業大學梨課題組題為「PbrMYB169 positively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
    Plant Cell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根尖分生區幹細胞的不斷分裂分化保證根的持續生長儘管PLT1濃度梯度的建立已較為清楚,但是其上遊轉錄調控機制以及PLT1濃度梯度的維持機制尚不清楚。
  • MYB轉錄因子調控苦蕎蘆丁合成的分子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茉莉酸誘導的MYB轉錄抑制子調控苦蕎蘆丁生物合成的新機制。  蕎麥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糧食作物,不僅富含蛋白質、澱粉、纖維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還富含其他糧食作物所不具有的生物黃酮類活性物質,其中蘆丁是最主要的抗氧化、降三高、通血管的活性物質。
  • 華中農業大學柑橘團隊甜菜鹼積累轉錄調控的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團隊以柑橘抗寒資源為材料,建立了一個整合激素參與低溫脅迫應答的信號通路,揭示了低溫脅迫下甜菜鹼積累的分子機制和轉錄調控網絡。  植物在非生物逆境下,通常體內代謝會發生變化,自身適應脅迫能力也隨之改變。近些年來,已有很多報導表明低溫脅迫會引起植物多種次生代謝物的積累。
  • 基因轉錄調控:共激活因子的多樣性及調控機制
    Louis),目前是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教授,於1985年被授予貝克曼冠名教授(Arnold O. and Mabel S. Beckman Professor)頭銜。Robert G. Roeder教授首先發現了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I、III,從而開創了真核生物轉錄調控領域。
  • ...農業大學羅傑團隊鑑定到植物中首個調控支鏈胺基酸合成的轉錄因子
    近日,New Phytologist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海南大學羅傑教授團隊題為Natural variation in the OsbZIP18 promoter contributes to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levels in
  • 研究揭示出一類新的細菌轉錄調控因子的結構功能機制
    近年來,在一些梭菌和桿菌中發現一類廣泛存在的σ因子及其共轉錄的抗σ因子——SigI和RsgI,它們的一些結構域和已知蛋白沒有同源性,代表了一類新的特殊的細菌σ/抗σ因子。熱纖梭菌等一些產纖維小體細菌具有8-16對的SigI/RsgI因子,這在其他已知類型的σ/抗σ因子中比較少見。已有的研究表明這些SigI/RsgI因子負責纖維小體的調控表達,但其結構與功能機制仍未闡明。
  • MYC-MYB轉錄因子調控擬南芥維管束鞘特異性基因表達
    在該過程中,碳最初被固定在葉肉細胞,然後釋放到維管束鞘細胞再固定,這種組織區分特徵是C4植物光合效率顯著提高的原因,因此對葉肉細胞或維管束鞘細胞特異表達的機制研究至關重要【1】。C4植物是從C3植物進化而來, C3模式植物擬南芥是揭示這種細胞功能特異性機制的優異材料。之前研究表明,擬南芥的維管束鞘細胞除了與水力傳導、代謝產物運輸以及物質存儲中發揮作用,還與硫代謝和硫代葡萄糖苷的生物合成有關【2】。
  • R2R3-MYB轉錄因子GhMYB1a參與調控非洲菊花色素苷和黃酮醇的積累
    黃酮醇作為其中一種類黃酮物質,也參與花瓣著色和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由於兩種物質具有相同的亞細胞定位和共同的合成途徑,分享共同的生物合成底物,因此可能存在底物競爭的關係,通過響應外界環境信號來協調調控植物花瓣的著色。然而,這種競爭的調控機制仍不清楚。
  • 細菌ClassIII轉錄因子CueR轉錄激活的分子機制被揭示
    該論文主要研究了細菌Class III轉錄因子CueR轉錄激活的分子機制。在隨後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們利用化學交聯、DNA足跡、遺傳突變等方法嘗試了解轉錄因子調控基因轉錄的具體機制,大家發現轉錄因子在啟動子DNA的結合位置直接決定了其對於下遊基因的影響,一般來講,轉錄因子結合在核心啟動子區域(-35區和-10區)上遊發揮轉錄激活功能,轉錄因子結合在核心啟動子區域或者基因內部則抑制轉錄。
  • 華中農業大學揭示順式和反式因子在玉米雌雄穗間的差異調控
    文章描繪了玉米發育早期雌穗和雄穗原基的高解析度全基因組三維互作圖譜、開放染色質圖譜、組蛋白修飾圖譜、DNA甲基化圖譜和轉錄組圖譜,並揭示了順式和反式因子及其在三維基因組層面對玉米雌穗和雄穗間基因差異表達的調控,為表觀遺傳在玉米雌穗和雄穗身份性別的分化差異調控上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 西北大學校研究團隊揭示丁香假單胞菌轉錄調控網絡
    10月2日,《自然·通訊》雜誌在線發表了嚴健、鄧新教授帶領的西北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研究團隊的重要研究成果——A compendium of DNA-binding specificitie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Pseudomonas syringae,通過HT-SELEX技術解析丁香假單胞菌基因組內上百個轉錄因子的DNA序列結合特異性,並進一步構建該植物病原體全基因組轉錄調控網絡
  • 東北師大揭示一種新的轉錄複合體,調控水稻鹽脅迫響應
    Plant Cell | 東北師大徐正一課題組揭示一種新的轉錄複合體,調控水稻鹽脅迫響應責編 | 逸雲土壤鹽漬化是農業發展面臨的巨大阻力,約有8億多公頃的土地受鹽害的影響,大約佔全世界灌溉農業面積的20%。
  • 重慶大學李正國團隊揭示番茄果實成熟轉錄調控新機制
    The Plant Journal 重慶大學李正國團隊揭示番茄果實成熟轉錄調控新機制責編 | 奕梵通過對番茄果實成熟突變體的研究,現已鑑定出了多個調控果實成熟的基因。乙烯作為一種重要的植物激素,在呼吸躍變型果實(番茄、蘋果、香蕉等)的成熟過程中發揮關鍵調控作用。目前報導較多的果實成熟調控基因多為正調控因子,且很多基因的作用機制仍不清楚。
  • 數學院等通過調控網絡數學建模揭示幹細胞分化關鍵轉錄因子
    這一成果提出了利用匹配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數據刻畫轉錄因子和調控元件結合調控下遊基因表達的數學模型,構建了描繪細胞狀態轉化的染色質調控網絡,通過網絡分析鑑定出TFAP2C和p63分別為表面外胚層起始和角質形成細胞成熟的關鍵因子,並揭示了譜系定型過程中TFAP2C-p63對表觀遺傳轉換的反饋調節機制。
  • 研究揭示轉錄因子NIN在根瘤菌侵染時的關鍵作用
    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學聯合研究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Plant and Microbial Sciences; CEPAMS)Jeremy Murray研究組題為NIN acts as a Network Hub Controlling a Growth Module Required for Rhizobial Infection 的研究論文,該文揭示了轉錄因子
  • 研究揭示細菌ECFσ因子介導的轉錄起始分子機制
    該文主要研究了細菌ECF σ因子的結構、ECF σ因子特異性識別啟動子DNA序列,以及ECFσ因子起始轉錄的分子機制,重點探討了ECF σ因子的σ2/σ4 linker區域的結構與功能。  細菌基因轉錄首先需要DNA-directedRNA polymerase (RNAP)與轉錄起始σ因子形成RNA聚合酶全酶,隨後RNAP全酶識別啟動子DNA,打開雙鏈DNA形成轉錄泡,起始RNA合成。細菌的基因表達主要由轉錄起始σ因子調控。其中看家σ因子負責細菌基本生命活動的基因表達。
  • 上海藥物所等發現去泛素化酶USP21調控Nanog轉錄因子機制
    然而,Nanog的去泛素化酶及其調控機制仍未見報導。  經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國家新藥篩選中心研究人員的共同證實,去泛素化酶USP21通過使乾性轉錄因子Nanog去泛素化而維持幹細胞的乾性。
  • 轉錄因子入核的調控機制
    轉錄因子入核的調控機制 來源:生命經緯 2007-01-16 09:12 對細胞分化的調控是臨床應用胚胎幹細胞的關鍵問題之一。
  • 資料庫 | 怎樣查詢調控circRNA的轉錄因子
    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了一些環形RNA可以通過不同的分子機制參與到細胞或個體正常的生命活動中,包括miRNA和蛋白質的分子海綿、影響RNA轉錄、幹擾RNA前體的正常剪接,甚至可以通過翻譯產生多肽等。儘管大部分環形RNA的功能不詳,但目前circRNA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對miRNA和mRNA/lncRNA,以及蛋白質的功能調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