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擬南芥中超表達bHLH類轉錄因子VvCeb1基因變多肉,既節水又抗鹽

2020-12-01 中國生物技術網

近期,The Plant Journal 雜誌在線發表了來自美國內華達大學裡諾分校John C. Cushman課題組題為「Plant tissue succulence engineering improves wateruse efficiency, waterdeficit stress attenuation and salinity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在擬南芥中超表達來源葡萄中密碼子優化版的bHLH類轉錄因子VvCeb1基因(該基因參與葡萄漿果發育的細胞擴增階段過程)後,轉基因擬南芥的葉片更厚,肉質顯著增加,表現為提高了用水效率,增加了耐鹽度並減少了乾旱的影響。因此,對植物進行組織多肉植物工程方法也可用於其他植物,如農作物和生物能源作物,以改善乾旱和鹽分耐受性。

植物組織肉質化(組織水/葉面積或乾重之比)或在活組織內具有儲存水的能力是植物界最成功的乾旱適應之一。這種植物通常與附生,半乾旱和乾旱環境的有關。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時,它會通過葉片上的氣孔吸收。但是,當氣孔打開時,不僅二氧化碳進入,而且水蒸氣也散發出去,因此損失了大量的水。如果將植物的葉片進行改造成細胞和氣孔大而且氣孔數目少等特徵的組織肉質化工程,將有利於改善植物對乾旱和鹽耐受性。

該研究選用了葡萄中的VvCEB1基因,該基因編碼一個螺旋-環-螺旋家族轉錄因子(bHLH TF),在漿果膨大和變態階段最大表達,可促進葡萄胚組織中的細胞擴張。此外,之前研究表明當在擬南芥中異位表達時,密碼子優化版本的VvCEB1(Vv CEB1 opt)可導致細胞和器官的大小和數量,營養和生殖生物量以及種子產量的增加。

在該研究中,該研究證明了VvCEB1 opt基因的異位表達的過表達株系中,細胞大小,肉質顯著增加以及細胞間空域減少。同時Vv CEB1 opt過表達株系的全植物瞬時和綜合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分別提高了2.6倍和2.3倍。這些改善與葉片厚度和組織多汁程度以及較低的氣孔孔隙密度和減少的孔開口有關。

此外,該研究還顯示出Vv CEB1 opt過表達植物能提高耐鹽性。在植物生長14天後,每天用500mM NaCl溶液灌溉18天。研究結果顯示,鹽脅迫處理在9天內殺死了所有對照系,而Vv CEB1 opt過表達植物100%存活了下來。進一步表明Vv CEB1 opt 過表達降低了葉片中有效的Na +含量。

綜上所述,工程化的組織肉質可能為植物改善水分利用效率,避免乾旱或減緩乾旱,提高鹽度耐受性提供有效新策略。

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tpj.14783

來源:iPlants

相關焦點

  • MYC-MYB轉錄因子調控擬南芥維管束鞘特異性基因表達
    此外,參與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的MYB76及其他MYB結構域轉錄因子的轉錄本也優先與維管束鞘核糖體相關聯【3】。但是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特異性基因表達模式的調控機制。近日,英國劍橋大學Julian M.該研究通過對公開數據的GO分析發現,參與硫代葡萄糖苷合成的基因大多在維管束鞘中高表達。MYB和MYC轉錄因子在控制硫代葡萄糖苷合成相關基因表達中發揮作用,該研究發現,MYB28、MYB29和MYB76的基因在維管束鞘高表達。
  • 「擬南芥轉錄因子基因BP在調控植物種子萌發中的應用」獲發明專利
    擬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拉丁文名為Arabidopsis thaliala (L.) Heynh。擬南芥作為一種草本植物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和非洲西北部。在我國的內蒙、新疆、陝西、甘肅、西藏、山東、江蘇、安徽、湖北、四川、雲南等省區均有生長。
  • 華中農業大學徐芳森課題組發現茉莉酸信號參與調控缺硼引起的擬南芥生長抑制
    土壤有效硼的缺乏已成為全球許多地區農業生產中一個重要的限制因子。缺硼脅迫時植株的最初反應就是根尖的快速生長受到抑制,然而缺硼抑制根尖生長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機制還不清楚。硼主要在細胞壁果膠中交聯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分子(RG-II),保持細胞壁的完整性。已有證據表明,缺硼條件下多種植物激素參與了植物的缺硼反應,比如在低硼處理的擬南芥和甘藍型油菜中均發現茉莉酸相關基因和蛋白存在表達差異。
  • 科學網—擬南芥為油菜育種開闢新路徑
    因此,選育抗開裂的油菜品種可以有效少果莢開裂造成的經濟損失。 吳鴻介紹,早前對擬南芥果莢開裂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對轉錄因子的研究層面。轉錄因子是一種結合蛋白,與RNA聚合酶形成轉錄起始複合體,共同參與轉錄起始的過程因此調控著下遊許多基因的轉錄水平。所以它們的突變體的表型一般都比較明顯,一般都是完全不開裂,容易被發現和驗證。
  • 在植物抗逆、表觀遺傳和基因編輯領域新進展
    作者也指出,今後的工作要確定ICE1如何與其它轉錄因子協同調控CBF基因的表達,以及ICE1與其它調控基因啟動子的結合如何影響ICE1在低溫響應中的功能。Hap1主要存在於野生番茄中,其SlSOS1啟動子上存在一個CRT/DRE順式作用元件的核心序列CCGAC,在鹽脅迫下,誘導型轉錄因子DREB (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可結合SlSOS1的啟動子而啟動基因的表達,從而提高SOS1的表達水平促進植物對鹽脅迫的耐受能力。
  • The Plant Cell:餘迪求等擬南芥WRKY57轉錄因子研究獲進展
    植物葉片衰老受到多種發育因子和環境因子所調控。外源植物激素茉莉酸(JA)處理可以誘導葉片細胞迅速進入衰老程序,而生長素(Auxin)卻可以有效地抑制該過程發生。眾所周知,植物激素JA和auixn介導的信號途徑之間存在著交叉調控通路,並在植物發育和抵抗病原菌侵染等生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調控功能。
  • 揭示DNA甲基化增強基因轉錄機制
    所謂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共價鍵結合一個甲基基團。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質結構、DNA構象、DNA穩定性及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方式的改變,從而控制基因表達。DNA甲基化通常抑制基因轉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它也激活基因轉錄。無論是哪種情形,DNA甲基化的下遊因子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 研究發現大豆中B類熱激轉錄因子參與脅迫反應
    熱激轉錄因子基因在植物生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大豆耐鹽反應中熱激轉錄因子的功能及機理仍不清楚。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張勁松研究組、陳受宜研究組與黑龍江農科院來永才研究組合作從103份野生大豆資源中篩選得到2份耐鹽性強的野生大豆資源,通過RNA-Seq差異表達基因和共表達網絡分析得到參與大豆鹽脅迫反應的B類轉錄因子基因HSFB2b。
  • NMT歷史上的今天丨Plant J:擬南芥WRKY8與VQ9調節鹽脅迫耐受性
    期刊:Plant Journal主題:擬南芥WRKY8與VQ9調節鹽脅迫耐受性標題:Arabidopsis transcription factor WRKY8 functions antagonistically with its interacting partner VQ9
  • 東北師大揭示一種新的轉錄複合體,調控水稻鹽脅迫響應
    然而,參與調控OsHKT1;5表達的核心轉錄調控複合體及其分子調控機制尚不清楚。該團隊發現了一個由OsBAG4、OsMYB106和OsSUVH7蛋白共同組成的轉錄複合物能夠調控水稻耐鹽主效基因OsHKT1;5基因的表達。
  • 上海生科院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修飾與mRNA轉錄起始及加工的相互依存關係,兩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成熟mRNA及基因表達的水平。  生物體內編碼基因要正確執行其功能,需要經歷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過程,即基因表達過程。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轉錄前水平調節是基因表達調控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mRNA前體的轉錄起始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受到多種轉錄因子以及染色質修飾與重塑的調控。
  • 遺傳發育所等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同時,發現PBE1基因表達也受到鹽脅迫的誘導。PBE1的功能缺失損害了鹽脅迫下擬南芥26S蛋白酶體的正常組裝,降低了蛋白酶體的活性。這些實驗結果揭示了植物中也存在一種特異的脅迫型蛋白酶體。進一步的研究發現,PBE1的缺失導致ABA信號通路關鍵轉錄因子ABI5的降解受到抑制,從而影響ABA信號下遊一系列響應基因的表達,造成PBE1
  • Science:轉錄因子WUSCHEL介導擬南芥生殖細胞產生機制
    有絲分裂是維持染色體數量的細胞增殖過程,而減數分裂是降低染色體數量並且發生基因重組的細胞分裂過程。因此,植物進化出策略而能夠讓體細胞切換到生殖細胞命運,並且是在合適的位置和合適的時間進行切換的。論文作者、德國弗萊堡大學植物生物學家Thomas Laux教授和同事們在模式生物擬南芥中鑑定出多種基因,從而提供從有絲分裂轉化到減數分裂的起始信號。
  • 講解擬南芥中表觀遺傳沉默與反沉默機制
    >Mechanisms of epigenetic silencing and anti-silencing in Arabidopsis」(擬南芥中表觀遺傳沉默與反沉默機制)的學術報告。朱教授首先從DNA甲基化與人類衰老研究的最新進展講起,介紹了表觀遺傳調控對基因組穩定性以及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並重點闡述了實驗室在擬南芥的表觀遺傳學反沉默機制研究中取得的進展。朱教授指出,DNA甲基化對基因表達調控起著重要作用,而DNA去甲基化也發揮著同樣重要的功能。
  • Plant Cell:揭示植物激素通過WRKY轉錄因子調節生長和乾旱協迫分子...
    該論文講述了轉錄因子WRKY在BRs調節的植物生長和逆境協迫中的分子機理。油菜素甾醇(BRs)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激素。BRs通過控制下遊轉錄因子BES1及其同源基因BZR1來開啟BR信號。除了促進生長外,BRs還在乾旱脅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關於BRs是如何調節乾旱脅迫這方面的分子機理研究才剛剛開始。
  • Nature Plants|多組學數據系統分析擬南芥茉莉酸信號通路
    MYC2和MYC3靶向調控大量JA響應相關基因MYC2作為主調控轉錄因子,協同MYC3和MYC4等次級調控轉錄因子參與JA響應基因的激活表達。作者採用myc2擬南芥突變體作為對比,對生長了3天的幼苗進行不同時間點的JA處理,綜合轉錄組、蛋白質組、磷酸化修飾組和組蛋白修飾的多組學分析策略來揭示擬南芥JA響應的複雜網絡。
  • 每日摘要:擬南芥KNAT3/7作用於花序中的次生細胞壁沉積(the plant journal
    轉錄因子KNAT7是一個II類KNOTTED1同源異型基因KNOX2,其在束間纖維中充當次生細胞壁生物合成的負調節因子發揮作用。另外,knat7功能缺失突變體顯示出不規則的木質部表型,說明其可能在木質部導管次生細胞壁沉積方面發揮正向調控作用。
  • /王冰揭示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的新發現:既是抑制子又是轉錄因子
    該研究發現SMXL6靶向擬南芥基因組中的729個基因,並通過直接與其啟動子結合來抑制SMXL6,SMXL7和SMXL8的轉錄,表明SMXL6作為一種自動調節的轉錄因子,可維持獨腳金內酯信號的穩態。這些發現揭示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機制,激素信號傳導的轉錄阻遏物可通過該機制直接識別DNA並調節高等植物中的轉錄。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需要適宜的光照、溫度、水分和各種營養元素。
  • 中外團隊揭秘黃瓜卷鬚背後的新型多功能轉錄因子 —新聞—科學網
    「這項研究通過黃瓜卷鬚這個特殊的『透鏡』,為解答結合到基因內部的轉錄因子如何調控基因表達這一基礎科學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是發育生物學和基因表達調控領域的一個重要突破。」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健康評價說。
  • NF-κB p50亞基調控組織因子轉錄表達
    2月13日,《生物化學雜誌》(J Biol Chem)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耿建國研究組關於NF-κB轉錄因子p50亞基調控組織因子(Tissue Factor)的表達與功能的研究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