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所等在DNA甲基化參與調控大豆與大豆胞囊線蟲...
DNA甲基化(DNA methlation)是一種表觀遺傳標記,在植物生長發育及響應各種生物或非生物脅迫過程中發揮調控作用。此外,兩個miR5770家族成員miR5770a和miR5770b在NIL-S中被高度甲基化,而在NIL-R中DNA甲基化水平則顯著降低,表明這些miRNA基因在SCN與寄主的兼容性、非兼容性反應中發揮生理作用可能與DNA甲基化相關。
-
香港中文大學林漢明課題組揭示鹽脅迫下大豆幼苗的轉錄組變化
2018年3月6日,Plant, Cell & Environment在線發表了香港中文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林漢明教授為通訊作者題為「Transcriptomic reprogramming in soybean seedlings under salt stress」的研究論文
-
羅克明等發現調控楊樹抗病性關鍵轉錄因子—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西北高原所
-
項目文章 | New Phytol:轉錄因子 PdNF-YB21 參與毛果楊乾旱響應
,深入探討了轉錄因子 PdNF-YB21 在毛果楊乾旱響應中的作用機制。NF-Y 是一類轉錄因子,由 NF-YA、NF-YB 和 NF-YC 3 個亞基構成。研究表明,單個 NF-Y 亞基廣泛參與植物生長、發育和應激響應調節以及 ABA 信號傳導中。根系生長控制在植物對乾旱脅迫的適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擬南芥和玉米中的研究表明,NF-Y 家族成員可以通過調節植物根系生長和 ABA 信號傳導提高植物抗旱性和產量,但這種調控的潛在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
發現調控楊樹抗病性關鍵轉錄因子-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蘭州1月22日電 記者宋喜群、通訊員劉曉倩、張發起從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青藏高原植物適應與進化學科組羅克明研究員通過全基因組分析和數字表達譜篩選,得到可顯著提高楊樹對潰瘍病抗性的PtrWRKY89轉錄因子。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實驗植物學雜誌》。
-
Cell重磅:朱健康院士綜述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
高溫脅迫下熱變性引起蛋白的錯誤摺疊也可能被與其結合的分子伴侶所感知(Scharf et al.,2012)。與錯誤摺疊蛋白的結合使熱脅迫轉錄因子從與分子伴侶結合態中釋放,並激活熱敏基因的表達。最近,H2A.Z-核小體被認為是植物和酵母高溫感受體(Kumar and Wigge,2010)。
-
上海生科院發現泛素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感應泛素脅迫新機制
該項研究闡述了泛素信號在自噬受體水平調控細胞自噬的新機制,揭示了細胞內起核心作用的自噬受體蛋白p62作為感應泛素脅迫感應器調控細胞選擇性自噬活性,應對藥物、熱激(heat shock)等生理病理相關脅迫的基本的分子機制。
-
研究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26S蛋白酶體系統通過有效降解許多關鍵蛋白因子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脅迫的響應。26蛋白酶體系統由20S蛋白酶體和19S蛋白酶體兩個亞複合物組成。20S蛋白酶體由多個α亞基和β亞基按照α1-7/β1-7/β1-7/α1-7方式組裝成一個中空的圓柱體結構。其亞基的突變與人類許多疾病的產生密切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系統性疾病及癌症等。
-
Plant Cell|兩個相互作用的乙烯響應因子調節植物的熱脅迫響應
在過去的200年間,人類活動使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增加,導致全球變暖,預計氣溫將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約0.8°C ~1.2°C。全球變暖的危害之一就是會降低農作物的產量【1,2】。因此,解析植物應對高溫脅迫的分子機制對於未來提高農業生產總量,保證糧食安全至關重要。乙烯作為一種植物內源激素,參與調控從種子萌發到組織衰老的許多生理和發育過程【3】。
-
植物如何在紫外光線的脅迫下協調生長
,UVR8能夠直接結合內源激素油菜素甾醇(BR)信號轉導中的關鍵轉錄因子BIM1、BES1,以及功能未知的轉錄因子WRKY36,生長素信號中的關鍵轉錄因子MYB73、MYB77並抑制它們的DNA結合活性進而抑制下遊基因表達及伸長,實現光形態建成調控。
-
南京農業大學揭示一種MYB轉錄因子調控杜梨耐寒性的作用機制
非生物脅迫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植物自身形成了一套複雜的信號感知和生理生化機制以應對環境脅迫。研究表明,在逆境條件下,植物會重編程大量應激反應基因,因此,對應激反應基因的鑑定和功能研究是提高作物抗逆性的重要前提。
-
揭示玉米內質網中的未摺疊蛋白反應出人意料地促進了核/細胞質熱休克反應,進一步完善植物耐熱機制
揭示植物通過轉錄因子bZIP60,將應對熱脅迫的兩條主要途徑:未摺疊蛋白響應(UPR)與熱應激響應(HSR)相互聯繫起來,從而為植物耐熱脅迫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點基因。高溫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植物有多種系統來保護自己免受熱脅迫。熱脅迫幹擾蛋白質在合成過程中的正確摺疊,導致錯誤摺疊的蛋白質積累。
-
廣州大揭示生物鐘基因GmLHY調控大豆乾旱脅迫響應的分子機制
生物鐘基因在模式植物中調節乾旱脅迫響應的方式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研究,而在作物物種中卻知之甚少,例如全球主要作物大豆。the ABA response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大豆中與擬南芥CCA1/LHY同源的核心生物鐘組分GmLHYs 調控大豆乾旱脅迫響應的分子機制。
-
轉錄因子沒新意?聊聊非編碼RNA在花青素合成研究中的新思路
顏色是植物最重要的品質性狀之一,是植物進化過程中最具適應意義的表型性狀。花青素是使植物呈色的一種重要色素,它對於植物品種色澤改良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此外,花青素還參與了植物環境脅迫應答、病原菌和昆蟲脅迫應答等一系列生物學過程。
-
東北師大揭示一種新的轉錄複合體,調控水稻鹽脅迫響應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且為鹽敏感植物,鹽脅迫是造成水稻減產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對水稻耐鹽脅迫分子機制進行研究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鹽脅迫環境中,植物通過有效地調控鈉離子分布來降低對細胞的損傷。該團隊發現了一個由OsBAG4、OsMYB106和OsSUVH7蛋白共同組成的轉錄複合物能夠調控水稻耐鹽主效基因OsHKT1;5基因的表達。
-
低鹽脅迫下大菱鮃肝臟脂質代謝紊亂的轉錄組分析
低鹽脅迫是大菱鮃產業發展的重要障礙。然而,大菱鮃對低鹽脅迫的反應機制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特別是在代謝方面。本研究通過肝臟轉錄組分析,研究了大菱鮃對不同鹽度條件(0PSU淡水和30PSU海水)反應的基因和途徑。同時檢測相關血液生化指標的變化。共鑑定出826個差異表達基因,其中245個下調,581個上調。
-
NCB |管坤良組揭示YAP/TAZ參與熱應激調控的分子機制
然而,熱療背後具體的分子機理尚待研究,不同腫瘤對於熱療的響應程度及參與這一過程的細胞信號通路均不清楚。它由一系列的級聯激酶反應組成。在活化狀態下,激酶MTS1與MTS2或者MAP4Ks能夠磷酸化並激活下遊激酶LATS1和LATS2。而活化的LATS1/2進一步磷酸化兩個關鍵的轉錄共激活因子YAP/TAZ,從而是其失活。而在非活化狀態下,各級激酶失活,非磷酸化的YAP/TAZ進入細胞核,通過與TEAD轉錄因子家族共同作用,激活下遊基因表達。
-
NCB|管坤良組揭示YAP/TAZ參與熱應激調控的分子機制
然而,熱療背後具體的分子機理尚待研究,不同腫瘤對於熱療的響應程度及參與這一過程的細胞信號通路均不清楚。Hippo信號通路最早是在果蠅中被發現,在進化上高度保守,主要調控細胞的增殖分化及個體發育,決定了器官的大小及穩態。它由一系列的級聯激酶反應組成。在活化狀態下,激酶MTS1與MTS2或者MAP4Ks能夠磷酸化並激活下遊激酶LATS1和LATS2。而活化的LATS1/2進一步磷酸化兩個關鍵的轉錄共激活因子YAP/TAZ,從而是其失活。
-
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
中國是較早發現和利用茶樹(Camellia sinensis)的國家,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經過不斷地變化,形成當前的六大茶類。六大茶類主要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5(ER Stress)
via 通過PKR-like 類PKR(蛋白激酶R)的 蛋白激酶R是一種先天免疫因子通過蛋白激酶R樣內質網激酶elF2a,對內質網脅迫的感知會導致一些編碼分子伴侶以及與增強蛋白摺疊能力、調控內質網相關降解(ERAD)或抑制蛋白質翻譯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降低加載到內質網上的新合成蛋白質的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