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學 王龍博士等《JACS》:醌式聚合物中的激子裂分現象

2020-11-25 騰訊網

單線態激子裂分 (Singlet Fission) 是有機半導體材料吸收一個高能光子、產生一個高能單線態激子並將其轉化為兩個三線態激子的多激子生成過程。基於該過程的光伏器件,可以有效降低高能光子的熱損耗,同時使得器件內光電流增倍,進而大幅度提高光電轉化效率。有機聚合物材料因其成本低、質輕和可大面積柔性加工等優點使其具備很好的商業應用前景。設計發展高效穩定的聚合物激子裂分材料對於激子裂分的實際光伏器件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相比於小分子類型,目前已報導的聚合物激子裂分材料體系非常少,同時生成的多激子態還面臨著分離困難等缺陷。

近日太原理工大學王龍博士、首都師範大學付紅兵教授和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Liu Yi博士聯合報導了一類基於對位氮雜醌二甲烷結構醌式聚合物 (PAQ)、高效穩定的新型激子裂分材料。通過時間分辨的瞬態吸收光譜等表徵手段,研究者們發展了一類高效穩定的聚合物激子裂分體系。進而對該體系的多激子態後續的分離情況進行了詳細研究,為該體系的實際應用奠定了基礎。

圖1 高效穩定的醌式聚合物激子裂分體系。

這類型的醌式聚合物具有出色的光電器件表現,同時因其獨特的醌式結構特性,滿足激子裂分的一般能量要求[E(S1) ≥ E(T1)]。在溶液態聚合物表現為400-700 nm的寬吸收帶,帶邊為696 nm (1.78 eV);旋塗製備的薄膜則表現出明顯紅移的聚集態吸收,帶邊為772 nm (1.61 eV),為激子裂分產生的三線態激子對的分離創造了有利條件。

圖2 醌式聚合物結構、理論模擬及穩態性質表徵。

通過溶液態瞬態吸收和三線態敏化測試,研究者們發現光激發產生的單線態激子可以在0.2 ps內高效轉化為多激子態 [1(TT)]。隨後生成的多激子態可以沿著聚合物鏈去耦合形成部分分離的多激子態[1(T…T)]。最後部分分離的多激子態由於較快的三線態-三線態湮滅過程恢復到基態,並沒有長壽命的三線態激子產生。而在薄膜樣品中,瞬態吸收測試短延時表現出與溶液態非常類似的激發態演變過程,但長延時確實出現了長壽命的物種。經薄膜納秒瞬態吸收和三線態敏化測試證實該物種是完全分離的三線態激子無疑。也就是說,激子裂分產生的多激子態在聚集態薄膜中可以發生有效分離最終生成長壽命的自由三線態激子,這為該激子裂分體系的實際光伏器件應用奠定了基礎。

圖3 溶液態激發態光物理表徵。

圖4 薄膜態激發態光物理表徵。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太原理工大學王龍博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首都師範大學付紅兵教授和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Liu Yi博士是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萬人計劃等項目的支持。王龍博士和付紅兵教授研究團隊一直專注於單線態激子裂分材料的研究,先後發展了基於戊搭烯(Angew. Chem. Int. Ed.2017,56, 9400–9404)、異源二聚體(J. Phys. Chem. Lett.2017,8, 5609–5615)、異靛藍(Angew. Chem. Int. Ed.2020,59, 2003–2007)和雙吡咯萘啶二酮(J. Am. Chem. Soc.2020, 142, 23, 10235–10239)等骨架化合物的高效激子裂分材料體系,為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開發和器件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 龍 博士簡介

王龍,太原理工大學助理研究員。2013年碩士畢業於蘭州大學,導師王銳院士。2019年於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師從姚建年院士和付紅兵教授。2019年08月起就職於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界面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領域是有機半導體材料設計合成與激發態光物理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Sci. China Chem.、J. Phys. Chem. Lett.、Chem. Commun.等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文章信息:

L. Wang,* X. Liu, X. Shi, C. L. Anderson, L. M. Klivansky, Y. Liu,* Y. Wu, J. Chen, J. Yao, H. Fu*,Singlet Fission in apara-Azaquinodimethane-Based Quinoidal Conjugated Polymer,J. Am. Chem. Soc.2020,142, 17892–17896.

全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0c06604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相關焦點

  • 武漢理工Chem:膜相中高效的分子內單線態裂分調控
    【引言】 單線態裂分(singlet fission, SF)是指當有機半導體材料受激發產生單線態激子後,通過一個自旋允許的裂分過程,形成兩個三線態激子的多激子產生現象。
  • 鄭強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本報太原4月22日電(記者李建斌、楊珏)22日,太原理工大學召開全校幹部教師大會,宣布山西省委關於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的任職決定:鄭強同志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 聚合物:富勒烯薄膜光伏衰減機制與穩定性提升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馬昌期聯合太原理工大學博士閆翎鵬、教授楊永珍一同對聚合物:富勒烯薄膜光伏電池的衰減機理機制以及穩定性提升方法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該團隊研究發現傳統的P3HT:PC61BM太陽能電池的衰減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負載依賴性,即器件在開路條件下衰減最快,而在短路條件下衰減最慢(圖1左),同時這一衰減過程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圖1右)。
  • 【JACS】南京理工大學在COFs-有機分子籠動態轉換取得進展
    -12-31 09:19:19 來源: 新材料科訊 舉報   近期,南京理工大學青年教授張根課題組
  • 杭州師範大學JACS具有可調發光性能的自愈超分子聚合物
    近日,杭州師範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張倩博士、尹守春教授和美國猶他大學Peter J.;且通過改變金屬大環中吡啶配體的官能團,可實現對超分子聚合物發光性能的調控。
  • 浙大網紅教授鄭強再次北上,出任太原理工大學書記
    4月22日晚上十點,點開太原理工大學「現任領導」一欄,黨委書記鄭強赫然在列,讓人感到驚奇的,經過四級網頁的尋找,介紹這位「網紅教授」的點擊量已經超過7萬次,這在全國高校中絕無僅有。因為即使從上午算起,也僅僅過去了十個小時。
  • 浙大黨委副書記鄭強出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每經編輯:周宇翔據太原理工大學網站消息,4月22日,太原理工大學召開全校幹部教師大會,宣布山西省委關於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的任職決定:鄭強同志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曲孝麗在講話中指出,此次引進浙江大學高水平專業型領導幹部鄭強同志擔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有利於快速提升太原理工大學的建設水平,帶動全省高等教育改革,是我省落實中央支持山西轉型發展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是引進高端領軍人才的重要舉措。
  • 通過調節激子效應在共價有機框架中實現光催化分子氧活化
    通過調節激子效應在共價有機框架中實現光催化分子氧活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5 16:06:4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海龍課題組近日提出了通過調節激子效應在共價有機框架(COF
  • 鄭強出奇招,太原理工迎來10名90後清北博士,劍指雙一流
    從2020年4月到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之後,網紅教授鄭強只做了兩件事,一是沿襲了自己雷厲風行的作風,對自己認為的各種教育問題放狠話,二是為太原理工大學夯實軟體和硬體,力爭在2022年第二次雙一流評選中,取得更上一層樓的好成績。鄭強教授在兩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引進清華北大的博士有何意義?為什麼太原理工大學的動作很難效仿?
  • 二維白光顯微鏡觀察了非平衡分子堆積對微晶體中單線態裂分的影響
    Zanni 化學摘要單線態裂分是將一個單線態激子分裂成兩個三重態激子的過程,被認為是一種提高未來光伏器件效率的機制。在會發生單線態裂分的有機半導體中,通過設置決定系統能量特性的分子間耦合,分子間幾何關係具有重要作用。
  • 鄭強教授從浙大調任太原理工,必將推動中國西部教育發展理念!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關於聚合物流變學、多組分聚合物材料結構與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複合材料。     鄭強是有幹勁、有思路、有擔當、有責任、有感召、有口才的一位教授,此次調任太原理工大學任學校黨委書記,必將給太原理工大學帶來重大變化!
  • 鄭強、孫宏斌來了後,太原理工大學從清華北大再引援引關注
    近日,太原理工大學發布公示,確定2020年擬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共10人。名單顯示擬錄取的10名博士生,男生人數為9人,女生人數為1人,10名擬錄取博士生其本科第一學歷都畢業於國家「雙一流」大學。
  • 在磁性範德華材料中發現的量子激子
    當光照射到半導體晶體中的電子上時,傳導電子可以與半導體中帶正電荷的空穴結合,產生一種約束狀態,即所謂的激子。激發子像電子一樣流動,但當電子與空穴對重合時就會發出光,激發子可以加快整個數據傳輸電路的速度。此外,大量的超導等奇異物理相也被推測為激子產生的現象。
  • 【JACS】華東理工曲大輝教授團隊在分子機器研究獲新進展
    生物分子馬達在生命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生命體內的ATP合成酶、進行物質運輸的驅動蛋白等,是實現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受到生物分子馬達的啟發,化學家們設計合成了一系列人工分子馬達和分子機器來模擬其運轉和功能。
  • JACS報導武漢理工大學張高科教授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
    Soc., 2019, DOI: 10.1021/jacs.8b12928)。近年來,能源危機和溫室效應日益嚴重,已成為世界兩大難題,光催化作為一種綠色環保的技術,可以直接把CO2轉化成社會所需求的高附加值燃料,從而成為這世界兩大難題有效處理途徑之一。
  • 鄭強上任後,為何短短7個月時間,太原理工大學就能成一流大學
    1.高質量人才的引進  自從鄭強上任太原理工大學的黨委書記後,就開始大量引進高質量人才,前一段時間,又引進了10名清北博士,這樣的大手筆讓人震驚,太原理工大學的教育資源得到了很大提升,在這樣的教育資源下
  • 太陽能聚合物電池的原理及發展前景
    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原理  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入射到半導體的異質結或金屬半導體界面附近產生的光生伏打效應(Photovoltaic)。光生伏打效應是光激發產生的電子空穴對一激子被各種因素引起的靜電勢能分離產生電動勢的現象。當光子入射到光敏材料時,光敏材料被激發產生電子和空穴對,在太陽能電池內建電場的作用下分離和傳輸,然後被各自的電極收集。
  • 貴州大學原校長鄭強履新太原理工大黨委書記
    4月22日,太原理工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信息更新顯示,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正廳級)鄭強已出任該校黨委書記一職。
  • 壓力工程對強耦合範德華異質結層間激子的高效調控
    該工作利用能產生百萬大氣壓(接近地心壓強)的金剛石對頂砧技術,對層間強耦合二維範德瓦爾斯異質結這一類新型信息材料實現了高效物性調控,系統地研究了二維異質結的層間激子發光、電子能帶結構等物理特性隨壓強變化的響應。夏娟研究員、王曾暉教授、南京工業大學閆家旭研究員、南洋理工大學申澤驤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太原理工引進清北博士,實力大增有望升級,為何在鄭強之前沒人做
    太原理工引進清北博士,實力大增有望升級,為何在鄭強之前沒人做 太原理工大學是位於山西的一所211大學,同時也是雙一流大學,不過名氣在國內並不是很大,甚至還經常遭到網民的吐槽,在即將到來的第二輪雙一流大學評選中,更是被傳很可能掉出雙一流大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