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太陽能中溫熱利用無疑是值得期待的技術之一。全球範圍內,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電力消費佔比達23.7%,可再生能源熱力消費佔比達9%,但是在工業領域太陽能利用率僅為0.001%,未來太陽能中溫熱利用市場前景廣闊,詳見德國能源轉型09:工業領域太陽能供熱。
我國的能源革命也對太陽能中溫熱利用技用殷切期望。中國北方地區清潔供暖以及各省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工作,使原來的燃煤工業供熱項目面臨替代的壓力,而天然氣工業供熱又面臨價格高昂的缺點,何況天然氣的氮氧化物排放和碳排放也不好解決。面向零碳的未來能源體系中必然有太陽能中溫熱利用的一席之地。
昨天微信公號發布了能源技術創新05:太陽能蒸汽鍋爐及餘熱製冷產品技術介紹了兩項技術:
技術一:偏心真空管太陽能鍋爐。
技術二:餘熱氨吸附式製冷系統。
我朋友圈發布此產品的簡要信息後,有朋友發來「免追蹤平板聚光真空聚熱器」的技術介紹資料,現整理髮布。
太陽能中溫熱利用無疑是值得期待的技術之一。全球範圍內,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電力消費佔比達23.7%,可再生能源熱力消費佔比達9%,但是在工業領域太陽能利用率僅為0.001%,未來太陽能中溫熱利用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的能源革命也對太陽能中溫熱利用技用殷切期望。中國北方地區清潔供暖以及各省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工作,使原來的燃煤工業供熱項目面臨替代的壓力,而天然氣工業供熱又面臨價格高昂的缺點,何況天然氣的氮氧化物排放和碳排放也不好解決。面向零碳的未來能源體系中必然有太陽能中溫熱利用的一席之地。
一、導讀
技術原理:基於複合拋物面集熱器理論,通過超級計算機計算仿真得到較為完善的免追蹤聚光曲面。
供暖實例一:利用導熱油作為介質保障低溫環境下系統正常穩定工作
供暖實例二:太陽能集熱技術融合熱泵技術保障系統空氣源熱泵COP值穩定
實際工程現場
集熱器效果視頻(視頻審核中)
二、PPT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