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從天而降,撞擊到現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發生的事情

2020-12-04 樂湛說史

我們的星球失去了很久以前可怕的恐龍的原因可能是不言而喻的,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從天而降,撞擊到現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隨後發生的災難是前所未有的,海嘯、過熱的大氣、陰暗的天空、可怕的寒流以及其他世界末日般的生態事件把地球上已知生命的大約75%都衝走了。古生物學家把這次災難稱為滅絕事件,因為它標誌著從白堊紀到地球歷史上的古近紀時期的過渡。但即使不斷地對它進行研究,這個事件的細節仍然讓專家們迷惑不解。上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對撞擊坑的認識,這個案件並沒有結束,而滅絕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也就是生者和死者之間的區別,繼續激勵著古生物學家深入調查白堊紀的災難。為了更好地理解整個故事,研究人員正在從影響的時刻退縮,以檢查當時更廣泛的生活模式。

恐龍

恐龍並非生活在一個穩定而茂密的中生代烏託邦中,它們也不是當時唯一的生物,世界正在變化,就像往常一樣。隨著白堊紀接近尾聲,海平面逐漸下降,氣候趨向於一個更加涼爽的世界,史前印度的一部分稱為德幹陷阱,正在冒著激烈的火山。分析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地球上的生命並非易事,特別是在災難性的隕石混合在巖石記錄中之後,但是古生物學家正在篩選殘骸以更好地了解發生的事情。災難的時刻只能在更廣泛的生活背景中前後才有意義。這將使災難性事件之間的差異成為滅絕的主要原因,或僅僅是完成了一個生態系統的政變,這個生態系統的復原力已逐漸消失。巴姆福思說:「看看薩斯喀徹溫省西南部的地質記錄,森林火災的頻率和特定生境的特徵等當地條件與確定古代生物多樣性格局時在全球範圍內發生的情況同樣重要。我認為,在思考物種滅絕的原因時,這是一個值得牢記的重要信息。

恐龍

每個不同的生態系統都可能有自己較小規模的生物多樣性驅動因素,這些驅動因素在物種滅絕之前就在起作用,而這正是全球因素的基礎。對海龜、兩棲動物、植物、恐龍和其他生物有益的東西在一個地方可能對另一個地方並沒有好處,這突出表明,如果沒有當地多樣性的基礎,我們就無法理解全球變化。生態系統是複雜的東西,我認為這是值得銘記在考慮的原因和持續時間的大規模滅絕。」就薩斯喀徹溫省而言,當時導致物種滅絕的生態群落就像一場大遊戲的延加遊戲。班福思說:「這座塔依然屹立不倒,但氣候變化等因素正在慢慢地將一些街區拉離,削弱了該系統,使其變得脆弱。」不斷變化的生態穩定讓大混亂,就像一顆小行星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時間撞擊錯誤的地方,尤其是災難性的。這種生態系統變化的畫面顛倒了災難的焦點,非鳥類恐龍和其他生物的滅絕總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但科學家們卻很難確定倖存者為什麼能夠進入生命史的下一個篇章。

小行星

在撞擊中倖存下來的物種通常是小型、半水生或人造洞穴,能夠以各種食物為生,還有一些小型非鳥類恐龍,它們具有這些優勢,但仍然滅絕,儘管屬於更廣泛的種群,但許多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卻滅絕了。一些模式很熟悉,魚類、烏龜、兩棲動物和鱷魚通常都比嚴格的陸地生物更好。自從至少50年代以來,人們一直在觀察這種模式,可能在此之前,但是之前從未對水域物種的復原力進行過詳細量化,新的分析揭示了滅絕模式之謎的解決方案可能一直都在我們面前。滅絕之間的差異模仿了在小行星撞擊之前和之後數千萬年來一直存在的模式。生活在陸地上的物種,特別是大型物種,只要生活在淡水環境中的物種,就不會持久存在。即使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災難,陸地物種也會比水生環境中的物種滅絕的速度更快。

小行星

生活在淡水棲息地內和周圍的物種似乎在沒有危機的情況下持續存在更長時間,並且當白堊紀末期的滅絕完全發揮作用時,這些生物體比其純粹的陸地鄰居具有優勢。但即使在相對安全的水生環境中,對於有水的動物來說,一切都不是很好的。例如,白堊紀龜在全球範圍內失去了50%的多樣性,儘管在北美西部較為局部的地區只有約20%,這進一步強調了理解當地與全球模式的重要性。即使是可以被視為倖存者的血統仍然遭受損失,並且可能不會反彈回昔日的輝煌。例如,有袋類動物哺乳動物作為一個群體在大規模滅絕中倖存下來,但它們的多樣性和豐富程度大幅減少。當地生態系統如何受到這些變化的影響是了解滅絕事件如何影響世界的下一步。霍羅伊德以熟悉的角龍為例。

恐龍

這種恐龍在白堊紀末期在北美西部的大部分地區無處不在,顯然是其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動物是他們時代的野牛,並且鑑於大型食草動物通過放牧和遷徙改變了它們的棲息地,角龍的滅絕無疑對白堊紀災難後的生態系統恢復產生了重大影響。可能依賴角龍的植物例如,分散種子會受到影響,而被恐龍踩踏的其他植物可能會更自由地生長。這些生態片段如何適應,以及它們對於瀕臨滅絕後生命恢復的意義,尚未完全成為焦點。歐洲,南美洲,亞洲和澳大利亞的研究剛剛開始形成歷史上最著名的滅絕事件的全球圖景的基礎。關於地球歷史上這一關鍵時刻的最終結果只會及時顯露出來。

相關焦點

  • 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夏天是尤卡坦半島的旅遊淡季,酒店(加拿大《星星生活》)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Yucatan)的東南面對著加勒比海,西北面對著墨西哥灣,環境優美,被開發成旅遊區,吸引成千上萬的北美洲、本土及南美洲旅客前往。每年到那裡去的加拿大人便有百萬之多。  尤卡坦的坎昆(Cancun)設有國際機場,和美洲很多城市連接。由多倫多前往那裡只需四小時的飛行時間,十分方便。
  • 細被世人熟知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並非全是壞事,這次撞擊價值非凡
    即使是人類文明出現後,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也曾經發生過。下面就讓我們來細數那些比較有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2013年2月15日,根據俄羅斯國家天文臺的官方報導,有一顆重約15噸的小行星朝著車里雅賓斯克衝擊。幸運的是,該小行星最終並沒有直接撞擊在地面上,而是在接近地面的時候就分解為若干小石塊,從而減少了對地面造成的衝擊。
  • 細數世人熟知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並非全是壞事
    回顧地球過去幾十億年的歷史,有許多小行星光臨過地球,還有科學家認為早期地球上的液態水、有機物甚至是生命都是外來小行星帶來的。即使是人類文明出現後,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也曾經發生過。下面就讓我們來細數那些比較有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發生在2013年2月15日,根據俄羅斯國家天文臺的官方報導,有一顆重約15噸的小行星朝著車里雅賓斯克衝擊。
  • 科學家再探尤卡坦隕石坑 探尋恐龍滅絕之謎(圖)
    據《科學》雜誌報導,2005新年的鐘聲剛剛響過,墨西哥、美國、德國和法國的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科研小組便乘坐「莫裡斯·尤因」號實驗船,進入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海域,揭開了尤卡坦大坑鑽探工程的帷幕,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揭開躋身世界七大謎團的尤卡坦大坑的謎底。
  • 真是小行星撞擊滅絕恐龍?也許溼婆隕石坑和印度德幹高原火山才是
    圍觀群眾可能有兩種意見,一種是知道恐龍滅絕可能是一次小行星撞擊,但為什麼確定是小行星撞擊可能說不太清楚,另一種是從頭到尾徹底否認是小行星撞擊,認為6500萬年前的事情,咋說都可以,為什麼一定是小行星呢?也許不是呢?下面就這個話題來捋一捋。
  • 蔚藍水世界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洞潛
    圖/文 雋大鵬 編輯/李一毛 [alert type=white ] 人們常說洞潛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運動之一,但仍然有無數潛水者甘願投入到地球深處的一個個洞穴中去一探究竟,親身感受它獨特的魔力。講述墨西哥天坑的BBC紀錄片《瑪雅地底之謎》中這樣說道:「最值得的事情莫過於你看到了此生從未見到過的景象。」
  • 從熱帶雨林到瑪雅遺蹟,7天自駕玩轉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尤卡坦半島,墨西哥東南部伸出來和美國佛羅裡達州對著的那個尖兒,將加勒比海從墨西哥灣分離出。半島大部分屬於墨西哥坎佩切州、金塔納羅奧州和尤卡坦州,一小部分屬於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我把七天的時間留在這裡,只為了這塊土地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瑪雅遺蹟。提到瑪雅文明,總會想起七年前「2012世界末日」的那一場鬧劇。
  •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捐贈口罩支援抗疫
    中國僑網4月14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網站消息,當地時間4月10日,由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華僑中文學校攜手尤卡坦半島的華人華僑向尤卡坦州政府捐贈醫用口罩交接儀式在尤卡坦州政府公共慈善與遺產管理局舉行。
  • 當年毀滅恐龍的那顆小行星現在撞擊地球,人類會全部滅絕嗎?
    最近一次比較大規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發生在1908年俄羅斯通古斯地區,一顆直徑約30米、質量在50-60萬噸的小行星撞擊了該地區,爆炸威力相當於2千萬噸TNT當量,摧毀了2150平方公裡內的樹木!而最近一次小行星撞擊則是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的小行星凌空爆炸,據估計該小行星直徑約數米到十幾米,造成了當地1000多人受傷!
  • 位於加勒比海北部,尤卡坦半島東北端海濱:墨西哥坎昆
    墨西哥的旅遊城市坎昆(Cancun)位於加勒比海北部,尤卡坦半島東北端海濱,是一座長21公裡、寬僅400米的美麗島嶼。整個島呈蛇形,西北端和西南端有大橋與尤卡坦半島相連。隔尤卡坦海峽與古巴島遙遙相對。該城市三面環海,風光旖旎。
  •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幾個最佳遺址
    尤卡坦半島,墨西哥南部,貝里斯,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有成千上萬的瑪雅遺址 - 其中許多仍然未被挖掘。在向遊客開放的數百個遊客中,即使只是從尤卡坦半島開始,您如何決定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探索哪些最佳遺址?我在這裡待了2個多月,所以我想和你分享最好的瑪雅遺址,參觀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 從受歡迎的景點和參觀人數最多的地方,到一些更偏僻的地方 - 你將全面了解瑪雅的歷史和建築。
  • 2018墨西哥旅遊大片《尤卡坦半島~回到神性的地方》
    2018墨西哥旅遊大片《尤卡坦半島~回到神性的地方》,這就是我現在生活的地方~~世界瑪雅文化發源地尤卡坦州,影片裡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場景都能深深喚醒內心中的共鳴。很多人對幸福的擁有變成了一種習慣性的接納,自己往往無法感受的到,但當有一天你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用心去欣賞自己的時候,你會深深為今天你所擁有的一切感到知足、感到感恩。
  • 奇琴伊察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的瑪雅城市
    奇琴伊察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的瑪雅城市。雖然它是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但奇琴伊察仍然是一個活躍的考古遺址。該地區仍在發現新的發現,更加深入了解瑪雅人的文化和成就,他們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統治了當今的墨西哥和中美洲。
  •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但是到目前來說,人們最為普遍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 隕石撞擊說 科學界普遍認為隕石撞擊是6500萬年前恐龍毀滅的主要原因。 一顆長達10公裡的小行星,以每秒40公裡的速度撞擊到了現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這裡有一個非常巨大的隕石坑,直徑大約有180公裡,深900米,是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在挖掘石油的時候發現的。
  • 7天一人一車發現最美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自駕全攻略
    尤卡坦半島,墨西哥東部伸向加勒比海,與美國佛羅裡達半島對著的那個尖兒。這裡有美麗如畫的熱帶海灘,古老壯麗的瑪雅遺址,大大小小的殖民城鎮,保護完好的生態環境……以及熱情好客的墨西哥人。對墨西哥所有的誤解、偏見、擔憂在這一次旅行後一掃而光,剩下的只有滿滿的好奇和熱愛。
  • 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那麼這個巨大的撞擊坑在哪裡?
    而這代表了一件事情,恐龍在6500萬年前,被一個劇烈的突發事件消滅了。這個消滅事件是全球性的,極度可怕,且在瞬間發生。專家們提出了很多答案,但是只有一個被廣泛接受。那就是有一顆小行星在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把地球變成煉獄,消滅了恐龍,並導致全球75%的生物種類滅絕。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如今它又在哪裡?
    那麼,從第一隻恐龍出現,到最後一隻恐龍轟然倒地,這上億年的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它們就此滅絕了呢?滅絕原因恐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時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大的陸生爬行動物。在恐龍時代,強大的它們幾乎沒有天敵,生活在陸地、沼澤和淺水湖裡,食物很容易找到。
  • 如果66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是不就沒人類什麼事了?
    人類能以如今的模樣生息繁衍於這顆星球實屬不易,在若干個關鍵時刻中,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無疑給了早期哺乳動物生存的機會。對於當時的陸地霸主恐龍來說,那是終結,而對於人類來說,那是開始。試想,如果66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是不是就沒有人類什麼事兒了呢?
  • 可能除了小行星撞擊還有火山噴發
    如果按照恐龍這種強大的體魄,只要不發生意外,繼續活下去是沒有問題,甚至有可能會誕生智慧,成為恐龍文明。可惜現實就是那麼殘酷,意外總會發生,在6600年前,一顆直徑數百公裡的小行星從天而降,撞擊到了地球表面,導致了包括恐龍在內80%以上的生物滅絕,也稱之為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6個必須進行的冒險
    你可能不知道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名字,但你肯定聽說過坎昆和科蘇梅爾這樣的地方。是的,尤卡坦半島可能更為人所知的是派對中心,但對於喜歡冒險的背包客來說,有很多驚人的體驗。尤卡坦半島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富歷史,而且不僅僅是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