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執意要殺馬謖?他的目的不簡單,趙雲知道都後怕
導語:三國時期蜀漢的創立可以說是所有勢力裡面最艱辛的一個,因為當時的諸侯都有身家背景,而劉備這邊只能白手起家,經過幾十年南徵北戰終於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漢。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年輕的劉禪,穩定國內局面之後開始進行壯烈的北伐戰爭,北伐期間曾經成功幫蜀漢開疆拓土,但也有過失誤,最後自己心力交瘁殞命五丈原,這個結局也讓人感到悲涼。都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戰場上打敗仗的將領那麼多,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殺馬謖?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
先來還原事情的經過,蜀漢經過幾年時間的修生養息已經兵強馬壯,各種軍需物資也堆積如山.此時曹丕剛剛離世,曹魏政局非常混亂,諸葛亮趁著這個機會向劉禪請命北伐,劉禪同意之後諸葛亮帶著大軍開赴岐山。諸葛亮修養這幾年時間他也沒閒著,曹魏隴右地區的戰備情況已經被諸葛亮輕易掌握,所以這次出兵他命馬謖帶著2萬兵馬駐守街亭要塞,另外派遣趙雲去攻打隴西方面幾個郡城。
曹魏隴西地區缺乏戰備訓練,除了天水郡有像樣的抵抗之外,其餘三個郡城都被趙雲拿下。而剛上位的魏明帝曹睿聽到這個消息後大驚,連忙派遣司馬懿到西線督軍,讓他務必趕走諸葛亮收復失地。司馬懿到西線之後冷靜分析了戰局,他認為再次攻打郡城已經很難,破局的關鍵點就在街亭,以為只要攻破這裡後就可以切斷諸葛亮和隴右地區的聯繫,屆時才能收復失地。
諸葛亮也知道街亭對於蜀軍的意義,他特意給馬謖2萬精銳部隊,而且還派遣王平做副將,希望他們兩人可以互補。但馬謖看不起草根出身的王平,他執意帶著部隊到山上紮營而且營地離水源非常遠,這下子被司馬懿找到了破綻,他命令張郃帶兵切斷馬謖的水源。馬謖哪裡是張郃這個沙場老將的對手,幾次突圍不成功之後被張郃圍殲,他和王平只能帶著小部隊突圍回到諸葛亮的營地,諸葛亮得知消息後大驚,不顧一切把馬謖處決,然後再讓隴西地區的將士們退兵。
諸葛亮處斬馬謖是有目的的,儘管劉備臨終前把蜀漢交給他,但朝廷內部和益州很多士族都不支持他,諸葛亮想徹底掌權很難。這次處決馬謖之後提拔信得過的王平接替了馬謖的職務,不久後又免去了軍中另外一個巨頭向郎的職務。這事情還沒完,等回到成都之後他又免去了趙雲這個禁衛軍統領的職務,然後把自己的弟弟諸葛均提拔到這個位置,從此徹徹底底的掌控蜀漢的軍政大權。而趙雲權力被奪之後也看清了諸葛亮的用心,他感到非常後怕,不久後鬱鬱而終。
結語:其實劉備交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政權,益州本土士族和朝廷內部的關係很僵硬,諸葛亮深深知道一個王朝內部不團結的危害有多大。他這麼做也無可厚非,畢竟假如不以雷霆手段掌控蜀漢的話將會面臨內亂的危險,甚至蜀漢內部還會被曹魏和東吳滲透,屆時蜀漢輸得更快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