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執意要殺馬謖?他的目的不簡單,趙雲知道都後怕

2020-12-11 騰訊網

諸葛亮為何執意要殺馬謖?他的目的不簡單,趙雲知道都後怕

導語:三國時期蜀漢的創立可以說是所有勢力裡面最艱辛的一個,因為當時的諸侯都有身家背景,而劉備這邊只能白手起家,經過幾十年南徵北戰終於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漢。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年輕的劉禪,穩定國內局面之後開始進行壯烈的北伐戰爭,北伐期間曾經成功幫蜀漢開疆拓土,但也有過失誤,最後自己心力交瘁殞命五丈原,這個結局也讓人感到悲涼。都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戰場上打敗仗的將領那麼多,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殺馬謖?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

先來還原事情的經過,蜀漢經過幾年時間的修生養息已經兵強馬壯,各種軍需物資也堆積如山.此時曹丕剛剛離世,曹魏政局非常混亂,諸葛亮趁著這個機會向劉禪請命北伐,劉禪同意之後諸葛亮帶著大軍開赴岐山。諸葛亮修養這幾年時間他也沒閒著,曹魏隴右地區的戰備情況已經被諸葛亮輕易掌握,所以這次出兵他命馬謖帶著2萬兵馬駐守街亭要塞,另外派遣趙雲去攻打隴西方面幾個郡城。

曹魏隴西地區缺乏戰備訓練,除了天水郡有像樣的抵抗之外,其餘三個郡城都被趙雲拿下。而剛上位的魏明帝曹睿聽到這個消息後大驚,連忙派遣司馬懿到西線督軍,讓他務必趕走諸葛亮收復失地。司馬懿到西線之後冷靜分析了戰局,他認為再次攻打郡城已經很難,破局的關鍵點就在街亭,以為只要攻破這裡後就可以切斷諸葛亮和隴右地區的聯繫,屆時才能收復失地。

諸葛亮也知道街亭對於蜀軍的意義,他特意給馬謖2萬精銳部隊,而且還派遣王平做副將,希望他們兩人可以互補。但馬謖看不起草根出身的王平,他執意帶著部隊到山上紮營而且營地離水源非常遠,這下子被司馬懿找到了破綻,他命令張郃帶兵切斷馬謖的水源。馬謖哪裡是張郃這個沙場老將的對手,幾次突圍不成功之後被張郃圍殲,他和王平只能帶著小部隊突圍回到諸葛亮的營地,諸葛亮得知消息後大驚,不顧一切把馬謖處決,然後再讓隴西地區的將士們退兵。

諸葛亮處斬馬謖是有目的的,儘管劉備臨終前把蜀漢交給他,但朝廷內部和益州很多士族都不支持他,諸葛亮想徹底掌權很難。這次處決馬謖之後提拔信得過的王平接替了馬謖的職務,不久後又免去了軍中另外一個巨頭向郎的職務。這事情還沒完,等回到成都之後他又免去了趙雲這個禁衛軍統領的職務,然後把自己的弟弟諸葛均提拔到這個位置,從此徹徹底底的掌控蜀漢的軍政大權。而趙雲權力被奪之後也看清了諸葛亮的用心,他感到非常後怕,不久後鬱鬱而終。

結語:其實劉備交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政權,益州本土士族和朝廷內部的關係很僵硬,諸葛亮深深知道一個王朝內部不團結的危害有多大。他這麼做也無可厚非,畢竟假如不以雷霆手段掌控蜀漢的話將會面臨內亂的危險,甚至蜀漢內部還會被曹魏和東吳滲透,屆時蜀漢輸得更快更慘。

相關焦點

  • 為何一定要殺馬謖?其實諸葛亮還有個目的,讓趙雲都感到心寒
    而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裡,出於戰爭的需要,謀略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史書對於謀略的描寫,大多都較為淺顯和簡單,實際上,很多謀略都是錯綜複雜的,遠不像史書上簡簡單單的記載的那樣,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便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 為何一定要斬殺馬謖?諸葛亮這一目的太狠了,令趙雲都心寒
    諸葛亮,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更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謀略家。諸葛亮原本深居於隱蔽之處,後被劉備的三次登門拜訪而打動並最終決定出山幫助劉備完成宏圖大業。諸葛亮跟隨劉備期間,鞠躬盡瘁,為劉備忙前顧後,成為劉備建功立業的一大功臣。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同樣兵敗,為什麼馬謖被殺,而趙雲只是被降級
    當時趙雲接到的任務是守箕谷,並佯攻魏國的郿縣,目的在於吸引魏軍主力。結果他對上了魏國名將曹真,很快就被擊敗了。這個時候,因為街亭已失,諸葛亮已經在退兵了,所以曹真沒有繼續追擊,但是如果街亭不失呢?曹真一定會繼續進攻的,因為過了箕谷,便是褒中和南鄭,是蜀軍運輸糧草的必經之路,就算曹真無法拿下,只要簡單的包圍,諸葛亮就得乖乖撤退。
  • 趙雲的真正死因是什麼?簡單分析一下,就會得出答案!
    此時作為蜀漢的棟梁之才,他對此次北伐也是非常重視,基本上把蜀國能徵善戰的將領都帶上了戰場,其中包括:魏延,吳班,廖化,陳式等等。不過,諸葛亮卻唯獨沒有給老將趙雲安排任務,此時的趙雲至少也是在70歲左右。趙雲發現沒有自己的任務,便主動詢問諸葛亮,為什麼不安排他去北伐?諸葛亮回答道,「將軍年事已高,如有參差,會動搖一世英名,同時還會減卻蜀中銳氣。」
  • 諸葛亮為何不讓趙雲去鎮守街亭?一句話概括:誰去都得丟
    曹操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好評,不過和曹操是死對頭的諸葛亮倒是歷史上流傳的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劉備,直至劉備離世後依然輔佐劉備的兒子。如此優秀之人也還是會有失算的時候的!這場戰爭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中的決定性戰事。就在魏太和二年的春天諸葛亮決定帶兵攻打曹魏。諸葛亮這次北伐的動靜比較大,震驚曹魏,魏明帝還親自到長安督戰,並且還派出了張郃攻打進攻祁山的諸葛亮。對於這次的戰爭諸葛亮做足了準備,出戰派誰諸葛亮都有自己的想法並沒有聽從旁人的觀點,堅持派自己很賞識的馬謖去鎮守街亭,儘管自己策劃的再好,也還是會有失算的時候,最后街亭失守了。
  • 諸葛亮殺馬謖的真實動機是什麼?難道非殺不可嗎?
    就在局勢一片大好之際,魏國的援軍逼近街亭,如果不在此處擋住魏軍,那麼諸葛亮的北伐成果不僅會喪失,甚至自己都有危險。為此,諸葛亮派馬謖到街亭去阻攔魏國的援軍,在出發前,諸葛亮特地向他強調了街亭的重要性。而馬謖也拍胸保證自己能守住街亭,如果失誤,就甘願受軍法處置。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馬謖丟了街亭,最後也被諸葛亮所殺。
  • 為何諸葛亮到死也不重用五虎上將趙雲,原因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很多人都知道諸葛亮,他不僅改寫了中國歷史,也把當時的軍事政治鬥爭推向了新的高潮。年輕的劉備四處遊歷,在結識諸葛亮之前,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領導核心,包括關羽、張飛、趙雲等等。
  • 趣味冷知識:木乃伊曾被當作補藥吃了800年,馬謖不是諸葛亮殺的
    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1.「拔屌無情」這個網絡詞,出自莫言2001年的小說《檀香刑》第一頁。3.高俅是大文豪蘇軾的書童元祐八年(1093年),高俅原本是蘇軾的「小史」(書童),將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詵(即王晉卿)。王詵是宋神宗皇帝的妹夫。歷史上高俅不但壽終正寢,而且有三個兒子,都跟他沾光。其中兩個兒子一個叫高堯康,一個叫高堯輔。
  • 三國:為什麼趙雲死了諸葛亮只是哭,而張苞死了,諸葛亮卻吐血?
    蜀漢建興6年,諸葛亮士兵康馬莊,糧草豐裕,準備北伐。突然颳起了大風,吹起了法庭前的松樹。孔明看到大事不好,打一分也要「打敗隊長!」說。大家都不相信,在喝酒,在喝酒,突然趙雲的兩個兒子來看丞相。孔明大為驚訝,把杯子扔在地上說。「結束了,子龍不見了!」「兩個人進來哭著說。」
  • 馬謖失守的街亭相當於現在什麼位置?為何街亭戰略地位如此重要?
    這是諸葛亮一直對馬謖強調的一句話,因此,足以看出街亭對於北伐的重要性。可是就算有了諸葛亮的再三強調叮囑,馬謖最終還是讓諸葛亮失望了。沒有按計劃守住街亭,最終諸葛亮被迫中止了北伐計劃。一個小小的街亭為何如此的重要?它又位於什麼地方呢?
  • 三國將士英勇非凡,有24人讓諸葛亮,二爺,曹操都流下眼淚
    這些將領甚至讓諸葛亮、關羽和曹操都流下了眼淚,不過眼淚也分很多種,有喜悅 、悲傷和憤怒等等。到底這些將領做了什麼能讓這三位大人物流下眼淚呢?在此主要說三個人物。首先是讓諸葛亮流淚的馬謖。馬謖在歷史上出名,倒不是因為他的才幹,而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個流傳千古的故事。馬謖此人一開始就跟隨在劉備身邊,擔任著不大不小的官職。
  • 劉備為什麼判斷馬謖不可大用?可能是因為這件事的關係
    劉備、諸葛亮、馬謖之間有一件事情,相信大家都清楚。劉備提醒諸葛亮說,馬謖不可大用,諸葛亮當了耳旁風。結果在諸葛亮一伐的時候,諸葛亮重用馬謖,讓他去守街亭。馬謖違背諸葛亮的命令,一頓騷操作把街亭給丟了,導致一伐的失敗。很多人根據這件事判斷劉備有識人之明,比諸葛亮更加會用人。馬謖還沒有出現「街亭之戰」這樣的重大失誤,劉備就看出他不堪大用,證明劉備確實有獨到的眼光。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三國猛將趙子龍,為何怕娶漂亮寡婦為妻?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三國猛將趙子龍,為何怕娶漂亮寡婦為妻?原因讓人意想不到文/動感歷史說起三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這其中的帝王之術以及軍事謀略讓人看得大呼過癮。趙雲一開始是跟著公孫瓚的,後來跟了劉備,一開始並不引人注意,後來劉備敗於當陽長坂,他憑一己之力救出劉嬋,七次出入曹軍之中,無人能擋。此後名聲大噪。劉備盛讚他的這位將軍,稱他渾身都是膽。當年周瑜死後,諸葛亮前去弔唁,只因身邊有趙雲持劍相隨,吳軍無人敢動諸葛亮,在漢水救黃忠時,讓魏軍大將張郃和徐晃心驚膽戰,不敢應戰。
  •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罕見地大怒殺人,因為什麼事情?
    在諸葛亮剛剛去世不久,劉禪就罕見地大怒殺人。因為有一個大臣詆毀諸葛亮,劉禪在盛怒之下把他處死。說起來諸葛亮對這個大臣還有恩,但是他不知道知恩圖報,也看不清局勢。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個人物——李邈。"李氏三龍"李邈的家族在蜀漢,或者說在益州還是頗具有一定的能量的。在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以及《華陽國志》中都提到了李氏兄弟。
  • 三國中唯一打敗趙雲的將將,趙雲對他心服口服,此人到底是誰?
    要說起三國中最受人們喜愛的戰將,那麼無疑非趙子龍莫屬,因為趙雲不僅能文能武,而且性情溫和謙遜,基本上別的武將擁有的有點他都有,而別人所擁有的缺點他都無。也正是因此,他才會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受喜愛的名將之一。
  • 明知曹操必走華容道,諸葛亮為何不派張飛或趙雲去截,而是派關羽
    一人慾煩腳底下將一條最緊要的隘口堵上,怎奈有違,又不敢教,雲長曰:「有違呢?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當有一份報答。今天操兵敗,必走華容道;若令足下,必放他過去。所以不敢教,」雲長說:「好軍師!這一天,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斬顏良,斬文丑,解白馬之圍,報給他。今天碰巧碰上,豈肯放過呢孔明曰:「若放手一搏,又如何?」雲長曰:「以軍法為依!」
  • 諸葛亮北伐一共幾次?數六次的那位同學站住!
    這次北伐給諸葛亮驚喜真是太大了,大的已經超出諸葛亮的預期。魏軍方面,曹叡一看玩大了,親自到長安坐鎮,曹真、張郃分兵抵禦諸葛亮。在驚喜不斷的情況下,諸葛亮辦了一件糊塗事兒——重用馬謖。毫無疑問,張郃對上了馬謖,慘遭爆菊,因此第一次北伐也被終止。
  • 三國演義:趙雲的話讓劉備明白,最寵的趙子龍從來不是忠誠於他
    ,趙雲也是三國時期最為亮眼的一個將領,他跟隨劉備幾十年,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也一直把趙雲當作關羽、張飛之後的第三個拜把子兄弟,雖然趙雲並沒有和劉備拜把子;但這一定都不影響劉備對趙雲的信任。劉備是什麼人,他很快就搞懂了趙雲話裡的意思,而仔細一想心都涼了,這個跟了自己一輩子的男人,竟然不是忠誠於自己,如果自己不姓劉,身上沒有流著漢家皇族的血液,那麼趙雲或許是不會跟著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