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河系當中,有沒有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

2020-10-18 艾伯史密斯

天文學估計,在我們銀河系中,至少有十億顆的流浪行星,它們不屬於任何恆星系統;甚至在我們銀河系之外,也會存在很多不屬於任何星系的行星。


流浪行星

我們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和許多矮行星,以及不計其數的小行星,這些行星都受到太陽引力的約束,與太陽一起組成了穩定的恆星系統;以奧爾特云為界的話,太陽系半徑大約1光年,當前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統是半人馬座三星,與地球距離4.2光年。

一顆恆星的引力影響範圍是有限的,比如在太陽系和半人馬座三星之間,就有著廣袤的星際空間,在這些星際空間中,就會存在流浪行星,流浪行星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


CFBDSIR2149

在2012年,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發現一顆高度疑似的流浪行星,編號CFBDSIR2149,距離地球大約100光年,位於劍魚座方位。

觀測數據表明,這顆行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4~7倍,表面溫度430℃,年齡大約只有1000萬年,科學家分析這顆行星的自行運動,發現它不屬於任何恆星系統,而是一顆流浪行星。


如何發現流浪行星

由於流浪行星距離恆星太遠,加上行星的表面溫度一般很低,所以目前探測流浪行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基於流浪行星的特點,天文學家提出:如果一顆大質量的流浪行星穿過地球和某顆恆星之間時,我們可以利用微引力透鏡效應,來發現行星的存在。


流浪行星的形成原理

一顆恆星在形成階段,一般也會在周圍形成行星,如果另外一顆恆星闖進來,其引力會使得行星的軌道受到影響,引力彈弓效應就有可能把行星「踢出去」。

在我們銀河系中,有一半以上的恆星都處於聚星系統當中,甚至還有不少的三合星、四合星等等,在這樣的恆星系統中,行星的軌道極易受到影響,容易形成流浪行星,天文學上估計,在我們銀河系中有超過10億顆的流浪行星,甚至有可能就在我們太陽系周圍。


星系間的流浪行星

銀河系與仙女星系距離254萬光年,銀河系直徑20萬光年,仙女星系直徑22萬光年,兩者之間有幾個矮星系和星系團,其餘全是廣袤的星際空間,在這之中,理論上肯定存在流浪行星以及流浪恆星(不屬於任何星系的恆星)。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很多脫離銀河系的流浪恆星,但是還未發現過銀河系之外的行星。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在銀河系中,有沒有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
    在銀河系中,存在著數千億顆閃亮的恆星,幾乎每一顆恆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行星,由此可見銀河系中的行星數量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那麼在銀河系中,有沒有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呢?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像這樣的行星不但有,而且可能還有很多。
  • 行星都圍繞恆星公轉?錯!-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天文學估計,在我們銀河系中,至少有十億顆的流浪行星,它們不屬於任何恆星系統;甚至在我們銀河系之外,也會存在很多不屬於任何星系的行星。    一顆恆星的引力影響範圍是有限的,比如在太陽系和半人馬座三星之間,就有著廣袤的星際空間,在這些星際空間中,就會存在流浪行星,流浪行星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
  • 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銀河系又圍繞誰公轉?公轉時間需要多久?
    宇宙中的天體按照規律持續運轉,雖然宇宙中天體質量各不不同,但它們都在引力的作用下圍繞著其它天體進行公轉,比如地球一直在圍繞著太陽公轉,而月球則圍繞地球進行公轉,不同星體公轉時間不同。太陽在圍繞銀河系運動,不過太陽公轉一圈時間較長大約需要2.5億年,這讓大家不得不懷疑,難道銀河系就不會圍繞其他星系進行公轉嗎?
  • 太陽圍繞著銀河系公轉,那麼銀河系是圍繞什麼來進行公轉的?
    宇宙中有著無數個恆星、行星等天體,可怕的是這些天體似乎受到什麼束縛似的,從不敢造次,總是有條不絮地在自己的,所以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同理,地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如果這些天體不遵循這個法則,那麼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走向毀滅的道路。
  •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一周是多久?
    現在看來,太陽系中的各大行星都在自己的軌道上穩定運行著,但在太陽形成初期,太陽系還是一片混亂,不斷有天體撞擊事件的發生。
  • 太陽系圍繞著銀河系公轉,銀河系圍繞著什麼公轉呢?
    我們的太陽系確實相對於以銀河系中心為原點的坐標系,是繞著公轉的,這裡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離開參考系談物體的運動都是耍流氓。銀河系直徑估計在10萬-18萬光年之間,至少有2000億顆恆星,整個銀河系的年齡為120億年左右,幾乎和宇宙同齡。
  • 太陽是怎樣帶著行星圍繞銀河系運動的?
    太陽圍繞銀河系運動的速度是每秒280公裡,圍繞太陽的地球等八大行星,在圍繞太陽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運動的同時,也隨太陽圍繞著銀河系運動。通常的認識是行星在太陽的萬有引力作用下,圍繞著太陽直徑的平面做圓周運動。
  • 銀心黑洞才四百萬倍太陽質量,它怎麼讓上千億恆星圍繞它公轉的?
    以太陽係為例,太陽系的質心太陽佔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以上,剩下0.14%的物質形成行星圍繞太陽公轉,這絕對沒有毛病,因為太陽是太陽系中具有絕對控股權的超級超級大股東,所以一幫小弟乖乖跟著太陽沒日沒夜的在銀河系中趕路!
  • 地球等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會回到原點嗎,本文揭曉!
    我們都知道地球還有太陽系中的其它七大行星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它們的運行軌道大多為橢圓形,環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十年不等。因此我們不禁有個疑問,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會回到原點嗎,或者說轉了一周後會回到之前的初始位置嗎?
  • 地球圍繞太陽轉,為何地軸與公轉平面不垂直?
    自轉軸和公轉平面不垂直的現象,幾乎所有天體都是這樣的,因為在角動量守恆的前提下,沒有任何力量會讓天體的自轉軸和公轉平面趨向於垂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平面叫做黃道平面,地球自轉軸和黃道平面存在一個66°34'的夾角,互補角就是黃赤交角23°26',這是地球產生周期性四季變化的原因,正是有了黃赤交角,地球接受太陽輻射更均勻,對地球生命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地球附近發現奇特「流浪行星」 不繞恆星公轉
    地球附近發現奇特「流浪行星」 不繞恆星公轉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10月11日消息稱,一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日前發現了一顆非常奇怪的年輕恆星,其並沒有圍繞任何恆星運行,但卻「表現」的與一般正圍繞恆星運轉的行星相同。
  • 銀河系中的恆星為什麼都得繞銀心公轉?
    天體沒有公轉所產生的離心效應與力對抗,那麼小型天體向大型天體掉落是不可避免的,當大型天體也會因此想小型天體靠攏一些距離,那麼銀河系的恆星是怎麼圍繞銀心公轉的呢?這些天體又是怎麼來的?
  • 地球公轉一周是一年,太陽公轉一周要多長時間,銀河系呢?
    地球公轉一周是一年,太陽公轉一周要多長時間,銀河系呢? 人類將地球自轉一圈,定義為一天,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定義為一年,一年就是目前地球大約自轉365圈的時間。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
    每天我們都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是因為太陽正在圍繞太陽旋轉,公轉不僅產生地球上日出日落,而且使地球產生四季變化,四季變化是地球物種多樣性形成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沒有地球圍繞太陽的旋轉可能沒有發生地球上有那麼多多彩的生物,為什麼地球圍繞太陽旋轉?
  • 衛星繞行星運行,行星繞恆星運行,整個銀河系都圍繞這個天體運行
    比如衛星的質量通常不如行星,所以衛星都圍繞行星運行,如月亮圍繞地球轉;而行星的質量不如恆星,因此行星都圍繞恆星運行,地球圍著太陽轉。宇宙中有很多類型的天體,這些天體的質量有小到大的排列大致是小行星行星恆星黑洞(特指星系級黑洞)。
  • 銀河系中有2000億顆恆星,1億顆類地球,為什麼沒有外星人?
    人類已知的宇宙中,並沒有發現任何高級的外星文明。科學家們仍然相信,人類在宇宙中,並不會是孤立存在的,只是目前為止,人類的條件還沒有發現其他星系的文明,但至少可以肯定在其他星球中,存在著低等級的生物。在銀河系中,至少有2,000億個恆星,在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
  • 恆星一定比行星大嗎?研究表明:有的大行星圍繞小恆星周轉
    引言:經過天文學家幾百年來的研究發現,宇宙裡同樣存在著「等級森嚴」的制度,隨處都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天體,最常見的就是恆星與行星了。恆星一定比行星大嗎?不一定,有可能出現大行星圍繞小恆星轉的現象。也就是說,宇宙中不存在一顆行星的質量比恆星大,即使是質量最小的恆星也比質量最大的行星大很多倍,這樣恆星才能夠產生足夠的引力吸引行星圍繞著它公轉。但如果是在體積方面的話,宇宙體積最大的行星未必比體積最小的恆星小,甚至還要大很多。
  • 宇宙中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的恆星還要多
    天文學家們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統稱為系外行星。系外行星類型多樣,包括極端高溫的氣態行星、巖質行星和塵埃行星等。大多數系外行星都繞著宿主恆星公轉。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近日刊文稱,《天文學雜誌》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將開展的一項探測任務可能會發現,飄浮在太空中、卻不繞恆星運行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還要多。研究人員計算得出,NASA即將發射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NGRST)可能會在銀河系中發現數百顆自由行星。
  • 宇宙中「流氓行星」的數量或超過銀河系的恆星
    天文學家們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統稱為系外行星。系外行星類型多樣,包括極端高溫的氣態行星、巖質行星和塵埃行星等。大多數系外行星都繞著宿主恆星公轉。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近日刊文稱,《天文學雜誌》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將開展的一項探測任務可能會發現,飄浮在太空中、卻不繞恆星運行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還要多。研究人員計算得出,NASA即將發射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NGRST)可能會在銀河系中發現數百顆自由行星。
  • 探索銀河系中生物之謎:科學家有哪些收穫?恆星和行星的距離?
    除了百分之幾的少數例外,銀河系中恆星的發熱年代都很長,足以使智慧生物漸漸形成。但尚不清楚的是這些星有沒有行星圍繞著它們轉,因為只有在圍繞恆星公轉的天體上才能具備液態水所需的溫度。可惜天文學家對別的太陽周圍的行星還一無所知。由於它們實在太遙遠,即使離我們最近的一些恆星確有這種伴侶天體繞它們轉,人們也還沒有能做到用望遠鏡直接觀測這些微乎其微的對象。可是話又說回來,別的恆星周圍也有行星繞著轉,這是極有可能的。首先,人們要打破生活在一個獨特太陽系中這樣一種概念的束縛。科學發展史曾一次又一次地表明,那種把人類放在宇宙中特優地位的想法,都是錯誤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