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華人科學家加快和簡化2018年獲得諾爾貝化學獎的定向進化技術

2020-12-01 生物谷

2018年11月10日/

生物谷

BIOON/---在一個稱為定向進化(directed evolution)的過程中,科學家們對生物分子進行重新改造以便尋找發揮著有益新功能的新型生物分子。這個領域正在徹底改變藥物開發、化學工程和其他應用,但是要實現這一點涉及艱苦的和耗時的實驗室工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報導他們讓活細胞完成大部分的繁重工作來加快和簡化定向進化。通過將經過特殊改造的DNA複製系統插入到酵母中,他們在宿主

酵母

細胞增殖時就可誘導選定的基因快速地和穩定地發生突變和進化。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11月8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calabl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Genes at Mutation Rates above Genomic Error Thresholds」。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8.10.021。


論文第一作者、本月早些時候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獲得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的Arjun Ravikumar說,「通過針對性地將高比例的多樣化轉移到細胞中,我們能夠培養這些細胞,並給它們施加壓力,從而讓它們從我們選擇的基因中進化出新的功能。我們的研究將進化簡化為一種極其快速的直接的可擴展的過程。」

在之前,如果科學家想要篩選生物分子來確定所需的功能是否已獲得,那麼他們需要在試管中構建一個DNA文庫並將這個文庫插入到細胞中,這是一個困難和艱辛的過程。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採用他們的新方法完全取消了這個步驟,他們讓細胞的內部系統完成所有的工作。

根據論文通信作者、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Chang Liu的說法,當使用定向進化構建出更好的酶或蛋白---今年,定向進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進化周期(evolutionary cycle)的數量變得非常重要,這是因為每個進化周期被看作是邁向獲得新的或改進的功能的一步。他說,「但是如果每個進化周期都需要重複的試管DNA分子生物學處理,那麼你只能合理地進行多次重複實驗。」

Liu補充道,「相比之下,當通過在一個給細胞施加壓力以便讓它們獲得某種新功能的環境培養它們一段時間時,自然進化不斷地循環;從生物分子工程的角度來看,問題在於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我們找到了一種允許生物分子極其快速地進化的

遺傳

結構。」

Liu說,除了加快和簡化定向進化之外,這種新技術能夠讓科學家們開展他們過去難以開展的其他類型的實驗。比如,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在90個重複實驗中讓一種酶發生進化,以便找出它能適應某種疾病的所有方式---在這項研究中,指的是瘧疾靶標如何對某種藥物產生抗藥性。

Liu說,「有許多方法可解決特定的進化挑戰,比如抗藥性,因此能夠在一種允許我們捕捉和理解更多的這些可能性的規模下開展進化實驗,這為我們提供有關抗藥性產生的治療相關見解。」

他補充道,未來的研究將集中在通過這種新的平臺持續性地進化出抵抗疾病的抗體和高價值的用於藥物合成的酶。(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Arjun Ravikumar, Garri A. Arzumanyan, Muaeen K.A. Obadi et al. Scalabl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Genes at Mutation Rates above Genomic Error Thresholds. Cell, Published Online: 08 November 2018, doi:10.1016/j.cell.2018.10.021.

相關焦點

  • 定向進化憑什麼拿下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另一半同時授予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格雷格·溫特(Gregory P. Winter)爵士,以獎勵他們在各自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 聚焦諾獎|2018諾貝爾化學獎——酶的定向演化與噬菌體呈現技術
    2018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得主。獎項的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授予給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溫特(Gregory P. Winter),表彰他們實現了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呈現技術。
  • 解讀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操縱微觀世界進化能力的突破
    新華網上海12月9日電(蘆俊文) 8日,由上海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上海科協大講壇管理辦公室共同承辦的「解讀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操縱微觀世界進化能力的突破」活動在滬開講。
  • 美英科學家獲化學諾獎:因酶定向進化與肽類和抗體噬菌體展示
    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美國科學家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喬治·保羅·溫特(Gregory P.
  • 三位美英科學家分享2018諾貝爾化學獎 一半獎金給她
    新華社記者 葉平凡 攝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3日電(記者張家偉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3日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絲·阿諾德和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科學家格雷戈裡·溫特,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於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方面取得的成果。
  • 美英三位化學家獲2018諾貝爾化學獎 被譽能駕馭進化
    Arnold因為在「酶的定向進化」領域的貢獻,獲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獎金。美國生物化學家George P. Smith和英國生物化學家Gregory P.Smith和英國的Gregory P. Winter爵士,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進化」及「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領域的貢獻。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都受到進化的力量的啟發,並利用相同的原理——基因改變和選擇,來開發解決人類化學問題的蛋白質。「今年三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共同的特點就是在試管中模擬自然進化。Arnold教授更多是關於酶的進化,而噬菌體展示更多著力於抗體。」
  • 漲知識|化學諾獎:駕馭進化的力量,酶和結合蛋白的定向進化
    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受到進化力量的啟發,並利用相同的原理——基因改變和選擇——來開發解決人類化學問題的蛋白質。北京時間2018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獎金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 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原標題:基因編輯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華人科學家失之交臂)
  • 三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Arnold、密蘇裡大學科學家George P. Smith及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實驗室Sir Gregory P. Winter獲得2018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 「肽類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的貢獻。Frances H. Arnoid因研究酶的定向進化而分享一半獎金;George P. Smith 和Sir Gregory P.
  • 美英科學家獲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新聞—科學網
    Smith)和英國的格雷戈裡·溫特(Sir Gregory P. Winter)。   弗朗西絲·阿諾德因研究酶的定向進化而分享一半獎金。喬治·史密斯和格雷戈裡·溫特因研究縮氨酸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而共享另一半獎金。
  • 2018諾貝爾化學獎的道可道與非常道
    但是,對於化學的研究又並非只是局限於化學之道,而是可以用其他方式和技術來研究,如藉助生物學和物理學的方法與內容,這種「非常道」的研究內容和方式決定了在一些時候,化學的成果需要以另外的方式來表達和體現,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就是如此。  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今年的化學獎得主受到進化力量的啟發,並且利用了相同的原理——基因改變和選擇能獲得破解人類化學問題的蛋白質。
  • 2020年斯隆研究獎公布,16名華人科學家上榜
    斯隆研究獎自 1955 年設立以來頒發給物理學、化學和數學領域的傑出青年,以向這些「早期職業科學家和學者提供支持和認可」,後來陸續增加了神經科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以及計算和進化分子生物學,也有著「諾獎風向標」的美稱。
  • 諾獎風向標!清華姚班校友馬騰宇等18名華人科學家獲得2021年斯隆獎學金!
    Sloan Foundation)官宣 2021 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的 128 名獲得者名單,其中,入選華人科學家 18 名,計算機科學領域 2 名,史丹福大學馬騰宇在列!
  •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了單抗篩選的生物技術,利好哪些醫藥公司?
    要聞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了單抗篩選的生物技術,利好哪些醫藥公司?Arnold,以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被授予George P. Smith和SIR Gregory P. Winter,以表彰他們實現了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
  • 進化的力量:2018諾貝爾化學獎聚焦「蛋白質」
    史密斯和溫特爵士將分享獎項的另一半,他們的貢獻是「肽類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史密斯開發了一種稱為「噬菌體展示」的方法,其中噬菌體可用於進化新蛋白質。溫特爵士則使用噬菌體來生產新的藥物。據《紐約時報》,通過定向進化產生的酶可用於製造從生物燃料到藥物的所有物質。而噬菌體展示產生的抗體能夠中和毒素,抵抗自身免疫疾病並治癒轉移性癌症。
  • 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另一半同時授予喬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格雷戈裡·溫特(Gregory P. Winter)爵士。
  • 美英兩國三位科學家共享2018諾貝爾化學獎
    來源:券商中國10月3日瑞典當地時間中午(北京時間17:45),被調侃為諾貝爾「理科綜合獎」的化學獎終於宣布!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生物化學領域,分別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 剛剛,2018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女性科學家再獲諾獎
    科技日報記者 房琳琳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時45分左右,從瑞典皇家科學院傳來消息,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來自美國的女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爾德 ,和來自美國的科學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劍橋MRC分子生物實驗室的格雷戈裡·溫特,以表彰他們有效利用生物進化的力量在能源和製藥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阿諾爾德將分得900
  • 美、法、加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6位華人曾獲此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陳沁涵)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 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Donna Strickland,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三位雷射物理領域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獎
    中青在線北京10月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孫慶玲)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55分許,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Gérard Mourou)、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