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的美麗

2020-11-17 琅嬛福地2019

——不能只知道牛頓,還要知道他的偉大對手萊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誰能戰勝牛頓……

300年前,人類一直跟隨牛頓的思想;

300年後,人類開始追隨萊布尼茨的邏輯。

作為科學史上最偉大的對手,牛頓和萊布尼茨是閃耀在17世紀夜空的雙子星,熠熠生輝,一時瑜亮,但自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後,牛頓力學統治整個科學界近200年。而萊布尼茨創立的2進位、數理邏輯則籍籍無名,在那個年代不但用不上,而且普通人根本看不懂。

直到21世紀,大器晚晚晚晚晚晚……成的2進位成為計算機網際網路的基石,數理邏輯成為AI(人工智慧)的始祖。這時我們才意識到,300年後,人類正走在萊布尼茨設計好的邏輯線路上。


01


中國人所不知道的

牛人萊布尼茨

萊布尼茨到底有多牛逼,一下子也說不清楚。

反正牛頓的後半生做的主要事情就是:噴萊布尼茨......

鑑於牛頓本身的地位,以及他狂妄自大的性格,你應該懂的,如果不是來自於內心的忌憚,他肯定躲在倫敦某個角落琢磨鍊金術,怎會冒著身敗名裂危險弄個假名去批評對手。就算與偉大的胡克較量,他都覺得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只是偶爾陰陽怪氣地噁心幾句:我的研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胡克駝背,牛頓這句話故意侮辱他)。

萊布尼茨到底有多偉大,200年後,羅素在他那本響譽世界的名著《西方哲學史》這樣稱讚萊布尼茨:

「那個世紀裡最為博學的人,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

這樣的評價不可謂不高,完全不在意學長牛頓的感受。羅素可不是隨便稱讚別人的小角色,這個5歲就看透塵世而想自殺的天才,同樣是時代驕子,他弄出的「羅素悖論」差一點把人類的數學大廈給搞坍塌了。

由於中國教育體制的原因,大部分人對自然科學了解甚淺,童年記憶裡也就只有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愛迪生的電燈泡……只要沒有出現在9年義務課本上,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只是科學上的小嘍囉,就算是進入大學深造,了解萊布尼茨的也屈指可數,只有高數反覆掛科到想嘔吐的學生,才會在噩夢中記起「牛頓-萊布尼茨」公式(微積分公式)。


簡單的講,萊布尼茨是人類發展史上為數不多的超級變態,他發明過計算器,搞定了2進位,創立了微積分,探索出數理邏輯

他的數學比牛頓好10倍,哲學貢獻超過牛頓100倍。研究領域涉及力學、邏輯學、化學、地理學、解剖學、動物學、植物學、氣體學、航海學、地質學、語言學、哲學、數學等40多個領域,被譽為「17世紀的亞里斯多德」,人類最後的「全才」


02


AI的始祖

彪悍的人生無須解釋

1643年出生的萊布尼茨,雖然沒有牛頓那樣扭曲心靈的童年往事,但人生也不幸福,6歲時父親過世,早熟的他從此就脫離了人的正常成長,在對異性還沒有審美的時候「本我」就掛了,和牛頓一樣成長為牛逼哄哄的同性戀。好在知書達禮的母親有中國「孟母」情懷,一直堅持讓他學習算術、邏輯、音樂以及《聖經》、路德教義等書,不像牛頓他媽,老是把小牛頓趕到農場裡挖土豆,搞得10歲前連「鋤禾日當午,汗滴河下土」都不會背。


在德國孟母的照料下,15歲的萊布尼茨來到萊比錫大學學習,學了個莫名其妙的「法學」專業,雖然萊布尼茨對該學科毫無感覺,但天才之言不虛,2年之後就獲得了碩士學位,本來同時可以把博士學位拿下來,但因為萊比錫的博士委員會的老頭子們不批准,覺得這小夥子年紀太輕(年僅20歲),而且在論文裡面搞了太多的數學、哲學術語,看得他們雲裡霧裡,這不是侮辱我們的智商麼,所以過了2年才給他博士學位


萊布尼茨破罐子破摔,這個不務正業的法學碩士乾脆發表數學論文《論組合的藝術》,這是一篇關於數理邏輯的文章,其基本思想是講「真理全他媽是計算的結果」,這個世界是計算的,與人類的感性思考無關。

他提出了通用計算思路,使用計算來代替思考,這個世界不需要其它職業,只要有會計就夠了,他的這種想法,對於後來數理邏輯、計算機科學和分析哲學有重大影響。

此文一出,雖然當時沒有人讀懂它的偉大意義,但從歷史維度來看,整個人類文明史為之一震。論文雖然樸素,但萊氏的天才思想,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已經完全展示出來,人工智慧的思想萌芽都要追溯到萊布尼茨的《論組合的藝術》,萊布尼茨成為數理邏輯的創始人,那個時候,萊布尼茨僅僅20歲,彪悍的人生無須解釋。


03


微積分紅顏禍水

牛頓和萊布尼茨由愛生恨

關於微積分,萊布尼茨曾經向公爵夫人蘇菲這樣描述:

「我的女王,無窮小的用處無限廣闊,我們可以用它來計算飄零落葉軌跡,計算萊茵河畔豎琴聲和諧振動,計算你影子在夕陽下彎曲的度數……」

萊布尼茨的文採本來晦澀,不過只要講到美妙定理時就浮想聯翩,連公爵夫人都被這文詞吸引。

萊布尼茨對微積分的認識非常深刻,在數學上與牛頓一樣有著超乎常人的直覺。至於兩人到底是創立了微積分,這是一段科學史上的公案,現在大多數人都相信,牛頓與萊布尼茨獨立發展出了微積分學,正如笛卡兒和費馬二人同時又獨立創立了解析幾何一樣。

其實在微積分創立之前,牛頓和萊布尼茨兩人互相仰慕,如果不是因為有英吉利海峽的阻隔,差點就像李白杜甫一樣抵足而眠了。極少吹棒別人的牛頓稱讚萊布尼茨「對數學的理解超越了同時代」,萊布尼茨捧牛頓臭腳說「從創世到現在全部數學中,牛頓的工作超過了一半」,兩人書信來往,眉目傳情,在計算與邏輯的世界裡交流得面紅耳赤,在數學公式的相互解析裡折騰得高潮迭起。


但當1684年萊布尼茨發表題為《論一種深邃的幾何學和不可分量以及無窮》論文後,「科學君王」牛頓開始暴走,他知道這篇論文後面隱藏著多麼偉大的成就,而自己因為擔心被恥笑、一直藏著掖著的流數術卻沒有率先發表,這麼重要的成就眼睜睜被萊布尼茨搶走,一直秉持「名利>愛情」的牛爵爺開始由愛生恨,由恨生嫉,利用自己的權力耍各種手段搞臭萊布尼茨。

天性單純的萊布尼茨雖然喜歡搞政治,但真正玩手段遠遠不是爵爺的對手,在300年前的這場科學的世紀大戰中,萊布尼茨最終成了騙子、小偷、盜竊犯代名詞,直到1716年最後孤寂地死去,萊布尼茨得非常徹底。


04


超越N個時代的「最強大腦」

萊布尼茨的天才直覺除了微積分,還有2進位,以及數理邏輯。

無法想像,1679年的萊布尼茨為什麼創立了2進位,這讓人覺得很變態,他用數0表示虛位,數1表示實位,這樣一來,3=11,6=110。這不是更麻煩嗎,10進位用了幾千年,數學愛好者們都玩得很開心,他怎麼就折騰出個2進位來,還提出了2進位數的運算法則,這腦袋是不是有病?上帝給了你10個手指,你卻只想要做個V手勢。

當時沒有人能夠探索到萊布尼茨內心的深邃,這可是與數理邏輯相對應的強大工具。除了上帝,誰能夠想到200多年後,2進位成為整個計算機發展的基石。


關於2進位的創立,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傳說:萊布尼茨在看了中國的先天八卦圖之後,靈光一閃而創立了2進位,這種說法又激起了我們內心的民族激情,看啊,我們老祖宗是多麼的牛逼,再偉大的科技也逃不出我們古人的掌心。

當然這個故事也不是瞎編的,萊布尼茨同在華傳教士白晉關係密切,白晉曾為康熙皇帝講過數學課,曾在1701年寄給萊布尼茨「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圓圖」。萊布尼茨發現,這六十四卦正好與64個2進位數相對應。所以,比較可信的版本應該是:萊布尼茨在收到白晉的八卦圖之前已經創立了2進位,只是看到了周易之後震驚了:我去,這不就是我創立的2進位嗎,中國古人真是牛逼!


除了2進位,萊布尼茨還真的親自搞了一臺計算器,算力最大值達到16位,這臺機器是現代機器數學的先驅,能進行乘法、除法、自乘的演算,達到了進行四則運算的水平,如果將2進位和他的機器結合起來,就是一臺標準的電腦

從數理邏輯到2進位,從用「算術代替思考」到製造機器,如先知一般,他不是超越一個時代,而是超越N個時代的「最強大腦」。萊布尼茨似乎看穿了300年的時空。除了數理邏輯和人工智慧,甚至連控制論、信息哲學等學科最後都要追溯到萊布尼茨的身上。


05


與中國結緣

他給康熙送了臺計算機

近現代的西方科技界大拿,大部分人對中國不屑一顧,例如黑格爾就蹺著二郎腿冷嘲熱諷:

造成中國的落後的原因是中國人內在精神的黑暗,中國是一片還沒有被人類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在那裡,理性自由的太陽還沒有升起,人還沒有擺脫原始的、自然的愚昧狀態,凡是屬於精神的東西……都離它很遠。

萊布尼茨似乎是第一位真正對中國感興趣的思想家。1697年,萊布尼茨搜集在華傳教士的報告、書信、旅行記略等,編輯出版《中國新事》一書。他在序論中寫道:「我們從前誰也不相信世界上還有比我們的倫理更美滿、立身處世之道更進步的民族存在,現在東方的中國,給我們以一大覺醒!東西雙方比較起來,我覺得在工藝技術上,彼此難分高低;關於思想理論方面,我們雖略高一籌,但在實踐哲學方面,實在不能不承認我們相形見絀。」


萊布尼茨還把自己心愛的計算機贈送給中國皇帝康熙,想跟東方大BOSS建立私人感情,可康熙皇帝並不識貨,雖然對數學有著天然偏好,但沉浸在文治武功當中的康熙皇帝對這玩意兒不感冒。當然我們也不知道,萊布尼茨送這玩意兒時是想表示他對中國的敬意,還是想忽悠康熙給一筆科研經費,建立他心目的北京科學院

萊布尼茨在忽悠人方面還是有天賦的:他曾經成功地忽悠過奧地利國王彼得大帝,建立了維也納科學院以及彼得堡科學院。如果當時他成功地忽悠了康熙皇帝,中國的歷史進程或許會是另一副樣子,我們的大清朝肯定不會被整得那麼慘,這真是一個好的穿越題材


06


死後300年

他贏得了未來

1716年11月14日,偉大的萊布尼茨因痛風,逝世在秘書和車夫面前,命途多舛,令人噓唏。那一天,牛爵爺正在倫敦莊園裡,享受煙燻火燎的鍊金樂趣,並沒有意識到西方有巨星殞落

恩格斯曾把17世紀下半葉微積分的發現,視為人類精神的最高勝利。有關牛頓-萊布尼茨公式和這對冤家的故事,《公式之美》中有更嚴謹更生動的描述。如今,數學界認為,兩人分別獨立發明了微積分,只是角度不同罷了。


在牛頓和萊布尼茨的鬥爭過程中,1687年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起完整的經典物理大廈,整個歐洲被「萬有引力」的光芒籠罩,牛頓也成為科學史上的絕對坐標。而以2進位為工具的數量邏輯理論,雖然閃耀著無與倫比的智慧與劃破天際的靈光,卻一直不能被世人所理解。

直到300年後,萊布尼茨創立的2進位成為現代計算機的基石,而《組合的藝術》一書也成為AI(人工智慧)的起點,未來世界正朝著萊布尼茨設定的方向前行,這個時候,人類才真正讀懂了這位百科全書般的偉人。

如果說300年前牛頓贏得了過去,那300年後的萊布尼茨則笑看未來

相關焦點

  • 數學界最著名、最偉大、最美麗的公式之一——歐拉公式
    歐拉公式是什麼?歐拉公式是歐哈德·歐拉在十八世紀創造的,是數學界最著名、最美麗的公式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涉及到各種顯然非常不同的元素,比如無理數e、虛數和三角函數。從柯特公式到歐拉公式我們只需要在兩邊都應用指數。
  • 世界上最美麗的數學公式
    引在科學的世界,人間最美的是「天書」般的方程:從數學基石1+1=2到揭示電磁現象的「麥克斯韋方程」,從開啟暗黑之門的E = mc⊃2;到神秘莫測的「薛丁格方程」,從簡潔至極的e^πi+1=0到讓相對論量子理論牽手的「狄拉克方程」……這些公式如此美麗而精妙
  • 最美麗的數學公式eiπ+1=0
    最美麗的數學公式eiπ+1=0 孫珷(復旦大學數學學院2007級)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9-04    [列印] [關閉]     玄兮妙兮,歐拉公式,她是數學美的金科玉律。    宮商角徵羽,聲韻合於五音;金木水火土,萬物化於五行;10πei,等式成於五數。五個最重要的常數,用加乘冪等繫於一線,熔於一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自然數1,是整數的單位,是數字的始祖。    無為有處有還無。
  • 【物理公式】世界上最美麗的12個公式
    >的「麥克斯韋方程」,從開啟暗黑之門的E = mc²到神秘莫測的「薛丁格方程」,從簡潔至極的e^πi+1=0到讓相對論量子理論牽手的「狄拉克方程」……這些公式如此美麗而精妙今天,硬核溫暖的《公式之美》正式上市。43位數理領域的教授、專家、老師、編輯和你一起欣賞至美公式。有趣而美好,人人都可以愛上數學。  發現者    ?
  • 世界上最美麗的23個公式
    >的「麥克斯韋方程」,從開啟暗黑之門的E = mc²到神秘莫測的「薛丁格方程」,從簡潔至極的e^πi+1=0到讓相對論量子理論牽手的「狄拉克方程」……這些公式如此美麗而精妙今天,硬核溫暖的《公式之美》正式上市。43位數理領域的教授、專家、老師、編輯和你一起欣賞至美公式。有趣而美好,人人都可以愛上數學。  發現者    ?
  • 90周年校慶接力 | e^(iπ)+1= 0 ——為母校送上最美麗的數學公式
    在這盛大的90周年來臨之際,小編也母校送上了數學中最美的公式——e^(iπ)+1= 0。那麼,為什麼稱之為最美呢?看,它將數學中最重要的那幾個常數都聯繫到了一起。0、1、e、π、i,其中,0、1代表了算術,那最古老、最基本的數學分支;e代表了分析學;而圓周率π可以代表幾何;還有虛數單位i表示的是代數。
  • 最美的公式——歐拉公式
    如果把數字比作磚塊,那麼公式就是圖紙。而歐拉公式,就是其中最美麗的一份!它最令人著迷的地方,是他組成部分的簡潔:e、π、i、1、0。就是這五個平平無奇,造就了此方程: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厲害的歐拉公式是怎麼推導出來的呢?這就無法繞過一個知識----泰勒公式。歐拉最早是從泰勒公式觀察出歐拉公式的:
  • 全概率公式&貝葉斯公式
    該怎樣理解這兩個公式呢ԅ(¯ㅂ¯ԅ)?簡單來說,如果導致一個事件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種,而且各種原因是互斥的,那麼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就是每種原因引起該事件發生的概率的總和,而求出這個概率,就是全概率公式要解決的問題而如果一個事件已經發生了,有很多原因都能導致這個事件發生。
  • 數學中有哪些美麗公式?最美公式帶你玩轉數學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黃逸文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一) 圓周率級數表達公式這個公式將圓周率精確地表達為數學的級數公式,一舉揭示了作為無理數π的終極秘密。它是由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在1673年發現,也因此被後世稱為萊布尼茨公式。事實上,與萊布尼茨同時期的蘇格蘭數學家格列固裡、印度數學家索馬亞吉均獨立發現了類似的級數公式。在參與人們的生活數千年後,圓周率π終於第一次清晰地展露出自己的的真實面目。
  • 張首晟:5個公式的人生
    因為鐫刻在這些墓碑上的公式,任何一個都可與日月同輝。 是的,萬物速朽,唯有公式永恆! 這些由數字、字母、符號組成的公式激發了張首晟內心對理論物理學研究的熱愛,這個時候,他感覺到什麼叫做世界因你而美麗。 以下5個公式組成的世界,正是張首晟經歷的人生。
  • 神奇的海倫公式
    小編先想了一下自己知道的三角形面積的公式.很顯然基本公式完全不行啊,哪來的高呵. 三角函數求解也得知道一個角啊。       很顯然,我們還需要一個特別強大的公式。小編在仔細拜讀了陶大神的講解以後得知了這個神奇的公式,後來又在刷其他的題目時又屢屢遇見了它,體會到了它的威力。真心膜拜啊.
  • 【物理公式】世界上最偉大的10個公式,其中一個人盡皆知
    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十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複雜的歐拉公式……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厭惡數學?這些東西原本如此美麗,如此精妙。這個地球上有多少偉大的智慧曾耗盡一生,才最終寫下一個等號。每當你解不開方程的時候,不妨換一個角度想,暫且放下對理科的厭惡和對考試的痛恨。
  • 選出你心中最美的公式
    英國廣播公司地球頻道(BBC Earth)邀請了物理學家和數學家,詢問他們認為最美麗的公式。他們的回答範圍包含了從反物質的解釋到亞原子粒子行為的預測。 請瀏覽下面的12個公式,為你最喜歡的方程投上一票。
  • 三倍角公式雜談
    【公式的記憶】非常有趣的是,在公式(1)中把所有的符號sin換成cos後,公式的右邊就是(1)右邊的相反數!這是非常容易記住的!
  • 最令人著迷的數學公式,又名上帝公式!你知道是它是誰嗎
    歐拉公式,在數學界神一般的存在。這個公式的出現,讓人們驚嘆不已!歐拉公式的地位不管是在數學上面,還是在物理上面,甚至是工程科技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因為它非常的重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Euler'Formula(歐拉公式),它又有著這些讚譽:「上帝公式」、「最完美的數學公式」、「最優美的數學公式」、「最讓人著迷的數學公式」等等。至今為止,沒有哪個公式可以和歐拉公式媲美!雖然三大數學家沒有歐拉,但是高斯自己都承認,要想學數學必須看歐拉的著作。在數學界裡,歐拉已經超越所有人。
  • 世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
    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十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複雜的歐拉公式……
  • 世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圓的周長公式排名第十,看你學過幾個?
    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十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複雜的歐拉公式……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厭惡數學?
  • 30套顯瘦初春穿搭,找對公式,美麗加倍!
    其實那些時髦好看的造型,大多也都是有公式可循!那今天,仙女們就跟著Liya來看看簡單又好學的「穿搭公式」,看完不用死記硬背,你也可以交出一份「洋氣滿分卷」!穿搭講究的是一種視覺效果,如何利用單品搭配來「混淆」原有的身材,做到顯瘦的同時還美觀耐看?對比,就是一種好辦法!
  • 英國科學期刊評出世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
    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十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複雜的歐拉公式……  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厭惡數學?這些東西原本如此美麗,如此精妙。這個地球上有多少偉大的智慧曾耗盡一生,才最終寫下一個等號。
  • 英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完美微笑」可用公式詮釋
    微笑有多種,淡笑顯矜持,皮笑肉不笑顯得虛假,真誠美麗的笑臉則讓人情不自禁回以一笑。英國研究人員總結出一條公式詮釋「完美微笑」,相關因素包括臉型、牙齒健康、微笑技巧和自信心等。  英國《每日郵報》16日援引霍姆斯的話報導,美麗笑容與臉型有較大關係,高顴骨、尖下巴更能突顯笑容,顯現笑意。  當然,微笑也需講究「技巧」。他說,眼睛也帶著笑意的微笑效果更佳,不過,這一點難以控制。  霍姆斯說,英國女藝人謝麗爾·科爾的笑容是完美微笑的典範,透出真誠、美麗和愉悅,她的演藝事業如此成功,成為英國人心目中的「甜心」並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