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部書,「不務正業」的醫生竟成了「礦物學之父」

2020-12-05 蝌蚪五線譜

經典科學著作《天工開物》在我國家喻戶曉,因為這部書,英國學者李約瑟將其作者宋應星稱為「中國的阿格裡科拉」。宋應星在物理、天文、哲學及音律方面都頗為擅長,是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阿格裡科拉是誰呢?

說起來,阿格裡科拉可謂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科學巨人,而且也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做過希臘語教師、新聞社工作者、醫生,還當過大使和市長。然而,他卻有個與這些工作毫不相干的名號——「礦物學之父」。這是怎麼回事?

一、 「不務正業」的醫生

1531年的一天,德國一個叫約阿希姆斯塔爾的小鎮上,居民們因為一個人的不辭而別而議論紛紛。此人是小鎮上的醫生阿格裡科拉,在當地十分受人尊敬,為何要匆匆離開呢?

話說約阿希姆斯塔爾富含銀礦,當地居民因採礦賺得盆滿缽滿,可不少人也因此患上了嚴重的肺病。四年前,剛從義大利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的阿格裡科拉來到這裡,他躊躇滿志,決心為居民們治癒疾病。不料,他很快就驚奇地發現,居民們的肺病極易復發,難以治癒。「奇怪,難道和他們的工作環境有關?」為找出病因,阿格裡科拉決定到礦廠中實地考察採礦流程。

如今的約阿希姆斯塔爾(今捷克雅西莫夫)(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在當時,醫生常需自己製備藥物,化學知識是必備技能之一。阿格裡科拉在學生時代就對化學有濃厚興趣,自從在約阿希姆斯塔爾當了醫生後,他就琢磨著用當地豐富的礦藏製備新藥物,只是一直忙著為居民們治病,便將此事耽擱下來。因此,他懷著找病因和制新藥的雙重目的,一踏進礦廠就開始忙碌起來,從採礦的技術工藝到工人們的生活方式,全都事無巨細地記錄在案。

16世紀約阿希姆斯塔爾的採礦業(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阿格裡科拉幾乎天天都待在礦廠研究礦物,自然就荒廢了醫生的工作。不過,居民們依舊對他十分崇拜,都親切地稱他為「著名作家」、「礦物學專家」,這是為何?

原來,1530年,阿格裡科拉出版了一部名為《冶金問答》(Bermannus, sive de re metallica dialogus)的書。他在書中以對話的形式記錄了自己兩年多裡搜集到的礦業資料,幾乎囊括了德國薩克森州的全部礦物,其中特別對金屬鉍做了細緻描述,他認為鉍是一種有別於鉛和錫的新金屬。始料未及的是,他的書剛一出版就在小鎮上暢銷起來,「著名作家」和「礦物學專家」的頭銜也隨之而來。

《冶金問答》一書的封面(圖片來源:www.dreweatts.com)

有道是「人怕出名豬怕壯」,習慣了平靜生活的阿格裡科拉決定一走了之。於是,一個月黑風高夜,他帶著自己的妻子離開了小鎮。

阿格裡科拉逃到了開姆尼茨市,繼續做起了醫生,幾年後還被任命為大使和市長。不過,雖然他離開了約阿希姆斯塔爾,但心思仍放在了形形色色的礦物上。十多年裡,他對地質學和礦物學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先後出版了多本專著,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礦冶全書》(De re metallica,又譯為《論礦冶》《論金屬》等)。正因為這部書,他這位「不務正業」的醫生才被後世稱為「礦物學之父」。

早期的開姆尼茨,阿格裡科拉曾在此擔任市長(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二、 給全人類的禮物

早在1550年,阿格裡科拉就完成了《礦冶全書》的寫作,然而,直到六年後該書才得以出版,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礦冶全書》完成不久,黑死病就瘋狂席捲了開姆尼茨市。黑死病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瘟疫,它通過老鼠身上攜帶的鼠疫桿菌進行傳播,患者在出現發燒、淋巴結腫脹等症狀後,很快就會死亡。身為市長和醫生,阿格裡科拉責無旁貸,他將心愛的礦物學放在一邊,一面組織人力物力救助病患,一面爭分奪秒地研究瘟疫的治療方法。

遺憾的是,在阿格裡科拉不辭辛苦地為市民們奔波時,他的女兒卻不幸感染瘟疫去世了。他強忍著悲痛,誓要將奪走女兒生命的元兇研究個水落石出。1554,他的醫學專著《瘟疫研究》(De peste)出版了,字裡行間都是他對女兒的歉疚。《瘟疫研究》出版後第二年,阿格裡科拉也去世了,四個月後,他的曠世著作《礦冶全書》終於得以問世。

1561年印發的《礦冶全書》封面(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這部書共12卷,匯總了礦石、巖石、金屬等600餘種物質。其對礦產地質、探礦、選礦、冶煉和分離金屬的方法都做了系統而精彩的闡釋,其中前11卷主要論述了採礦與礦石精煉的內容,第12卷則涉及許多與冶金過程相關的化工技術。全書最大的特色有兩個,一則,阿格裡科拉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經驗素材;二則,他以這些經驗為基礎,建立了關於地球成分的新理論。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阿格裡科拉已經使用了十分簡潔的語言,但他仍擔心單純的文字會讓讀者難以理解,給他人的研究工作帶來困難,因此特地請人製作了292幅精美的木刻插圖,對礦廠中實際用到的各種技術方法進行了生動描繪。

《礦冶全書》彩板插圖之一,它描繪了採礦及礦床勘探的情景(圖片來源:www.alamy.com)

《礦冶全書》彩板插圖之二,它描繪了黃金開採及分揀的過程(圖片來源:www.alamy.com)

《礦冶全書》基本脫離了鍊金術的束縛,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科學地記述採礦和冶金技術的書,被譽為西方礦物學的開山之作。阿格裡科拉在書中對自羅馬時代起的礦冶知識與技術經驗做了詳細梳理,比如捷克自7世紀後的金屬開採狀況、摩拉維亞6至14世紀的礦冶資料、匈牙利11及14世紀開採銅礦和鐵礦的情況,等等。

不過,和總結前人經驗相比,阿格裡科拉更注重個人的躬身實踐。在序言中,他寫道:「我們用眼睛觀察事物,用感官把握事物,比單純用推理研究的方法更容易把握其本質所在。」他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十幾年裡,他不畏漫天飛舞的礦石灰,走遍了德國大大小小的礦廠,採集各種礦石標本並反覆觀測實驗,然後將翔實可靠的結果寫入《礦冶全書》中。

由於具有高度的實用性,《礦冶全書》一經出版就迅速風靡歐洲,其後兩百餘年數次重印,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必讀的經典教科書。歌德曾熱情地稱讚它是「網羅了新舊礦山業、冶金學、礦石學全體的,給全人類的美麗的禮物」。

三、 經典永流傳

實際上,原版《礦冶全書》是用拉丁文寫成的,並不利於傳播,它之所以能風靡歐洲乃至世界,主要是各種譯本的功勞。出版次年,該書就被譯為德文,近百年內重印了17次。1563年,又出現了義大利文的版本。

不過,直到1912年,《礦冶全書》才被譯成英文,譯者正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胡佛及其妻子。在成為總統之前,胡佛是一位優秀的採礦工程師,還曾在中國唐山的開灤煤礦工作過。

1950年出版的由胡佛夫婦翻譯的英文版《礦冶全書》(圖片來源:www.timetraveller.ie)

和英文譯本相比,《礦冶全書》的中文譯本要早得多。1621年,法國傳教士金尼閣攜帶七千餘部西方書籍抵達中國,其中除了《奇器圖說》(請戳:四百年前的西方「奇器」圖集——《奇器圖說》,文中王徽實為王徵),還包括《礦冶全書》。

當時正值明朝晚期,朝廷內外交困,時任光祿寺卿的李天經希望能靠採礦緩解窘迫的財政。在他的主持下,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對《礦冶全書》進行了翻譯,繪圖則由中國人楊之華等人完成。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中文譯本於1640年完成,並定名為《坤輿格致》。然而,由於書中含有大量插圖,想要付諸刻印需要大量人力,這對明末政府而言是個不小的負擔。直到1643年,崇禎皇帝才同意刻印並下發給地方官員「相酌地形,便宜採取」,並叮囑「不得坐廢實利,徒括民脂」。不幸的是,幾個月後明朝即告滅亡,《坤輿格致》也隨著戰火銷聲匿跡。

《礦冶全書》中譯本的譯者湯若望(圖片來源:hua.umf.maine.edu)

直到2015年,有學者在南京圖書館偶然發現一冊抄本,《坤輿格致》才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此時距明朝滅亡已三百餘年,著實令人唏噓。

南京圖書館藏《坤輿格致》抄本的目錄結尾及後人題識、印記(圖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曹晉 攝)

---------------------------------------------------------

參考文獻:

[1] 劉勁生. 阿格裡柯拉及其《論金屬》[J]. 自然雜誌, 1986(11): 58-60.

[2] Weber L W. Georgius Agricola (1494–1555): scholar, physician, scientist, entrepreneur, diplomat[J]. 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02, 69(2): 292-294.

[3] 凱瑟林·庫倫. 解讀地球傳奇:10位地球學領域的科學家[M]. 噹噹,譯.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14.

[4] Long P O. Of mining, smelting, and printing: Agricola's De re metallica[J]. Technology and culture, 2003, 44(1): 97-101.

[5] 亞·沃爾夫. 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M]. 周昌忠,苗以順,毛榮運,等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4.

[6] 彼得·惠特菲爾德. 彩圖世界科技史[M]. 繁奕祖,譯. 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6.

[7] 吳鳳鳴. 世界地質學史(國外部分)[M].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

[8] 潘吉星. 阿格裡柯拉的《礦冶全書》及其在明代中國的流傳[J]. 自然科學史研究, 1983(1): 32-44.

[9] 韓鳳冉. 南圖藏嚴傑校本湯若望《坤輿格致》初考[J]. 中國典籍與文化,2015(4):58-64.

相關焦點

  • 自稱「農民」的礦物學之父
    不料,這本原本跟藥劑師的職責不大相干的書,卻成了當時的暢銷書。    「著名作家」、「礦物學專家」等一系列頭銜接踵而至,這完全打破了阿格裡科多平靜的生活。渴望寧靜的「農民」很快攜家帶口逃離了這個城市,搬到開姆尼茨擔任藥劑師。    雖然已經逃離,但當年在礦上積累的知識,還是給他帶來了好處,經過幾筆礦物上的投資,阿格裡科多迅速成為開姆尼茨的富人。
  • 礦物學地位大顛覆!50年礦物學大家說它影響人類進程!
    因此人們不能把礦物學限制在單一學科,應該從現代社會來理解礦物學,通過現代的數學、物理和化學理解礦物學,重新認識礦物學。因為礦物不僅為地學服務,同樣可以對材料科學、物理學和化學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很多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和礦物學有很大關係。
  • 好書丨礦物學研究方法及進展(2020年)
    本課程主要介紹水與大火成巖的形成、地球深部水的存在形式與分布特徵、地幔氧逸度以及地球氧逸度演化、巖石圈動力學、巖石的變形、深部巖石圈含水性與地質過程、高溫高壓礦物譜學、尋找消失的「海洋」、地球內部的輻射傳熱、花崗巖的地質特徵與成因、花崗巖中的包體、鋰與花崗質巖石分帶、偉晶巖中稀有金屬成礦、新礦物的發現、石榴子石的成分環帶與P-T軌跡、巖石磁學以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進展。
  • 殭屍之父肺癌去世 曾拍攝《喪屍出籠》成一代人噩夢
    殭屍之父肺癌去世 曾拍攝《喪屍出籠》成一代人噩夢時間:2017-07-18 23:2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殭屍之父肺癌去世 曾拍攝《喪屍出籠》成一代人噩夢 被譽為現代恐怖電影之父的美國導演喬治A羅梅羅因肺癌去世,享年77歲。
  • 《武煉巔峰》等了608章,楊開終於成8品了,這部「萬章」書有救了
    毫不客氣地說,《武煉巔峰》這部書的前1500章節,非常精彩。作家莫默的文筆算是一流水平,遣詞造句,故事結構,人物塑造,情節把控非常的棒。不得不說,莫默的文字功底很深厚。在《武煉巔峰》這部書中很少能夠找到常識性的錯誤和語法上的問題,這樣的水準在玄幻小說作家中並不多見。
  • 世界上最「不務正業」的樹,不結果實卻產大米,中國人經常吃
    世界上最「不務正業」的樹,不結果實卻產大米,中國人經常吃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大米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也是我國大多數地區的主食,養活了幾億中國人,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意義。但是我們也都知道,大米就是水稻。
  • 《三俠劍》書膽勝英為何不討喜,這部書比《童林傳》遜色的原因
    勝英因為性格敦厚為人俠肝義膽,所以他年輕時便在江湖上成就了大名,他與幾位結拜弟兄佔據逢虎山號稱明清八義。從故事脈絡上看,這部書是非常精彩的,捕盜捉賊從八大名山到海外諸島環環相扣,可是論書膽的出彩度,勝英這位老英雄就不那麼討喜了。
  • 出售諾貝爾物理獎章籌錢治病,「上帝粒子之父」萊德曼96歲過世
    芝加哥大學教授利昂‧萊德曼1988年因為次原子方面的開創性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表揚。但他最出名的事跡,卻是創造了「上帝粒子」一詞。書上市後,這個響噹噹的名號迅速流傳各界,讓萊德曼儼然成了「上帝粒子之父」。
  • 古代科學家的故事,伽利略,現代科學之父
    他在比薩斜塔上用 兩個鐵球同事著地,推翻了亞里斯多德關於「物體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他是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者,為牛頓的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主要著作有《關於兩種世界體系對話》、《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 、現代物理學之父 、科學之父」及現代科學之父。
  • 泰航繼續「不務正業」,將救生衣改裝成旅行包
    泰國航空公司將把舊救生衣和充氣疏散滑梯改裝成一系列包,從390泰銖(12.50美元)一個文具盒大小的包,到4990泰銖(160美元)一個大手提袋。泰航在「不務正業」的路上,越走越遠咯。
  • 看完《飛越瘋人院》這部電影,一部老電影,現在竟還是如此貼切
    看完《飛越瘋人院》這部電影,一部老電影,現在竟還是如此貼切最近回顧電影,點到了這部,突然覺得還是如此切合時代 ,這個不多說,也發現了,一些小小細節,就比如邁克衣服從剛進瘋人院的彩色,到套上白色外罩,還能看出一些色彩,
  • 薦書┆如何向孩子介紹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
    由其作品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也不計其數。儒勒·凡爾納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自160多年前其第一部作品問世至今,他已經成為世界上被翻譯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裡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在全世界範圍內,其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凡爾納生活在一個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現代科學用偉大的力量重塑世界的年代裡。
  • 《1988》裡最有名的其實不是崔澤,而是不務正業的他,這才是高手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男女之間沒有純潔的友誼,都是打著朋友的旗號接近你其實是想跟你談戀愛,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呢,雖然說這樣的關係也是存在的,像娛樂圈裡的何炅和謝娜兩人的關係可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不過這樣的感情在電視劇裡卻是經常能夠看到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那部韓國電視劇《請回答1988》,反正這部劇小編看了不止八遍,經常會作為我的下飯電視劇。
  • 現代玄幻仙俠小說的鼻祖,是你以為的這部書嗎?
    山海經山海經第一部:《山海經》,此書是我國古代一部關於上古神話傳說的奇書,作者已無法考證,成書時間可能最早在古代秦漢時期另外書中包含內容範圍極廣,山川、地理、交通、民族、動物、植物、物產、藥物、祭祀、巫醫、民俗等等包羅萬象,可以說是上古神族世界的大百科全書。這部書為後來的網絡仙俠文學作品提供了極其廣泛的素材,很多作品的神獸、妖獸、異獸、仙草、神山、巫術、創世神族起源等等大都可溯源到《山海經》描述的上古時期。
  •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袁鵬等主編的礦物學專著《Nanosized Tubular...
  • 非金屬礦為什麼必須要進行工藝礦物學分析?
    1、工藝礦物學分析的主要內容工藝礦物學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礦石的物質組成元素的賦存狀態礦石的結構構造顯微鏡下礦物含量的測定礦物嵌布粒度的測定礦物單體解離度的測定(1)礦石的物質組成分析一般把研究礦石的化學組成和礦物組成的工作稱為礦石的物質組成分析
  • 「侏羅紀」之父麥可·克萊頓:不想學考古的醫生不是好作家
    這部小說講的是波士頓的一位病理學家約翰·貝利博士調查了產科醫生朋友進行的一次明顯的非法墮胎(導致了一名年輕女性的早逝),與克萊頓所學的醫學倒是專業對口。與其他初出茅廬的作家類似,起初麥可·克萊頓在創作中採用了筆名。這一時期他的筆名包括「傑弗裡·哈德遜(Jeffrey Hudson)」與「約翰·朗格(John Lange)」。
  • 用新技術研究地球寶藏——談21世紀礦物學的發展和走向
    在歷史上,人們通過對礦物的開採和利用不斷豐富了礦物學的內容,而21世紀世界礦物學的發展趨勢和走向如何呢?    預測21世紀的科學,乃至於某一學科的進展,有相當大的困難。20世紀礦物學是沿下列方向發展:1.礦物學是地質科學的基礎學科。2.地質科學中與數理化聯繫最密切的分支學科。這是礦物學最重要的特徵,也是它快速發展的動力。3.發展新材料研究,為經濟建設服務。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這部書裡,你想知道的知識都有
    「en」有「完全」的意思,「cyclo」是「圓圈」,「pedia」為「知識」、「教育」,合起來的意思是「在這個圓圈裡匯集著所有的知識」,也就是說「全部知識都搜羅在這部書裡了」。  百科全書從最初的形態算起,到今天已經有2300多年的歷史了。
  • 誰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1993年8月21日,在鄧稼先去世七周年之際,《人民日報》發表楊振寧撰寫的《鄧稼先》一文,將鄧稼先與被譽為「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相提並論,雖然文中沒有出現「原子彈之父」的字句,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楊振寧是將自己的好友看作「中國原子彈之父」。因為楊振寧的名氣,也因為《人民日報》的特殊地位,該文影響很大,多為後來者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