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機器人用量佔全國第一,如何從消費大省到產業強省
第三屆國際機器人西湖論壇開幕
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浙江大學、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機器人產業技術聯盟、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的中國(杭州)第三屆國際機器人西湖論壇,將於2017年12月20~23日在錢塘江畔的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每年一屆的西湖論壇都以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為主線,已經成為浙江機器人產業與國際機器人產業集群良性互動的行業盛會,是浙江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今年的論壇以「機器人與智能時代」為主題,以國際化和適度超前的視角設置了多個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的話題,圍繞世界機器人的最新技術趨勢、機器人產業發展政策以及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等行業熱點,邀請全球機器人領域著名科學家和業界領袖展開深入交流和研討。包括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德國等多個國家的機器人集群代表,以及國內外著名企業高層,參會人數將達千人以上。這是一場胸懷機器人產業發展,是一次不分國界,不限語言的國際交流盛會,也是一場分享「知者」與「智者」的思想與觀點的盛宴。
本屆論壇由兩場主旨論壇,五場專題論壇和中外機器人展覽展示以及機器人小鎮公眾開放日四個部分組成,內容豐富多元,凸顯專業特性。
浙江工業機器人用量居全國第一位
作為本次論壇承辦單位之一的國家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裝備製造業基礎雄厚,其機器人在各行業的應用更是走在全省前列,是浙江機器人產業的先行區之一。目前正在積極打造機器人小鎮,已有超過30家的機器人生產企業落戶小鎮,從核心零部件、系統到整機等初步形成了機器人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30億元。作為本屆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12月20日下午2時將舉行蕭山機器人小鎮重大項目籤約儀式暨機器人博展中心開放活動,而在21日的「機器人小鎮合作與發展專題論壇」上,蕭山機器人小鎮邀請了專家學者、業界領袖、政府領導共聚一堂,為下一步小鎮發展思路指引方向,在專題論壇上將舉行以蕭山機器人小鎮為基地發起成立中國機器人小鎮(產業園)聯盟的揭牌儀式。
2016年7月,杭州國辰邁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小山經濟開發區的機器人小鎮,主要開發家庭陪護機器人和醫療健康機器人,目前已經拿到了明年8000萬元的單子,創投追著他們進行投資。「我們想做中國醫療健康機器人中的NO.1,現在公司發展非常快。」公司執行副總崔正哲表示,機器人小鎮的氛圍非常好,大家同行間有競爭更多的是合作,對未來充滿信心。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凌雲發言
國辰邁聯只是浙江機器人發展的一個例子。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凌雲表示,浙江省機器人應用走在全國前列,2016年全省在役工業機器人達4.2萬臺,佔全國的12%左右,居全國第一位,機器人應用系統集成水平全國領先。
他透露,結合塊狀經濟產業特色,浙江省分行業組織實施了汽摩配、電氣、泵閥、木業等四批共43個「機器換人」分行業試點示範。
在推進「機器人+」發展方面,凌雲表示,浙江省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機器人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取得重大進展,形成一批富有活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機器人+」新模式、新業態,建設國內一流的機器人應用示範基地和產業創新發展示範區。
大咖雲集,論道產業未來
中國已連續三年,登頂世界工業機器人最大消費國,浙江工業機器人用量又佔據全國第一。如何讓機器人消費大省走向機器人產業強省?如何讓浙江眾多的傳統企業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時代中能夠實現華麗轉身,再創新時代輝煌?
國內人工智慧技術泰鬥李德毅院士指出:「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對人類社會發展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成為人類應用世界、改造世界的新的切入點,成為先進社會最重要的經濟來源。」面對這一制勝未來的產業,浙江企業早已先知先覺,先行布局了。在京東首個無人倉庫裡,就用上了來自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有限公司的機器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譚建榮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名古屋大學福田敏男教授,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德國漢堡大學張建偉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約克大學張丹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孫優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楊華勇教授,之江實驗室主任、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會長朱世強教授,韓國大慶機器人企業振興協會會長KIM CHANG HO先生,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先生,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許禮進先生等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匯聚一堂,以不同的行業切入點,剖析機器人與智能時代、機器人產業創新與發展、機器人教育與人才培養、產業融合創新、「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等方面的今天、明天和未來,為浙江機器人產業發展問診把脈,建言獻策。
浙江機器人公司正奮起直追
在世界機器人發展的版圖上,美國、德國、瑞士、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分別佔據著軍事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的發展高地。
美國在軍事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在機器人軟體領域也居於世界前列;同時,用於國防、軍事領域中國的特種機器人研發進展方面引人注目。
以德國庫卡、瑞士ABB為代表的歐洲工業機器人企業始終佔據全球領先地位。如今,歐盟在特種機器人領域的研發進程也處於世界前列。
特別是,德國提出的以「智能工廠」為重心的「工業4.0計劃」的出臺,更是有效地推動了歐洲機器人產業發展,工業機器人不再是只擁有固定的流水線作業方式,而是向靈活化和個性化方向轉型。
以服務機器人發展見長的日本作為一個電子產業極其發達的老牌國家,近年來將機器人與IT技術、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期望引領物聯網時代機器人的發展。
由於機器人交叉學科帶來的挑戰,多國家、多學科的機器人合作是必然趨勢,對浙江乃至中國的機器人產業來說,「一帶一路」戰略正好給產學研界「走出去」、「引進來」帶來了新的時代機遇。在此背景下,如何實現浙江與世界機器人產業鏈各環節最新技術的對接與合作?如何與國際機器人集群進行緊密合作,深度融合?
在國際機器人產業發展合作專題論壇上,將有各國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圍繞主題發表真知灼見。
之江實驗室主任、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會長朱世強先生、韓國大慶機器人企業振興協會會長KIM CHANG HO先生等嘉賓除了大給家帶來很多精彩分享之外,還將就國際機器人產業、機器人展覽、機器人大賽、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國際標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和共建良好的國際機器人發展生態環境開展深入探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雲山